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中对于类、对象、属性和行为的理解:
(这里是以典型的面向对象的语言java作为描述对象)
类是java编程中对事物种类的一个划分,类中包含了对象、属性和行为。
对象是java中对具有某一种功能的代码块的集合。
这里,我们以“人”作为一个类别,描述为人类,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Person {
//属性
int age;//年龄
char sex;//性别
//方法(行为)
public void say() {
System.out.println("大家好,我今年"+age+"岁");
}
}
(----------------------------- 分界线------------------------------------------)
类:
(抽象的概念)
同种对象的集合与抽象
描述对象的状态和行为
对象:
(具象的概念)
类中的具体个体(对象是通过类创建出来的)
类与对象的关系:
类是对象的抽象
对象是类的实例化
(----------------------------- 分界线------------------------------------------)
创建对象的格式为:类名 对象名 = new 类名();
举例代码如下:
Person Bill = new Person();
Bill.age = 22;
Bill.say();
备注:代码Person Bill = new Person();
表示创建一个对象
代码Bill.age = 22;
Bill.say();
表示通过运算符号"."访问对象的属性和方法。(那么这里就引出了如何访问对象的属性和方法的操作,即通过运算符号“.”来访问)。
(----------------------------- 分界线------------------------------------------)
从底层运行上来分析,创建一个对象一般分为一下四步:
1.分配对象空间,并将对象成员变量初始化为0或空
2.执行属性值的显式初始化
3.执行构造方法
4.返回对象的地址给相关的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