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操作系统(汤晓丹)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OS是配置在计算机硬件的第一层软件,主要作用就是管理好设备,提高它
们的利用率和吞吐量,为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一个简单的接口。
1.1 操作系统的目标和作用
1.1.1 操作系统的主要目标:
- 方便性
- 有效性
- 可扩充性
- 开放性
1.1.2 操作系统的作用:
从用户,资源管理器及资源抽象等角度
- 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
- 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管理者
- OS实现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1.1.3 推动操作系统发展的主要动力:
- 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利用率
- 方便用户
- 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
- 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 不断提出新的应用需求
1.2 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
1.2.1 未配置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系统
- 人工操作方式
缺点:严重降低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人机矛盾)
用户独占全机
cpu等待人工操作 - 脱机输入/输出(Off-Line I/O)方式
程序和数据io都是在外围机的控制下完成的,即脱机下。
优点:
减少cpu空闲时间
提高IO速度
1.2.2 单道批处理系统
自动性,顺序性,单道性
- 单道批处理系统
对作业处理成批进行,但在内存中始终只保留一道作业 - 缺点
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当程序发出IO请求后,CPU便处于等待状态,必须在IO完成后才能继续。因为IO低速性,使得CPU利用率显著降低。
1.2.3多道批处理系统
多道性,无序性,调度性, 无交互
- 优缺点
1.资源利用率高
2.系统吞吐量大
3.平均周转时间长
4.无交互能力 - 需要解决问题
1.处理及争用问题
2.内存分配、保护问题
3.I/O设备分配问题
4.文件的组织和管理问题
5.作业的管理问题
6.用户与系统的接口问题
1.2.4 分时系统
-
分时系统引入
主要是为了满足用户对人机交互的需求,体现:
人机交互,共享主机 -
实现的关键问题
1.及时接收
多路卡:实现分时多路复用
缓冲区:暂存用户键入命令
2.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