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算法大集合

前言

关于排序算法这一章,大家可以去一个叫visualGo的网站查看动态的数据结构视频来进行学习会好学很多,我这里给出源码,然后大家去那个网站上看对应的动图就很好理解啦。
网站:https://visualgo.net/zh

排序算法的介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中必须必须必须掌握的三个排序算法,是直接插入排序、简单选择排序以及最常见的冒泡排序,也是在学校里面要求必须掌握的,就是背你也得背下来。

关于算法复杂度

这个我直接就贴一个大佬的链接了,写的近乎完美,好好看肯定都能看懂:
https://www.cxyxiaowu.com/1959.html
然后还有一个关于时间复杂度的练习题链接,可以配套使用:
https://zhuanlan.zhihu.com/p/73731500

八大排序算法

冒泡排序

有了上面的铺垫,下面这些应该都是很简单的,我就都是随便介绍了一下就给源码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ackage 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我之前竟然一直是写错的??绝了!
import java.util.Arrays;

public class Bubble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 {3,9,-1,10,-2};

        //冒泡大家都懂,这里记录一下冒泡的优化后的算法
        int temp = 0; // 临时变量
        boolean flag = false; //标识变量,表示是否进行过交换
        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1; i++) {
            for (int j = 0; j < arr.length-1-i; j++) {
                //如果前面的数比后面的数大,则交换
                if(arr[j] > arr[j+1]){
                    flag = true;
                    temp = arr[j];
                    arr[j] = arr[j+1];
                    arr[j+1] = temp;
                }
            }
            if(flag == false){ //在一趟排序中,一次交换都没发生
                break;
            }else{
                flag = false; //刷新flag,进行下次判断
            }
        }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arr));
    }
}

选择排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代码实现:

package 选择排序;

import java.util.Arrays;

public class Select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 {101,34,119,1};
        selectSort(arr);
    }

    //选择排序
    public static void selectSort(int[] arr){
        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1; i++) {
            int minIndex = i; //最值的索引,这里是最小值的索引
            int min = arr[i]; //假定最小值为arr[i]
            for (int j = i+1; j < arr.length; j++) {
                if(min > arr[j]){ //说明假定的最小值并不最小
                    min = arr[j]; //刷新min值
                    minIndex = j; //刷新下标
                }
            }
            //每一轮筛选结束后,交换原先的最小值和现在的最小值
            if(minIndex != i){
                arr[minIndex] = arr[i];
                arr[i] = min;
            }
        }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arr));
    }
}

插入排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ackage 插入排序;

import java.util.Arrays;

public class insert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 {101,34,119,1};
        inertsort(arr);
    }

    //插入排序
    public static void inertsort (int[] arr){

        int insertVal = 0;
        int insertIndex = 0;
        //for循环控制插入的次数,为arr.length-1
        for (int i = 1; i < arr.length; i++) {

            //定义待插入的数
            insertVal = arr[i]; //如:insertVal = arr[i] = 334
            //定义第一个有序列表的第一个数的下标,即arr[i]前面这个数的下标
            insertIndex = i-1; // arr[insertIndex] = arr[0] = 101

            //接下里给insertVal 找到插入的位置
            //说明
            //1. insertIndex >= 0 保证在给insertVal找插入位置时,数组不越界
            //2. insertVal  < arr[insertIndex] 待插入的数,还没有找到插入位置
            //3. 就需要将arr[insertIndex]后移
            while(insertIndex >= 0 && insertVal < arr[insertIndex]){
                //第二个值小于第一个值的话,就要将第一个值赋给第二个值
                arr[insertIndex+1] = arr[insertIndex];
                insertIndex--;
            }
            //当退出while循环时,说明插入的位置已经找到insertIndex + 1
            arr[insertIndex + 1] = insertVal;
        }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arr));
    }
}

希尔排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代码实现:

package 希尔排序;

import java.util.Arrays;

public class Shell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 {8,9,1,7,2,3,5,4,6,0};
        shellSort2(arr);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arr));
    }

