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51单片机的脉搏测量仪(心率计)的毕业论文
摘要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健康监测的需求日益增加。心率作为衡量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准确、快速的测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设计了一款基于51单片机的便携式脉搏测量仪(心率计),该设备利用红外传感器采集脉搏信号,通过软件与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心率的准确测量与显示,同时具备报警功能,能够在心率超出设定范围时发出警报。本文详细阐述了系统的设计思路、硬件组成、软件实现及测试过程,并展示了仿真与实物测试结果。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心率作为反映心脏功能的重要指标,其准确测量对于疾病的预防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心率测量方法主要依赖于医生的经验和感觉,存在主观性强、精度低等问题。因此,开发一款便携、准确、自动化的心率测量仪器,对于提高心率测量的精度和效率,降低医疗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近年来,随着传感器技术、微控制器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单片机的便携式心率测量仪器逐渐受到关注。国内外已有多款心率测量产品问世,但其在测量精度、便携性、成本等方面仍存在差异。本文设计的基于51单片机的脉搏测量仪,旨在通过优化硬件设计和软件算法,提高测量精度,降低成本,实现便携化,满足市场需求。
第二章 系统总体设计
2.1 设计思路
本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将系统分为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硬件部分包括单片机最小系统、红外传感器模块、信号处理电路、显示模块、按键模块和报警模块等;软件部分包括主程序、脉搏采集子程序、显示子程序、按键处理子程序和报警子程序等。通过软硬件结合,实现对脉搏信号的采集、处理、显示和报警功能。
2.2 系统功能
- 心率测量:利用红外传感器采集手指的脉搏信号,通过软件算法计算心率。
- 心率显示:通过LCD1602液晶显示屏实时显示当前心率值。
- 报警功能:用户可通过按键设置心率的上下限报警值,当心率超出设定范围时,蜂鸣器发出报警声。
- 便携性:设备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和使用。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
3.1 单片机最小系统
本系统采用STC89C51/52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该单片机具有低功耗、高性能的特点,适合用于便携式设备。单片机最小系统包括单片机芯片、晶振电路、复位电路和电源电路等。
3.2 红外传感器模块
红外传感器模块采用ST188反射式光电对管,通过检测手指血液透光性的变化来间接测量脉搏信号。传感器发出的红外线被手指反射后,由光电晶体管接收并转换为电信号。该信号经过滤波、整形、放大处理后,输入到单片机的外部中断端口。
3.3 信号处理电路
信号处理电路包括滤波电路、整形电路和放大电路。滤波电路用于滤除信号中的高频噪声和干扰;整形电路将滤波后的信号转换为方波信号,便于单片机处理;放大电路用于放大微弱的脉搏信号,提高测量精度。
3.4 显示模块
显示模块采用LCD1602液晶显示屏,用于实时显示心率值和报警上下限值。LCD1602具有功耗低、显示清晰、操作简便等优点,适合用于便携式设备。
3.5 按键模块
按键模块包括设置键、加键和减键,用于设置心率的上下限报警值。按键一端接公共端GND,另一端分别接单片机的I/O端口。当按键被按下时,相应的I/O端口检测到低电平信号,从而触发相应的处理函数。
3.6 报警模块
报警模块采用有源蜂鸣器实现报警功能。当心率超出设定范围时,单片机控制蜂鸣器发出报警声。蜂鸣器的控制通过三极管实现,单片机输出高低电平控制三极管的开关状态,从而控制蜂鸣器的发声。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
4.1 主程序设计
主程序首先进行系统初始化,包括单片机初始化、LCD初始化、定时器初始化等。然后进入主循环,等待用户操作。主循环中包括脉搏信号采集、心率计算、显示更新、按键处理和报警处理等任务。
4.2 脉搏采集子程序
脉搏采集子程序通过外部中断方式捕获脉搏信号。当红外传感器检测到脉搏信号时,触发外部中断,进入中断服务程序。中断服务程序中读取定时器计数值,计算两次脉搏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从而得到心率值。
4.3 显示子程序
显示子程序负责将心率值和报警上下限值显示在LCD1602液晶屏上。程序首先发送命令字到LCD,设置显示模式和光标位置,然后发送要显示的数据。
4.4 按键处理子程序
按键处理子程序实时扫描按键状态,当有按键按下时,根据按键的不同执行相应的处理函数。例如,设置键用于进入报警值设置界面;加键和减键用于调整报警值的上下限。
4.5 报警处理子程序
报警处理子程序根据心率值和设定的报警上下限值判断是否需要报警。当心率超出设定范围时,控制蜂鸣器发出报警声。报警声持续一段时间后自动停止或通过按键手动停止。
第五章 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5.1 测试方法与仪器
系统测试采用Proteus仿真软件和实物测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仿真测试主要用于验证软件算法的正确性和硬件设计的合理性;实物测试则用于评估系统的整体性能和稳定性。测试仪器包括示波器、万用表、信号发生器等。
5.2 仿真测试结果
仿真测试中,通过向红外传感器模块输入模拟的脉搏信号,观察LCD显示屏上的心率值和报警状态。仿真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准确测量心率值,并在心率超出设定范围时发出报警声。
5.3 实物测试结果
实物测试中,将手指放置在红外传感器上,观察LCD显示屏上的心率值和报警状态。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在不同心率范围内均能准确测量并显示心率值,且报警功能正常。同时,系统具有良好的便携性和稳定性。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本文设计了一款基于51单片机的便携式脉搏测量仪(心率计),通过红外传感器采集脉搏信号,结合软件算法实现心率的准确测量与显示。系统具有便携性好、测量精度高、成本低廉等优点,适用于家庭、医院等多种场合。通过仿真测试和实物测试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6.2 展望
未来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对系统进行改进和优化:
- 提高测量精度:采用更高精度的传感器和更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进一步提高心率的测量精度。
- 增加功能:增加血氧饱和度测量功能,使系统能够同时测量心率和血氧饱和度。
- 无线传输:增加无线传输模块,实现测量数据的远程传输和实时监测。
- 智能化: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心率的自动分析和预警功能,为用户的健康管理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服务。
参考文献
由于篇幅限制,本文未列出具体参考文献。在实际撰写论文时,应根据引用的具体文献内容,按照学术规范列出所有参考文献。
以上是基于51单片机的脉搏测量仪(心率计)的毕业论文概要,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详细展开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