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Spring MVC中,配置视图解析器可以帮助将Controller返回的字符串转换为实际的页面地址。以下是配置视图解析器的步骤:
- 选择视图解析器:根据使用的模板技术,选择合适的视图解析器。常见的视图解析器有
InternalResourceViewResolver、ThymeleafViewResolver等。 - 配置前缀和后缀:在视图解析器的配置中,通常需要设置前缀(prefix)和后缀(suffix)。前缀指的是存放页面文件的目录,后缀则是页面文件的扩展名。例如,如果设置前缀为“/WEB-INF/views/”,后缀为“.jsp”,那么当Controller返回逻辑视图名“home”时,视图解析器会将其解析为“/WEB-INF/views/home.jsp”。
- 配置视图解析器:可以在XML配置文件中使用
<bean>标签来定义视图解析器,或者通过Java Config的方式进行配置。 - 理解工作原理:当DispatcherServlet接收到一个HTTP请求时,它会调用HandlerMapping来查找处理该请求的Controller。Controller处理完请求后,会返回一个逻辑视图名。然后DispatcherServlet会使用配置的视图解析器将逻辑视图名解析成实际的页面地址,并将该地址的内容返回给客户端。
#yml配置
spring:
mvc:
# 视图解析器
view:
prefix: /imf/
suffix: .html
# 静态资源访问前缀(区分动态资源和静态资源)
static-path-pattern: /imf/**
# 静态资源的加载路径
resources:
static-locations: classpath:/templates/
将Con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26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