Synchronized关键字详解


引入背景

线程安全是并发编程中的重要关注点,应该注意到的是,造成线程安全问题的主要诱因有两点

  • 一是存在共享数据(也称临界资源)
  • 二是存在多条线程共同操作共享数据。

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能需要这样一个方案,当存在多个线程操作共享数据时,需要保证同一时刻有且只有一个线程在操作共享数据,其他线程必须等到该线程处理完数据后再进行,这种方式有个高尚的名称叫互斥锁,即能达到互斥访问目的的锁,也就是说当一个共享数据被当前正在访问的线程加上互斥锁后,在同一个时刻,其他线程只能处于等待的状态,直到当前线程处理完毕释放该锁。在 Java 中,关键字 synchronized可以保证在同一个时刻,只有一个线程可以执行某个方法或者某个代码块(主要是对方法或者代码块中存在共享数据的操作),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synchronized另外一个重要的作用,synchronized可保证一个线程的变化(主要是共享数据的变化)被其他线程所看到(保证可见性,完全可以替代Volatile功能),这点确实也是很重要的。

一、Synchronized的使用

在应用Sychronized关键字时需要把握如下注意点:

  • 一把锁只能同时被一个线程获取,没有获得锁的线程只能等待;
  • 每个实例都对应有自己的一把锁(this),不同实例之间互不影响;例外:锁对象是*.class以及synchronized修饰的是static方法的时候,所有对象公用同一把锁
  • synchronized修饰的方法,无论方法正常执行完毕还是抛出异常,都会释放锁

1.1对象锁

包括方法锁(默认锁对象为this,当前实例对象)和同步代码块锁(自己指定锁对象)

代码块形式:手动指定锁定对象,也可是是this,也可以是自定义的锁

示例1

public class SynchronizedObjectLock implements Runnable {
    static SynchronizedObjectLock instence = new SynchronizedObjectLock();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 同步代码块形式——锁为this,两个线程使用的锁是一样的,线程1必须要等到线程0释放了该锁后,才能执行
        synchronized (this) {
            System.out.println("我是线程" +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try {
                Thread.sleep(3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结束");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hread t1 = new Thread(instence);
        Thread t2 = new Thread(instence);
        t1.start();
        t2.start();
    }
}

输出结果

我是线程Thread-0
Thread-0结束
我是线程Thread-1
Thread-1结束

示例2

public class SynchronizedObjectLock implements Runnable {
    static SynchronizedObjectLock instence = new SynchronizedObjectLock();
    // 创建2把锁
    Object block1 = new Object();
    Object block2 = new Object();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 这个代码块使用的是第一把锁,当他释放后,后面的代码块由于使用的是第二把锁,因此可以马上执行
        synchronized (block1) {
            System.out.println("block1锁,我是线程" +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try {
                Thread.sleep(3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block1锁,"+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结束");
        }

        synchronized (block2) {
            System.out.println("block2锁,我是线程" +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try {
                Thread.sleep(3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block2锁,"+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结束");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hread t1 = new Thread(instence);
        Thread t2 = new Thread(instence);
        t1.start();
        t2.start();
    }
}

输出结果

block1锁,我是线程Thread-0
block1锁,Thread-0结束
block2锁,我是线程Thread-0  // 可以看到当第一个线程在执行完第一段同步代码块之后,第二个同步代码块可以马上得到执行,因为他们使用的锁不是同一把
block1锁,我是线程Thread-1
block2锁,Thread-0结束
block1锁,Thread-1结束
block2锁,我是线程Thread-1
block2锁,Thread-1结束

方法锁形式:synchronized修饰普通方法,锁对象默认为this

示例1

public class SynchronizedObjectLock implements Runnable {
    static SynchronizedObjectLock instence = new SynchronizedObjectLock();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method();
    }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method() {
        System.out.println("我是线程" +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try {
            Thread.sleep(3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结束");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hread t1 = new Thread(instence);
        Thread t2 = new Thread(instence);
        t1.start();
        t2.start();
    }
}

输出结果

我是线程Thread-0
Thread-0结束
我是线程Thread-1
Thread-1结束

1.2类锁

指synchronize修饰静态的方法或指定锁对象为Class对象

synchronize修饰静态方法

示例1

public class SynchronizedObjectLock implements Runnable {
    static SynchronizedObjectLock instence1 = new SynchronizedObjectLock();
    static SynchronizedObjectLock instence2 = new SynchronizedObjectLock();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method();
    }

