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摄影小记《一》

字数 2130,阅读大约需 11 分钟

人像摄影

人像摄影

景别

分类:远全中近特

景别

景别

景别越大,主体越大,元素越少,景深越浅。

  1. 1. 远景:被摄体所处的环境,元素多,适合抒发情感渲染氛围。
  2. 2. 全景:环境作为衬托直观表达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人物身材修长纤细。
    • • 模特:脚踩相机画面底线。
    • • 摄影师:相机位于小腿(膝盖)处平齐,微微仰拍。
  3. 3. 中景:表现人物动作和姿态,亲切自然传达真实的肢体语言
    • • 模特:人眼位于上中方格三分之一处左右,大腿卡在画面底线。
    • • 摄影师:机位与腰部平齐。
  4. 4. 近景:简化画面,传递视觉情绪。
    • • 模特:胸部卡在画面底线。
    • • 摄影师:高机位与眼平齐。
    • • 镜头:50mm以上的长焦。
  5. 5. 特写:强大的视觉效果,通过表情或身体细节传递内心
    • • 模特:聚焦面部表情,与眼睛平齐。
    • • 摄影师:高机位。

提示
拍摄一组不同景别的照片,增强照片的感染力。

景别

景别


角度

**作用:**塑造人物形象,环境造型,完成叙事功能,体现视点,表达摄影风格。

  1. 1. 纵向角度
  • • 平拍:相机与拍摄对象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拍出的画面自然、亲切 ,接近人眼日常视角。
  • • 仰拍:相机从下往上拍摄,可突出对象高大形象,增添气势,也能以天空等为背景,简化画面。
  • • 俯拍:相机从上往下拍摄,能展示大场景,呈现环境全貌,也可营造特殊视觉效果,如展现人物孤独、渺小等情绪。
  1. 2. 横向角度
  • • 正面 / 背面:正面拍摄可完整展示对象正面特征、表情等;背面拍摄能营造神秘感,引发联想,常表现人物的离去、背影故事等。
  • • 侧面 / 斜侧面:侧面拍摄能突出对象侧面轮廓线条;斜侧面拍摄则使画面更具立体感和空间感,同时兼顾正面和侧面部分特征。

角度

角度

人物美姿

  1. 1. 点线面
  • • 点:眼睛、手中道具(如鲜花、雨伞)等细节要素,成为视觉焦点。
  • • 线:身体动态勾勒出的线条(如手臂抬起、身体扭转),与动作对应,增添画面动感。
  • • 面:分为脸面(表情展现)、胸面、腿面等,不同姿态下呈现不同面的视觉效果(如正面站立展现胸面,坐姿展现腿面)。

技巧:通常情况下,面不能在一个方向,线条要柔和,可以正面侧面背面交叉。近景或特写下仅有一两个面时,打乱笔直的线条(破线)。

  • • 脸面:侧头,歪脸,勾勒线条轮廓。
  • • 胸面:叉腰,手举高,双手交叉。
  • • 腿面:抬腿,交叉。

抓拍技巧:想象虚拟情景导入(如 “感受微风”“闻花香”),挑逗情绪控制,抓拍自然情绪表达。通过 “听、闻、看” 等感受导入,捕捉人物瞬间神态,使画面更生动自然,如闭眼闻花展现惬意,侧耳倾听营造故事感。

提示:人物找支点,比如坐着,扶广告牌,靠广告牌,撑栏杆等

  1. 2. 摆姿体系
  • 以动作为摆姿体系:通过转圈、站着、蹲着等动作,形成动态线条与不同面的呈现。如转圈时身体旋转形成流动线条,站着时可展现整体身形面。同时可结合 “找支点”(如扶、靠、撑栏杆等)增加姿态稳定性与表现力。
  • 以元素为摆姿体系:借助雨伞、鲜花、枕头等元素(作为 “点”)丰富画面。元素与人物肢体结合,影响线面构成,如手持鲜花增添柔美线条,靠在枕头上形成放松的面态。
  • 以肢体为摆姿体系:通过双手张开、摸头发、撑地等肢体动作,强化线条(如双手张开的延展线)与面的表达(如撑地时肢体支撑形成的面)。

美姿

美姿


构图

1.点:

