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室内环境质量的关注越 来越高。在这种背景下,空气环境监测装置应运而生,空气环境监测装置可以通过检 测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及时反馈当前的空气质量状况,帮助人们采取相应的措施来 减少或避免污染物的产生和减少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为此,本文设计了一款基于单片机的室内环境检测装置,用于监测室内PM2.5 浓度、温湿度、有害气体浓度、光照强度等环境信息。该室内环境检测装置主要由 STC89C52 单片机、DHT11 温湿度传感器、GP2Y1010AU0F 粉尘传感器、MQ2 有害气 体浓度传感器、光敏电阻、声光报警模块、WiFi 模块、LCD 液晶等模块所组成。 STC89C52 单片机通过DHT11 温湿度传感器采集环境温湿度数据;GP2Y1010AU0F 粉 尘传感器采集PM2.5 的浓度;MQ2 有害气体浓度传感器采集丁烷、丙烷、甲烷、酒精、氢气等气体信息;光敏电阻采集光照信息,并对各传感器所采集的数据或信息进行处 理,然后显示在LCD 显示屏上,以实现对室内环境质量状况的实时监测。STC89C52 单片机所采集的数据或信息还可以通过ESP8266 WiFi 通信模块传输到用户的手机APP 上进行显示,实现远程环境监控功能。另外,本设计在室内PM2.5、温湿度、有害气体浓度含量超过设定值时发出报警,以保证室内环境的健康和安全。 经测试,本设计能够准确地测量室内的温度、湿度、有害气体浓度、光照强度和PM2.5,并能正确地将这些关键数据显示在LCD 显示屏上,以及手机终端上。通过本文的研究和设计,人们可以便捷地了解室内空气质量的状况,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 保护健康和改善环境。相比国内许多空气检测器,本设计不仅价格低廉,而且功能强 大,具有实用意义。
关键词:单片机;无线WiFi;空气检测器;液晶显示
第1章 绪 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空气质量是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要保障之一。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呆在室内和室外,同时也面临着各种空气污染物的威胁,如 PM2.5、 PM10、SO2、NOx 等。这些污染物来源广泛、种类复杂,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对于空气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已经成为保障人类健康和环境质量的重要 措施之一。
为了实现空气环境质量的实时监测和评估,空气环境监测装置应运而生。空气环 境监测装置可以通过检测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及时反馈当前的空气质量状况,帮助 人们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或避免污染物的产生和减少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因此,设计一种高效、准确、稳定的空气环境监测装置,对于改善人们的生活环 境、提高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从技术角度看,空气环境监 测装置需要具备高灵敏度、高精度、高稳定性的特点,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同时,为了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空气环境监测装置还需要具有小巧、便 携、易于操作的特点,以适应不同场合的需求。
从应用角度看,空气环境监测装置可以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如环保、工业、医 疗、公共安全等。在环保方面,空气环境监测装置可以用于监测空气质量,提供实时 数据支持,帮助制定和完善环保政策,减少污染物排放。在工业领域,空气环境监测 装置可以用于监测厂区的空气质量,及时发现和预防环境污染,保障员工的健康和生 命安全。在医疗方面,空气环境监测装置可以用于监测医院的空气质量,防止交叉感 染和病菌传播,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在公共安全方面,空气环境监测 装置可以用于监测恐怖袭击或突发事件中可能存在的有害气体或毒物,及时警示公众 和救援人员,保障公共安全。
除了以上应用领域,空气环境监测装置还可以广泛应用于居住、办公、教育等场 所,对于人们的健康和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在居住场所,空气环境监测装置 可以用于监测室内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及时警示用户并采取措施,提高居民的生活品 质和健康水平。
