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线程和进程时,思考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小问题。

std::thread

是C++11引入的一个类,用于表示和管理线程。它是C++标准库中多线程编程的核心组件,提供了创建、管理和操作线程的功能。具体来说,std::thread的用途包括:

  • 简化线程创建:通过std::thread,可以方便地创建一个新的线程来执行指定的函数或代码段。只需要在创建std::thread对象时提供要执行的函数和相应的参数即可。

  • 线程同步std::thread支持线程同步机制,如互斥锁(std::mutex)和原子操作(std::atomic),这些机制可以帮助避免多个线程同时访问共享资源时发生的数据竞争问题。

  • 等待线程完成:可以使用std::thread::join()方法来等待线程执行完毕,这样可以确保在主线程结束前,所有的子线程都已经完成了它们的任务。

  • 提高程序并发性:通过创建多个线程并行执行任务,可以充分利用多核处理器的性能,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

  • 实现后台任务:在用户界面程序中,可以使用std::thread来在后台执行耗时的操作,如数据加载、计算等,从而不阻塞用户界面的响应。

综上所述,std::thread是C++中用于多线程编程的重要工具,它不仅简化了线程的创建和管理过程,还提供了必要的线程同步机制,帮助开发者编写高效且正确的多线程程序。

如果创建了线程但不关闭,那么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 资源占用:线程会持续占用系统资源,如内存和处理器时间,直到线程的自然生命周期结束或者被外部强制终止。

  2. 程序行为不确定:如果线程是被设计为在后台运行的,那么它可能会无限期地继续运行,这可能导致程序的行为变得不可预测。

  3. 性能下降:长时间运行的线程可能会影响程序的整体性能,尤其是当线程数量较多时,系统资源的消耗会更加明显。

  4. 内存泄漏:如果线程持有的资源没有被正确释放,可能会导致内存泄漏,从而影响系统的健壮性和稳定性。

  5. 数据不一致:如果多个线程访问共享数据而没有适当的同步机制,可能会导致数据不一致的问题。

  6. 句柄泄漏:如果线程使用了操作系统资源(如文件句柄、网络连接等),并且在线程结束时没有正确关闭这些资源,可能会导致句柄泄漏。

  7. 核心线程阻塞:在某些线程池实现中,如果设置了核心线程,并且不允许超时(allowCoreThreadTimeOut=false),那么核心线程可能会一直阻塞在获取任务上,即使线程池中没有任务。

总的来说,如果创建了线程但不关闭可能会导致资源占用、程序行为不确定和性能下降等问题。因此,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应当确保在线程完成任务后及时关闭线程,释放其占用的资源。

为了避免线程不关闭导致的问题,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使用互斥锁(Mutex):通过互斥锁来保护共享资源,确保一次只有一个线程能够访问共享资源,从而避免多个线程同时访问同一资源造成的问题,保证数据的正确性。

  2. 使用信号量(Semaphore):信号量可以用来控制同时访问特定资源的线程数量,它可以帮助您管理线程的并发访问。

  3. 使用条件变量(Condition Variables):条件变量允许线程在满足特定条件时才执行,这可以帮助您更好地控制线程的执行流程。

  4. 合理设计线程的工作和退出机制:确保线程在完成任务后能够正常退出,或者在不再需要时可以被安全地终止。

  5. 使用线程池:线程池可以有效地管理和复用线程,减少线程创建和销毁的性能开销。

  6. 设置线程为守护线程:在某些情况下,将线程设置为守护线程可以确保当主线程结束时,所有的守护线程也会被自动关闭。

  7. 使用sleep函数:在主线程中适当使用sleep函数可以等待子线程执行完毕,但这通常不是最佳实践,因为它会导致程序运行效率降低。

  8. 使用join或wait方法:在主线程中使用join或wait方法等待子线程执行完毕再退出,这样可以确保子线程有机会完成其任务。

  9. 异常处理:为线程执行的代码添加适当的异常处理逻辑,以确保在出现异常时能够正确清理资源并安全退出。

  10. 代码审查和测试:定期进行代码审查和多线程测试,以确保线程的正确性和健壮性。

  11. 了解和遵守线程编程的最佳实践:深入理解线程取消和关闭的动机、语义以及设计模式,这对于编写高质量的并发程序至关重要。

总的来说,通过上述措施,您可以有效地避免线程不关闭导致的问题,并确保程序的稳定性和性能。

线程的执行顺序和线程的创建先后并没有固定的关系。在C++中,线程一旦被创建,其调度运行由操作系统的线程调度器管理,而线程调度器会根据不同的算法决定线程的实际执行顺序。因此,无法预测线程的具体执行顺序。

