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高级教程

1.1.1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

        世界上第一台 数字式 计算机诞生于1946年,中文名 埃尼阿克 简称 ENIAC

        根据电子计算机采用的物理器件的发展,一般将电子计算机发展分成如下4个阶段

        1.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6 - 1957)

                主要为电子管为主要电子器件,输入输出都在穿孔的纸带卡片上进行,每秒运算为几千次

到几万次,内容仅几千字节。程序使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2.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1957 - 1964)

                采用晶体管为主要电子器件,每秒达到几十万次。出现了Fortran,COBOL,AlGOL等高级语言,除了计算机科学计算外,它还被用于数据处理,事务处理,工业控制等方面。

        3.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1964-1970)

                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电子器件。在几平方毫米单晶硅上集成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电子元件组成的逻辑电路,运行速到达到几十万次到几百万次。可以同时运行多个程序,开始广泛于各个领域

        4. 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年至今)

                采用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电子器件,运算速度为上千万次到十万亿次,在系统结构方面发展并行处理技术,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等。在软件方面发展了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标准化系统等。

1.1.2微型计算机的发展

        美国英特尔(intel)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商。成立于1968年。从1971年,intel推出了全球第一个微处理器4004,按照微处理器处理信息的字长,其发展经历了8位,16位,32位,64位微处理器阶段。主要生产微处理器除了intel还有AMD(美国超微)

        我国的cpu有龙芯,方舟,威盛,星光等处理器芯片。

       1981年,第一台 IBM PC 采用了型号位5150主频位8MHz的intel8088,操作系统是微软的ms-dos。IBM将其命名为个人计算机(pc)

1.1.3计算机的特点及性能指标    

(1)

        1.高速精确的运算能力

        2.准确的逻辑判断能力

        3.强大的存储能力

        4.自动运行能力

        5.网络和通信能力

  (2)性能指标

        1.字长,指计算机能够直接处理二进制的位数,这直接涉及计算机的功能,用途,应用范围与领域,标志着计算机的运算精度,性能高的计算机字长一般比性能低的计算机长

        2.主频,指cpu的工作时钟频率,即cpu在每秒内所能产生脉冲信号次数,决定了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主频的单位是GHz

        3.运算速度,每秒能执行多少条指令来表示,即中央处理器在每秒内所能完成基本指令数目的平均速度,运算速度的单位用MIPS(每秒百万条指令)表示,用加权平均法求出等效速度作为衡量计算机运行速度的标准。目前的微型计算机的运行速度达每秒百万次,甚至千万次。

        4.内存储器容量。它指的是内存储器中所能存储信息的最大数量。单位是字节(Byte,简称B)目前的微型计算机的内存储量有4GB,8GB,16GB,换算公式为:

        1TB = 1024GB = 1024 * 1024 MB = 1024*1024*1024 KB = 1024*1024*1024*1024 B

         5.存取周期。存储器进行一次读或写的操作所需的时间称为存储器的访问时间(或读写时间),而连续启动两次独立的读或写操作所需的最短时间,称为存取周期,目前,存取周期约为几十到几百纳秒之间。存取周期越短,存取速度越快。

此外,外存储器容量,计算机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平均无故障时间和性能价格也都是计算机的技术指标

1.1.4 计算机的应用和分类

        1.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1.科学计算,又称数值计算,是计算机的传统应用领域。计算机的高速度,高精度的运算解决了人工计算机无法解决的复杂计算问题。例如,卫星轨迹运算,大规模天气预报,天文学,量子化学,空气动力学,核物理学等领域,科学计算的特点是计算量大和数值变化范围广。

                2.数据处理,又称信息处理。是计算机应用的主要领域。是指计算机对原始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分类,加工,输出等处理过程。数据处理广泛应用于办公自动化(OA),企业管理,事务管理和情报检索。

                3.过程控制,又称实时控制,计算机及时采集数据,将数据处理后,按最佳值迅速对控制对象进行控制。简称自动化。广泛应用于 数控机床,航天飞机升天,工厂中的生产流水线。

                4.计算机辅助系统  计算机辅助教育(CBE),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机辅助测试(CAT),计算机辅助管理(CMI)。

                5.人工智能,主要应用有机器人,定理证明,模式识别,专家系统等方面。

                6.网络与通信。20世纪60年代诞生至今,20世纪90年代飞速发展。

                7.多媒体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通信等多项技术于一体,采用计算机的数字记录和传输传送方式。