总的来说,空气环境监测装置设计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 人们更好地了解当前空气质量状况,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污染物的产生和空气污 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同时,研究和开发空气环境监测装置也可以促进环保、健康、 安全等领域的发展和创新,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健康的长期保障。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前景
1.2.1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污染问题的不断加剧和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空气环 境监测装置逐渐成为人们重视的话题。国内外的科技企业和研究机构都在不断研发和 改进空气环境监测技术,以应对空气污染带来的挑战。
在国外方面,欧洲和北美的发达国家一直处于空气环境监测技术的前沿。欧盟在 2018 年实施了空气质量指令,要求成员国实施监测和评估,并通过实时数据公开透明,促进公众参与和监督。美国环保署则负责颁布相关空气质量标准和监测方法,并与各 州政府和私人机构合作开展监测和评估工作。同时,国外企业也在积极推动空气监测 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如美国的霍尼韦尔、英国的Aeroqual 和法国的Airparif 等公司都推出了高精度、智能化的空气环境监测产品,能够监测空气中的各种污染物质,并实 时传输数据,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空气质量状况。
在国内方面,中国也已经逐步建立了空气环境监测体系,并通过大数据技术和互 联网手段实现了信息化管理。目前,中国的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已经涵盖了全国300 多 个城市,能够监测的污染物种类也逐步增多,从最初的PM2.5、PM10 等传统污染物到 如VOCs、臭氧等新型污染物的监测。同时,中国也在不断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如《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等,为空气环境监测技术的应 用提供了法律保障。
在空气环境监测装置技术方面,中国的企业和研究机构也在不断努力。如华为、 中兴、海康威视等科技企业,已经推出了智能化、高精度的空气环境监测产品,涵盖 了多种污染物的监测和传输,具有数据共享、远程监测等多项功能。同时,一些高校 和科研院所也在开展新型的空气环境监测技术,如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空气质量传感器、 光学气体传感器、纳米材料气敏传感器等。这些技术在传感器材料、传感机制、检测 精度、响应速度等方面都有所突破,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场景的监测需求。此外,国内外的一些创新型企业也在探索空气质量治理的新模式。比如,国内的 博实乐集团依托其强大的科研实力和数据能力,建立了以"实验室+监测站+治理"为核心的空气治理闭环体系,能够快速监测污染源、污染物浓度和环境影响,并根据实时 监测结果进行治理和修复。国外的Plume Labs 则推出了一款名为“Flow”的个人空气污 染物监测设备,能够实时监测周围环境中的PM2.5、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有害物质,为个人提供实时的健康数据和建议。 总的来说,空气环境监测装置作为应对全球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在国内外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展,空气环境监测装置将会更加精细化、智能化,为人们提供更全面、准确的环境数据和健康建议,为环境治理和健康保障作出更大的贡献。
1.2.2发展前景
空气环境监测装置作为一种重要的环保工具,其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政府和企业需要监测环境污染情况以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政策和规划,而随着技术的 不断进步和成本的不断降低,空气环境监测装置的普及和应用范围也将不断扩大。同 时,个人空气质量监测装置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这将为人们提供实时的空气质量数 据和健康建议。综上所述,空气环境监测装置的发展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1.3 主要任务及章节安排
