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性能压测工具wrk应用实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背景:wrk 是当今最流行的 HTTP 压测工具,用于模拟高并发情况下的 HTTP 请求。wrk 使用 Lua 作为脚本语言,可以通过编写 Lua 脚本来自定义请求的参数和逻辑。

它支持多线程并发请求,并提供了丰富的统计信息和报告,可以帮助你评估服务器的性能和承受能力。本贴致力于最快速让你上手wrk。看完本贴,你将学会使用 wrk 对 http 接口进行压测, 并计算其 TPS 指标。

安装 wrk(需要在 linux 系统上)

命令行输入一下命令下载 wrk 源码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wg/wrk.git  

随后进入 wrk 目录并进行编译

cd wrk
make

随后将生成一个可执行的 wrk 文件,我们可以把这个文件拷贝到我想要的地方,或者直接拷贝到 bin 目录:

cp wrk /usr/local/bin/

新建工程

创建新目录 wrk_demo 在该目录下打开命令行输入:

go mod init wrk
go mod tidy

随后创建各目录与文件如下:

-- wrk_demo 
    -- main.go http 服务端启动文件
    -- tps.lua wrk 请求参数与结果统计脚本
    -- wrk wrk 可执行文件, 由 git 仓库 make 而来
    -- go.mod --go.sum

main.go

先来看 服务端 代码, 非常简单,注册了 个 hello 路由, 然后简单校验了下 请求方法, header, 和 body 内容, 若没问题则返回一个 “hello from hello handler” 字符串。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io"
   "net/http"
)

func main() {

   http.HandleFunc("/hello", helloHandler)

   errChan := make(chan error)
   go func() {
      errChan <- http.ListenAndServe(":9000", nil)
   }()
   err := <-errChan
   if err != nil {
      fmt.Println("Server stop running.")
   }
}

func helloHandler(w http.ResponseWriter, r *http.Request) {

   // check method
   if r.Method != http.MethodPost {
      w.Write([]byte("{"msg":"method error"}"))
      return
   }

   // check header
   if r.Header.Get("user_token") != "eyJhbGciOiJIUzI1NiIsInR5cCI6IkpXVCJ9.eyJVc2VySUQiOjEsIlVzZXJuYW1lIjoiVG9tIiwiR3JhbnRTY29wZSI6InJlYWRfdXNlcl9pbmZvIiwiaXNzIjoiQXV0aF9TZXJ2ZXIiLCJzdWIiOiJUb20iLCJhdWQiOlsiQW5kcm9pZF9BUFAiLCJJT1NfQVBQIl0sImV4cCI6MTY4MDk1MDQ4OSwibmJmIjoxNjgwOTQ2ODkwLCJpYXQiOjE2ODA5NDY4ODksImp0aSI6IkR6ZzlNZ1NlUFIifQ.7Yi42Ur2Yivh5dpmMY-CxpQ5kR0IoIAh7F8xNLjdAcM" {
      w.Write([]byte("{"msg":"userToken error"}"))
      return
   }

   // check body
   body_bytes, err := io.ReadAll(r.Body)
   if err != nil {
      w.Write([]byte("{"msg":"read body error"}"))
      return
   }

   if string(body_bytes) != "{"username":"Tom"}" {
      w.Write([]byte("{"msg":"body content error"}"))
      return
   }

   // return ok
   w.Write([]byte("{"msg":"hello from hello handler"}"))
   return

}

tps.lua

在 lua 脚本中我们定义了请求的各种参数, 使用wrk.method, wrk.body, wrk.headers 可以很轻易的设置请求方法, 请求体和请求参数。

在 WRK中,我们是可以设置发起请求的线程数的,要统计 TPS, 就得统计每一个线程收到的 成功返回的数量,然后将全部线程的成功返回数量相加,再除以总的响应时间, 就是TPS。

在 wrk 中可以通过 setup 函数对每一个线程设置一些初始变量,比如我定义了一个 success_counter 用于统计成功的返回数, 初始化为0. 随后将这个 success_counter 注册到了 这个线程中,使用一个全局变量 threads 用于存储所有 线程(实际上只关注线程里面的 success_counter)