    // synchronized用在普通方法上,默认的锁就是this,当前实例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method() {
        System.out.println("我是线程" +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try {
            Thread.sleep(3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结束");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1和t2对应的this是两个不同的实例,所以代码不会串行
        Thread t1 = new Thread(instence1);
        Thread t2 = new Thread(instence2);
        t1.start();
        t2.start();
    }
}

输出结果

我是线程Thread-0
我是线程Thread-1
Thread-1结束
Thread-0结束

示例2

public class SynchronizedObjectLock implements Runnable {
    static SynchronizedObjectLock instence1 = new SynchronizedObjectLock();
    static SynchronizedObjectLock instence2 = new SynchronizedObjectLock();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method();
    }

    // synchronized用在静态方法上,默认的锁就是当前所在的Class类,所以无论是哪个线程访问它,需要的锁都只有一把
    public static synchronized void method() {
        System.out.println("我是线程" +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try {
            Thread.sleep(3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结束");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hread t1 = new Thread(instence1);
        Thread t2 = new Thread(instence2);
        t1.start();
        t2.start();
    }
}

输出结果

我是线程Thread-0
Thread-0结束
我是线程Thread-1
Thread-1结束

synchronized指定锁对象为Class对象

public class SynchronizedObjectLock implements Runnable {
    static SynchronizedObjectLock instence1 = new SynchronizedObjectLock();
    static SynchronizedObjectLock instence2 = new SynchronizedObjectLock();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 所有线程需要的锁都是同一把
        synchronized(SynchronizedObjectLock.class){
            System.out.println("我是线程" +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try {
                Thread.sleep(3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结束");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hread t1 = new Thread(instence1);
        Thread t2 = new Thread(instence2);
        t1.start();
        t2.start();
    }
}

输出结果

我是线程Thread-0
Thread-0结束
我是线程Thread-1
Thread-1结束

二、Synchronized原理分析

2.1加锁和释放锁的原理

现象、时机(内置锁this)、深入JVM看字节码(反编译看monitor指令)

深入JVM看字节码,创建如下的代码:

public class SynchronizedDemo2 {

    Object object = new Object();
    public void method1() {
        synchronized (object) {

        }
        method2();
    }

    private static void method2() {

    }
}

使用javac命令进行编译生成.class文件

>javac SynchronizedDemo2.java

使用javap命令反编译查看.class文件的信息

>javap -verbose SynchronizedDemo2.class

得到信息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关注红色方框里的monitorentermonitorexit即可。
Monitorenter和Monitorexit指令,会让对象在执行,使其锁计数器加1或者减1。每一个对象在同一时间只与一个monitor(锁)相关联,而一个monitor在同一时间只能被一个线程获得,一个对象在尝试获得与这个对象相关联的Monitor锁的所有权的时候,monitorenter指令会发生如下3中情况之一:

  • monitor计数器为0,意味着目前还没有被获得,那这个线程就会立刻获得然后把锁计数器+1,一旦+1,别的线程再想获取,就需要等待
  • 如果这个monitor已经拿到了这个锁的所有权,又重入了这把锁,那锁计数器就会累加,变成2,并且随着重入的次数,会一直累加
  • 这把锁已经被别的线程获取了,等待锁释放

monitorexit指令:释放对于monitor的所有权,释放过程很简单,就是讲monitor的计数器减1,如果减完以后,计数器不是0,则代表刚才是重入进来的,当前线程还继续持有这把锁的所有权,如果计数器变成0,则代表当前线程不再拥有该monitor的所有权,即释放锁。




下图表现了对象,对象监视器,同步队列以及执行线程状态之间的关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该图可以看出,任意线程对Object的访问,首先要获得Object的监视器,如果获取失败,该线程就进入同步状态,线程状态变为BLOCKED,当Object的监视器占有者释放后,在同步队列中得线程就会有机会重新获取该监视器。

2.2可重入性

当一个线程试图操作一个由其他线程持有的对象锁的临界资源时,将会处于阻塞状态,但当一个线程再次请求自己持有对象锁的临界资源时,如果当前锁是重入性,请求将会成功,如果当前锁不是可重入性,会等待当前对象锁的释放,实际上该对象锁已被当前线程所持有,不可能再次获得,就会产生死锁,在java中synchronized是基于原子性的内部锁机制,是可重入的,因此在一个线程调用synchronized方法的同时在其方法体内部调用该对象另一个synchronized方法,也就是说一个线程得到一个对象锁后再次请求该对象锁,是允许的,还有就是当子类继承父类时,子类也是可以通过可重入锁调用父类的同步方法,这就是synchronized的可重入性。

