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

综合素质合集

职业理念

一、教育观

1.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提素个性创两全–>
  1.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2.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能区别对待–>
  3.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德智体美劳 五育并举–>
  4. 素质教育时促性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特长–>
  5.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新想法 独特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新课改下的教学观 <–学习过人/四个转变–>
  1. 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变。<–学生参与–>

  2. 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向“教会学生学习转变。<–方法–>

  3. 教学从“重结论过程”向“重结论更重过程”转变

  4. 教学从“关注学科”向“关注转变。<–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实施素质教育容易出现的误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其他细节性知识点

  1.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全面的意思是所有学生的素质都应得到提高以及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应有所提高。【注意: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而是和谐的全面发展】【不要求样样好】
  2. 素质教育有三大基本任务,分别是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社会素质。
  3. 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
    ①教育对象的全体性; ②教育内容的基础性; ③教育空间的开放性;
    ④教育日标的全面性; ⑤教育价值的多元化; ⑥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⑦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⑧注重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⑨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4. 素质教育的外延:
    素质教育是终身的,不是对特定阶段、特定学校提出的要求,而是对各级各类学校提出的要求。
    ②素质教育的实施贯穿于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同时也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
  5. 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提高国民素质;
    素质教育的重点: 创新和实践能力;
    素质教育的核心以及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区别:创新

二、学生观 两独一发加两全

1.“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 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

    ①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尊重学生】<–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和思想–>

    ②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起主导地位】

    ③学生是责权的主体【责任与权利相统一】

  2. 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与学生不同,学生与成人不同】<–个性与差异的人–> <–教师不能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学生–>

    ①学生是完整的人

    ②每个学生都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因材施教】

    ③与成人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老师要换位思考】

  3. 学生是发展的人
    ①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的

    ②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可塑性】

    ③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容错性、包容性】

  4. 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5. 面向全体学生——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能偏爱某一个学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教育的公正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教师观

1.新课改下的教师观

1、教师角色的转变<–建促放研–>

​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发展的进者<–发现、探索、动手、做人–>

​ 2.教师应该是课程设者和开发者<!-校本课程、开发课程–>

​ 3.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究者!–研究问题、论文、课题–>

​ 4.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教师<–从学校到社区–>

2、教师行为转变<–你它我他–>

​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学习方法–>

​ 3.教师在对待自上,新课程强调反思<–教学前、中、后都要反思–>

​ 4.在对待与其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教师职业的劳动特征

教师劳动的特殊性对教室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教师劳动目的和任务的特殊性。教师劳动的目的是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因此老师在劳动过程中,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既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更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师劳动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教师的道德比其他职业道德要更高远、更全面、更严格。

(2)教师劳动对象的特殊性。教师劳动对象,既不是无生命的自然物、也不是一般的动物或植物,而是有思想、有情感、有理想、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师劳动对象这一特殊性,要求教师在职业活动中要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教师一定要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以便发挥为人师表的示范作用;

(3)教师劳动工具的特殊性。教师所使用的劳动工具除了教师的个性,既包括教师个人的思想、品德、情感、意志、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包括教师个人的知识和才能以及传授知识的技巧和本领。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生修养、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准;

(4)教师劳动结果的特殊性,教师劳动结果是产生掌握一定文化科学知识和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人才。这些劳动“产品”是活动着的、不断自我完善着的。教师劳动对学生的影响、并不因教育过程的结束而结束,而是继续对他们产生影响,甚至是影响他们的一生以及下一代。因此老师要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教师的专业发展

1、教师的专业发展的三个阶段(福勒和布朗提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 爱国守法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
    (2)遵守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的职责和权利

  2. 爱岗敬业
    (1)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
    (2)勤恳敬业、乐于奉献

  3. 关爱学生
    (1)关爱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
    (2)严慈相济、良师益友
    (3)不体罚、不变相体罚、不讽刺、不挖苦、不歧视

  4. 教书育人
    (1)素质教育
    (2)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3)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激发创造力、全面发展
    (4)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 为人师表
    (1)以身作则—服装、言谈举止
    (2)尊重理解家长
    (3)与同事合作
    (4)与金钱相关的全部说不

  6. 终身学习
    (1)不断学习、钻研业务、勇于创新
    (2)提升自身能力(专业素养+教学水平)

2.教师的职业行为

做到尊重、合作、理解、平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中小学生班主任工作规定》

具体要点内容:
(1)班主任是中小学的重要岗位,从事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要职责。教师担任班主任期间应将班主任工作作为主业
(2)中小学每个班级配备一名班主任。班主任由学校从班级任课教师中选聘。担任一个班级的班主任时间一般应连续1学年以上。
(3)教师初次担任班主任应接爱岗前培训,符合选聘条件方可上岗。
(4)职责与任务:思想教育、日常管理、学生评价、沟通等。
(5)待遇与权利: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半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班主任津贴纳入绩效工资管理,在绩效工资分配中要向班主任倾斜,对于班主任承担超课时工作量的,以超课时补贴发放班主任津贴。在日常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觉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
(6)培养与培训: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育培训机构应该承担班主任培训任务。
(7)考核与奖惩:建立科学的班主任工作评价体系和奖罚制度。定期考核.表彰桨励。选拔学校管理于部应优先考虑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的优秀班主任。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任、奖励和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对不能履行班主任职责的,应调离班主任岗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醉意上头.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