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3基础常用API(setup、setup两个注意点、ref函数、reactive函数、Vue3.0中的响应式原理、reactive对比ref)(一)

系列文章目录

vue2相关文章

第二章:Vue3基础常用API(computed函数、watch函数、watchEffect函数、生命周期、hook函数、toRef与toRefs)(二)
第三章:Vue3其他API(shallowReactive 与 shallowRef、readonly 与 shallowReadonly、toRaw 与 markRaw、customRef……)(三)



一、Vue3带来了什么

1.性能的提升
• 打包大小减少41%
• 初次渲染快55%, 更新渲染快133%
• 内存减少54%

2.源码的升级
• 使用Proxy代替defineProperty实现响应式
• 重写虚拟DOM的实现和Tree-Shaking

3.拥抱TypeScript
• Vue3可以更好的支持TypeScript
4.新的特性
1. Composition API(组合API)
○ setup配置
○ ref与reactive
○ watch与watchEffect
○ provide与inject
○ …
2. 新的内置组件
○ Fragment
○ Teleport
○ Suspense
3. 其他改变
○ 新的生命周期钩子
○ data 选项应始终被声明为一个函数
○ 移除keyCode支持作为 v-on 的修饰符
○ …

二、创建挂载应用实例

每个 Vue 应用都是通过 createApp 函数创建一个新的 应用实例
main.js

//引入的不再是Vue构造函数了,引入的是一个名为createApp的工厂函数
import { createApp } from 'vue'
import App from './App.vue'

//创建应用实例对象——app(类似于之前Vue2中的vm,但app比vm更“轻”)
const app = createApp(App)

//挂载
app.mount('#app')

二、常用 Composition API

1.setup

  • 理解: Vue3.0中一个新的配置项,值为一个函数
  • 组件中所用到的: 数据、方法等等,均要配置在setup中。
  • setup函数的两种返回值:
    1. 若返回一个对象,则对象中的属性、方法, 在模板中均可以直接使用。(重点关注!)
    2. 若返回一个渲染函数:则可以自定义渲染内容。(了解)
  • 注意点:
    1. 尽量不要与Vue2.x配置混用
      • Vue2.x配置(data、methos、computed…)中可以访问到setup中的属性、方法。
      • 但在setup中不能访问到Vue2.x配置(data、methos、computed…)。
      • 如果有重名, setup优先
    2. setup不能是一个async函数,因为返回值不再是return的对象, 而是promise, 模板看不到return对象中的属性。(后期也可以返回一个Promise实例,但需要Suspense和异步组件的配合)

代码示例:

<template>
  <h1>一个人的信息</h1>
  <h2>姓名:{{ name }}</h2>
  <h2>年龄:{{ age }}</h2>
  <h2>性别:{{ sex }}</h2>
  <h2>a的值是:{{ a }}</h2>
  <button @click="sayHello">说话(Vue3所配置的——sayHello)</button>
  <br />
  <br />
  <button @click="sayWelcome">说话(Vue2所配置的——sayWelcome)</button>
  <br />
  <br />
  <button @click="test1">测试一下在Vue2的配置中去读取Vue3中的数据、方法</button>
  <br />
  <br />
  <button @click="test2">
    测试一下在Vue3的setup配置中去读取Vue2中的数据、方法
  </button>
</template>

<script>
// import {h}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
  name: "App",
  data() {
    return {
      sex: "男",
      a: 100,
    };
  },
  methods: {
    sayWelcome() {
      alert("欢迎来到天安门");
    },
    test1() {
      console.log(this.sex);
      console.log(this.name);
      console.log(this.age);
      console.log(this.sayHello);
    },
  },
  //此处只是测试一下setup,暂时不考虑响应式的问题。
  setup() {
    //数据
    let name = "张三";
    let age = 18;
    let a = 200;

    //方法
    function sayHello() {
      alert(`我叫${name},我${age}岁了,你好啊!`);
    }
    function test2() {
      console.log(name);
      console.log(age);
      console.log(sayHello);
      console.log(this.sex);
      console.log(this.sayWelcome);
    }

    //返回一个对象(常用)
    return {
      name,
      age,
      sayHello,
      test2,
      a,
    };

    //返回一个函数(渲染函数)
    // return ()=> h('h1','尚硅谷')
  },
};
</script>

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setup的两个注意点

1.setup执行的时机

  • 在beforeCreate之前执行一次,this是undefined。

2.setup的参数

  • props: 值为对象,包含:组件外部传递过来,且组件内部声明接收了的属性。
  • context: 上下文对象,包含属性如下
    • attrs: 值为对象,包含:组件外部传递过来,但没有在props配置中声明的属性, 相当于 this.$attrs
    • slots: 收到的插槽内容, 相当于 this.$slots。
    • emit: 分发自定义事件的函数, 相当于 this.$emit

代码示例:
App.vue

<template>
  <Demo @hello="showHelloMsg" msg="你好啊" school="你猜">
    <template v-slot:qwe>
      <span>北京</span>
    </template>
    <template v-slot:asd>
      <span>天安门</span>
    </template>
  </Demo>
</template>

<script>
import Demo from "./components/Demo";
export default {
  name: "App",
  components: { Demo },
  setup() {
    function showHelloMsg(value) {
      alert(`你好啊,你触发了hello事件,我收到的参数是:${value}`);
    }
    return {
      showHelloMsg,
    };
  },
};
</script>

