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第2版习题答案补完计划赵姝陈洁主编-第1章概论 - 安徽大学出版社

(非计算题chat生成,看看就行)

1.简述冯·诺依曼机的主要特点。 

冯·诺依曼机,也被称为存储程序计算机,是现代计算机的基本设计概念之一。其主要特点包括:

存储程序概念:程序和数据都以二进制的形式存储在存储器中,程序可以像数据一样被处理。这使得计算机能够自动地按照存储的指令序列执行任务。

指令和数据的统一存储:冯·诺依曼机将指令和数据都存储在同一个存储器中,以相同的格式表示。指令包含操作码和操作数,操作码表示要执行的操作,操作数表示操作所需的数据。

顺序执行:计算机按照存储的指令序列进行顺序执行,每条指令在完成后,控制权传递到下一条指令。

存储器访问方式:冯·诺依曼机使用存储器地址来访问数据和指令,通过将地址送到存储器,从中读取相应的内容。

自动操作:计算机在执行程序时不需要人工干预,能够自动地根据指令进行数据处理和传输。

以运算器为中心:冯·诺依曼机的核心是运算器(ALU)和存储器,它们通过总线连接,运算器负责执行算术和逻辑运算,存储器用于存储数据和指令。

2.计算机组成原理和计算机体系结构之间有什么区别? 

计算机组成原理(Computer Organization): 关注计算机硬件的内部结构和功能,包括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的组成、工作原理和互联方式。

计算机体系结构(Computer Architecture):关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之间的接口,包括指令集、寻址方式、内存层次结构等。

3.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等效原理有什么重要性? 

硬件和软件等效原理是指通过适当的软件可以模拟出等效的硬件功能,反之亦然。这个原理的重要性在于:

灵活性:可以通过更改软件来实现不同的硬件功能,从而适应不同的需求和应用场景,无需改变硬件设计。

成本效益: 可以在不修改硬件的情况下,通过更新软件来提升计算机的性能和功能,降低了升级和维护的成本。

创新:软件可以开发新的功能、算法和应用,为硬件提供更多的利用方式,从而推动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4.简述和解释计算机分层结构中的7个不同层次,说明各层次的特点及相互 之间的关系。这种分层结构对理解计算机系统有什么帮助? 

计算机分层结构是一种将计算机系统的功能和任务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负责特定的任务和功能。这种结构有助于理解和设计复杂的计算机系统,使得系统的不同部分可以独立地开发、维护和升级。

以下是计算机分层结构中的七个不同层次以及它们的特点和相互关系:

1. 第零层 - 数字逻辑层:

   - 特点:这一层关注硬件电路层面,处理数字信号。它包括门电路、触发器等基本逻辑元件。

   - 关系:上层层次依赖于数字逻辑层的正确功能,因为所有计算机操作都依赖于基础的逻辑电路。

2. 第一层 - 控制系统层:

   - 特点:控制系统层负责管理计算机硬件的操作,包括时钟、寄存器、控制单元等。

   - 关系:控制系统层为上层提供了稳定的硬件环境,上层层次通过控制信号来操作硬件。

3. 第二层 - 机器语言层:

   - 特点:在这一层,计算机使用二进制指令(机器语言)来执行基本的操作,如算术、逻辑操作。

   - 关系:高层次的操作都会被翻译成机器语言指令,然后由硬件执行。

4. 第三层 - 操作系统层:

   - 特点:操作系统层负责管理计算机的资源和任务,提供用户界面、文件管理、内存管理等功能。

   - 关系:应用程序通过操作系统提供的接口来访问底层硬件和资源。

5. 第四层 - 汇编语言层:

   - 特点:汇编语言层使用助记符来表示机器语言指令,使编程更易读和可维护。

   - 关系:汇编语言层是机器语言和高级语言之间的桥梁,汇编程序会被汇编器翻译成机器语言。

6. 第五层 - 高级语言层:

