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平衡:简单来说,就是让你的照片“白色看起来像白色”!

一、白平衡是什么?

想象一下,你戴了一副有色眼镜看世界——如果是黄色镜片,整个世界都会偏黄;如果是蓝色镜片,又会偏蓝。相机的白平衡就像摘掉这副“有色眼镜”,让白色物体在不同光源下看起来都是白色,其他颜色也跟着变正常。

(1)核心原理

  • 根据光源的“冷暖”调整颜色,消除色偏。

(2)关键术语

光源的色温(单位:K)。

  • 低色温(2000K~4000K):暖光(如蜡烛、白炽灯),颜色偏黄。
  • 高色温(5000K~10000K):冷光(如晴天、荧光灯),颜色偏蓝。

二、白平衡的用途和作用

1. 用途

  1. 还原真实颜色:让白色物体在不同光线下都显示为白色。
  2. 统一画面色调:确保整组照片或视频颜色一致,不因光源变化而忽黄忽蓝。

2. 作用

  • 解决偏色问题:比如在黄光下拍人像,皮肤不会“蜡黄”。
  • 增强氛围感:通过手动调整白平衡,可以刻意营造冷峻或温暖的效果。

三、实际例子

1. 室内白炽灯拍摄(场景偏黄)

  • 问题:在暖光灯下拍白色盘子,照片发黄,像沾了酱油。
  • 解决:开启白平衡(或设为“白炽灯模式”),盘子变白,食物颜色也正常。
  • 原理:相机会自动增加蓝色,中和黄光。

2. 阴天户外拍摄(场景偏蓝)

  • 问题:阴天拍雪景,白雪看起来灰蓝,像脏雪。
  • 解决:设为“阴天模式”或手动调高色温,雪恢复洁白,整体画面变暖。
  • 原理:相机会减少蓝色,增加黄色补偿。

3. 混合光源的尴尬(比如窗外阳光+室内灯光)

  • 问题:站在窗边拍照,一半脸被阳光照得发蓝,另一半被室内灯照得发黄。
  • 解决:手动设置白平衡(如用灰卡校准),让肤色均匀自然。

四、白平衡怎么用?

1. 自动模式(AWB)

相机会猜当前光源,但有时不准(比如拍夕阳时,它可能把金色调“修正”成白色)

2. 预设模式

直接选场景(如“日光”“阴天”“荧光灯”),适合新手

3. 手动调整(K值)

专业做法!比如设置色温为5500K(接近正午阳光),或2800K(模仿烛光晚餐的暖调)。

4. 灰卡校准

拍摄前先拍一张灰卡,后期用软件一键校正所有照片颜色。


五、总结

一句话记住白平衡:它就是相机的“颜色矫正器”,专治各种偏黄偏蓝!

日常技巧:

  • 拍食物用暖调(让菜更诱人),拍冰雪用冷调(突出纯净感)。
  • 遇到复杂光线,直接手动调白平衡,比后期修图省事得多!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