1.3.1主要任务
主要任务:
(1)采用以STC89C52 单片机为核心,报警器、LCD12864 液晶显示屏为显示部件,PM2.5 粉尘传感器模块、温湿度传感器模块、有害气体浓度传感器、光敏电阻、 WIFI 模块、时钟模块为执行系统的方案。
(2)单片机不断通过PM2.5 灰尘浓度检测传感器、DHT11 温湿度传感器,有害气体浓度传感器、光敏电阻传感器采集环境数据,对数据分析处理,并将将环境信息 实时显示在LCD12864 上。
(3)可以通过按键设置PM2.5、温湿度、有害气体浓度、光照强度值,当采集值大于设定值时系统将开启报警。
(4)系统可以将PM2.5、温湿度、有害气体浓度、光照采集值通过WIFI 传输到APP 显示。
(5)可以通过按键设置当前显示时间。
1.3.2章节安排
本文共分为六章,内容如下:
第一章主要介绍课题的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第二章主要介绍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第三章主要介绍本系统的硬件设计,并详细介绍了各块
第四章主要介绍本系统的软件设计。
第五章简单描述了系统的软硬方案。
第六章描述了对本系统的实物测试结果。
第2章 系统方案设计
2.1 设计要求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本系统的功能,基本要求如下:
1.完整性:系统方案应能够实现对室内环境的全面监测,包括温度、湿度、有害气 体浓度、光照强度和PM2.5 数值等关键参数的测量和采集。
2.准确性:系统方案应能够提供准确的测量结果,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精确性,以 便用户能够准确了解室内环境质量状况。
3.实时性:系统方案应具备实时监测和数据传输的能力,能够及时更新和显示室内环境数据,以便用户能够随时了解当前环境情况。
4.可视化:系统方案应提供直观的数据显示方式,例如液晶屏或手机APP 等,使 用户能够直观地观察和理解室内环境质量的变化。
5.报警功能:系统方案应具备报警功能,在室内环境参数超过预设阈值时能够及时 发出警报提醒,以保障用户的健康和安全。
6.低成本:系统方案应考虑成本效益,采用经济实用的硬件和组件,以确保系统的 价格相对较低,能够被广泛应用和接受。
7.用户友好性:系统方案应设计简单易用,操作界面清晰明了,用户能够轻松理解和操作,提供友好的用户体验。
2.2 总体设计方案
本系统的方案设计包含了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通过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的结合实现对空气质量的监测。硬件系统包括PM2.5 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模块、有 害气体浓度传感器、光照模块、WIFI 模块、单片机和LCD12864 液晶,用于实现检测、 采集和显示等功能。其中,检测模块由温湿度传感器、PM2.5 粉尘传感器、有害气体 浓度传感器和光照模块组成,并且能够实时检测室内的温湿度、PM2.5 浓度、有害气 体浓度和光照强度等参数;显示模块则由LCD12864 液晶和蜂鸣报警器构成,可将检 测到的数据直观地显示在屏幕上,并在PM2.5 等值超过设定值时通过蜂鸣报警器发出必要的提醒。软件系统部分采用C 语言编写,利用Keil 软件进行程序编写和调试。本设计程序主要实现了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将处理结果通过LCD12864 液晶显示屏 和WIFI 模块传输到APP 上实时显示[5]。
第3章 硬件设计
3.1 系统硬件结构
基于单片机的空气检测器设计硬件包括:STC89C52 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用于整 体控制系统。硬件总体设计框架图如图3-1 所示。
3.2 控制芯片
本设计是由单片机来采集数据,驱动液晶显示,从而实现系统功能。从网上查阅 资料,可以选用STC89C52 芯片。 该芯片基于成熟的8051 架构设计,经过多年发展和实践的检验,具有稳定可靠的 性能。芯片内部资源丰富,可满足各种应用的需求,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 STC89C52 芯片有广泛的开发工具和支持,包括开发板、编程器、调试器等,方便开发人员进行软硬件开发和调试。 单片机的最小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是晶振电路和复位电路。晶振电路提供单片机执行指令所需的时钟信号,而复位电路则将单片机恢复到初始状态,以防止程序陷入异 常执行状态。单片机工作电压为5V,20 引脚VSS 接GND,40 引脚VCC 接正极5V。 如图3-2 所示为单片机最小系统。
3.3 电源模块
