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导论笔记第一章绪论

工程导论第一章绪论

  工程的历史是人类适应自然、不断自然的历史。

人类在征服自然灾害、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逐渐发展、不断进步,为了让生活更方便、更舒适,人们改变河道、修筑了道路并开采利用了自然资源。
我国自古以来就取得了很多伟大的工程成就,都江堰就是其中之一,它是造福人类的伟大水利工程。它建于公元前三世纪,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它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不仅是中华文明的伟大杰作,也是世界文明的伟大杰作。都江堰无疑是我国工程史上的一座丰碑。

  工程的历史也是人类自身互相**竞争**的历史

从古今中外残酷的资源和地盘争夺战,到现代的、文明的、良性的商品竞争,这些竞争在人类当代及历史上,都对工程技术提出了强大的需求。
历史上,罗马人在八百多年时间里,从狭小的罗马城开始,将其国家发展成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庞大帝国(自苏格兰横跨欧亚大陆至以色列)。为了维持如此大面积国土的稳定性,他们利用当时的工程技术建设了很多公共基础设施,实现了供水与污水处理、交通、河流贯通,还建设了可供休闲娱乐的基础设施。然而,罗马人对基础理论不感兴趣,因此,罗马帝国统治时期没有取得显著的科学成就,但这不妨碍他们取得伟大的工程成就。他们基于简单的常识,使用经济的材料,并采用大量的无偿劳动力——奴隶,建造了很多伟大的工程设施。例如,早期的罗马建设者基于半圆形拱门的思想建造了城市的渠道,解决了罗马城的供水问题。这种半圆形拱门的设计是由伊特鲁利亚人(意大利北部非印欧语系的人)提出来的。尽管人类在很久以前就开始使用混凝土,但罗马工程师则对混凝土配方进行了革命性改良,使得他们的混凝土不但坚如磐石而且能有效防水。有了这种新型混凝土,罗马人重新规划改造了城市,他们在城市中建造民宅,甚至给这些民宅配备了中央供暖系统。罗马的公路网络起始于著名的阿皮亚古道,最初是出于军事需要,后来逐步向外拓展、延展。罗马帝国为了捍卫领土并继续扩张,需要实现军力的快速投放和部署,庞大的军队与战车要求有平整、坚固的道路。为了使道路平整,罗马工程师使用铅锤等简单器械来确保路面处于水平位置;为了使道路坚固,他们采取了多层路面的设计方案。
军事需求的投石机也是我们祖先在二千二百多年前创造的。它由一根绕固定支点旋转的梁组成。梁的一端有一个放置射弹的杯状物或投射器,另一端是平衡物,在进行射弹时,使梁旋转并将射弹投向空中。投石机大约在一千四百年前传到地中海,这时它已经能远距离投送重达1吨的物体。事实上,即使在加农炮发明之后,投石机仍然在战争中广泛使用,因为它的投送范围比早期的加农炮更远。当代英国也曾建造过一台现代投石机,它使用重达30吨的平衡物,能将四百多公斤的重物投送80米远。

  **军事需求**在历史上是工程技术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民用领域于我国古代工程成就也是非凡卓越的

即使在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出于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各国政府也在军事工程领域投入巨额资金进行研究和开发。如军舰就是出于国家安全的需要而取得的军工工程成就之一。值得庆幸的是,军事银域获得的某些尖端工程技术成就,也可以广泛应用于民用领域。如航空航天工程以及核工程领域的工程技术成就,一开始均起源于一些国家对战争优势的求,后来被广泛用于造福人类的民用工程,如载人航天核能等。
在公元一世纪,蔡伦将树皮、麻、破布、渔网混合制成了纸。9至12 世纪期间,中国印刷技术得到了很大发展,这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出版书籍和第一个发行纸质货币的国家。

  **工程技术**定义

实现工程目标所采用的工艺及方法,通常称为工程技术。工程技术的领先是一个国家的竞争力所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尽管大部分国家经济遭到破坏,然而,美国经济却完好无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十年里,美国经济保持强劲势头,出口持续增加。当时的世界各国,都需要美国的产品,不仅仅因为美国产品质量好,而且在当时它们几乎是不可替代的。由于没有竞争,造成了美国工业界 普遍缺乏对制造工艺追求卓越的精神,使得很多现代美国产品质量下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初期,贴上“日本制造”的标签均被认为是劣质产品,后来日,其 本企业通过不断创新制造工艺并严格管理制造过程,“日本制造”逐步成为质量六至 优越而又经济实用的标签。

  强大的工程技术水平与能力往往决定着国家的**整体实力**

如18世纪的英国依赖蒸发动机技术,称霸全球;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日本更是依赖强大的军工技术,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今天称将废弃物世界的美国,依赖的仍然是其强大的工程技术能力。事实上,今天代表美国国家实力的不仅仅是微软、苹果或Facebook,而是洛克希德·马丁、波音、通片 了解和掌电气等拥有强大工程技术能力的企业。而代表我国国家实力的是中国航空工 对人类口集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所拥有的处于世界领先的工程技术作为中国未来的工程师,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工程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工程技术的巨大发展带来的一些**副作用**

作为中国未来的工程师,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工程技术的巨大发展对改善人类的居住环境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无疑是积极的,但有时也会带来一些消极的副作用。比如,有些为提高生活质量而进行的工业活动会释放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含氯氟泾和氮氧化物,这些排放物都会使大气环境恶化。例如,一些含氯气体与臭氧层的破坏有关,而臭氧层是保护植物和动物免受紫外线损伤的重要屏障。人类的某些活动,无论是故意的(如砍伐树木)还是无心的(如向水中和空气中释放污染物),都有可能毁灭人类赖以生存的整个生态系统。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变得异常强大,具备了改造自然的能力。然而,这种能力是一把双刃剑,可以保护自然,也可以破损自然。因此,工程技术的发展已经到了迫切需要进行环境保护的阶段,人类不能再做大自然的破坏者,而应该成为大自然的守护者。

  **大自然**提供生活基本物质 ,不可再生资源

大自然为人类慷慨地提供生活基本物质,如氧气和食物。虽然,人类依靠当代工程技术,也能制造这些基本物质,但代价昂贵。比如,空天工程需要花费数千万甚至数亿元人民币才能开发可再生的供人类在外太空长期生存的生命系统。这是个极具挑战性的工程问题,为了降低制造这些基本物质的成本,仍然需要人们不懈地研究和探索。
大自然还给人类提供了一些不可再生资源(如石油、煤炭等),即这些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它们最终将枯竭,而且使用这些化石燃料带来的污染会恶化人类的居住环境(如我国部分地区空气中的雾霾)。因此,人类必须开发回收技术,使资源能够被重复利用。事实上,人们已经开始设计和制造一些环保产品,这些产品在其使用寿命完结后,可以拆卸,这时废旧零件中的金属和高分子材料可以回收处理成新的工业原材料,用于新产品的生产。面向这些理念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就是,在充分认识到人类生存和改善生活需要的同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以获得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使用可持续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源,并开发核聚变能源。此外,资源保护、回收和不污染环境的工程技术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作为工程师,有责任开发能有效利用能源的生产工艺。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