1.可重入性的两个优点:

  1. 避免死锁
    避免死锁的原因: 如果synchronized不具备可重入性,当一个线程想去访问另一个方法时,它自身已经持有一把锁,而且还没有释放锁,又想获取另一个方法的锁,于是造成了永远等待的僵局,就会造成死锁。有了可重入性后,自己持有一把锁,并且可以直接进入到内层函数中,就避免了死锁。
  2. 提升封装性
    编程人员不需要手动加锁和解锁,统一由JVM管理,提高了可利用性。

2.三种情况的可重入性

①同一个类中的同一个方法,验证可重入性
通过递归反复调用同一个方法,若被synchronized修饰的方法,可以递归调用自己的方法,则表示在同步方法中具有可重入性。

public class RecursiveLockCondition1 {

	//跳出递归的条件,需在递归方法外部声明,否则会造成死循环
	int i = 0;

	private synchronized void method() {
		System.out.println("递归调用:i=" + i);
		if (i == 0) {
			i++;
			//递归调用本方法
			method();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RecursiveLockCondition1 recursiveLockCondition1 = new RecursiveLockCondition1();
		recursiveLockCondition1.method();
	}
}

执行结果:

递归调用:i=0
递归调用:i=1

②同一个类中的不同的方法,验证可重入性
现象:从一个同步方法中,调用同一个类中的另一个同步方法是可以被执行的。
证明:同一个类中,一个同步方法调用另一个同步方法,可重入性质依然存在。

public class RecursiveLockCondition2 {

	private synchronized void method1() {
		System.out.println("method1执行");
		method2();
	}

	private synchronized void method2() {
		System.out.println("method2执行");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RecursiveLockCondition2 condition2 = new RecursiveLockCondition2();
		condition2.method1();
	}
}

预期和实际结果:method2()方法被执行。

method1执行
method2执行

③不同类中的方法,验证可重入性:
现象:使用子类调用父类中的同步方法
证明:调用不同类中的同步方法也是可重入的。

public class RecursiveLockCondition3 {

	protected synchronized void method() {
		System.out.println("父类方法,被执行");
	}

}

// 子类
class ChildClass extends RecursiveLockCondition3 {

	@Override
	protected synchronized void method() {
		System.out.println("子类方法,被执行");
		super.method();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hildClass childClass = new ChildClass();
		childClass.method();
	}
}

预期和实际结果:父类的method()方法也被执行。

子类方法,被执行
父类方法,被执行

2.3不可中断性

当锁被别的线程获得以后,如当前线程想获得,只能等待或堵塞,直到其他线程释放了这个锁。如果其他线程不释放,当前线程会一直等待下去。

示例:

//一个获得锁线程如果没有执行完毕,另一个线程会一直等待下去。
public class UninterruptedCondition implements Runnable {

	static UninterruptedCondition instance = new UninterruptedCondition();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method();
	}

	private synchronized void method() {
		//死循环:一直打印当前线程名
		while (true) {
			System.out.println("线程名:" +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正在执行");
		}
	}

	/**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hread thread1 = new Thread(instance);
		Thread thread2 = new Thread(instance);
		thread1.start();
		thread2.start();
		while (thread1.isAlive() || thread2.isAlive()) {

		}
		System.out.println("执行结束");
	}
}

实际结果:只有一个线程在打印,另一个线程会一直等待下去。

线程名:Thread-1,正在执行
线程名:Thread-1,正在执行
线程名:Thread-1,正在执行
线程名:Thread-1,正在执行
线程名:Thread-1,正在执行
输出相同,省略...

