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通信网络机务员三级(高级)复习知识点

1 篇文章 0 订阅

目录

承载:MME为UE建立默认EPS承载. 

信道:共享/控制信道 PD/PUSCH    PD/PUCCH 

子层 网络层. 

.1 FDD和TDD 

1.2 频段分配. 

2.LTE帧结构. 

2.1 FDD帧结构. 

 2.2 TDD帧结构. 

3.LTE与UMTS帧结构对比. 

GTP 

小区基站配置. 

小区告警 各类单板. 

小区基站切换 测量 判决 执行. 

LTE TAU 

TA(Tracking Area)和TAI(Tracking Area Identity) 

TAU(Tracking Area Update) 

TAI LIST 

TAU作用. 

TAU的流程. 

带active的TAU流程. 

PCImod3 可以稍微带着讲一下. 

MIMO技术 以及基站天线下倾角 功率等等. 

OFDM技术的主要优缺点. 

LTE无线侧接口协议::::::之:X2接口. 

1. X2接口概述. 

2. X2接口功能. 

1.移动性管理,包括切换资源的分配、UE上下文的释放等;. 

2.负荷管理,用于eNB间互相传递负荷信息、资源状态;. 

3.错误指示,用于指示eNB之间在交互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未定义的错误信息;. 

4.复位,对eNB之间的X2接口进行复位;. 

5.X2接口的建立,用于eNB之间互相交换小区信息;. 

6.eNB配置的更改,为了eNB之间正确的交互信息,需要将发生更改的配置信息发送给对方,以达到信息的统一;. 

7.与负荷和干扰相关的信息,此类信息主要用于小区间干扰协调中,如用于上行ICIC的HII(高干扰指示)以及OI(负载指示),用于下行ICIC的RNTP(相对窄带发射功率);. 

8.与切换相关的信息,基于X2口的切换的目的是达到快速的切换,所以X2口的切换是无缝切换或者无损切换,与S1口相比,协议上优先支持X2口切换;. 

3. X2接口的主要工作. 

3.1 X2接口的建立. 

3.2 X2接口的切换. 

3.3 X2接口的释放. 

lte中的RSRP、RSRQ、SINR、MCS介绍. 

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是在某个Symbol内承载Reference Signal的所有RE上接收到的信号功率的平均值;. 

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接收信号的强度指标)则是在这个Symbol内接收到的所有信号(包括导频信号和数据信号,邻区干扰信号,噪音信号等)功率的平均值. 

RSRQ(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Quality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则是RSRP和RSSI的比值,当然因为两者测量所基于的带宽可能不同,会用一个系数来调整,也就是 RSRQ = N*RSRP/RSSI 

SINR: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是接收到的有用信号的强度与接收到的干扰信号(噪声和干扰)的强度比值。. 

下行RS的SINR = RS接收功率 /(干扰功率 + 噪声功率)= S/(I+N) 

上行SINR计算:. 

GPRS核心网-GTP-C协议解析. 

GTP包含单独的协议. 

GTP-C-在核心GPRS网络中的S-GW和P-GW之间执行信令,以激活和停用用户会话,调整服务质量参数或更新从另一个S-GW到达的漫游用户的会话。GTP-C支持以IPv4格式传输控制数据包。它用于各种EPC(演进的分组核心)信令接口,例如S5,S8和S11。还承载各种类型的控制平面信令消息。GTP-C端口号是2123。. 

GTP-U-在核心GPRS网络内以及在无线访问网络(RAN)和核心网络之间传输用户数据。GTP-U支持IPv4和IPv6用户数据,但传输是IPv4。它跨多个信令接口(例如S1,S5和S8)封装和路由用户平面流量。GTP-U消息是用户平面消息或信令消息。GTP-U端口号是2152。. 

MME 

MME主要的功能是:. 

PGW 

PGW功能描述:. 

SGW 

SGW功能描述. 

EPC网元之间的接口. 

PSS和SSS的位置. 

LTE协议栈架构. 

1、LTE接口. 

1.1、空中接口. 

1.2、地面接口. 

1.3、用户平面协议栈. 

1.4、控制平面协议栈. 

1.5、TDD和FDD 

无线通信网络学习之LTE关键技术之ICIC 

FFR(Fractional Frequency Reuse):部分频率复用;.

SFR(Soft Frequency Reuse):软频率复用. 

承载:MME为UE建立默认EPS承载

接口: EPS承载包括以下哪些承载()   S5/S8  S1  无线承载

    LTE/EPC网络中,UE开机时,会建立默认EPS承载

网元:EPS承载建立于(UE)和(P-GW)之间

E-RAB:  E-RAB的建立,均可由(UE)和(EPC)发起

                 承载是建立UE和S-GW之间

信道:共享/控制信道 PD/PUSCH  PD/PUCCH 

业务都是共享信道

子层
网络层

LAY3:

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
 

LAY2:

数据链路层 媒体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层

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    RLC传输模式 AM UM TM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

服务数据自适应协议(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SDAP)层
 

物理层 物理(PHY)层

关于LTE帧结构  TDD/FDD两种

  1. 时隙:特殊  GP      UpPTS   DwPTS

.1 FDD和TDD

       FDD的关键词是“共同的时间、不同的频率”。FDD在两个分离的、对称的频率信道上分别进行接收和发送。FDD必须采用成对的频率区分上行和下行链路,上下行频率间必须有保护频段。FDD的上、下行在时间上是连续的,可以同时接收和发送数据。

