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给多线程编程提供了内置的支持。 一条线程指的是进程中一个单一顺序的控制流,一个进程中可以并发多个线程,每条线程并行执行不同的任务。
多线程是多任务的一种特别的形式,但多线程使用了更小的资源开销。
进程:一个进程包括由操作系统分配的内存空间,包含一个或多个线程。一个线程不能独立的存在,它必须是进程的一部分。一个进程一直运行,直到所有的非守护线程都结束运行后才能结束。
多线程能满足程序员编写高效率的程序来达到充分利用 CPU 的目的。
一个线程的生命周期
新建状态:
使用 new 关键字和 Thread 类或其子类建立一个线程对象后,该线程对象就处于新建状态。它保持这个状态直到程序 start() 这个线程。
创建一个线程
Java 提供了三种创建线程的方法:
通过实现 Runnable 接口;
通过继承 Thread 类本身;
通过 Callable 和 Future 创建线程。
就绪状态:
当线程对象调用了start()方法之后,该线程就进入就绪状态。就绪状态的线程处于就绪队列中,要等待JVM里线程调度器的调度。
运行状态:
如果就绪状态的线程获取 CPU 资源,就可以执行 run(),此时线程便处于运行状态。处于运行状态的线程最为复杂,它可以变为阻塞状态、就绪状态和死亡状态。
当线程进图就绪状态且被CPU选中后才会运行
阻塞状态:
如果一个线程执行了sleep(睡眠)、suspend(挂起)等方法,失去所占用资源之后,该线程就从运行状态进入阻塞状态。在睡眠时间已到或获得设备资源后可以重新进入就绪状态。可以分为三种:
等待阻塞:运行状态中的线程执行 wait() 方法,使线程进入到等待阻塞状态。
同步阻塞:线程在获取 synchronized 同步锁失败(因为同步锁被其他线程占用)。
其他阻塞:通过调用线程的 sleep() 或 join() 发出了 I/O 请求时,线程就会进入到阻塞状态。当sleep() 状态超时,join() 等待线程终止或超时,或者 I/O 处理完毕,线程重新转入就绪状态。
死亡状态:
一个运行状态的线程完成任务或者其他终止条件发生时,该线程就切换到终止状态。
线程创建后会产生一个子线程栈,各个线程栈之间相互隔离
多线程间的信息传递——设置公共变量
案例:输出ABC
公共变量类DataX
public class DataX {
public int flag;
}
输出A的线程
public class ThreadX extends Thread{
private DataX a;
public ThreadX(DataX aa){
a=aa;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while (true){
if (a.flag % 3 == 0){
System.out.println("A");
a.flag++;
}
}
}
}
输出B的线程
public class ThreadY extends Thread{
private DataX a;
public ThreadY(DataX aa){
a=aa;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while (true){
if (a.flag % 3 == 1){
System.out.println("B");
a.flag++;
}
}
}
}
输出C的线程
public class ThreadZ extends Thread{
private DataX a;
public ThreadZ(DataX aa){
a=aa;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while (true){
if (a.flag % 3 == 2){
System.out.println("C");
a.flag++;
}
}
}
}
测试类
public class TestThread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DataX m1 = new DataX();
ThreadX t1 = new ThreadX(m1);
ThreadY t2 = new ThreadY(m1);
ThreadZ t3 = new ThreadZ(m1);
//线程就绪
t1.start();
t2.start();
t3.start();
}
}
需要注意的是
由于执行某个线程的代码时,CPU可能随时切换到别的线程,所以a.flag++一定要写在最后以保证判断正确。
多线程要非常注意执行条件
多线程操作数据库
由于CPU写入数据需要时间,使用多线程会提高写入效率
但并不是线程越多越好,过多的线程会加大CPU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