        2.计算机的分类

                1.按综合性能指标,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

                2.按信息处理分类,为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和混合计算机

                3.按用途,分为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

                4.按字长,分为8位,16位,32位和64位计算机

        

1.2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1.2.1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1.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计算机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硬件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各种物理装置,是由各种实在的器件组成的,是计算机系统的基础。

                软件系统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在硬件系统的基础上运行各种各样的程序,另一种是各类文档。      

                仅有硬件而没有配备软件的计算机被称为裸机。

        硬件系统着重研究如何快速运行并保证运算结果的精度,软件系统着重研究如何管理,维护好计算机,如何更好,更快,更合理,更准确地使用计算机,,如何更好的发挥计算机软硬件资源性能的作用。

        2.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

                由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控制器,存储器,运算器构成cpu。

        3.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组成

                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语言,系统检测诊断程序,编译系统和通用数据库管理。

                应用软件包括管理软件,办公软件,应用数据库管理软件,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等

                应用软件开发正向标准化,模块化方向发展。应用软件是在系统软件下支持工作的。

1.2.2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1.冯诺依曼原理

                美籍匈牙利科学家冯诺依曼被人们称为“现代电子计算机之父”,他的思想主要包括

                1.计算机硬件由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输入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

                2.程序控制和程序存储

                3.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

        在计算机运行过程中,数据从存储器读入运算器进行运算,中间结果也放入存储器中,最终将结果经输出设备输出程序

        2.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1.cpu访问输入输出接口,在存储器(ROM和EPROM)取出已存入的指令

                2.读入数据并运行

                3.暂存结果

                4.输出结果

        1.2.3中央处理器

                它主要由控制器,运算器,寄存器构成的

                1.运算器

                        主要由算术逻辑部件(ALU),累加器,通用寄存器,状态寄存器组成

                算术逻辑部件由两个输入口,一个跟累加器连接,另一个输入口跟通用寄存器连接。

                还有两个输出端,一个输出运算结果输送到累加器或指定部件,另一个输送到状态寄存器。

        累加器用于暂存被操作数和中间运算结果。通用寄存器是一组寄存器,运算时用于操作数和数据地址,状态寄存器也称标志寄存器,用于存放运算中产生的状态信息。

        算术逻辑部件,累加器,通用寄存器的位数决定了cpu的字长。

        2.控制器

                是计算机的控制中心,其工作是取指令,解释指令,完成指令。

                控制器由指令指针寄存器,指令寄存器,控制逻辑电路,时钟控制电路。

                1.指令指针寄存器用于产生及存放下一条待取指令的地址

                 2.指令寄存器用于正在存放的指令

                3.控制逻辑电路用于产生执行微操作所需要的控制信号

                4.时钟控制电路用于产生指令执行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控制信号。必须于控制逻辑电路配合使用。

        3.寄存器

                它是cpu内部的临时存储单元,用于存储运算中的数据,中间结果,地址和状态信息。寄存器的位数一般和算术逻辑部件,数据总线的位宽是一致的。

      1.2.4存储器

                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的记忆部件,它的基本功能是在控制器的控制下按照指定地址存入和存取信息。

        为了解决存取容量,存取速度,存储器价格这三方面的矛盾,人们提出了多层次存储系统的概念。

        按存储介质的材料分类有半导体存储器,磁表面存储器,光存储器。半导体存储器用半导体器件制成。目前主存储器采用半导体存储器。软盘存储器和硬盘存储器等属于磁表面存储器,指在塑料盘片和非铁质盘片和塑料带上喷涂磁性材料,利用改变磁性材料的磁化方向记录信息。CD-ROM属于光存储器,它利用激光读写信息。

        按 存储器的工作方式分类,可分为随机读写存储器,顺序读写存储器和只读存储器。

                主机中的RAM,cache,软盘存储器,硬盘存储器和优盘等都是随机读写存储器。

                顺序读写存储器工作只能按某一运动方向查找信息然后再读写信息,如磁带存储器。

                只读存储器特点是只能读出,不能写入,主存中的ROM和CD-ROM都是只读存储器

        按计算机系统结构分类有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1.内存储器

                        内存储器又称主存,由随机存储器(RAM),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和只读存储器(ROM)组成,内存储器的作用是在计算机工作中存储正在运行的程序和程序所需要的数据。内存储器是cpu可直接访问的存储器,是计算机存储各种信息的部件。

