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概述与参考模型

一、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 由两台或多台计算机通过网络设备进行串联(网络设备通过传输介质串联)

网络设备

  • 计算机
  • 路由交换
  • 防火墙
  • 上网行为管理
  • .......

传输介质

  • 双绞线(网线) 5类、6类、7类
  • 光纤
  • 无线(2.4GHz 5GHz)

2、计算机网络的目的

  • 数据通信
  • 资源共享
  • 增加可靠性
  • 提高系统的处理能力

3、计算机网络发展

第一阶段

分组交换网络------阿帕网(ARPAnet)

第二阶段

近80年代

标志性时间:NSFnet

关键性技术:TCP/IP协议簇的提出

第三阶段

90年代

标志性事件:浏览器

关键性技术:万维网技术(web=====www)

二、常见的概念

1、网络协议和标准

  • 协议:规则(计算机网络中通信的对等实体之间交换信息时所需要遵循的规则的集合)
  • 标准:规则(计算机网络中通信的对等实体之间交换信息时所需要遵循的规则集合)

标准组织

  •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
  • ITU:国际电信联盟
  • 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

.............

2、网络分类

  • 广域网:WAN、万维网、外网
  • 城域网:一个城市的网络
  • 局域网:LAN

3、IEEE802局域网标准

1980年2月提出

  • 有限局域网 802.3

802.3u 实现百兆快速以太网

802 .3z 光纤实现千兆

802.3ab 双绞线实现千兆 (超5类、6类)

802.3ae 实现万兆

802.3ba 实现十万兆

  • 无线局域网 802.11

802.11a 速率最高54Mbps(5G)

802.11b 速率最高11Mbps(2.4G)

802.11n 速率最高54Mbps(2.4G)

802.11g 速率最高600Mbps

4、主流的网络厂商及设备

网络通信设备厂商

  • 思科
  • 华为
  • 新华三(H3C)
  • 锐捷

网络安全设备厂商

边界安全和终端安全

5、常见网络拓扑

星型网络拓扑:星型拓扑结构由各个节点通过点对点的方式与中央节点连接构成

  • 中心节点压力大(购买性能相对比较高的设备)
  • 易于实现、易于网络拓展、易于故障排查

双星型拓扑(是目前企业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拓扑结构)

 

网型拓扑

  • 可靠性高
  • 成本非常高

总线型拓扑

环形拓扑

树形拓扑

混合型拓扑:混合型拓扑结构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网络拓扑结构混合而成的一种网络拓扑结构

三、OSI七层参考模型

1、分层思想

  • 由于早期计算机厂商使用的私有网络模型,由ISO在1984年颁布了OSI参考模型,将网络分成七层

2、OSI参考模型

  • 物理层:二进制数转换传输的电信号或光信号(建立、维护、断开物理连接)
  • 数据链路层:建立逻辑链接,进行硬件地址(MAC)寻址、差错校验
  • 网络层:进行逻辑地址(IP地址)寻址,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路径选择
  • 传输层:定义传输数据的协议端口号,流量控制,差错校验
  • 会话层:建立、管理、中止会话
  • 表示层:数据的表示、加密、压缩等等
  • 应用层:将原始的数据转换为电脑能够识别的二进制数

 

 四、TCP/IP(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四层和五层

1、四层

  • 网络接口层
  • 网络层
  • 传输层
  • 应用层

2、五层

  • 物理层
  • 数据链路层
  • 网络层:IP(ARP:地址解析协议 ; RSRP:逆地址解析协议; ICMP: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GMP:网际组管理协议)
  • 传输层:TCP(传输控制协议):传输更加稳定可靠,UDP(用户数据报协议):传输效率更高
  • 应用层:HTTP HTTPS SSH TELNET DNS POP3 IMAP TFTP FTP NTP

应用层协议

基于传输层

基于端口

应用场景

HTTP协议(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

TCP

80(默认端口)

用于从万维网(WWW)服务器传输超文本到本地浏览器的传送协议。浏览器向服务器发送请求,而服务器回应相应的网页。

HTTPS协议(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

TCP

443(默认端口)

HTTPS是HTTP的安全版本,通过SSL/TLS加密通信内容,提供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FTP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

TCP

21(控制端口)

20(数据端口)

用于在两台计算机之间传输文件,是互联网上最早的文件传输协议。

SMTP协议(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TCP

25(默认端口)

用于在邮件服务器之间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

POP3协议(Post Office Protocol 3,邮局协议第3版)

TCP

110(默认端口)

用于从邮件服务器接收邮件。

IMAP协议(Internet Message Access Protocol,互联网消息访问协议)

TCP

143(默认端口)

用于从邮件服务器接收邮件,与POP3相比,它提供了更多的交互性。

Telnet

TCP

23

允许用户在本地计算机上登录到远程服务器并执行命令。

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UDP

67(服务器端口)

68(客户端端口)

用于自动分配IP地址和其他网络配置给网络中的设备。

NTP(Network Time Protocol,网络时间协议)

UDP

123

用于同步网络中计算机的系统时钟。

五、数据的封装和解封装

 

 

主机A现在要发送数据给主机B,发现处于不同网络中,进行数据封装

传输层,封装对应端口号,网络层,源IP是主机A的IP,目的IP是主机B的IP;

数据链路层:源MAC是主机A的mac,目的MAC是与主机A直接的路由器的接口的MAC地址

接着进行数据传输,传输过程中,遇到了二层交换机,二层交换是属于数据链路层设备,所以解封到数据链路层

根据交换机的工作原理:交换机的中维护了一张MAC地址表,查看源MAC地址,如果不在自己的表中,进行学习并记录到表中,再查看目标mac地址,如果在,找到对应的接口直接将原始的数据封装进行转发

接着进行数据传输,传输过程中,遇到了路由器,解封到数据链路层,查看目的mac地址是否是自己的,如果是就继续解封到网络层,查看目标IP地址,根据路由器中的路由表得出,目标IP地址是否可达,如果可达,重新进行二层封装找到对应接口转发

  • 67
    点赞
  • 2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OSI参考模型计算机网络中一种用于理解和描述网络通信过程的框架。它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并被广泛接受和应用。 该模型将网络通信过程划分为七个层次,每个层次负责特定的功能。这些层次从物理层开始,到应用层结束。以下是每个层次的简要概述: 1. 物理层:负责传输原始比特流,它规定了电压、电缆和物理接口等细节。 2. 数据链路层:负责将原始比特流组织成帧,并提供错误检测和纠正的功能。它还控制数据传输的流量。 3. 网络层:负责实现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它决定了数据包的最佳路径,并处理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 4. 传输层:负责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数据传输。它可以将数据分割成小的数据段,并在传输过程中对这些数据段进行排序和重组。 5. 会话层:负责在通信设备之间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它提供了会话控制和同步的功能。 6. 表示层:负责数据的格式化、加密和解密,以便于不同系统之间的交互和理解。 7. 应用层:负责提供用户和应用程序之间的接口。它包括各种应用协议,如HTTP、FTP和SMTP。 通过将网络通信过程划分为不同的层次,OSI参考模型提供了一种标准化的方法来设计、实现和管理计算机网络。每个层次有着特定的功能,使得网络中的不同设备和应用程序能够相互协作,实现可靠的通信。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ᴳᴼᴼᴰ ᴺᴵᴳᴴᵀ ᵕ̈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