2.4保证可见性的原理:内存模型和happens-before规则

Synchronized的happens-before规则,即监视器锁规则:对同一个监视器的解锁,happens-before于对该监视器的加锁。继续来看代码:

    private int a = 0;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writer() {     // 1
        a++;                                // 2
    }                                       // 3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reader() {    // 4
        int i = a;                         // 5
    }                                      // 6
}

该代码的happens-before关系如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图中每一个箭头连接的两个节点就代表之间的happens-before关系,黑色的是通过程序顺序规则推导出来,红色的为监视器锁规则推导而出:线程A释放锁happens-before线程B加锁,蓝色的则是通过程序顺序规则和监视器锁规则推测出来happens-befor关系,通过传递性规则进一步推导的happens-before关系。现在我们来重点关注2 happens-before 5,通过这个关系我们可以得出什么? 根据happens-before的定义中的一条:如果A happens-before B,则A的执行结果对B可见,并且A的执行顺序先于B。线程A先对共享变量A进行加一,由2 happens-before 5关系可知线程A的执行结果对线程B可见即线程B所读取到的a的值为1。

2.5Happens-before 原则

倘若在程序开发中,仅靠sychronized和volatile关键字来保证原子性、可见性以及有序性,那么编写并发程序可能会显得十分麻烦,幸运的是,在Java内存模型中,还提供了happens-before 原则来辅助保证程序执行的原子性、可见性以及有序性的问题,它是判断数据是否存在竞争、线程是否安全的依据,happens-before 原则内容如下

  • 程序顺序原则,即在一个线程内必须保证语义串行性,也就是说按照代码顺序执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锁规则 解锁(unlock)操作必然发生在后续的同一个锁的加锁(lock)之前,也就是说,如果对于一个锁解锁后,再加锁,那么加锁的动作必须在解锁动作之后(同一个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volatile规则 volatile变量的写,先发生于读,这保证了volatile变量的可见性,简单的理解就是,volatile变量在每次被线程访问时,都强迫从主内存中读该变量的值,而当该变量发生变化时,又会强迫将最新的值刷新到主内存,任何时刻,不同的线程总是能够看到该变量的最新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线程启动规则 线程的start()方法先于它的每一个动作,即如果线程A在执行线程B的start方法之前修改了共享变量的值,那么当线程B执行start方法时,线程A对共享变量的修改对线程B可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传递性 A先于B ,B先于C 那么A必然先于C

  • 线程终止规则 线程的所有操作先于线程的终结,Thread.join()方法的作用是等待当前执行的线程终止。假设在线程B终止之前,修改了共享变量,线程A从线程B的join方法成功返回后,线程B对共享变量的修改将对线程A可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线程中断规则 对线程 interrupt()方法的调用先行发生于被中断线程的代码检测到中断事件的发生,可以通过Thread.interrupted()方法检测线程是否中断。

  • 对象终结规则 对象的构造函数执行,结束先于finalize()方法

三、Java虚拟机对Synchronized的优化

锁的状态总共有四种,无锁状态、偏向锁、轻量级锁和重量级锁。随着锁的竞争,锁可以从偏向锁升级到轻量级锁,再升级的重量级锁,但是锁的升级是单向的,也就是说只能从低到高升级,不会出现锁的降级,关于重量级锁,前面我们已详细分析过,下面我们将介绍偏向锁和轻量级锁以及JVM的其他优化手段,这里并不打算深入到每个锁的实现和转换过程更多地是阐述Java虚拟机所提供的每个锁的核心优化思想,毕竟涉及到具体过程比较繁琐,如需了解详细过程可以查阅《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原理》。

3.1偏向锁

偏向锁是Java 6之后加入的新锁,它是一种针对加锁操作的优化手段,经过研究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锁不仅不存在多线程竞争,而且总是由同一线程多次获得,因此为了减少同一线程获取锁(会涉及到一些CAS操作,耗时)的代价而引入偏向锁。偏向锁的核心思想是,如果一个线程获得了锁,那么锁就进入偏向模式,此时Mark Word 的结构也变为偏向锁结构,当这个线程再次请求锁时,无需再做任何同步操作,即获取锁的过程,这样就省去了大量有关锁申请的操作,从而也就提供程序的性能。所以,对于没有锁竞争的场合,偏向锁有很好的优化效果,毕竟极有可能连续多次是同一个线程申请相同的锁。但是对于锁竞争比较激烈的场合,偏向锁就失效了,因为这样场合极有可能每次申请锁的线程都是不相同的,因此这种场合下不应该使用偏向锁,否则会得不偿失,需要注意的是,偏向锁失败后,并不会立即膨胀为重量级锁,而是先升级为轻量级锁。

偏向锁的撤销
偏向锁使用了一种等待竞争出现才会释放锁的机制。所以当其他线程尝试获取偏向锁时,持有偏向锁的线程才会释放锁。但是偏向锁的撤销需要等到全局安全点(就是当前线程没有正在执行的字节码)。它会首先暂停拥有偏向锁的线程,让你后检查持有偏向锁的线程是否活着。如果线程不处于活动状态,直接将对象头设置为无锁状态。如果线程活着,JVM会遍历栈帧中的锁记录,栈帧中的锁记录和对象头要么偏向于其他线程,要么恢复到无锁状态或者标记对象不适合作为偏向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2轻量级锁