本系统采用5V 电压。为了避免电源电压小幅度波动,影响系统正常工作,本系统 在电源正负极中间连接了电容C5、C6。当SW1 闭合时,电源正极和整个电路的正极接通,系统处于工作的状态,并且给主控芯片、按键、液晶模块、报警器等模块供电; 开关断开时,系统不工作[6]。电源模块如图图3-3 所示。
3.4 显示电路
通过上网查阅的资料了解到常用的显示模块有LCD 液晶系列。通过设计分析, 对比不同型号产品的特点,显示模块可以选用LCD12864 液晶屏。 LCD12864 液晶具有高分辨率、显示效果好、低功耗等优点,符合本设计理念,故 选用它。 字符的显示是通过字符显示编码显示RAM。对于LCD12864,每个字符的显示位 置是根据其在屏幕上的坐标计算得出的。通过将字符编码写入显示RAM,并在适当的时候刷新屏幕,LCD12864 会根据显 示RAM 中的像素信息来点亮或熄灭对应的像素点,从而将字符显示在屏幕上。液 晶显示模块如图3-4 所示。
3.5 按键模块
我们常见的按键有矩阵按键和独立按键这两种,两种方案的对比如下: 方案一:矩阵按键 矩阵按键是一种常用的按键布局方式,通过将按键组织成矩阵的形式,实现多个 按键共用少量引脚的设计。它通常由行和列构成,每个按键与行和列的交叉点连接。
方案二:独立按键 独立按键是指每个按键都有独立的引脚连接到控制器或处理器,没有共用引脚或行列扫描的结构。使用简洁灵活,适合应用在按键不多的系统。 考虑到本设计只有开关机、设置、增加、减少等按键,本系统采用独立按键作为系统输入。独立按键如图3-5(A)所示。
在按键原理如图3-5(B)和图 3-5(C)所示,按键1,2 脚按键内部是链接在一起的,不管是按下和松开1,2 脚都是链接在一起的,图中的按键3,4 脚和1,2 脚的情况 是一样的,按键的1 和3 分别连接单片机的I/O 和电源的GND,按下按键1,2,3,4 这四个脚都是接在一起的。
3.6 温湿度传感器
本系统温湿度的采集测量选用了DHT11 温湿度传感器。DHT11 传感器内含一个 NTC 测温元件以及一个电阻式感湿元件[11],这两个元件的精确测量使得传感器的温度 和湿度测量结果具有高准确度。而且,只要直流电压达到3.3V 到5.5V,就可以满足该传感器的正常工作,这种低功耗设计可大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运行成本。 此外,该传感器得以广泛应用的原因在于它的小体积,它的超小尺寸可使其方便地嵌入各种设备中,而不占据过多的空间。另外,该传感器测量响应迅速,与其他传感器 相比,可以更快地获取温湿度数据。最后,该传感器连接方便,只需要三根线就能完 成传感器与控制电路之间的连接,使得其更容易被集成到各种应用中,增强设备的智 能化程度。综上所述,DHT11 温湿度传感器的精准、低功耗、小体积、响应迅速、连 接方便等优点,使其成为了室内环境监测装置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温湿度模块如图3-6所示。
3.7 PM2.5传感器
本系统采用了夏普光学粉尘传感器GP2Y1014AU0F 来检测室内环境中的PM2.5 浓 度。该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很特殊,它使用一个光学传感器来检测空气中的灰尘颗粒 的水平。当空气流经传感器中心的一个小孔时,微小的颗粒会折射来自LED 的光线,并以模拟电压波形的形式输出,以确定灰尘的含量。它具有精度高、响应速度快、尺 寸小、低功耗等优点。
这款粉尘传感器非常适合用于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因为它可以工作在0℃到65℃ 之间的环境中,适应性非常广泛。这款传感器可在电压范围4.5~5.5V 内运作,因此适 用于大多数5V 单片机的开发和使用。PM2.5 检测模块如图3-7 所示。
3.8 有害气体浓度传感器
本系统采用MQ2 气体传感器,可用于家庭和工厂的气体泄漏监测装置,可以检测 液化气、丁烷、丙烷、甲烷、酒精、氢气、烟雾等[13]。当气体与MQ2 传感器的敏感层接触时,敏感层会发生化学反应,导致电阻值发生变化。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可以确定气体的浓度。而且它具有高灵敏度、宽范围 检测、快速响应和恢复以及简单易用的优点。有害气体浓度模块如图3-8 所示。
3.9 声光报警模块
本系统采用PNP 三极管S8550,当单片机的P1.3 口为低电平时,三极管导通,此 时电流经过蜂鸣器[14],系统报警;反之,若为高电平,三极管截止,电流无法流过, 蜂鸣器不发声,LED 小灯不亮,所以可以通过程序控制引脚让蜂鸣器运作。声光报警 模块如图3-9 所示。
3.10 无线WiFi模块
本系统采用ESP8266 芯片。ESP8266 芯片是一款低成本的、低功耗的、高集成度 的无线通信芯片。ESP8266 电路如图3-9 所示。
3.11 DS1302时钟电路
本系统采用Vcc2 作为主电源,Vcc1 作为备用电源。即使在主电源关闭的情况下, 时钟仍能持续运行。DS1302 芯片的供电由Vcc1 和Vcc2 中较高的电压提供。DS1302时钟电路可以实现精确的实时时钟功能,并与主控制器进行通信,以实现时间设置、 读取和更新操作。DS1302 读/写操作时序如图3-11 所示。
