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前的准备
- 选择合适的发行版:常见的有 Ubuntu 适合初学者,Fedora 注重创新前沿技术,Debian 稳定性极佳,CentOS 在服务器领域广受欢迎等。根据自身需求和使用场景来选择。
- 确认硬件兼容性:大多数现代处理器和常见硬件都能支持 Linux,但部分老旧型号可能存在兼容性问题。可查看所选 Linux 发行版的官方网站的硬件兼容性列表,也可以在相关技术论坛中搜索特定硬件型号的 Linux 安装经验。
- 备份重要数据:安装过程中可能会格式化硬盘,导致数据丢失,务必提前将重要文件备份到外部存储设备。
- 下载镜像文件:访问所选 Linux 发行版的官方网站,根据计算机硬件架构选择合适的镜像文件,通常为.iso 格式。
- 制作可引导的安装介质:
- 使用 USB 闪存驱动器:准备一个容量不小于 2GB 的 USB 闪存驱动器,在 Windows 系统中可以使用 Rufus 工具,在 Mac OS 或 Linux 系统中可以使用 Etcher 工具,将下载的 Linux 镜像文件写入 USB 驱动器。
- 使用光盘:如果计算机有光驱,可下载并安装光盘刻录软件,如 ImgBurn,将空白光盘插入光驱,选择镜像文件进行刻录。
安装过程
- 进入 BIOS/UEFI 设置:
- 启动计算机:将制作好的安装介质插入计算机的 USB 接口或光驱。
- 进入设置界面:重启计算机,在开机过程中,根据屏幕提示按下相应的按键进入 BIOS/UEFI 设置界面,常见的按键有 Del、F2、F10 等。
- 设置启动顺序:在 BIOS/UEFI 设置中,找到启动选项,将 USB 设备或光驱设置为第一启动项,保存设置并退出 BIOS/UEFI。
- 开始安装:
- 启动安装程序:计算机从安装介质启动后,会显示 Linux 安装程序的启动界面,选择安装选项。
- 选择语言:在语言选择界面,选择熟悉的语言,如英语、中文等。
- 选择安装类型:全新安装将格式化硬盘并安装 Linux 系统;双系统安装则需要合理划分硬盘空间给 Linux 系统,以保留现有操作系统。
- 分区设置:可选择自动分区或手动分区,自动分区适合初学者,手动分区则需要创建根分区(/)、交换分区(swap)和家目录分区(/home)等。
- 设置用户信息: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等,密码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 安装过程:完成上述设置后,安装程序开始复制文件、安装系统组件等过程,期间会显示安装进度条,安装时间可能从十几分钟到一个小时不等。
安装后的配置
- 更新系统:首次启动 Linux 系统后,连接到网络,打开终端或系统更新工具,运行系统更新命令获取最新的安全补丁和软件更新。
- 安装驱动程序:如果在安装过程中发现某些硬件设备没有正常工作,可以通过系统自带的驱动管理工具或访问硬件厂商的官方网站下载并安装适合的驱动程序。
- 配置软件源:根据地理位置和网络环境,选择合适的软件源,以提高软件安装和更新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