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实验解读“NAT”背后的秘密

内容预知

内容预知

1.实际场景问题(实验说明)

 2. NATPT(端口映射)

 3.Easy-IP

总结

 


1.实际场景问题(实验说明)

 NAT(网络地址翻译):

一个数据包目的ip或者源ip为私网地址, 运营商的设备 无法转发数据。

 如下图:我们知道自己的内网路由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设置,来达到通信目的。但并不是所有的路由,我们都有能力去控制,例如企业和运营商,企业就无法控制运营商的路由器,此时用到NAT技术NAT工作机制: 一个数据包从企业内网去往公网时,路由器将数据包当 中的源ip(私有地址),翻译成公网地址)。

 1.

2. 

 

 

 

设置完成后开始抓包:

 


 2. NATPT(端口映射)

 NAT Server----内网服务器对外提供服务,针对目的ip和 目的端口映射

内网服务器的相应端口映射成路由器公网ip地址的相应 端口

映射端口的配置: 

配置好ip地址
企业出口路由器需要配置默认路由
在企业出口路由器上 的g0/0/1 口配置


[R1]int g0/0/1
[R1-GigabitEthernet0/0/1]]ip address 200.1.1.1 255.255.255.0

[R1-igabitEthernet0/0/1]undo nat static global 200.1.1.100

[R1-GigabitEthernet0/0/1]inside 192.168.1.1 netmask
255.255.255.255

[R1-GigabitEthernet0/0/1]nat server protocol tcp global currentinterface www inside 192.168.1.100 www

[R1-GigabitEthernet0/0/1]nat static enable

 

 

 

 

结果测试: 

 

 

 

 


 3.Easy-IP

 1.使用列表匹配私网的ip地址

2.将所有的私网地址映射成路由器当前接口的公网地址

设置添加:

 

[R1]acl 2000


[R1-acl-basic-2000]rule permit source 192.168.1.0 0.0.0.255


[R1]int g0/0/1




[R1-GigabitEthernet0/0/1]nat outbound 2000

[R1]display nat session all

 

 结果:

 


总结:

1.了解nat的使用机制

2.注意映射端口后,信息访问的实际端口

3.通过easy-IP将所有的私网地址映射成路由器当前接口的公网地址


 

  • 3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