    //希尔排序(交换式:容易理解,但是效率低下)
    public static void shellSort1(int[] arr){

        int temp = 0; // 中间的交换变量
        int cnt = 0; //计数第几轮排序
        for (int gap = arr.length/2 ; gap > 0 ; gap=gap/2) {
            for (int i = gap ; i < arr.length ; i++) {
                //遍历各组中所有的元素(共gap组,每组有个元素),步长gap
                for (int j = i-gap; j >= 0 ; j=j-gap) {
                    //如果当前元素大于加上步长后的那个元素,说明交换
                    if(arr[j] > arr[j+gap]){
                        temp = arr[j];
                        arr[j] = arr[j+gap];
                        arr[j+gap] = temp;
                    }
                }
            }
            System.out.println("希尔排序第"+(cnt++)+"轮 = "+Arrays.toString(arr));
        }
    }

    //希尔排序(移步式:不容易理解,但是效率极高,就是优化过后的插入排序)
    public static void shellSort2(int[] arr){
        //增量gap,并逐步的减小增量
        for (int gap = arr.length / 2; gap > 0 ; gap=gap/2) {
            //从第gap个元素,逐个对其所在的组进行直接插入排序
            for (int i = gap; i < arr.length; i++) {
                int j = i;
                int temp = arr[j];
                if(arr[j] < arr[j - gap]){
                    while(j-gap >= 0 && temp < arr[j - gap]){
                        //移动
                        arr[j] = arr[j - gap];
                        j-=gap;
                    }
                    //当退出while循环后,就给temp找到插入的位置了
                    arr[j] = temp;
                }
            }
            
        }
    }
}

快速排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代码实现:

package 快速排序;

import java.util.Arrays;

public class Quick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 {-9,78,0,23,-567,70};
        quickSort(arr,0,arr.length-1);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arr));
    }

    //left左边的索引值,right右边的索引值
    public static void quickSort(int[] arr,int left,int right){
        int l = left; //左边下标
        int r = right; //右边下标
        int temp = 0; //交换时的临时变量
        //pivot 中轴值 :即中间的那个值
        int pivot = arr[(left + right) / 2];

        //while循环的目的是让比pivot值小的放到左边
        //比pivot 值大的放到右边
        while( l < r){
            //在pivot的左边一直找,找到大于等于pivot值,才退出
            while( arr[l] < pivot){
                l++;
            }
            //在pivot的右边一直找,找到小于等于pivot的值,才退出
            while( arr[r] > pivot){
                r--;
            }
            /*
            如果 l >= r说明pivot 的左右两边的值,已经按照左边全部是
            小于等于pivot的值,右边全部是大于等于的pivot的值
            所以退出while循环
             */
            if(l >= r) break;

            //当前面两个while循环都结束时,说明找到了不符合规定序列(从小到大)的值
            //所以进行交换操作
            temp = arr[l];
            arr[l] = arr[r];
            arr[r] = temp;

            /*如果交换完后,发现左边这个值arr[l] == pivot这个中间值,
            那么就应该跳一步r--前移,否则下一步arr[l] 依然等于pivot
             */
            if(arr[l] == pivot) r--;
            /*
            如果交换完后,发现左边这个值arr[r] == pivot这个中间值,
            那么就应该跳一步r--后移,否则下一步arr[r] 依然等于pivot
             */
            if(arr[r] == pivot) l++;

        }
        //如果l == r,必须l++,r--,否则会出现栈溢出
        if( l == r) {
            l++;
            r--;
        }
        //向左递归
        if(left < r) quickSort(arr,left,r);

        //向右递归
        if(right > l) quickSort(arr,l,right);

    }
}

归并排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代码实现:

package 排序;

import java.util.Arrays;

public class Merget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 {8,4,5,7,1,3,6,2};
        int[] temp = new int[arr.length]; //归并排序需要一个额外的空间
        mergeSort(arr,0,arr.length-1,temp);
        System.out.println("归并排序后:"+Arrays.toString(arr));
    }

