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列化:指把内存中的Java对象,通过某种方式存储到磁盘中或者传递给其他网络节点,通俗来说就是将对象转化为二进制串。
反序列化把磁盘中的对象数据或者网络节点上的对象数据,恢复成Java对象模型的过程。通俗来说就是将序列化生成的二进制串转化为对象。
序列化原因
-
在分布式系统中,微服务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就得将对象转换为二进制形式。
-
服务器钝化
a.如果服务器发现某些对象好久没活动了,服务器会把这些内存中的对象持久化在磁盘中;
b.如果服务器发现某些对象需要活动时,先去内存找,找不到再去磁盘文件中反序列化对象数据,恢复成Java对象。
序列化流程
-
需要做序列化的对象的类,必须实现序列化接口:java.lang.Serializable接口(这是一个标志接口,没有任何抽象方法),java中大多数类都实现了该接口:String,Integer,同时要保证内部所有属性也必须是可序列化的,也就是同样需要实现Serializable接口(默认情况下,基本数据类型本身可序列化)
-
底层会判断,如果当前类实现了Serializable,才允许做序列化,通过instance of Serializable 来判断。
-
在Java中使用对象流来完成序列化和反序列化。
ObjectOutputStream:通过writeObject()方法做序列化操作
ObjectInputStream:通过readObject()方法做反序列化操作
-
被序列化的对象除了需要实现Serializable接口外,还需要在内部定义一个全局常量serializableUID,这是每个类的序列化标识。在进行反序列化时,JVM会把传来的字节流中的serializableUID和本地相应类的serializableUID进行相比较,如果相同则认为是可以反序列化的,否则会抛异常。
-
如果类中没有显示定义serialiableUID,则会根据类的内部细节为其自动生成,如果修改的类的内部细节,则serializableUID就会发生变化。这样在修改类后进行反序列化时serializableUID不一致,导致反序列化失败,因此建议显式定义serializableU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