   - 特点:高级语言层使用类似自然语言的语法,更易于程序员编写和理解,如C、Java、Python等。

   - 关系:高级语言需要编译器或解释器将其翻译成机器语言,以便计算机执行。

7. 第六层 - 应用程序层:

   - 特点:应用程序层是最顶层的层次,包括各种实际应用,如文字处理、图形设计、数据库管理等。

   - 关系:应用程序通过操作系统提供的接口和底层资源进行交互,完成特定的任务。

这种分层结构对理解计算机系统非常有帮助,因为它将复杂的计算机系统分解为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都专注于特定的任务和功能。这样做的好处包括:

-  模块化设计:  每个层次都是独立的模块,可以独立地开发、测试和更新,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  抽象和简化:  高层次不需要了解底层的细节,只需使用底层提供的接口,从而简化了复杂性,降低了学习和使用的门槛。

-  分工合作:  不同层次可以由不同团队或个人负责,从而允许专业化和更高效的合作。

-  跨平台兼容性:  分层结构使得可以在不同硬件和操作系统上运行相同的高级应用程序,只需适配底层的接口即可。

总之,计算机分层结构提供了一种有组织的方法来理解和设计复杂的计算机系统,使不同层次的功能清晰可见,并促进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5.分别以运算器和存储器为中心,画出计算机硬件组成框图,并说明各部件 的作用。 

略,见书本第4页

6.试举出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  时钟频率(Clock Speed):  CPU每秒钟执行的时钟周期数,通常以赫兹(Hz)为单位。

-  运算速度(Throughput):  指单位时间内计算机处理的任务量。

-  存储容量(Memory Capacity):  计算机可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的内存容量。

-  存储速度(Memory Speed):  访问内存的速度,通常以字节/秒为单位。

-  硬盘容量和速度(Hard Disk Capacity and Speed):  存储永久数据的磁盘容量和读写速度。

-  输入输出速度(Input/Output Speed):  数据传输到外部设备的速度。

7.系列机概念对计算机发展有什么意义?系列机软件兼容的基本要求是什么?请列出几个熟知的系列机。 

系列机是指一系列具有相同体系结构、指令集和软件兼容性的计算机。它的意义在于:

-  逐步改进:  系列机允许在原有体系结构的基础上逐步改进和增强计算机性能,无需从头开始设计和开发。

-  软件兼容:  系列机的软件能够在不同型号间共享,减少了软件迁移和开发成本。

-  投资保护:  用户投资在旧型号上的软件和培训可以在新型号上继续使用,保护了投资。

系列机软件兼容的基本要求包括:相同的指令集架构、操作系统兼容、相同的编程接口等。

几个熟知的系列机包括 Intel x86 系列、AMD Ryzen 系列、IBM System/360 系列等。

8.用一台40MHz处理机执行标准测试程序,它所含的混合指令数和相应所需时钟周期数如表1-3所示。求其CPl、MIPS和程序的执行时间。 

9.假设你准备购买一台个人使用的计算机,请从网上、商场或者报纸上获取 相关信息,至少列举3种选择,分析它们的异同点,并结合自身需求说明你最终选 择哪一款,选择的理由是什么。 

