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wing 第70场周赛

4618. 两个素数

给定一个正整数 x

,请你找到两个素数 a,b

,要求:

  • a≤b
  • a×b=x

输出 a

和 b

输入格式

共一行,一个整数 x

输出格式

共一行,两个素数 a

和 b

数据保证一定有解。

数据范围

所有测试点满足 4≤x≤998

输入样例1:

35

输出样例1:

5 7

输入样例2:

57

输出样例2:

3 19

输入样例3:

391

输出样例3:

17 23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n = 2010;
int p[maxn];
bool hs[maxn];
int idx;

void get_prime() //线性(欧拉)筛法
{
    for(int i=2;i<maxn;++i)
    {
        if(hs[i] == 0)
            p[idx++] = i;
        for(int j=0;p[j] <= maxn/i;++j)
        {
            hs[p[j]*i] = 1;
            if(i%p[j] == 0)
                break;
        }
    }
}

/**
void get_prime()    //埃式筛法
{
    for(int i=2;i<maxn;++i)
    {
        if(hs[i] == 0)
            p[idx++] = i;
        for(int j=i+i;j<maxn;j+=i)
            hs[j] = 1;
    }
}
*/

int main()
{
    get_prime();
    
    int n;
    cin >> n;
    
    for(int i=0;i<idx;++i)
    {
        if(n%p[i] == 0)
        {
            int x = n/p[i];
            if(hs[x] == 0)
            {
                cout << p[i] << ' ' << x << endl;
                return 0;
            }
        }
    }
}

4619. 减法操作

给定一个包含 n

个非负整数的数列 a1,a2,…,an

你可以对该数列进行以下两种减法操作:

  • 任选其中一个元素,并将该元素的值减去 2
  • 任选两个相邻元素,并将两个元素的值各减去 1

请你判断,能否经过一系列减法操作,使得数列中的所有元素都变为 0

输入格式

第一行包含整数 n

第二行包含 n

个非负整数 a1,a2,…,an

输出格式

如果能够经过一系列减法操作,使得数列中的所有元素都变为 0

,则输出 YES,否则输出 NO

数据范围

前 6

个测试点满足 1≤n≤10。
所有测试点满足 1≤n≤2×105,0≤ai≤104

输入样例1:

4
1 2 1 2

输出样例1:

YES

输入样例2:

3
1 0 1

输出样例2:

NO

first:

  * 当一个数是偶数时,它一定能被若干个减法操作减为0;
 * 当一个数是奇数时,他需要借助它周围的数来减为0;
 * 偶数个奇数可以减为0,奇数个奇数不能减为0,后者必须借助偶数的帮助;
 *
 * 奇数与不为0的偶数在一堆的时候,他们的个数为偶数的时候,可以减为0,
 * 如果是奇数个就不可以;
 * 在遇到0以及结束输入的时候,一定要判断此时奇数的个数;否则会出现误解;

/**
 * 当一个数是偶数时,它一定能被若干个减法操作减为0;
 * 当一个数是奇数时,他需要借助它周围的数来减为0;
 * 偶数个奇数可以减为0,奇数个奇数不能减为0,后者必须借助偶数的帮助;
 * 
 * 奇数与不为0的偶数在一堆的时候,他们的个数为偶数的时候,可以减为0,
 * 如果是奇数个就不可以;
 * 在遇到0以及结束输入的时候,一定要判断此时奇数的个数;否则会出现误解;
*/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n;
    cin >> n;
    
    int cnt = 0; //奇数个数
    
    int j_num=0;//在遇到0之前,奇数与偶数的堆数是多少个
    
    for(int i=0;i<n;++i)
    {
        int v;
        cin >> v;
        
        if(v&1) //如果是奇数
            ++cnt;
        else if(v != 0) //如果是0以外的偶数
        {
            if(cnt&1) //判断之前奇数的个数
                j_num++; //奇数个则奇偶数堆加一
            else
                j_num+=2; //偶数个奇偶数堆加二 //当然,下面的所有j_num+=2都可去掉
            cnt=0; //将奇数的个数赋为偶数即可
        }
        else if(v == 0) //输入是0
        {
            if(cnt&1)   //要先判断此时奇数的个数来决定奇偶数堆加一还是二
                j_num++;
            else
                j_num+=2; 
                
