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03

	V 模型其实是软件开发瀑布模型的变种,它的主要特点有

(1)测试阶段划分得很清楚。
(2)每个开发阶段都有相应的测试对其进行验证。
(3)测试与开发是串行进行的而不是并行,也就是测试需要等开发完成后再开始。
(4)测试对象只有程序,而不包括需求等其他的说明书。
(5)V 模型是瀑布模型的变种,瀑布模型存在的问题V 模型也存在。
V 模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把测试过程作为在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及编码之后的一个阶段。如果不做白盒测试,那么其实都是在系统完成集成后才开始系统测试的,这样需求分析阶段隐藏的问题一直到后期的验收测试才被发现,因此修改缺陷的成本就高了很多。
由于V 模型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人们就在实际测试过程中对V 模型进行了改进,将V 模型演变为W 模型。W 模型由Evolutif 公司提出,由两个V 字型模型组成,相对于V 模型,W 模型增加了软件各开发阶段中应同步进行的验证和确认活动。
W 模型也称之为双V 模型,一个V 是开发的生命周期,另一个V 是测试的生命周期,W 模型与V 模型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W 模型是一个并行的模型,V 模型是一个串行的模型,W 模型开始是从需求分析开始就开始了,而不是等到编码完成后才开始。并且测试阶段的划分更清楚,而不仅仅是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还包括前期的测试计划、测试方案等内容,这更符合现在企业测试的流程。
W 模型有利于尽早全面地发现问题。从需求分析开始测试工程师就参与到项目的测试中,当需求分析完成后,测试工程师就需要参与到需求的验证和确认活动中,并需要提供可测试性需求分析说明书,这样可以尽早地发现需求阶段的缺陷。同时,对需求的测试也有利于及时了解项目难度和测试风险,及早制定应对措施,这将显著减少总体测试时间,加快项目进度。但W 模型也存在局限性,需求、设计、编码等活动被视为是串行的,同时,测试和开发活动也保持着一种线性的前后关系,上一阶段完全结束,才可正式开始下一阶段工作,这样就无法支持迭代的开发模型。对于当前软件开发复杂多变的情况,W 模型并不能解除测试管理面临的困惑。
总之W 模型具有以下特征:
(1)测试阶段划分得更全面,不仅仅是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
(2)测试与开发是并行的,从需求测试就应该开始介入;
(3)提出尽早测试的概念,这样可以降低缺陷修复成本;
(4)测试对象不仅仅是程序,还包括需求或其他的相关文档。
H 模型提倡者认为测试是一个独立的过程中,所以在H 模型中并没有看到关于开发的过程,而是测试的一个流程,当然这个测试的流程并不像V 模型和W 模型那样有明确的测试区分。H 模型演示了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某个层次上一次软件测试的“微循环”。当测试条件准备完成,进入测试就绪状态后,所在测试H 模型中有一个测试就绪点,也就是测试有一个准入条件。通常情况下判断测试是否达到准入条件,应该检查该开发流程对应的测试策略、测试方案、测试用例、测试环境、相关输入输出件是否已经完成。
与V 模型和W 模型不同的是,H 模型的核心是将软件测试过程独立出来,并贯穿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与开发流程并行进行,不需要等到程序全部开发完成才开始执行测试,这充分体现了软件测试要尽早准备、尽早执行的原则。不同的测试活动可以按照某个次序先后进行,当一次测试工作后产品质量无法达到要求时,可以反复进行多次测试。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