倘若偏向锁失败,虚拟机并不会立即升级为重量级锁,它还会尝试使用一种称为轻量级锁的优化手段(1.6之后加入的),此时Mark Word 的结构也变为轻量级锁的结构。轻量级锁能够提升程序性能的依据是“对绝大部分的锁,在整个同步周期内都不存在竞争”,注意这是经验数据。需要了解的是,轻量级锁所适应的场景是线程交替执行同步块的场合,如果存在同一时间访问同一锁的场合,就会导致轻量级锁膨胀为重量级锁。

理解Java对象头

在JVM中,对象在内存中的布局分为三块区域:对象头、实例数据和对齐填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实例变量:存放类的属性数据信息,包括父类的属性信息,如果是数组的实例部分还包括数组的长度,这部分内存按4字节对齐。

填充数据:由于虚拟机要求对象起始地址必须是8字节的整数倍。填充数据不是必须存在的,仅仅是为了字节对齐。

​如果要理解轻量级锁,那么必须先要了解HotSpot虚拟机中对象头的内存布局。在对象头中(Object Header)存在两部分。第一部分用于存储对象自身的运行时数据,HashCode、GC Age、锁标记位、是否为偏向锁。等。一般为32位或者64位(视操作系统位数定)。官方称之为Mark Word,它是实现轻量级锁和偏向锁的关键。 另外一部分存储的是指向方法区对象类型数据的指针(Klass Point),如果对象是数组的话,还会有一个额外的部分用于存储数据的长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每次指向到 synchronized 代码块时,都会创建锁记录(Lock Record)对象,每个线程都会包括一个锁记录的结构,锁记录内部可以储存对象的 Mark Word 和对象引用 referenc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让锁记录中的 Object reference 指向对象,并且尝试用 CAS(compare and sweep) 替换 Object 对象的 Mark Word ,将 Mark Word 的值存入锁记录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如果 CAS替换成功,那么对象的对象头储存的就是锁记录的地址和状态 00 表示轻量级锁,如下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如果CAS失败,有两种情况
    (1)如果是其它线程已经持有了该 Object 的轻量级锁,那么表示有竞争,首先会进行自旋锁,自旋一定次数后,如果还是失败就进入锁膨胀阶段。
    (2)如果是自己的线程已经执行了 synchronized 进行加锁,那么再添加一条 Lock Record 作为重入的计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当线程退出 synchronized 代码块的时候,如果获取的是取值为 null 的锁记录,表示有重入,这时重置锁记录,表示重入计数减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当线程退出 synchronized 代码块的时候,如果获取的锁记录取值不为 null,那么使用CAS将 Mark Word 的值恢复给对象
(1)成功则解锁成功
(2)失败,则说明轻量级锁进行了锁膨胀或已经升级为重量级锁,进入重量级锁解锁流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3自旋锁

轻量级锁失败后,虚拟机为了避免线程真实地在操作系统层面挂起,还会进行一项称为自旋锁的优化手段。这是基于在大多数情况下,线程持有锁的时间都不会太长,如果直接挂起操作系统层面的线程可能会得不偿失,毕竟操作系统实现线程之间的切换时需要从用户态转换到核心态,这个状态之间的转换需要相对比较长的时间,时间成本相对较高,因此自旋锁会假设在不久将来,当前的线程可以获得锁,因此虚拟机会让当前想要获取锁的线程做几个空循环(这也是称为自旋的原因),一般不会太久,可能是50个循环或100循环,在经过若干次循环后,如果得到锁,就顺利进入临界区。如果还不能获得锁,那就会将线程在操作系统层面挂起,这就是自旋锁的优化方式,这种方式确实也是可以提升效率的。最后没办法也就只能升级为重量级锁了。

3.4锁消除

消除锁是虚拟机另外一种锁的优化,这种优化更彻底,Java虚拟机在JIT编译时(可以简单理解为当某段代码即将第一次被执行时进行编译,又称即时编译),通过对运行上下文的扫描,去除不可能存在共享资源竞争的锁,通过这种方式消除没有必要的锁,可以节省毫无意义的请求锁时间,如下StringBuffer的append是一个同步方法,但是在add方法中的StringBuffer属于一个局部变量,并且不会被其他线程所使用,因此StringBuffer不可能存在共享资源竞争的情景,JVM会自动将其锁消除。

