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在图书馆中应用

本文探讨了区块链在图书馆的应用,包括其不可更改的数据特性、控制机制以及在知识产权保护、数据开放与个人隐私保护、去中心化问题上的作用。区块链可用于打造证据链保护知识产权,促进数据开放的同时确保隐私安全,以及构建科学数据监护模型。图书馆可利用区块链实现内部管理、馆际合作以及读者交互的优化。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附件:选做源文件
区块链技术在图书馆中应用
哈尔滨工程大学 区块链技术课程
        计算机学院 2019065316 王蕊 

前 言:区块链成为技术应用的研究热点,并作为战略前沿技术被写入国家信息化规划[1],区块链的应用也从金融行业向图书馆等其他行业渗透。目前,区块链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涵盖了图书馆的发展、建设、管理、业务和服务等主要方面。区块链的兴起使图书馆有机会重新认识自身,对推动图书馆发展意义重大。继无纸图书馆、电子图书馆等新概念后,智慧图书馆使人们在图书馆领域又有了新的认识。
    
· 区块链的功能分析
1.1 区块链的功能特征
区块数据不可更改,即区块经最终确认上链之后,区块数据只能查,而不能做增、删、改等编辑操作。区块数据的不可更改是由共识机制及其实现保证的,任何人都不可更改,与其他信息系统中由角色和权限实现的数据不可更改本质不同。若处在运行的区块链系统之中,则无法控制区块链,无法修改区块数据。
区块按顺序单向一维递增。新增数据以新区块的形式追加到链尾,区块链不断增长,成为记录历史的链条。运行中的区块链具有顺序性、持续性、单向一维性、不可逆、不受控制等与时间相同的特性。不受控制的、顺序单向一维递增的区块链是一种虚拟世界中的人造时间,当不依赖现实世界而单独在虚拟世界中描述事物及活动时,须借助此类时间,从而使虚拟世界中的价值及其度量等与区块链相关联。一个区块链系统必须是时间系统,其代币才有潜力成为某种货币,而是否为时间系统取决于共识机制及其实现。


1.2区块链的控制
要控制区块链,就要控制区块链系统,利用其共识机制、分叉机制,主动采用共识攻击方法等,以重建主链方式间接达到编辑区块数据、更改和控制区块链的目的。作为时间系统的区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