        内存储器一般采用半导体存储器件,由存储单元构成,每个存储单元由若干个二进制位组成。目前存储器“访问时间”大约为几纳秒(ns)。

        内存储容量是指RAM的容量,计算机程序必须先放入内存后才能运行,因而内存容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程序的运行。

     (1)  随机存储器(RAM)

        随机存储器(RAM)是构成内存储器的主要部分。其内容可以根据需要按时按地址读出或写入,读出后存储单元内容不变,写入后的存储单元中是新写入的内容。RAM用于存储运行中的程序和数据,断电后RAM中的内容全部丢失。多数为MOS型半导体集成电路。

        RAM可分为静态随机存储器和动态随机存储器。

        1.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存储单元的基本结构是一个双稳态电路,由写电路控制读,写的转换,只要写电路有电,其开关元件的状态就保持不变。读写速度很快。一个存储单元由4个晶体管两个电阻构成,集成度低,价格高。一般把SRAM用在比内存小得多的高速缓冲存储器等场所。

        2.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

                DRAM即通常所说的内存,DRAM特点是在器件加有电源的情况下,其存储单元中的内容也不能保存较长的时间,一般只能保存2ms,为了保存存储的信息,对DRAM中的内容由硬件定时自动的写入,这种写入刷新’,存储的数据需要不断的刷新。一个DRAM单元由一个晶体管一个电容组成。DRAM包括地址寄存器,存储单元,数据寄存器DRAM主要参数有两个,存储容量和工作频率。

 (2)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在RAM和CPU之间增加了高速缓存部件。cache是cpu与主存储器之间的一种规模较小但速度很快的存储器,cache的内容是随机存储器(RAM)中部分存储单元内容的副本。CPU读写程序或数据先访问高速缓存,若没有再访问RAM,读写RAM同时吧所需信息的副本送至高速缓存。高速缓存一般采用(SRAM),读写速度高,存储容量小,价格高。cache虽然也是存储器,但用户不能直接访问。

        随着cpu的性能提高,集成在cpu芯片中的cache还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出现了存在cpu芯片外的cache,CPU内部的Cache称为一级Cache,它是CPU内核的一部分,负责在CPU内部的寄存器与外部Cache之间的缓冲。CPU外部的Cache是二级Cache,它相对CPU是独立的部件主板继续使用的速度更高,容量更大的Cache就成了三级Cache。

(3)只读存储器(ROM)

        只读存储器中的内容不能用普通方法写入,当计算机运行时其内容只能读出,不能写入。其特点是数据不易丢失,断电后,存储单元内容依然保存。只读存储器一般用于存储计算机系统中固定的程序和数据。如主板上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就存放在ROM中。

        ROM根据它的信息设置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普通ROM:其中的信息在芯片制造时由生产厂家写入,内容写入后不能更改。

                2.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出厂时没有写入信息,允许用户用特定设备将编写好的程序固化在PROM中,内容写入后不能被更改

                3.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芯片上有一个透明窗口,可通过紫外线擦除其中的内容,因而可多次改写

                4.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通过加电擦除其内容,也可多次改写且操作方便;可用一般计算机重新写入新的内容。

               5.闪速存储器(Flash Memory),本质上属于EEPROM,闪速存储器改写电压较高,使用安全可靠,速度快,功耗低。

2.外存储器

        外存储器也成为辅助存储器,它的特点是存储容量大,成本低,存取速度慢,可以永久地脱机保存信息。常用的辅助存储器有软盘存储器,硬盘存储器,优盘等

        目前主流移动存储器都采用USB接口,主要有优盘和移动硬盘。
        优盘是利用闪速存储器在断电后还能保持数据不丢失的特点制成的。

        移动硬盘的特点是 体积小,重量轻,容量大,存取速度快,使用方便,多采用硅氧盘片。

        闪存卡的种类有CF卡,SD卡,MMC卡,SM卡,XD卡,记忆棒。

 1.2.5 输入输出设备

        显示器(输出设备)