/**
 * Created by zejian on 2017/6/4.
 * Blog : http://blog.csdn.net/javazejian [原文地址,请尊重原创]
 * 消除StringBuffer同步锁
 */
public class StringBufferRemoveSync {

    public void add(String str1, String str2) {
        //StringBuffer是线程安全,由于sb只会在append方法中使用,不可能被其他线程引用
        //因此sb属于不可能共享的资源,JVM会自动消除内部的锁
        StringBuffer sb = new StringBuffer();
        sb.append(str1).append(str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BufferRemoveSync rmsync = new StringBufferRemoveSync();
        for (int i = 0; i < 10000000; i++) {
            rmsync.add("abc", "123");
        }
    }

}

3.5锁粗化 ​

原则上,我们都知道在加同步锁时,尽可能的将同步块的作用范围限制到尽量小的范围(只在共享数据的实际作用域中才进行同步,这样是为了使得需要同步的操作数量尽可能变小。在存在锁同步竞争中,也可以使得等待锁的线程尽早的拿到锁)。 ​大部分上述情况是完美正确的,但是如果存在连串的一系列操作都对同一个对象反复加锁和解锁,甚至加锁操作时出现在循环体中的,那即使没有线程竞争,频繁的进行互斥同步操作也会导致不必要的性能操作。
这里贴上根据上述Javap 编译的情况编写的实例java类

public static String test04(String s1, String s2, String s3) {
    StringBuilder sb = new StringBuilder();
    sb.append(s1);
    sb.append(s2);
    sb.append(s3);
    return sb.toString();
}

在上述的连续append()操作中就属于这类情况。JVM会检测到这样一连串的操作都是对同一个对象加锁,那么JVM会将加锁同步的范围扩展(粗化)到整个一系列操作的 外部,使整个一连串的append()操作只需要加锁一次就可以了。

3.6锁的优缺点对比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四、深入理解Synchronized

4.1使用Synchronized有哪些要注意的

  • 锁对象不能为空,因为锁的信息都保存在对象头里
  • 作用域不宜过大,影响程序执行的速度,控制范围过大,编写代码也容易出错
  • 避免死锁
  • 在能选择的情况下,既不要用Lock也不要用synchronized关键字,用java.util.concurrent包中的各种各样的类,如果不用该包下的类,在满足业务的情况下,可以使用synchronized关键,因为代码量少,避免出错

4.2Synchronized是公平锁吗

synchronized实际上是非公平的,新来的线程有可能立即获得监视器,而在等待区中等候已久的线程可能再次等待,这样有利于提高性能,但是也可能会导致饥饿现象

4.3Synchronized的缺陷

  • 效率低:锁的释放情况少,只有代码执行完毕或者异常结束才会释放锁;试图获取锁的时候不能设定超时,不能中断一个正在使用锁的线程,相对而言,Lock可以中断和设置超时
  • 不够灵活:加锁和释放的时机单一,每个锁仅有一个单一的条件(某个对象),相对而言,读写锁更加灵活
  • 无法知道是否成功获得锁,相对而言,Lock可以拿到状态,如果成功获取锁,…,如果获取失败,…

4.4Lock解决相应问题

Lock类这里不做过多解释,主要看里面的4个方法:

  • lock(): 加锁
  • unlock(): 解锁
  • tryLock(): 尝试获取锁,返回一个boolean值
  • tryLock(long,TimeUtil): 尝试获取锁,可以设置超时 Synchronized只有锁只与一个条件(是否获取锁)相关联,不灵活,后来Condition与Lock的结合解决了这个问题。

多线程竞争一个锁时,其余未得到锁的线程只能不停的尝试获得锁,而不能中断。高并发的情况下会导致性能下降。ReentrantLock的lockInterruptibly()方法可以优先考虑响应中断。 一个线程等待时间过长,它可以中断自己,然后ReentrantLock响应这个中断,不再让这个线程继续等待。有了这个机制,使用ReentrantLock时就不会像synchronized那样产生死锁了。

ReentrantLock为常用类,它是一个可重入的互斥锁 Lock,它具有与使用 synchronized 方法和语句所访问的隐式监视器锁相同的一些基本行为和语义,但功能更强大。

  • 9
    点赞
  • 4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2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