DS1302 有12 个寄存器,其中有7 个寄存器与日历、时钟相关,存放的数据位为 BCD 码形式,其日历、时间寄存器及其控制字见表3-1。具体的电路图如图3-12 所示。
表3-1 DS1302 的日历、时间寄存器
写寄存器 | 读寄存器 | Bit7 | Bit6 | Bit5 | Bit4 | Bit3 | Bit2 | Bit1 | Bit0 |
80H | 81H | CH | 10 秒 | 秒 | |||||
82H | 83H | 10 分 | 分 | ||||||
84H | 85H | 12/24 | 0 | 10 | 时 | 时 | |||
AM/PM | |||||||||
86H | 87H | 0 | 0 | 10 日 | 日 | ||||
88H | 89H | 0 | 0 | 0 | 10 月 | 月 | |||
8AH | 8BH | 0 | 0 | 0 | 0 | 0 | 星期 | ||
8CH | 8DH | 10 年 | 年 | ||||||
8EH | 8FH | WP | 0 | 0 | 0 | 0 | 0 | 0 | 0 |
第4章 软件设计
4.1 开发环境
本设计选择了STC89C52 单片机作为核心组件,使用C 语言编写程序,通过控制各种传感器实现对室内环境质量的实时监测。为了实现单片机的智能化,我们采用了 Keil 作为开发软件。开发界面如图4-1 所示。
4.2 软件流程设计
本系统上电并进入稳定状态后,它会自动开始工作。首先,传感器和检测电路会 收集周围环境中的温湿度和PM2.5 等浓度数据,并将其转化为模拟信号。随后,这些模拟信号将经过模数转换电路转换为数字信号。接下来,单片机将对这些数据进行处 理和分析,并将处理结果显示在LCD12864 液晶显示屏上,以便用户方便地了解室内空气质量。
此外,用户还可以通过按键设置PM2.5 等报警值,一旦室内PM2.5 等的值超过设定值,系统就会自动报警提示。当PM2.5 等传感器检测到室内的PM2.5 值小于设定的 报警值时,系统将停止报警,从而保证用户的室内环境更加安全和舒适。如图4-2 所示。
4.3 主程序流程设计
给系统上电后,单片机开始程序初始化。随后,主函数会持续扫描按键,并处理 单片机采集到的传感器信息。处理后的模拟信号将显示在LCD 液晶屏上。系统会调用报警函数,用于判断参数是否超过设定的限制值。如果参数超过限制,系统将执行相 应的超标处理措施。如果参数符合条件,系统将继续执行当前循环,并持续监测周围 环境状况。主程序流程图如图4-3 所示。
4.4 液晶显示子程序设计
本系统使用液晶屏来展示温湿度值和PM2.5 值。传感器采集周围的数值后,通过单片机内部程序处理,对数据进行分配,把数据送到对应地址,最后,经过模数转换 显示在液晶屏上。液晶显示子程序流程图如图4-4 所示。
4.5 按键扫描子程序设计
在设计框图中,使用"mode_count"变量来判断按键的类型,即长按或短按。当系统检测到按键按下并且按键持续时间超过按键消抖时间时,将执行相应的程序。按键扫 描子程序流程图如图4-5 所示。
4.6 PM2.5扫描子程序设计
在系统上电时,传感器将进行初始化程序。通过定时器,单片机的引脚与传感器 建立1 毫秒的周期连接,使传感器能够正常采集周围的空气质量。系统对信号进行分 析处理,将它转为数字信号。从而显示在屏幕上。PM2.5 采集流程图如图4-6 所示。
4.7 温湿度采集程序设计
系统上电时,温湿度传感器会初始化,并采集周围的温湿度数据。通过单片机进 行处理后,数据将直接显示在液晶屏上。并且,单片机内部程序会把采集到的数值和 设定的报警阈值作比较,如果采集到的温湿度值超过了报警阈值,系统将触发蜂鸣器 报警,以提醒用户。温湿度采集流程图如图4-7 所示。
4.8 有害气体浓度采集程序设计
系统上电时,有害气体浓度传感器初始化,并采集周围的有害气体浓度数据。通 过单片机进行处理后,数据将直接显示在液晶屏上。同时,系统会将采集到的有害气 体浓度值与设定的报警阈值进行比较。如果采集到的气体度值超过了报警阈值,系统 将触发蜂鸣器报警,以提醒用户。有害气体浓度采集流程图如图4-8 所示。
4.9 ESP8266发送数据函数的设计
给系统上电后,首先设置AP 和STA 共存模式,连接设定好的WIFI 热点,连接成 功后将模块设置成单连接[15],然后把芯片设置为透传模式,连接外网服务器,接下来 设置成发送数据模式,写入待发送的数据即可。ESP8266 发送数据流程图如图4-9 所示。
4.10 DS1302读时函数的设计
在本设计中,对于操作DS1302 时钟芯片,按照数据手册提供的时序图和相关命令 字进行操作即可。DS1302 读时函数流程图如4-10 所示。
第5章 系统测试
5.1 硬件调试
在硬件调试方面,需要进行各种模块的调试。在单片机调试中,需要确保程序能 够正确地运行,并能够正确地读取和处理传感器采集到的信息。在LCD12864 液晶调 试中,需要检查LCD 是否能够正常显示所需信息,包括文字、图像等。在蜂鸣器调试 中,需要测试蜂鸣器是否能够发出正确的声音信号,以提醒用户。在PM2.5 粉尘传感器调试中,需要检查传感器是否能够准确地采集和处理粉尘浓度信息。在电源模块调 试中,需要确保电源输出电压和电流符合设计要求。在按键调试中,需要测试按键是 否能够正常地响应,以实现相应的功能[16]。
5.1.1 单片机调试
在焊接最小的单片机系统时,应特别注意晶体振荡电路的焊接。 晶体电路中电容 的大小会影响其振荡,一般建议选择电容在22UF 到30UF 之间的电容。 此外,晶体应放在靠近单片机的地方,因为焊接电路中可能出现寄生电阻,导致晶体振荡不正常。