具体来说,线程的执行顺序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1. 线程调度策略:操作系统根据特定的调度算法来决定线程的执行顺序,这通常与线程的优先级、CPU 亲和性以及线程的状态有关。

  2. 系统负载:系统的当前负载也会影响线程的执行顺序,当系统负载较高时,线程可能会有更多的延迟。

  3. 线程间的同步:如果线程之间存在同步关系,如互斥锁、条件变量等,那么线程的执行顺序会受到这些同步机制的影响。

如果想要控制线程的执行顺序,可以使用一些同步机制,如pthread_join()函数等待特定线程结束,或者使用条件变量、互斥锁等来同步线程的执行。但这些方法本质上是限制了线程的并发性,使得程序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串行执行。

总的来说,虽然可以通过同步机制来影响线程的执行顺序,但这样做通常会降低程序的并发性能。在设计多线程程序时,应该尽量避免依赖特定的线程执行顺序,而是应该确保线程能够正确地在任何执行顺序下运行。

这段代码中,线程my和线程my1没有阻塞在my2.join()的原因是:
  1. 线程my和线程my1在创建时就已经启动了,它们分别执行text()和text1()函数。

  2. my2.join()会等待线程my2执行完毕,但是线程my和线程my1并没有被阻塞,因为它们已经在运行了。

  3. 当my2执行完毕后,my2.join()返回,程序继续执行,输出"完美",然后主线程休眠3秒。

  4. 在这之后,主线程调用my.join()和my1.join(),分别等待线程my和线程my1执行完毕。

要实现线程my、my1、my2依次执行

可以使用std::thread::join()方法。首先创建线程my,然后调用my.join()等待线程my执行完毕,再创建线程my1并调用my1.join()等待线程my1执行完毕,最后创建线程my2并调用my2.join()等待线程my2执行完毕。以下是修改后的代码: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thread>
​
void text() {
    for (int i = 0; i < 3; i++) {
        for (int j = 2; j != 0; j--)
            std::cout << i;
        std::this_thread::sleep_for(std::chrono::seconds(2));
        std::system("cls");
    }
}
​
void text1() {
    std::cout << "牛牛牛" << "
";
    std::this_thread::sleep_for(std::chrono::seconds(1));
}
​
void text2() {
    while (1);
    std::cout << "猪猪猪" << "
";
    std::this_thread::sleep_for(std::chrono::seconds(3));
}
​
int main() {
    std::thread my(text);
    my.join(); // 等待线程my执行完毕
​
    std::thread my1(text1);
    my1.join(); // 等待线程my1执行完毕
​
    std::thread my2(text2);
    my2.join(); // 等待线程my2执行完毕
​
    return 0;
}

注意:这段代码中的while (1);会导致死循环,程序无法正常结束。你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修改这部分代码。

在C++中,使用引用传递参数是一种常见的做法,

它可以避免复制大量数据,提高程序的效率。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使用引用传递参数可能会导致问题,特别是在多线程编程中。

在单线程环境中,函数或方法的参数默认是通过值传递的。这意味着当你传递一个变量给函数或方法时,它的值会被复制一份,而函数或方法内部对参数的任何修改都不会影响到原始变量。

在多线程编程中,每个线程都有自己的栈空间,因此在不同的线程中可能会有不同的变量实例。当你在一个线程中使用引用传递参数时,实际上是在引用该线程栈空间中的变量。如果另一个线程也试图访问同一个变量,就会出现问题,因为这两个线程可能在不同的栈空间中操作。

在你提供的代码中,text2函数被设计为接受一个整数参数的引用。这意味着text2函数将直接访问传递给它的变量的内存地址。然而,由于text2函数是在一个新的线程中运行的,这个线程可能无法访问主线程中的变量i的内存地址。这就是为什么使用引用传递参数会导致错误的原因。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你可以使用std::ref来显式地创建一个引用包装对象,这样新的线程就可以正确地访问主线程中的变量。修改后的代码如下:

void text2(const int &a) {
    std::cout << "猪猪猪" << "
";
    Sleep(3000);
}
​
int main(){
    std::thread my(text);
    std::thread my1(text1);
    int i = 0;
    std::thread my2(text2, std::ref(i)); // 使用 std::ref 创建引用包装对象

