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WAN(Software-Defined Wide Area Network) 是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网络(SDN)技术的广域网解决方案,通过将网络控制平面与数据平面分离,实现对广域网流量的智能管理和优化。它打破了传统广域网依赖专用硬件和固定线路的局限性,通过整合多种网络连接(如光纤、4G/5G、VPN 等),提供灵活、高效、低成本的企业级广域网服务。
技术背景:
传统的异地组网需要考虑到出口安全(购买防火墙)、考虑员工的隐私安全(购买上网行为管理)、病毒查杀购买APT(APT(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即高级持续性威胁)、VPN(购买专门的VPN网关)、入侵检测、IDS 、IPS等等
网路互联、无非就是通过VPN或者MPLS、点对点专线、裸光纤组网,这些选项,带宽质量越来越高,但伴随着价格也是越来越高,大部分的中小企业,采取更加省钱的方式:用互联网线路走IPsec VPN,对线路质量要求较高的才会采用MPLS VPN,带宽、时延、丢包率,都会浩宇民用带宽,通过MPLS VPN组网,可以保证通信的隔离和保密,不过一分钱一分货,国内价格还好,跨国场景下吗的异地组网就十分昂贵了
SD-WAN技术可以利用民用级别的带宽,达到接近MPLS-VPN的效果
SD-WAN理论上有三个节点:边缘节点、协调器、控制器,但有的SN-WAN设备可以集这三个角色与一个设备来实现。
多分支机构设备与设备组网,在SD-WAN的架构里面较Full-mesh,所有分支机构通过互联网做到了全互联,并且每个分支机构都有直连的Overlay隧道,好处是没有中间商(哈哈哈),缺点是对于设备性能的要求更高,因为网内的没一个设备要实时的互联,但是对于多分支、多门店的连锁企业来说,不考虑带宽传输,光考虑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就要消耗大量的性能。所以中大型企业往往采用另一种方式,就是POP架构
POP架构,通过设立中心节点也是POP点(可以有多个POP点),来与分支机构的设备互联互通,分支机构会就近连接最近的POP点,并且只与POP点设备进行隧道连接(即每一个分支需要至少链接一个的pop点(一般是连接所有的POP点),分支与分支之间不需要连接),整个SD-WAN网络由POP点设备来负责来判定和分流, 这就只需POP点中心设备具备更高的性能和稳定性,一般POP点放置在总部网络(双机热备形式存在)
值得一提Fortinet拥有全球唯一SD-WAN专用芯片(截止到23年),并且应用在所有系列的设备上。
可以将SD-WAN设备云端虚拟化(这样就变成了一个接入网关),将POP点的功能放置在云端,购买SAAS云服务,将POP点的日常运维工作,交给云服务商、物理环境不用管、性能、带宽大小、随需而变,如果担心某个云服务厂商被挖光纤,可以购买多个,同事放在不同的云计算平台,重复的保证高可用性
如果有跨境访问的需求,可以将POP点放在支持国外带宽的云平台上、部署和使用设备的虚拟化版本。
SD-WAN网络还是比较依赖运营商的网络,首先保证网络可达,也就是说,需要考虑线下SD-WAN服务商的线路质量和服务能力,所以一般在国内单线组网,尽量选择同一个运营商,如果考虑与国外分支机构组网、甚至海外业务加速,还需要跟具备,海外线路运营支持的公司沟通线路问题
SD-WAN的应用场景在于
1、,最大化精简广域网边缘与链路利用率(也就是广域网架构的转型)
2、是分布式企业分支机构与总部互联
3、基于SD-WAN骨干网的安全互联与安全访问
4、以及关键应用加速和云应用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