电路焊接完毕,确保每个器件的极性连接正确,并使用万用表确保焊接中没有短 路。然后记录单片机P30 和P31 引脚上的程序,以验证最小系统是否正常工作。
最后,开始验证复位电路是否正常工作,按下复位按钮,看看是否可以从头开始 重新启动程序。若程序无法从头开始执行,复位电路可能有问题。修复问题后,重新 运行程序并进行进一步的测试和调试,确保问题已解决。
5.1.2 LCD12864液晶调试
在空气检测系统中,LCD12864 液晶扮演着显示重要信息的角色,例如PM2.5 值、温湿度、有害气体浓度、光照强度等。在硬件焊接时,首先要检查是否存在短路现象, 以确保液晶显示模块能正常工作。在编写程序时,需要深入理解12864 液晶的各个时序的作用,以确保液晶能够正确显示系统的信息。因此,在进行程序编写时,要仔细 考虑每个时序的作用,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此外,在液晶显示内容的编写中, 也需要注意字体大小和显示位置的调整,以确保信息能够清晰地显示在液晶屏幕上。
5.1.3 蜂鸣器调试
蜂鸣器是一种常用的音响输出设备,它可以通过单片机程序控制产生不同的声音,比如警报、提示音等。在连接蜂鸣器之前,需要检查三极管的型号,以确保选用正确 的NPN 或PNP 型号。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蜂鸣器时,为了避免对其他电路产生干扰,建议使用低功率的蜂鸣器,同时需要合理设置蜂鸣器的工作电流大小,以保证正 常工作的同时不会对其他电路产生影响。
5.1.4 PM2.5粉尘传感器调试
在使用PM2.5 传感器进行检测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检查传感器的供 电是否正常,一般需要3.3V 或5V 的电源供应,并且电源电压的稳定性需要注意,以免影响传感器的工作。其次,需要注意传感器与其他元器件之间的距离,传感器应该 离其他元器件远一些,以避免其他元器件的电磁干扰影响传感器的工作。此外,还需 要注意传感器的使用环境。最后,在使用传感器进行检测时,应该注意定期对传感器 进行校准,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5.1.5 电源模块调试
5V 电源在空气检测系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为单片机和蜂鸣器等提供电源,同时还为其他子模块提供稳定的电压。在设计和搭建电源电路时,必须考虑 到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我们可以使用万用表和示波器来对电源进行测量和测试, 确保输出的电压稳定和符合要求。另外,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电源电路必须要有正确的极性,否则会导致电源电路 短路或者其他问题。因此,在连接电源时,我们必须要对电源的正负极进行正确的测 量和连接。同时,在检测电源电路时,我们也需要对各个子模块的电路进行分别的测量电源, 以确保每个子模块都能够获得稳定的电压。如果有任何电源问题,必须及时进行修复, 以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5.1.6 独立键盘调试
独立按键是电子系统中最常用的输入设备之一。在设计时,需要先确定独立按键 的硬件连接IO 口与程序IO 口是一致的,以确保程序能够正确地检测到按键输入的高低电平,并执行对应的程序,实现独立按键相关的功能。在调试时,可以使用示波器 来检测按键的电压信号是否稳定,从而排除硬件问题。接着,通过程序来进行逐个调 试每个独立按键是否符合预期功能,并使用12864 液晶显示每个按键的功能,方便用 户使用。如果液晶显示有误,可以通过上网查找学习独立按键的知识,并调整程序, 使每个按键的功能与预期一致。此外,在设计独立按键电路时,还需要注意按键的接触质量、按键的外观设计等因素,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5.2 软件调试
在使用kile4 软件进行C 语言编程过程中,需要注意语法问题,特别是在语句的书 写、变量命名和函数调用等方面,需要遵循C 语言的语法规范,以确保程序编写正确无误。同时,在单片机内部资源的分配问题上,例如定时器、中断等,需要特别关注。 在完成整个作品功能的编程后,需要将程序进行编译,生成.hex 文件,并通过烧录软件将程序下载到单片机中。这表示整个作品的软件部分已经完成,接下来需要进 行作品测试和实验结果分析。在测试过程中,可以使用烧纸的方式来检测PM2.5 的含量,并观察液晶显示屏上的数字是否正确。如果测试结果与预期不符,则需要进行进 一步的排错和调试,以确保整个作品的功能正常稳定。在实验结果分析阶段,需要对测试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以获得更深入 的了解和认识。这些数据和分析结果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优化作品性能,并指导我们 进行改进和创新。
第6章 实物测试