    //分+合方法
    /*
    这里参数的意思在下面的合并方法中...不懂就先看下面兄弟们
    然后这里一定要先去理解之前的递归的东西,然后一定要看那个博客上面的图片分析啊
    不然不太好懂的.......
     */
    public static void mergeSort(int[] arr,int left,int right,int[] temp){
        if(left < right){
            int mid = (left + right) / 2;
            //向左递归进行分解
            mergeSort(arr,left,mid,temp);
            //向右递归进行分解
            mergeSort(arr,mid+1,right,temp);
            //合并
            merge(arr,left,mid,right,temp);
        }
    }



    //合并的方法
    /*
    就是将数据一分为两段数据,即i到j为一段,j到right为一段
    然后两段数据之间互相比较,比较完的值放在一个新数组temp里
    等到全部比完之后也就是排完序了,再将temp里的数据拷贝到原数组中即可
     */

    /**
     *
     * @param arr 排序的原始数组
     * @param left 左边有序序列的初始索引
     * @param mid 中间索引
     * @param right 右边索引
     * @param temp 做中转的数组
     */
    public static void merge(int[] arr,int left,int mid,int right,int[] temp){
        int i = left; //初始化i,它是左边有序序列的初始索引
        int j = mid + 1; //初始化j,右边有序序列的初始索引
        int t = 0; //指向temp数组的当前索引

        //第一步
        //先把左右两边(有序)的数据填充到temp数组
        //直到左右两边的有序序列,有一遍处理完为止
        while (i <= mid && j <= right){ //不满足条件时,说明至少有一边的数据已经处理完了
            //如果左边序列的当前元素小于右边序列的当前元素
            if(arr[i] < arr[j]){
                //就将左边序列的当前元素填充到temp数组中(从小到大)
                temp[t] = arr[i];
                t++; //temp数组的下标后移
                i++; //因为已经填充走了一个数,那么下一次就应该比较左边序列后面的值了
            }else{ //说明左边序列的当前元素大于等于右边序列的当前元素
                //那么我们将右边序列的当前元素填充到temp数组中
                temp[t] = arr[j];
                t++;//temp数组的下标后移
                j++; //因为已经填充走了一个数,那么下一次就应该比较右边序列后面的值了
            }
        }

        //第二部分
        //把有剩余部分的一边的数据依次全部填充到temp数组中
        while (i <= mid) { //说明是左边的序列还没填充完
            temp[t] = arr[i];
            t++;
            i++;
        }
        while (j <= right) { //说明是左边的序列还没填充完
            temp[t] = arr[j];
            t++;
            j++;
        }

        //第三部分
        //将temp数组的元素拷贝到arr
        //注意,并不是每次都拷贝所有
        t = 0; //初始化temp数组的下标
        int tempLeft = left; //临时变量,用来标识从原数组的第left位开始
        //第一次合并tempLeft = 0,right = 1 //tempLeft = 2,right = 3
        //最后一次合并,tempLeft = 0,right = 7
        //这对应着博客上面画的那张原理分析图,可以对比着看
        while (tempLeft <= right){ //当它还没有到达最右边时,执行拷贝操作
            arr[tempLeft] = temp[t];
            t++;
            tempLeft++;
        }
    }
}

基数排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什么是排序算法的稳定性?
比如现在有一组数据2,1,5,4,1,可以看见这里有两个1,然后排序完成后原来在前面的1还能在前面,则就是具有稳定性的表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比如说我们现在第一轮排序,排序之前我们事先会准备十个桶,每个桶都是一个一维数组,它们分别代表了一个个位数字。以待排序的数组中的53为例,因为它的个位为3,所以我们将其放在下标为3的数组中,其他类似。全部找完之后再按它们各自在十个桶中的顺序,再逐一取出放回原数组中,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后面这样循环往复即可,遇到位数不够的前面添0就行。
我们现在使用代码来实现一下,第一轮排序的具体过程:

 //基数排序方法的第一轮过程演示
    /**
     *
     * @param arr 待排序的数组
     */
    public static void radixSort(int[] arr){