需求:轻度办公、互联网浏览、多媒体娱乐

1.  Laptop A:

   - 价格:$800

   - 处理器:Intel i5,时钟频率 2.4GHz

   - 内存:8GB

   - 存储:256GB SSD

   - 显卡:集成显卡

   - 屏幕:14英寸

   - 优点:轻便,适合移动办公和娱乐,较高的性能。

   - 缺点:存储容量较小,不适合大量存储文件。

2.  Desktop B:

   - 价格:$700

   - 处理器:AMD Ryzen 5,时钟频率 3.2GHz

   - 内存:16GB

   - 存储:1TB HDD

   - 显卡:独立显卡 NVIDIA GTX 1650

   - 屏幕:无显示器,需要另外购买

   - 优点:较大存储容量,适合储存大量文件,游戏性能较好。

   - 缺点:不便携,需要购买显示器。

3.  Laptop C:

   - 价格:$1000

   - 处理器:Intel i7,时钟频率 2.8GHz

   - 内存:12GB

   - 存储:512GB SSD

   - 显卡:集成显卡

   - 屏幕:15.6英寸

   - 优点:较高的性能,适合多任务处理,较大的存储容量。

   - 缺点:相对较贵,不如桌面配置的显卡性能好。

 选择:  我会选择Laptop C,因为它在性能、存储容量和便携性之间取得了平衡,适合我的轻度办公和多媒体需求。价格相对合理,能够满足我对性能和存储的要求。同时,15.6英寸的屏幕也适合多任务处理和娱乐。

10.从使用器件的角度简述计算机的发展过程。 

计算机的发展过程可以从使用的器件角度来看,主要经历了以下阶段:

1.  电子管时代(1940s - 1950s):  早期计算机使用电子管作为主要的开关和放大器元件,例如 ENIAC 和 UNIVAC。电子管大型、功耗高、易损坏,但是它们首次实现了电子计算。

2.  晶体管时代(1950s - 1960s):  晶体管取代了电子管,体积更小、功耗更低、寿命更长,极大地改进了计算机的可靠性和性能。出现了第一代计算机,如IBM 7090。

3.  集成电路时代(1960s - 1970s):  集成电路(IC)的出现将多个晶体管和电子元件集成到一个芯片上,大幅度减小了计算机的体积,提高了性能。第二代计算机如CDC 6600利用IC技术。

4.  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1970s - 1980s):  随着技术的发展,单个芯片上的晶体管数量不断增加,产生了更为复杂的芯片,如微处理器。个人计算机开始兴起,例如Intel 8086。

5.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1980s - 今):  VLSI技术使得单个芯片上可以集成数百万乃至数十亿的晶体管。这个时代见证了移动计算的崛起,从PC到智能手机、嵌入式系统。

11.说明高级语言、汇编语言和机器语言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答:机器语言是直接用二进制代码指令表达的计算机语言, 是一种面向机器的编程语言, 属于低级语言。

汇编语言是用助记符号来表示计算机指令的语言,也是低级的语言。

高级语言是一类接近于人类自然语言和数学语言的程序设计语言的统称, 分为面向过程的语言和面向对象的语言。

它们都是计算机的编程语言, 并且是计算机编程语言发展的三个阶段。

 三者各自的特点:

使用机器语言编写的程序, 占用内存少、 执行效率高。 缺点: 编程工作量大, 容易出错;依赖具体的计算机体系,因而程序的通用性、移植性都很差。

使用汇编语言编写计算机程序, 能够根据特定的应用对代码做最佳的优化, 提高运行速度;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硬件的功能。 但是编写的代码非常难懂, 不好维护; 开发效率很低,时间长且单调。

高级语言的优点是:编程相对简单、直观、易理解、不容易出错;编写的计算机程序通用性好,具有较好的移植性。

12.举例谈谈你对摩尔定律的认识。

摩尔定律是由英特尔创始人戈登·摩尔(Gordon Moore)提出的观察和预测,指出集成电路中的晶体管数量每隔大约18-24个月翻一番,而价格保持不变。这就意味着集成电路的性能将在相同芯片面积上提升,成本也会相对降低。

我的理解是,摩尔定律在过去几十年内得到了广泛验证,但在逐渐接近物理极限时可能会受到限制。尽管摩尔定律的速度可能减缓,但持续的研究和技术创新可能会推动计算机技术朝着更多方向发展,如三维集成、量子计算等。摩尔定律的影响是计算机技术快速进步的驱动力之一,也反映了人类对科技发展的不断探索和突破的决心。

   关注微信公众号,回复“计算机组成”获取答案的word文档下载

  • 1
    点赞
  • 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2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