            if(j_num&1) //奇偶数堆是奇数
            {
                puts("NO");
                return 0;
            }
            else
                j_num=0; //将奇偶数堆赋为偶数
        }
    }
    
    if(cnt&1)  //要先判断此时奇数的个数来决定奇偶数堆加一还是二
        j_num++;
    else
        j_num+=2;
                
    if(j_num&1) //奇偶数堆是奇数
        puts("NO");
    else
        puts("YES");
        
    return 0;
}

second:y总视频讲的方法,不愧是y总,清晰易懂,比我写的那个程序更好理解。

/**
 * 当一个数是偶数时,它一定能被若干个减法操作减为0;
 * 当一个数是奇数时,他需要借助它周围的数来减为0;
 * 当我们遇到第一个奇数时,我们可以借助之前的数或者之后的数来减为0,但是
 * 到底借助之前的数还是之后的数呢?我们借助后面的数,因为借助之前的数肯定会
 * 使得这个数要借助它前面一个偶数,从而使得它前面这个数变成了奇数,它前面这
 * 个数又需要借钱其之前的偶数,传递下去,总会使得第一个数一定是奇数,不能够
 * 减为0,从而失败;因此我们每次遇到奇数,都借助后面那个数来相减;直到所有
 * 数减完,我们检查是否有小于0的数或者有不是偶数的数,如果有,那么就是NO,
 * 否则是YES;

*/

/**
 * 当一个数是偶数时,它一定能被若干个减法操作减为0;
 * 当一个数是奇数时,他需要借助它周围的数来减为0;
 * 当我们遇到第一个奇数时,我们可以借助之前的数或者之后的数来减为0,但是
 * 到底借助之前的数还是之后的数呢?我们借助后面的数,因为借助之前的数肯定会
 * 使得这个数要借助它前面一个偶数,从而使得它前面这个数变成了奇数,它前面这
 * 个数又需要借钱其之前的偶数,传递下去,总会使得第一个数一定是奇数,不能够
 * 减为0,从而失败;因此我们每次遇到奇数,都借助后面那个数来相减;直到所有
 * 数减完,我们检查是否有小于0的数或者有不是偶数的数,如果有,那么就是NO,
 * 否则是YES;
*/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string>
#include <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n = 2e5+10;
int a[maxn];

int n;

bool check()
{
    for(int i = 0;i<n-1;++i) //最后一个数不用比较,你是奇数,你必定不能减
        if(a[i]&1)          //为0,你是偶数,你不用靠别人帮忙也能减为0;
            a[i]--,a[i+1]--;
    
    for(int i=0;i<n;++i)
        if(a[i]&1 || a[i]<0)
            return false;
    return true;
}

int main()
{
    cin >> n;
    
    for(int i=0;i<n;++i)
        cin >> a[i];
        
    if(check())
        puts("YES");
    else
        puts("NO");
        
    return 0;
}

4620. 旅行

给定一个 n

个节点的树,节点编号为 1∼n

请你从中选择一个简单路径(不能包含重复节点或重复的边),并沿所选路径来一场旅行,更具体的说,就是从所选路径的一个端点沿路径前往另一个端点。

注意,所选简单路径可以只由一个节点组成。

旅行需要花费能量。

初始时,你的能量为 0

在旅行过程中:

  • 每经过一个节点(包括起点和终点),就可以得到该节点的能量,其中节点 i

包含的能量为 wi

  • 每经过一条边 (u,v)
  • ,就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 c

    你设计的旅行路线应满足:

    1. 在经过任何一条边之前,你的现有能量都不能少于该边所需消耗的能量(否则,将无法顺利通过该边)。
    2. 在满足条件 1
    1. 的前提下,旅行结束时,剩余的能量尽可能大。