        //定义一个二维数组,表示10个桶,每个桶就是一维数组
        //说明
        //1、二维数组包含10个一维数组
        //2、为了防止在放入数的时候,数据溢出,则每一个一维数组(桶),大小定为arr.length
        //3、很明显,基数排序是典型的使用空间换时间的经典算法
        int[][] bucket = new int[10][arr.length];

        //为了记录每个桶中,实际存放了多少个数据,我们定义一个一维数组来记录桶的每次放入的数据个数
        //比如bucketElementCounts[0]记录的就是第一个桶里的数据个数
        int[] bucketElementCounts = new int[10];

        //第一轮(针对每个元素的个位进行排序处理)
        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 i++) {
            //取出每个元素的个位的值
            int digitOfElement = arr[i] % 10;
            //放入到对应的桶中,这里不太好理解的,我在后面的完整代码演示中有更详尽的解释,可以跳到下面的完整代码中去查看
            bucket[digitOfElement][bucketElementCounts[digitOfElement]] =arr[i];
            bucketElementCounts[digitOfElement]++; //下一次如果又有值放入,那么桶中数据个数就应该+1
        }
        //按照这个桶的顺序(一维数组的下标依次取出数据,放入原来数组)
        int index = 0;
        //遍历每一个桶,并将每一个桶中的数据,放入到原数组中
        for (int i = 0; i < 10; i++) {
            //如果桶中有数据,我们才放入到原数组
            if(bucketElementCounts[i] != 0){
                //循环遍历该桶中的所有数据
                for (int j = 0; j < bucketElementCounts[i]; j++) {
                    //取出元素放入到arr中
                    arr[index] = bucket[i][j];
                    index++;
                }
            }
        }
        System.out.println("第一轮排序结束后:"+Arrays.toString(arr));
    }

那么后面的每一轮过程其实都和上面差不多,我们现在上完整版的代码实现:

package 排序;

import java.util.Arrays;

public class Radix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 {53,3,542,748,14,214};
        radixSort(arr);
    }

    //基数排序方法
    /**
     *
     * @param arr 待排序的数组
     */
    public static void radixSort(int[] arr){

        //经过前面的推导,我们可以得出最终的基数排序代码
        //1、得到数组中最大的数的位数
        int max = arr[0];
        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 i++) {
            if(arr[i] > max) max = arr[i];
        }
        //得到最大的位数是几位数
        int maxLength = (max + "").length();

        //定义一个二维数组,表示10个桶,每个桶就是一维数组
        //说明
        //1、二维数组包含10个一维数组
        //2、为了防止在放入数的时候,数据溢出,则每一个一维数组(桶),大小定为arr.length
        //3、很明显,基数排序是典型的使用空间换时间的经典算法
        int[][] bucket = new int[10][arr.length];

        //为了记录每个桶中,实际存放了多少个数据,我们定义一个一维数组来记录桶的每次放入的数据个数
        //比如bucketElementCounts[0]记录的就是第一个桶里的数据个数
        int[] bucketElementCounts = new int[10];