6.1 测试项目与要求
系统要进行的测试项目与性能指标要求如表6-1 所示。
6.2 测试实物
当PCB 板子到手后,先使用万用表测量线路,确保没有断路、短路和反接问题, 同时检查传感器和电源线的连接情况。然后,接上DC-5V 电源线,检查器件的正常工 作状态,包括指示灯LED 的闪烁、传感器数据采集和LCD 屏幕的菜单显示。最后, 按照测试项目表6-1 的顺序逐项进行测试,以确保所有功能正常运行,避免重复操作。
6.3 项目测试
在确保PCB 板子没有问题之后,开始对本系统设计的进行功能测试。这些功能测试旨在验证系统的各个模块和组件是否按照设计要求正常运行。此外,我还将注意捕 捉和记录任何潜在的问题或异常行为,并及时进行修复和改进,以提高系统的质量和 可靠性。
6.3.1 室内环境参数获取及显示
1、室内环境温湿度采集与显示
系统给电后,观察并记录当前显示温湿度值,然后对温湿度传感器吹气,观察 LCD 上的温湿度的变化值,记录数据,如图6-1 和图6-2 所示,项目测试截取一段时 间内的温湿度数据做出曲线图,如图6-3 所示。
数据分析:由图6-3 所示,可以看出温度和湿度存在一定的波动。其中,温度的 变化范围为27-42 摄氏度,湿度的变化范围为40-95%。同时可以看出,当温度升高时,湿度往往会降低;反之,当温度降低时,湿度往往会升高。这是因为在温度升高的情 况下,空气的相对湿度会降低,湿度会随之下降。而在温度降低的情况下,相对湿度 则会上升,湿度也随之升高。
2、室内有害气体浓度采集与显示
把装置放置于正常环境,给系统上电,MQ2 传感器预热一段时间后稳定工作,此时测得正常环境的有害有害气体浓度为15PPM,如图6-4 所示。打开打火机,并靠近 MQ2 传感器,有害有害气体浓度上升至70PPM,如图6-5 所示。
从所提供的图片可以明显看出,本设计的空气检测系统能够有效地测量和显示有 害气体的浓度。这表明该系统在对有害气体进行采集和监测方面基本达到了预期的要 求,系统能够有效地检测有害气体的存在,将结果可视化显示在适配的显示屏上。这 样的功能使用户能够直观地了解室内空气的质量,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改善室内 环境。
3、室内空气质量(PM2.5 浓度)的采集与显示
将装置放置在洁净空气中,给系统上电后,观察显示屏数据为10ug/m3,如图6-6 所示,然后开始测试气体PM2.5 浓度,测得浓度为64ug/m3,如图6-7 所示。各类物品 燃烧产生的PM2.5 含量如表6-3 所示。
本系统可以检测家庭内PM2.5 含量是否超标,超标后经过单片机的处理,开启声光报警,同时将警报信息经过通信模块发送到用户手机终端,提醒人们 做出相应措施,保证人们的安全。
4、室内光照采集与显示
把装置放在无光源的环境,给系统上电后,等待光敏电阻传感器数值变化。然后 开始测试对光的灵敏性,在无光源环境下,测得光照强度为0Lx 如图6-8 所示。在有 光源环境下,测得光照强度为105Lx,如图6-9 所示。测量情况如表6-4 所示。项目测试 截取一段时间内的光照强度数据做出数据曲线图,如图6-10 所示。
数据分析:距离越近,光照强度越强,这是由于光线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的阻抗随 着距离的减小而减小,从而导致光线在到达目标物体前被吸收的能量减小,因此光照 强度增加。然而,当距离缩小到1 厘米时,光照强度达到了100Lx,这是因为传感器与光源极其接近,几乎没有阻抗,光线受到的衰减非常小,因此光照强度达到了最大值。
6.3.2 环境异常报警
在系统上电后,将空气质量过高报警阀值设置为60PPM。然后用打火机点火,对 MQ2 有害气体浓度传感器喷打火机里面的丁烷气体。由此可以观察到LCD 有害气体 浓度值显示值将迅速上升,当有害气体浓度大于报警阀值60PPM 时,LED 灯亮报警, 同时蜂鸣器报警,(PM2.5 检测同理,上限为60ug/m3)。如图6-11 和图6-12 所示。
6.4 测试结论
经过本次测试,我使用了多款传感器对室内环境进行了监测,并收集了大量的数 据。其中,DHT11 温湿度传感器能够准确地测量室内温度和湿度,MQ-2 有害气体浓度传感器能够有效地检测到有害气体浓度,光敏电阻能够测量室内光照强度,GP2Y1010AU0F 粉尘传感器能够有效地测量室内PM2.5 数值。
综上所述,通过对多款传感器进行监测,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室内环境的实 时变化情况,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进一步利用 这些数据,结合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展更加深入和精准的研究。本设计全 部模块如图6-13 所示。
结束语
