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目的
1、 掌握高频小信号谐振电压放大器的电路组成与基本工作原理。
2、 掌握谐振放大器电压增益、通频带、选择性的定义、测试及计算。
3、 掌握高频谐振放大器处于谐振时各项主要技术指标意义及测试技能。
二、实验内容
主要技术性能指标的测定:谐振频率、谐振放大增益Av及动态范围、通频带BW0.7、 矩形系数 Kr0.1。
1.采用点测法测量高频小信号选频放大器和级联放大器的幅频特性;
2.用模拟示波器测量输入、输出信号幅度,并计算放大器的放大倍数;
3.用模拟示波器观察耦合电容对双调谐回路放大器幅频特性的影响;
4.用模拟示波器观察放大器的动态范围;
5.观察集电极负载对放大器幅频特性的影响。
三、实验环境
Multisim仿真软件及其内置的仿真仪器
模拟频率计、模拟双踪示波器、电压测试表、波特测试仪
四、实验原理
(一) 单调谐小信号选频放大器
小信号调谐放大器是构成无线电通信设备的主要电路,其作用是放大信道中的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主要由放大器和调谐回路两部分组成。因此,调谐放大器不仅有放大作用,而且还有选频作用。小信号调谐放大器,一般工作在甲类状态,多用在接收机中做高频和中频放大,对它的主要指标要求是:有足够的增益,满足通频带和选择性要求,工作稳定等。
图1-1为单调谐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实验电路。图中,C2左端和R7上端节点为信号输入铆孔,当做实验时,高频信号由此铆孔输入。通道A为输入信号测试点。电阻R7,R8和电容C2组成输入选频回路,用来选出所需要的信号。晶体三极管用于放大输入信号,R1、R5、R6和R2、R3、R4为三极管的直流偏置电阻,用以保证晶体管工作于放大区域,且放大器工作于甲类状态。三极管集电极接有调谐回路,用来使电路谐振于某一工作频率上示波器B通道为输出信号测试点,为信号输出铆孔。
图 1-1 单调谐小信号放大电路图
小信号谐振放大器是接收机的前端电路,主要用于高频小信号或微弱信号的线性放大。实验单元电路由晶体管、LC振荡回路、电容等组成, 不仅对高频小信号放大, 而且还有选频作用。
放大器各项性能指标及测量方法如下:
1、谐振频率
放大器的调谐回路谐振时所对应的频率f0 称为放大器的谐振频率,对于图 1- 1 所示电路 (也是以下各项指标所对应电路),f0 的表达式为
式中, L 为调谐回路电感线圈的电感量;为调谐回路的总电容,
的表达式为
式中,Coe 为晶体管的输出电容; Cie 为晶体管的输入电容; P1 为初级线圈抽头系数; P2 为次级线圈抽头系数。
谐振频率f0 的测量方法是:
用扫频仪作为测量仪器,测出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调变压器T的磁芯,使电压谐振曲线的峰值出现在规定的谐振频率点f0。
2、电压增益
放大器的谐振回路谐振时,所对应的电压增益称为调谐放大器的电压增益。
的表达式为:
式中,gx 为谐振回路谐振时的总电导。要注意的是本身也是一个复数,所以谐振时输出电压 v0 (t)与输入电压 vi(t)相位差不是 180º 而是为180º+Φfe。V0 ,Vi 分别为输出电压、输入信号电压的有效值,实际中为了方便,用示波器测量波形的峰峰值,影响增益的计算结果。
Av0 的测量方法是:在谐振回路已处于谐振状态时, 用高频电压表测量图 1- 1 中输出信号
V0 及输入信号 Vi 的大小,则电压增益 Av0 由下式计算:
Av0=V0/Vi 或 Av0= 20lg(V0/Vi) dB
3、通频带
由于谐振回路的选频作用,当工作频率偏离谐振频率时,放大器的电压增益下降,习惯上称电压增益Av 下降到谐振电压增益Av0 的 0.707 倍时所对应的频率偏移称为放大器的通频带BW,其表达式为
BW = 2Δf0.7 =f0/QL
式中, QL 为谐振回路的有载品质因数。
分析表明,放大器的谐振电压增益 Av0 与通频带 BW 的关系为
上式说明,当晶体管选定即确定,且回路总电容
为定值时,谐振电压增益
与通频带BW的乘积为一常数。这与低频放大器中的增益带宽积为一常数的概念是相同的。
通频带BW的测量方法:是通过测量放大器的谐振曲线来求通频带。测量方法可以是扫 频法,也可以是逐点法。逐点法的测量步骤是:先调谐放大器的谐振回路使其谐振,记下此时的谐振频率及电压增益
。然后改变高频信号的频率,记下此时的信号频率,测出电路的输出电压及算出对应的电压增益。由于回路失谐后电压增益下降,所以放大器的谐振曲线如图 1-2 所示。
图 1-2 谐振曲线
可得:
通频带越宽,放大器的电压增益越小。要想得到一定宽度的通频宽,同时又能提高放大器的电压增益, 除了选用较大的晶体管外, 还应尽量减小调谐回路的总电容量
。如果放大器只用来放大来自接收天线的某一固定频率的微弱信号,则可减小通频带,尽量提高放大器的增益。
(二) 单调谐小信号级联放大器
在应用时,通常将几级调谐放大器级联构成成多级放大器以满足增益及频率选择性等方面的要求。多级谐振放大器的总增益是单级增益的乘积(若用分贝表示时,总增益为单级增益之和),频率特性也是由单级放大器传输函数决定的。