在 wrk 中还可以通过 response 函数对每个 thread 的每一个请求的 response 进行获取,比如我根据 body 是否等于某个值来判断是否返回成功的结果, 若成功返回则进行 success_counter+1. 事实上 setup 函数与 response 函数是 同一个 thread 里面的, 所以这个 success_counter 变量可以跨函数共享, 所以在 response 函数中+1, 整个 thread 中的 thread 变量也会+1. 并且 thread.set 操作的值是一个 指针, 所以无需再次调用thread:set(“success_counter”, success_counter)即可完成 对 thread 对象的赋值操作。

在所有请求结束以后, wrk 会调用 done 函数获取到运行的结果。这里我们遍历了所有 threads, 将里面成功的返回相加再除以总的响应时间, 即为接口的TPS。

由于 summary.duration是微妙, 所以计算时需要乘以 1000*1000.

wrk.method = "POST"
wrk.body = '{"username":"Tom"}'
wrk.headers["user_token"] = "eyJhbGciOiJIUzI1NiIsInR5cCI6IkpXVCJ9.eyJVc2VySUQiOjEsIlVzZXJuYW1lIjoiVG9tIiwiR3JhbnRTY29wZSI6InJlYWRfdXNlcl9pbmZvIiwiaXNzIjoiQXV0aF9TZXJ2ZXIiLCJzdWIiOiJUb20iLCJhdWQiOlsiQW5kcm9pZF9BUFAiLCJJT1NfQVBQIl0sImV4cCI6MTY4MDk1MDQ4OSwibmJmIjoxNjgwOTQ2ODkwLCJpYXQiOjE2ODA5NDY4ODksImp0aSI6IkR6ZzlNZ1NlUFIifQ.7Yi42Ur2Yivh5dpmMY-CxpQ5kR0IoIAh7F8xNLjdAcM"

-- thread table
local threads = {}

-- set up some variable for each thread
function setup(thread)
   success_counter=0
   thread:set("success_counter", success_counter)
   table.insert(threads, thread)
end

-- record successful response
function response(status, headers, body)
    if body == "{"msg":"hello from hello handler"}" then
        success_counter = success_counter + 1
    end
end

-- calculate tps
function done(summary, latency, requests)
    --sum up successful response from each thread
    total_success_counter = 0
    for _, thread in ipairs(threads) do
          total_success_counter = total_success_counter +thread:get("success_counter")
    end
    print("total_success_counter = " .. total_success_counter )
    print("TPS = "  ..     1000*1000*total_success_counter/summary.duration)
end

此外 wrk 还内置别的函数 如 init, request, delay, 这些都可以对每一个线程, 每一个请求做出更加细致的操作,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查找如何使用。

运行起来

首先我们启动服务端, 确保在 wrk_demo 目录下运行

go run main.go

随后启动 wkr:

./wrk -t 2 -c 4 -d 1s  -s tps.lua  http://localhost:9000/hello

-t 2参数表示使用 2 个线程, -c 4参数 表示总的并发连接数为4, 每一个 线程连接数 = 总的并发连接/线程数量, -d 1s 表示请求1秒, -s tps.lua 表示请求 1秒, 最后的 http://localhost:9000/hello 为 请求的 URL

运行结果如下:

  2 threads and 4 connections
  Thread Stats   Avg      Stdev     Max   +/- Stdev
    Latency   169.17us   64.88us   1.04ms   81.37%
    Req/Sec    10.65k   689.25    12.12k    70.00%
  21167 requests in 1.01s, 3.05MB read
Requests/sec:  20975.47
Transfer/sec:      3.02MB
total_success_counter = 21167
TPS = 20975.472956435

可以看到 启动了 2给线程,4个并发, 每个 线程的平均延迟时间为 169.17us, 平均每秒请求数为10.65k, 还可以看到这两个指标的最大值, 标准差和正负标准差之间的比例。

总共在 1.01 秒内完成了 21167 次请求, 收到了服务端3.02MB的返回数据。平均每秒请求数为 20975.47, 每秒收到的服务端数据为 3.02MB(也称吞吐量)。总的成功返回数为 21167, TPS 为 20975.472956435。

巨人的肩膀

github.com/wg/wrk

q474818917.github.io/2017/05/17/…

最后感谢每一个认真阅读我文章的人,礼尚往来总是要有的,虽然不是什么很值钱的东西,如果你用得到的话可以直接拿走:【文末小卡片领取】

这些资料,对于【软件测试】的朋友来说应该是最全面最完整的备战仓库,这个仓库也陪伴上万个测试工程师们走过最艰难的路程,希望也能帮助到你!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