本设计采用STC89C52 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通过各种传感器不断采集室内的温 湿度、有害气体浓度、PM2.5 等浓度,并将这些信息显示在LCD12864 液晶上,方便 人们观测室内空气质量。在研究课题背景和空气检测器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本论文设 计了基于单片机的室内空气环境质量检测器。 在本项目设计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挑战和困难。由于在学校主要学习理论知 识,我缺乏实践能力,因此在硬件设计中经常出现器件焊接短路等问题,甚至导致器 件损坏。同时,在程序编写中,我也会因为语法错误而导致程序无法正确运行。 然而,我并没有被这些困难打倒,而是积极主动地寻求帮助和解决方案。我上网 查找相关资料,并咨询指导老师的意见和建议。通过重新学习C 语言并提高动手能力, 我成功地完成了温湿度、PM2.5 等数值的采集和显示。 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我的指导老师建议我上网查询相关资料,并参考其他论文 的写作风格。然而,由于疏忽,初稿中出现了许多格式错误和不完整的内容。幸运的 是,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我进行了多次修改,最终完成了论文的撰写。 这个项目的设计过程让我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我意识到理论知识的重 要性,但也明白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我学会了如何克服困难 和挑战,在面对问题时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方案。我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硬件设计和 程序编写的要点和技巧。
通过这个项目,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还加深了对单片机、WIFI 模块和编程方法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金焱,王世松,涂枫.新形势下开展职业卫生现场监管工作的建议[J].中国工业医学杂
志,2019,32(05):366.DOI:10.13631/j.cnki.zggyyx.2019.05.007.
[2] 刘彬. 延伸护理业务支撑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7.
[3] 王金南.加快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J].北京观察,2023(03):21.
[4] 张俪亭,杨习伟.基于单片机的蔬菜大棚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J].无线互联科
技,2018,15(24):41-42.
[5] 陈万疆.基于单片机空气净化器智能净化控制系统设计[J].无线互联科
技,2020,17(17):82-84.
[6] 巩攀. 基于S9KEAZ128 的无线电池管理系统从控单元设计[D].青岛大
学,2020.DOI:10.27262/d.cnki.gqdau.2020.001895.
[7] 刘西强.高低温试验箱集中监控系统的设计及实现[J].电子设计工程,2017,25(15):122-
125.DOI:10.14022/j.cnki.dzsjgc.2017.15.031.
[8] 王亚娟,郭丹,董春梅,徐荣梦.基于IAP15F2K61S2 的智能温度控制系统设计[J].吉林
建筑大学学报,2015,32(01):80-82.
[9] 陈志强. 重载铁路供电培训辅助教学装置的研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8.
[10]李敏,孟臣.串行接口中文图形点阵液晶显示模块的应用[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
用,2003(08):43-46.
[11]冯智慧. 基于双目视觉的输电线路覆冰识别方法研究[D].福建工程学
院,2022.DOI:10.27865/d.cnki.gfgxy.2022.000179.
[12]赵鹏,荆红莉.无线PM2.5 测试仪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测量技术,2016,39(06):134-
137.DOI:10.19651/j.cnki.emt.2016.06.032.
[13]李美莲.基于SIM900B 家用电器远程监控系统的研究[J].微型机与应
用,2013,32(24):31-33.DOI:10.19358/j.issn.1674-7720.2013.24.012.
[14]李朋龙,刘秀娟,孙选辰,许纹旗,王茂清,逯玉兰.基于STC89C51 单片机的电子密码锁
设计[J].软件,2020,41(09):23-25.
[15]翟丽杰.一种基于WiFi 的无线智能视频小车设计[J].电子设计工程,2019,27(11):146-
149+153.DOI:10.14022/j.cnki.dzsjgc.2019.11.033.
[16]潘伟. 基于脉冲压缩技术的船用导航雷达数字信号处理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