多级单调谐放大器的谐振频率相同,均为信号的中心频率。设各级谐振时的电压放大倍数为 ,则放大器总的电压放大倍数
为
单振荡回路的归一化频率特性为:
式中,为广义失谐,
。设多级放大器各回路的带宽及Q值相同,即
相同,则有n个回路的多级放大器的归一化频率特性为
由此可以计算出多级放大器的带宽和矩形系数,如下表4.1所示。可见,随着n的增加,总带宽将减小,矩形系数有所改善。
表4.1 多级单调谐放大器的带宽和矩形系数
级数n | 1 | 2 | 3 | 4 | 5 |
| 1.0 | 0.64 | 0.51 | 0.43 | 0.35 |
| 9.95 | 4.46 | 3.74 | 3.18 | 3.07 |
单调谐小信号级联放大器实验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五、 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 单调谐小信号选频放大器
1、电路设计
1)摆放元件 2)配置参数 3)建立连接关系 4)放置仪表 5)ERC 检查 6) 观察仿真结果
电路实例:
示波器运行(开关均闭合):
输入电压为周期约125us的正弦波,峰值约为5V;输出电压近似为周期约125us的正弦波,峰值约为11.21V且输出电压波形存在失真。
2、调节参数,观察变化
1)调节工作点,观察放大倍数变化
a)打开开关A,输出电压峰值增大,约为13.675V。
b)打开开关B,输入电压峰值增大,约为9.994V。
c)打开开关C,输入电压较稳定,约为193.312mV;输出电压稳定,约为9.414V。
d)调节滑动变阻器R3,电阻减小,输出电压幅值增大;电阻增大,输出电压幅值减小。
e)调节滑动变阻器R6,电阻为50%时,输出电压幅值最大;电阻增大或减小,输出电压幅值略微减小。
- 电路改变:将基极上拉电阻换成可调电阻
1)调节滑动变阻器R6,电阻为50%时,输出电压幅值最大;电阻增大或减小,输出电压幅值略微减小。
2)固定放大倍数,观察频率变化影响
a)将信号源由8kHz调为1kHz,输入输出电压周期约1ms;将信号源由8kHz调为10kHz,输入输出电压周期约100us。
b)将信号源由10V调为1V,输入输出电压周期约为124.64 us,输出电压周期约为124.67us,近似不变;将信号源由10V调为100V,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周期不变、幅值增大。
通过仪器选项的波特测试仪可以观察通频带
3、实验结果整理分析(增益计算,通频带计算)
增益计算: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平均值 |
A | 4.999 | 4.995 | 4.999 | 4.998 | 4.981 | 4.994 |
B | 10.386 | 10.245 | 10.532 | 10.760 | 10.641 | 10.515 |
增益 | 2.081 | 2.051 | 2.107 | 2.153 | 2.136 | 2.106 |
通频带计算:
中心频率约为8.101KHz,中心频率时约为18.875dB
得≈7.74kHz
≈8.454kHz
BW≈0.714kHz
=11.35
(二)单调谐小信号级联放大器
电路实例:
示波器运行(开关均闭合):
输入电压为频率约10.8Mhz的正弦波,峰峰值约为1.96uV;输出电压近似为周期约92.6ns的正弦波,峰谷约为-5.68uV,峰值约为7.93uV,峰峰值约为13.61uV。
4.实验结果整理分析(增益计算,通频带计算)
增益计算: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平均值 |
A(uV) | 13.684 | 13.681 | 13.682 | 13.684 | 13.683 | 13.683 |
B(uV) | 1.962 | 1.965 | 1.964 | 1.963 | 1.964 | 1.964 |
增益 | 6.975 | 6.962 | 6.966 | 6.971 | 6.967 | 6.968 |
通过仪器选项的波特测试仪可以观察通频带
通频带计算:
中心频率时约为47.522dB
得Fl≈9.754MHz Fh≈10.235MHz
Bw≈0.491MHz
QL=20.37
六、 实验心得
通过本次实验让我重新复习了电压增益的计算方法Av0= V0/ Vi 或 Av0= 20 lg (V0/ Vi) dB;谐振频率的定义;电压增益 Av 下降到谐振电压增益 Av0 的 0.707 倍时所对应的频率偏移称为放大器的通频带BW,其表达式
。
本次实验数据处理比较简单,我对低频和高频电路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相比于低频电路而言,高频电路通常是用来做发射信号、接收和处理信号的最前端电路,而低频电路通常是用来处理经滤波电路滤除高频信号后进行低频处理的未端电路。高频电路对于电子仪器所发出的电波抵抗力较弱,因此经常容易受到干扰。在电路里,电感对频率不同的电流就有不同的阻抗(通俗的的讲就是阻碍),电容也有类似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