在这个修改后的代码中,我们使用了std::ref来创建一个引用包装对象,这样text2函数就可以正确地访问主线程中的变量i了。

std::ref在多线程编程中的作用

主要是将对象包装成引用类型,以便在多个线程间共享同一个对象

详细来说,std::ref的使用场景主要包括:

  1. 传递对象的引用:在多线程环境中,如果需要让多个线程访问同一个对象,而不是各自拥有该对象的副本,可以使用std::ref来创建一个引用包装器。这样,当对象被传递给线程时,实际上是传递了一个引用,而不是对象本身的拷贝。

  2. 与函数式编程工具结合:C++11引入了std::bind,它允许你创建函数的绑定版本。由于std::bind默认情况下是按值传递参数的,如果需要传递引用,就需要使用std::ref来显式地指定这一点。这在使用std::bind创建的函数对象时特别有用,因为这些函数对象可能需要在稍后的时间点执行,而那时原始对象可能已经不在作用域内了。

  3. 保持引用的有效性:在多线程编程中,由于线程间的生命周期可能不同,直接传递引用可能导致引用无效的问题。std::ref可以确保引用在多线程环境中保持有效,因为它包装的是一个引用,而不是一个临时的副本。

  4. 与智能指针搭配使用:虽然std::ref主要用于传递引用,但它也可以与智能指针结合使用,特别是在需要将智能指针作为引用传递给其他线程时。这有助于避免不必要的复制和确保正确的内存管理。(std::move更像是控制权的转移)

总的来说,std::ref在多线程编程中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它可以帮助开发者在多个线程之间安全地共享数据,同时避免了对象复制的开销。usl

总结:

主线程在执行创建线程的语句时,被创建的线程,先对所有传进去的参数(包括函数对象或者函数指针)进行拷贝构造, 拷贝构造结束以后,各行己事,主线程开始执行下一条语句,子线程开始调用被传递进去的函数

创建std::thread以执行类的成员函数时,

通常需要传递三个参数:成员函数指针、类对象的指针或引用,以及要传递给线程的其他参数。

具体如下:

  • 成员函数指针:这是指向前类成员函数的指针,它定义了线程将要执行的任务。在C++中,成员函数指针的格式通常是&ClassName::MemberFunctionName

  • 类对象的指针或引用:由于成员函数需要一个类的实例来调用,因此还需要传递一个指向类对象的指针或引用。这样,成员函数就可以通过这个对象来访问类的数据成员和其他成员函数。

  • 其他参数:如果成员函数需要额外的参数,这些参数也应该传递给std::thread构造函数。这些参数将按照它们被列出的顺序传递给成员函数。

例如,假设有一个名为Task的类,其中有一个名为_start的成员函数,可以这样创建一个线程:

class Task {
public:
    void _start(int value);
};
​
Task task_instance;
std::thread my_thread(&Task::_start, &task_instance, 42);

在这个例子中,&Task::_start是成员函数指针,&task_instance是类对象的指针,而42是要传递给_start函数的额外参数。

使用成员函数作为线程入口函数时,需要多一个参数,

这通常是因为成员函数需要一个类的实例来调用。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原因:

  1. 类成员函数的调用:成员函数是类的一部分,它们需要一个类的实例(即对象)来调用。当成员函数被用作线程入口时,它需要一个对象的上下文来执行。

  2. 传递this指针:在创建线程时,除了成员函数需要的参数外,还需要传递一个指向类对象的指针,即this指针。这样,成员函数才能知道它是在哪个类实例上执行的。

  3. 确保正确的执行环境:通过传递this指针,成员函数可以在正确的对象上下文中访问类的数据成员和其他成员函数,确保线程执行时能够正确地操作类的状态。

  4. 实现非静态成员函数的调用:与静态成员函数不同,非静态成员函数依赖于特定的类实例。因此,即使是在多线程环境中,也需要确保每个线程都能正确地关联到相应的类实例。

  5. 设计上的考量:这种设计允许成员函数访问和修改类的私有和保护成员,这是静态成员函数或全局函数无法做到的。这使得类能够更好地封装其内部状态,并提供更灵活的多线程解决方案。

综上所述,当使用成员函数作为线程入口时,多出的一个参数是为了传递类对象的指针,从而确保成员函数在正确的对象上下文中执行。

  • 24
    点赞
  • 1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