                1.像素,每一个像素包含一个红色(或绿色,或蓝色)的磷光体。

                2.分辨率,一般表示为水平分辨率和垂直分辨率的乘积,分辨率越高,画面包含的像素越多,图像就越细腻清晰。

                3.屏幕尺寸,指显示器屏幕对角线的长度,单位为英寸。目前笔记本计算机常用12英寸,13英寸,14英寸。台式计算机常用17 19 20英寸等

                4.点间距,显示器屏幕上像素间的距离。点间距越小,可使分辨率越高,图像越清晰。

                 5.灰度级,指像素的亮暗程度,彩色显示器的灰度级指颜色的种类。灰度级越多,图像越逼真。

                6.对比度,又称反差,指图像和背景的浓差度。

                7.帧频:字符每秒在屏幕上出现的次数

                8.行频:电子扫描束从屏幕从左到右的扫描速度

                9.扫描方式:有逐行扫描和隔行扫描。隔行扫描先扫描1,3,5,7等奇数行信号,后扫描2,4,6,8等偶数行 信号,存在行间闪烁。隔行扫描优点用一半的数据实现较高的刷新率,但采用逐行扫描技术的图像更清晰,稳定。

投影机(输出设备)

        1.CRT(阴极射线管)。其分辨率高,对比度好,色彩饱和度佳,信号兼容较强,技术十分成熟。应用于高端领域

        2.LCD(液晶显示)。主要成像器件是液晶板,按内部液晶板的片数分为单片式和三片式两种。占有率最高的投影机

        3.DLP(数字光学处理),一种基于DMD技术的全数字反射式投影设备,按其中的DMD装置的数目分为一片DLP,两片DLP,三片DLP投影系统

        4.DLV,是一种将CRT透射式投影技术与DLP反射式投影技术结合在一起的新技术,适合在观众较多的场合中使用,价格高,数量有限。

1.2.6总线的组成和类型

        系统总线就是用于连接计算机各部件的一组公共信号线。

        1.按功能分类,分为内部总线,系统总线,外部总线

                内部总线,CPU内部连接各寄存器及运算部件的总线

                系统总线,连接CPU和计算机内部其他高速功能部件的总线

                 系统总线的构成包括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数据总线用来传送数据,是双向的,数据总线的宽度(根数)决定每次能同时传输信息的位数,因此数据总线的宽度是决定计算机性能的主要指标,数据总线的宽度等于计算机的字长,采用的数据总线有16位,32位,64位等几种类型。地址总线用来传送主存外设的地址信息,是单向的。控制总线用来指明数据的传送方式,中断控制和定时 控制,控制总线的每一根都是单向的。

        外部总线,也称I/O总线,通信总线,是微机系统之间或微机系统之间与其他系统之间信息传递的通路,如RS-232串行总线,USB总线都属于外部总线。

        2.按传送的数据格式分类,分为串行总线和并行总线

        3.按时序控制分类,分为同步总线和异步总线

        同步总线,数据收发双方按统一的时间节拍发送和接受总线上的数据。

        异步总线,采用应答方式传送数据。

2.常用的微机系统总线有ISA总线,PCI总线,微型计算机总线技术随着信息交换数量和速度的提高也在从标准系统总线向标准局部总线发展所谓系统总线指用于连接整个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总线。所谓局部总线指从CPU芯片上引出的信号线,PCI是标准的局部总线。常用的主机与外部设备连接的总线有串行总线RS2332C,并行总线IEEE-488和通用串行总线USB等

      1.ISA总线,简称工业标准结构总线,也称AT总线,由IBM于1984年推出,是最早的通用型总线,总线宽16位,逐步被PCI总线替代

        2.PCI总线。即外围设备互联总线,由Intel公司推出的一种标准局部总线,PCI采用32位高性能总线结构,可扩展到64位,与ISA总线兼容

        3.AGP总线,加速图像接口,Intel推出的一种3D标准图像接口,它能够在图形与内存之间提供一条之间的访问路径,提供最高2.1Gbps总线带宽。

        4.PCI-E总线。通用的总线规格,将全面取代PCI和AGP总线,实现现有电脑系统内部总线标准的统一。主要优点有,1.数据传输率高,最高有32Gbps。2.是一种点对点串行连接设备连接方式,即每一个PCI-E设备都拥有自己独立数据连接,3.PCI-E支持热插拔和热交换等特性。

        总线体现在硬件上的主板上,主板的主要指标是,所用芯片组,工作的稳定性和速度,提供插槽的种类和数量等

  • 11
    点赞
  • 1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3
    评论
评论 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