        //下面开始循环往桶中放数据取数据
        for (int k = 0 , n = 1; k < maxLength; k++,n*=10) {
            //针对每个元素的位数进行排序处理,第一次是个位,第二次是十位...
            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 i++) {
                //取出每个元素的对应位的值
                int digitOfElement = arr[i] / n % 10;
                //放入到对应的桶中
                bucket[digitOfElement][bucketElementCounts[digitOfElement]] =arr[i];
                //这里其实不太好理解,我再解释一下
                //bucketElementCounts[digitOfElement]是默认等于0的(整形数组声明之后未赋值默认值为0),所以下面的++就是每个桶中的数据量
                //以第一轮排序中的第一个值为例,上面这一句相当于
                //bucket[3][0] =53; 意思就是编号为三的桶中放入了第一个值,该值为53
                //然后下面这一句就意味着下一次的值如果又加在编号为3的桶中的话,那么桶中记录数据的计数器就该+1个,相当于
                //bucketElementCounts[3]++;然后3号桶中再放数据的话,上一句就变为bucket[3][1] = 3;
                bucketElementCounts[digitOfElement]++; //下一次如果又有值放入,那么桶中数据个数就应该+1
            }
            //按照这个桶的顺序(一维数组的下标依次取出数据,放入原来数组)
            int index = 0;
            //遍历每一个桶,并将每一个桶中的数据,放入到原数组中
            for (int i = 0; i < 10; i++) {
                //如果桶中有数据,我们才放入到原数组
                if(bucketElementCounts[i] != 0){
                    //循环遍历该桶中的所有数据
                    for (int j = 0; j < bucketElementCounts[i]; j++) {
                        //取出元素放入到arr中
                        arr[index] = bucket[i][j];
                        index++;
                    }
                }
                //每一轮处理之后,将bucketElementCounts[i] = 0;
                bucketElementCounts[i] = 0;
            }
            System.out.println("第"+(k+1)+"轮排序结束后:"+Arrays.toString(arr));

        }
    }
}

堆排序

要注意的是,堆排序需要大家有二叉树的基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现在我们就来实现一下比如给数组:[4,6,8,5,9]来排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结合这个图会更好懂,这一块确实挺难懂的,可以去找视频学习一下兄弟们,光这样想很难想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ackage;

import java.util.Arrays;

public class Heap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 {4,6,8,5,9};
        headSort(arr);
    }

    //编写堆排序方法
    public static void headSort(int[] arr){
        System.out.println("堆排序:");
        //1、将无序序列构建成一个堆,根据升序降序需求选择大顶堆小顶堆
        for (int i = arr.length / 2 - 1; i >= 0; i--) {
            adjustHeap(arr,i,arr.length);
        }
        //2、将堆顶元素与末尾元素交换,将最大元素“沉”到数组末端
        //3、重新调整结构,使其满足堆定义,然后继续交换堆顶元素与当前末尾元素,反复执行调整+交换步骤,直到整个序列有序
        int temp = 0;
        for (int i = arr.length-1; i > 0; i--) {
            //交换
            temp = arr[i];
            arr[i] = arr[0];
            arr[0] = temp;
            adjustHeap(arr,0,i);
        }
        System.out.println("排序后数组:"+Arrays.toString(arr));
    }

    //将一个数组(二叉树),调整成一个大顶堆

    /**
     * 方法功能:完成以 i 对应的非叶子节点的树调成大顶堆
     * 举例:int arr[] = {4,6,8,5,9}; 传入i等于1 在调用过adjustHeap一次之后变成:{4,9,8,5,6}
     * 就是进行两个值之间的比大小,然后进行交换的方法,可以对比着博客上面的示意图看看
     * @param arr 待调整的数组
     * @param i  表示非叶子节点的在数组中的索引
     * @param length 表示对多少个元素进行调整, length 是在逐渐的减少
     */
    public static void adjustHeap(int[] arr,int i,int length){
        int temp = arr[i]; //取出当前元素的值,保存在临时变量temp中
        //开始调整
        //说明
        //1、k = i*2+1表示k是当前节点的左子节点,这在顺序存储二叉树那一章中有讲过
        //k = i*2+2的话表示的就是当前节点的右子节点了
        for (int k = i*2+1; k < length; k=k*2+1) {
            if(k+1 < length && arr[k] < arr[k+1]){ //说明左子节点的值小于右子节点的值,k+1<length的判断只是为了提高效率
                k++; //k指向右子节点
            }
            if(arr[k] > temp){ //如果子节点大于父节点
                arr[i] = arr[k]; //把较大的值赋给当前节点
                i = k; //!!!i 指向 k,继续循环比较
            }else{
                break;
            }
        }
        //当for循环结束后,我们已经将以 i 为父节点的树的最大值,放在了父节点上(局部,非整体)
        arr[i] = temp; //将temp值放到调整后的位置
    }
}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在地球迷路的怪兽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