    请计算并输出剩余能量的最大可能值。

    输入格式

    第一行包含整数 n

    第二行包含 n

    个整数 w1,w2,…,wn

    接下来 n−1

    行,每行包含三个整数 u,v,c,表示存在一条边 (u,v),经过它所需的能量为 c

    保证给定图是一棵树。

    输出格式

    一个整数,表示剩余能量的最大可能值。

    数据范围

    前 3

    个测试点满足 1≤n≤5。
    所有测试点满足 1≤n≤3×105,0≤wi≤109,1≤u,v≤n,u≠v,1≤c≤109

    输入样例1:

    3
    1 3 3
    1 2 2
    1 3 2
    

    输出样例1:

    3
    

    输入样例2:

    5
    6 3 2 5 0
    1 2 10
    2 3 3
    2 4 1
    1 5 1
    

    输出样例2:

    7
    

 
 * 状态表示:dp[u] :表示以u为根节点的子树,从u出发能获得最大剩余能量的路径;
 * 状态计算:dp[u] = c[u] + max1;
 *
 * 解释一下:max1,max2 分别表示以u为起点出发,能获得最大剩余能量和第二大剩余
 * 能量的值 减去u这个节点的价值;即:max1 = dp[u] - c[u];
 *
 * 那么答案就是 res = max(res , c[u]+max1+max2);
 * 这个题的解决思路和树的重心那道题极其相似,搞懂这道题会去温习一下那道题;

/**
 * 状态表示:dp[u] :表示以u为根节点的子树,从u出发能获得最大剩余能量的路径;
 * 状态计算:dp[u] = c[u] + max1;
 * 
 * 解释一下:max1,max2 分别表示以u为起点出发,能获得最大剩余能量和第二大剩余
 * 能量的值 减去u这个节点的价值;即:max1 = dp[u] - c[u];
 * 
 * 那么答案就是 res = max(res , c[u]+max1+max2);
 * 这个题的解决思路和树的重心那道题极其相似,搞懂这道题会去温习一下那道题;
*/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algorithm>
#include <vector>

using namespace std;

struct Node
{
    int v,w;
};

typedef long long LL;
const int maxn = 3e5+10;

vector<Node> Adj[maxn];
bool hs[maxn];
int c[maxn];

LL dp[maxn];
LL res = 0;

void dfs(int u)
{
    hs[u] = 1;
    LL max1 = 0 , max2=0; 
    //max1,max2 分别表示以u为起点出发,能获得最大剩余能量和第二大剩余
    //能量的值 减去u这个节点的价值;
    
    for(int i=0;i<Adj[u].size();++i)
    {
        int v = Adj[u][i].v , w = Adj[u][i].w;
        if(hs[v] == 0)
        {
            dfs(v);
           // hs[v] == 1; //并不存在回溯,当然,试验了一下,加上这条语句也
           //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因为整棵树的每个节点只会被遍历一遍;
           
           //从v到u能够使得u的最大剩余价值更大或者一样大
            if(dp[v] - w >= max1)  
            {
                max2 = max1;
                max1 = dp[v] - w;
            }
            
            //从v到u能够使得u的第二大剩余价值变大,为什么这儿就是大于,上面
            //个if语句就是大于等于,因为上面那个if语句取等于能够更新max2的值,
            //虽然max1的值并没有改变;
            else if(dp[v] - w > max2)
                max2 = dp[v] - w;
        }
    }
    
    res = max(res,c[u]+max1+max2);  //更新结果值
    dp[u] = max(dp[u] , c[u] + max1);
    //完全可以写为 dp[u] = c[u] + max1; 因为每个节点只可能会遍历一次
}

int main()
{
    int n;
    cin >> n;
    
    for(int i=1;i<=n;++i)
        cin >> c[i];
        
    for(int i=1;i<n;++i)
    {
        int u,v,w;
        cin >> u >> v >> w;
        Adj[u].push_back({v,w});
        Adj[v].push_back({u,w});
    }
    
    dfs(1);
        
    cout << res << endl;
    return 0;
}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