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Matebook E go:既不是平板也不是电脑(part1:总论)

一、matebook ego在市场中是怎样的存在

        想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清楚安卓平板市场目前是什么样子?

        一句话总结:处于吊打iPad和被iPad吊打的量子叠加态。

        在针对移动办公的优化上,华为和小米在安卓系统上运行接近原生linux虚拟机,勉强把PC版WPS带到了移动设备上。但问题并没有被妥善解决。

  1. linux版的WPS无论是功能还是UI都落后其他平台很多
  2. 其次,中间的转译过程不可避免地导致软件容易出现卡顿和闪退
  3. 在移动端触屏用pc软件,导致触屏和鼠标用起来都不爽
  4. 不能完美匹配系统小窗和分屏,生产力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针对游戏的优化上,安卓平板就是一群比例接近4:3的大号手机。游戏厂商懒得专门适配分辨率,安卓厂商也管不过来,远不如iPad来得爽。属于爹不疼,娘不爱。

        硬件上,安卓平板厂商舍不得用最新的处理器。很难评,其实消费者真的不需要平板厂商玩得多花,不然台电,酷比魔方这些小厂早就死了。完全可以一套模具用8年10年,每年只重新设计主板和升级内存;现在,很多安卓平板还在用垃圾联咏的触控,完全不适合玩游戏,断触严重,调教稀烂。甚至还有厂商的屏幕触控采样率还在120Hz。要知道,2024年了,怎么着也得360Hz采样率也才勉强算得上及格;重量上,安卓厂商半斤八两,毫无美感。同等体积比苹果重一大截。

        那win二合一表现如何呢?

  1. 能够运行满血版的WPS和office,文件管理起来轻松很多
  2. 无论是原生运行还是转译,软件都很稳定
  3. PC版的WPS反而针对触屏进行了优化,触屏和键鼠都比较爽
  4. 玩出花的系统小窗和分屏

        可以说,win二合一完美避开了安卓平板面对office三大件在移动端的力不从心,但是千万别对win二合一抱有美好幻想。二合一设备唯一又是最大的优势莫过于把很多本应当坐在固定场景才能干的工作解放到使用者所在的任意场景。但说白了,这本质是一个“开发者不愿意把移动端软件朝着PC端开发”但消费者有“在移动端使用PC端软件的矛盾”,正因如此,把Windows系统带到“平板”上本身就是权宜之计。

        深入体验会发现,安卓平板以上在Windows二合一这种逆天设备之前根本算不上什么。Windows系统再怎么朝着移动端发展也终究逃离不了键鼠的桎梏,Windows二合一设备也绝不是夹在安卓手机和Windows“电脑”之间的“白莲花”。事实正相反:你在移动端习以为常的使用习惯可能是win二合一的天花板!阅读本篇文章,你既会知道二合一ARM设备有多难用,也会知道二合一ARM设备有多好用。

二、我的使用场景

        首先不管你是谁,买东西之前都要考虑自己拿来干什么。

        本人学的文科。平时并不会接触编程、大语言模型、应用程序的开发。所以未必和你的使用场景完全相同。我的需求更多的是在外学习或者娱乐时,突然接到一个需要紧急填写的表格、文档或者一个需要马上做的PPT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所以于我而言,一台平板除了看视频,打游戏、排第三重要的就是码字了。

        又该有杠精说“你就不会在电脑上码字吗?”

        这就回到了一开始的问题:我为什么买平板?大道至简,最根本的需求就是让这台设备满足我那些手机能干,但干起来很不方便,但手边没有电脑的工作。

        或者再直白一点,ego定位就是一台“二奶机”。

三、购买渠道和分类

        本文以及以后的更新提到的都是22款性能版。

        ego总共分为三个版本:22版、22性能版和23版。

        三者的选购非常简单:22性能版>23版>22版

        别的不说,就说处理器,22版用的高通骁龙8cx gen2,性能约等于骁龙855;22性能版用的满血骁龙8cx gen3;23版用的残血骁龙8cx gen3,性能约等于骁龙888到8gen2的量子叠加态。因为windows的使用环境根本无法准确量化和发挥其性能。

        但总而言之,强烈建议选购22性能或者23版。因为这两者的二手价格在2100到2500左右;22版目前一堆传家宝,甚至卖得跟性能版和23版一个价,非常生草。而8cx gen3相比gen2的性能几乎提升100%,完全不是一个时代的东西。