Demo.vue

<template>
  <h1>一个人的信息</h1>
  <h2>姓名:{{ person.name }}</h2>
  <h2>年龄:{{ person.age }}</h2>
  <h2><slot name="qwe"></slot></h2>
  <h2><slot name="asd"></slot></h2>
  <button @click="test">测试触发一下Demo组件的Hello事件</button>
</template>

<script>
import { reactive }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
  name: "Demo",
  props: ["msg"],
  emits: ["hello"],
  setup(props, context) {
    console.log("setup---props", props);
    console.log("setup---context", context);
    console.log("setup---context.attrs", context.attrs); //相当与Vue2中的$attrs
    console.log("setup---context.emit", context.emit); //触发自定义事件的。
    console.log("setup---context.slots", context.slots); //插槽
    //数据
    let person = reactive({
      name: "张三",
      age: 18,
    });

    //方法
    function test() {
      context.emit("hello", 666);
    }

    //返回一个对象(常用)
    return {
      person,
      test,
    };
  },
};
</script>

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ref函数

作用: 定义一个响应式的数据
语法: const xxx = ref(initValue)
○ 创建一个包含响应式数据的引用对象(reference对象,简称ref对象)。
○ JS中操作数据: xxx.value
○ 模板中读取数据: 不需要.value,直接:<div>{{xxx}}</div>
备注:
接收的数据可以是: 基本类型、也可以是对象类型。
○ 基本类型的数据:响应式依然是靠Object.defineProperty()的get与set完成的。
○ 对象类型的数据:内部 “ 求助 ” 了Vue3.0中的一个新函数—— reactive函数。
代码示例:

<template>
	<h1>一个人的信息</h1>
	<h2>姓名:{{name}}</h2>
	<h2>年龄:{{age}}</h2>
	<h3>工作种类:{{job.type}}</h3>
	<h3>工作薪水:{{job.salary}}</h3>
	<button @click="changeInfo">修改人的信息</button>
</template>

<script>
	import {ref}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
		name: 'App',
		setup(){
			//数据
			let name = ref('张三')
			let age = ref(18)
			let job = ref({
				type:'前端工程师',
				salary:'30K'
			})

			//方法
			function changeInfo(){
				// name.value = '李四'
				// age.value = 48
				console.log(job.value)
				job.value.type = 'UI设计师'
				job.value.salary = '60K'
				// console.log(name,age)
			}

			//返回一个对象(常用)
			return {
				name,
				age,
				job,
				changeInfo
			}
		}
	}
</script>

运行结果:
修改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修改后: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reactive函数

作用: 定义一个对象类型的响应式数据(基本类型不要用它,要用ref函数)
语法: const 代理对象= reactive(源对象)接收一个对象(或数组),返回一个代理对象(Proxy的实例对象,简称proxy对象)
• reactive定义的响应式数据是“深层次的”。
内部基于 ES6 的 Proxy 实现,通过代理对象操作源对象内部数据进行操作。

代码示例:

<template>
  <h1>一个人的信息</h1>
  <h2>姓名:{{ person.name }}</h2>
  <h2>年龄:{{ person.age }}</h2>
  <h3>工作种类:{{ person.job.type }}</h3>
  <h3>工作薪水:{{ person.job.salary }}</h3>
  <h3>爱好:{{ person.hobby }}</h3>
  <h3>测试的数据c:{{ person.job.a.b.c }}</h3>
  <button @click="changeInfo">修改人的信息</button>
</template>

<script>
import { reactive }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
  name: "App",
  setup() {
    //数据
    let person = reactive({
      name: "张三",
      age: 18,
      job: {
        type: "前端工程师",
        salary: "30K",
        a: {
          b: {
            c: 666,
          },
        },
      },
      hobby: ["抽烟", "喝酒", "烫头"],
    });

    //方法
    function changeInfo() {
      person.name = "李四";
      person.age = 48;
      person.job.type = "UI设计师";
      person.job.salary = "60K";
      person.job.a.b.c = 999;
      person.hobby[0] = "学习";
    }

    //返回一个对象(常用)
    return {
      person,
      changeInfo,
    };
  },
};
</script>

运行结果:
修改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修改后: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Vue3.0中的响应式原理

vue2.x的响应式
  • 实现原理:

    • 对象类型:通过Object.defineProperty()对属性的读取、修改进行拦截(数据劫持)。

    • 数组类型:通过重写更新数组的一系列方法来实现拦截。(对数组的变更方法进行了包裹)。

      Object.defineProperty(data, 'count', {
          get () {}, 
          set () {}
      })
      
  • 存在问题:

    • 新增属性、删除属性, 界面不会更新。
    • 直接通过下标修改数组, 界面不会自动更新。
Vue3.0的响应式

6.reactive对比ref

  • 从定义数据角度对比
    • ref用来定义:基本类型数据
    • reactive用来定义:对象(或数组)类型数据
    • 备注:ref也可以用来定义对象(或数组)类型数据, 它内部会自动通过reactive转为代理对象
  • 从原理角度对比:
    • ref通过Object.defineProperty()getset来实现响应式(数据劫持)。
    • reactive通过使用Proxy来实现响应式(数据劫持), 并通过Reflect操作源对象内部的数据。
  • 从使用角度对比:
    • ref定义的数据:操作数据需要.value,读取数据时模板中直接读取不需要.value
    • reactive定义的数据:操作数据与读取数据:均不需要.value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