中心点构图:背景没有主体,人物居中作为主体,大腿或者胸部以上,表达人物动作和姿态,视觉情绪。

三分点构图: 垂直和水平三等分线交叉于四个点,主体重心放在四个点上,对称位置有物体平衡和谐画面。

2. 线:

三分法构图

  • • 技巧:将画面横竖各分三等份,主体置于交点或线上。
  • • 特点:画面平衡、自然,符合视觉习惯。

对角线构图:

  • • 技巧:背景主体左上,人物左下垂直三分线中间两格,距离右侧一定距离。
  • • 特点:增加动感与延伸感,打破平淡。

引导线构图

  • • 技巧:借助道路、光线等线条引导视线至主体。
  • • 特点:引导视觉焦点,增强画面深度与叙事性。

3. 面:

框架构图

  • • 技巧:利用门窗、树枝等形成框架,框住主体。
  • • 特点:突出主体,增加层次感与装饰性。

三角构图

  • • 技巧:将主体(或元素)排列成三角形结构。
  • • 特点:画面稳定、和谐,富有形式感。

留白构图

  • • 技巧:保留大面积空白(如天空、纯色背景),主体占小面积。
  • • 特点:简洁空灵,营造意境,突出主体情绪。

前景构图

  • • 技巧:在主体前添加前景(如花草、建筑局部)。
  • • 特点:增强画面层次感与纵深感,丰富视觉效果。

对称构图

  • • 技巧:利用左右或上下对称元素(如倒影、建筑)。
  • • 特点:画面平衡、规整,传递和谐、庄重感。

构图

构图


光位

概念:光位是指光源与被摄者的位置,光位的变化能带来不同的光影变化,归纳起来有5种光位,正面光、前侧光、侧光、后侧光、逆光等。

  1. 1. 顺光:光从正面,画面明亮均匀,色彩鲜艳,细腻展现皮肤质感,显清新柔和。
  2. 2. 侧顺光:光从侧面偏前,有明暗对比,保留细节同时增强立体感,画面生动。
  3. 3. 侧光:光从侧面,明暗对比强烈,突出轮廓与纹理,营造戏剧性氛围。
  4. 4. 侧逆光:光从侧后方,勾勒主体轮廓,背景暗化,突出主体,增强纵深感。
  5. 5. 逆光:光从背后,清晰勾勒轮廓,易现光晕,背景暗,适合剪影或营造梦幻诗意氛围。

光位

光位


妆造道具风格

🌺【日系氧气感】

妝造:清透底妆+樱花腮红+空气感睫毛
道具:🌸樱花枝/和风油纸伞/玻璃风铃
参数:白平衡B3M2 💫
技巧:白天色温4200K打造冷白皮,逆光拍摄发丝光晕

(示例图建议:少女侧脸轻触花瓣,背景虚化成粉色光斑)

🌃【港风复古胶片】

妝造:野生眉+红棕眼影+港式红唇
道具:🏮霓虹灯管/老式相机/金属烟盒
参数:ISO800颗粒感+暗角效果🔥
技巧:用高饱和红色唇膏+金色耳环提亮,灯光师打45°侧逆光

(示例图建议:模特倚靠老式轿车,霓虹灯光在瞳孔形成星芒)

❄️【冷白皮双生记】

日系冷白:B3M2色温+柔光箱补面光
INS冷白:B3G2色温+灰调背景墙
💡关键:色温白天3900~4500k,夜晚5200k ,用反光板制造颧骨高光,搭配冷调金属饰品(银镯/钛钢耳钉)

🕯️【氛围感剪影秘籍】

道具组合:🕯️蜡烛+镂空纸雕+薄纱
拍摄公式:日落前30分钟+点测光+1/200s快门
💡魔法时刻:在镜头前加雾化滤镜,让光斑呈现星空效果(见示意图)

🎭【风格化光影实验室】

✔️日系:用24-70mm镜头拍全景,保留环境故事性
✔️港风:85mm定焦压缩空间,突出人物面部轮廓
✔️暗调:机顶闪光灯加橙色凝胶片,营造烛光效果

(附对比图:同场景不同白平衡下的肤色表现,冷白vs暖调差异)

进阶技巧
在Lightroom中用HSL面板单独提亮橙色(唇色)和蓝色(背景),制造色彩碰撞。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