        再换个角度,同样骁龙8cx gen2,真不如看看小米二合一,或者1000出头收一个小米平板5。因为骁龙855,860,8cx gen2同根同源,几乎没有区别,小米平板5甚至可以双系统。回归日常使用,8cx gen2已经捉襟见肘,甚至gen3才能勉强保证流畅。

        我不建议买全新,因为真的没必要,富哥随意。

        我入手时走的是咸鱼。2024年暑假期间,22性能版512GB市场价大约2300元,我收到的甚至还没过保。如果你想保修更长就买23版。22和23版只有10%的性能差距,日常使用几乎没有区别,不用担心23版用起来不如22性能版。相信我,23跑不顺畅的,22性能也别想。

四、ARM架构的优劣和前景

        Tony_Huang老哥说:Mate book E Go系列产品是一个奇葩的存在——高通提供骁龙8cx3 arm64芯片、微软提供Windows系统、华为提供硬件。究极缝合怪Mate book E Go的口碑可以用“差评如潮+褒贬不一+特别好评”的量子叠加态来形容。

        这话一点不假。

        对于华为来说,第一是天时,ego诞生的时间正是移动办公需求激增,云服务日趋成熟的时间点,用户对二合一设备的需求有增无减;

        第二是地利,二合一设备的终极对手只有微软一家。而微软又是一个很传统的“水土不服又爱面子”的外企。所以二合一设备的竞争压力非常小,而且门槛极低。系统微软供着,软件随便写几个往系统一塞,平板和键盘的制造直接就拿自家安卓平板改一下内部排布,定价别那么自信。可以说对于华米ov耀来说很轻松地就能攒出来一台能上市的二合一设备。

        但是,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人”不和。高通、华为、微软,这三个巨型企业单拉出来一个绝对是个顶个的强。但当这三家完全合在一起,可谓buff叠满了。

        那我为什么还选择这台平板?一是没的选,二是这屎味的巧克力确实香。

        首先英特尔的lunar lake架构2024年才落地,在此之前x86架构的处理器能耗一塌糊涂。由于性能和续航只能二选一,大多数的英特尔二合一平板只能做到可怜的3小时续航。另外我在买这台平板之前也拿小米平板2试过水。作为一台将近10年前的设备,待机功耗竟然也能达到4w,约等于时时刻刻在运行王者荣耀。

        而ARM平台因为其先天优势,续航能轻松做到6小时以上,而且不插电状态和插电状态续航基本没有区别。这足以让我抛弃所有x86设备。

        但是,正因为Windows和x86常年绑定在一起,导致很少有厂商去适配ARM架构的软件。所以系统不得不使用转译的方式运行x86和x64程序。相当于ARM是英语,x86是繁体文言文,x64是简体现代文。试想一下,当代中国人能听懂古汉语,所以64位系统兼容32位程序;古代中国人听不懂现代汉语,所以32位系统不能运行64位程序。美国人听不懂中文,所以ARM架构的系统不能原生运行x86和x64程序。

        所以微软给系统请了一个翻译,让ARM架构的系统能听懂x86和x64程序的指令。但很简单的道理:请问“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怎么翻译成英语?无疑是"A bosom friend afar brings a distant land near."。可是这样翻译,意思就变成了“一个遥远的胸膛般的朋友,使得一个遥远的地方变得近了。”,和原文一定有差异,所以程序天然地不可能百分百效率运行。这也就是我们说的“转译效率”。

        转译效率影响着程序的功耗和响应速度,很多人觉得这些平板卡的直接原因也在于程序转译效率低。我之后的文章也会介绍程序兼容情况。

        本来我很看好高通,认为简单指令集的ARM架构必定未来会统一移动端和pc端,让夹在中间的windows二合一设备有一席之地。但目前来看未来并不乐观。首先是英特尔的新架构相当于照着苹果M系列处理器的思路做了一颗x86处理器,把以往最硬伤的离电性能释放、功耗和续航问题一并解决,一旦普及,软件厂商很可能就不太愿意为Windows好好适配ARM架构。其次是鸿蒙next的出现意味着华为坚定了处理器的自主研发和系统的生态控制。一旦鸿蒙系统生态也成熟下来,华为更不可能静下心来做Windows二合一设备。而这个细分市场本来就没几个像样的二合一产品,微软的ARM产品太贵;小米不好好迭代;山寨厂商拿不到货。目前搭载骁龙xelite的大多是笔记本产品,市场前景可以说相当堪忧。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