       TDD的关键词是“共同的频率、不同的时间”。TDD的接收和发送是使用同一频率的不同时隙来区分上、下行信道,在时间上不连续。一个时间段由移动台发送给基站(UL),另一个时间段由基站发送给移动台(DL)。因此基站和终端间对时间同步的要求比较苛刻。

FDD和TDD的上、下行复用原理如图所示:

TDD与FDD相比有以下优点

  • FDD上、下行需要成对的频率,而TDD无须成对频率,这使得TDD可以灵活地配置频率,使用FDD不能使用的零散频段。
  • TDD的上下行时隙配比可以灵活调整,这使得TDD在支持非对称带宽业务时,频谱效率有明显优势。FDD在支持对称业务时,能充分利用上、下行的频谱,但在支持非对称业务时,频谱利用率将大大降低。
  • TDD上、下行频率是一样的,这样上、下行无线传播特性一样,能够很好地支持联合检测、智能天线等技术。TDD的基站接收和发送可以共用部分射频单元,不需要收/发隔离器,只需要一个开关即可,降低设备复杂度和成本。

TDD与FDD相比存在以下不足:

  • TDD上下行分配的时间资源是不连续的,分别给了上行和下行。TDD发射功率的时间大约只有FDD的一半。TDD和FDD具有同样的峰值功率情况下,TDD的平均功率仅为FDD的一半。尤其在上行方向上,终端侧难以使用智能天线,所以TDD的上行覆盖会受限。也就是说同样的覆盖面积,同样的终端发射功率,TDD需要更多的基站。如果TDD要覆盖FDD同样大的范围,就要增大TDD的发射功率。
  • TDD上、下行信道同频,无法进行干扰隔离,抗干扰性差。
  • FDD对移动性的支持能力更强,能较好地对抗多普勒频移,而TDD则对频偏较敏感,对移动性的支持较差。

1.2 频段分配

       LTE不仅支持1.4MHz、3MHz、5MHz、10MHz、15MHz、20MHz等多种带宽配置,还支持从700MHz到2.6GHz等多种频段。根据协议规定,LTE系统定义的工作频段有40个,使用的频段考虑了对现有无线制式频段的再利用。每个频段都有一个编号和一定的范围,部分工作频段间会有重叠。

编号为1~32为FDD频段,33~40为TDD频段,其中FDD的15、16、18到32编号还未分配具体频点。如下图所示:

2.LTE帧结构

       LTE采用OFDM技术,子载波间隔为f=15kHz,每个子载波为2048阶IFFT采样,则LTE采样周期Ts=1/(2048×15 000)=0.033us。在LTE中,帧结构时间描述的最小单位就是采样周期Ts。


2.1 FDD帧结构

       LTE FDD类型的无线帧长为10ms,每帧含10个子帧,每个子帧有2个时隙slot,每个时隙为0.5ms,每个时隙即个资源块(RB),每个RB含有84个RE,每一个RE资源单位都可以根据无线环境选择QPSK、16QAM或64QAM的调制方式。调制方式为QPSK时,一个RE携带2bits信息,16QAM时则为4bits,64QAM时为6bits。

PRB:LTE的空中接口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一个PRB在频域上包括12个连续的子载波,在时域上包括7个连续的常规OFDM符号周期。LTE的一个PRB对应的带宽是180KHz,时长为0.5ms的无线资源。

RE:把常规OFDM符号周期和一个子载波组成的资源称为1个RE(Resource Element)。

T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传输时间间隔,代表最小数据传送时间,可以根据不同业务有很大范围的变化.具体是指无线链路一个能够独立解调的传输块的长度,当多个subframe也能够解调,譬如接收完整个10ms无线帧再进行解调,那么TTI就是10ms。TTI 是指在无线链路中的一个独立解码传输的长度。
       在3GPP LTE与LTE-A的标准中,一般认为 1 TTI = 1ms 。即一个Subframe(子帧=2slot)的大小,它是无线资源管理所管辖时间的基本单位。LTE的时隙长度为0.5ms,但对0.5ms这一个调度的话,信令开销太大,对器件要求高。因此一般调度周期TTI设为1ms,包括两个资源块RB的时间长度。所以一个调度周期内,资源块RB都是成对出现的。

       FDD帧结构不但支持半双工FDD技术,还支持全双工FDD技术。我们知道,一个常规时隙包含7个连续的OFDM符号。为了克服符号间干扰(ISI),需要加入CP。CP长度与覆盖半径有关,要求的覆盖半径越大需要配置的CP长度就越长,但过长的CP也会导致系统开销太大。

       普通CP配置下的时隙结构如图所示。在第一个时隙中,第0个OFDM符号CP长度为160Ts,约为5.2us;而其他6个OFDM符号CP长度为144Ts,约为4.7us;每个OFDM周期内有用符号长度为2048Ts,约为66.7us。7个OFDM符号周期,有用符号长度和CP长度之和正好为15360Ts,约合为0.5ms。

扩展CP配置下的时隙结构如图,每个时隙的OFDM符号数不再是7个,而是6个。而且一个时隙内每个OFDM符号周期长度都是512Ts。

2.2 TDD帧结构

       LTE TDD帧结构最初提案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和FDD帧结构类似的帧结构FS1(Frame Structure 1),一个是兼有现有TD-SCDMA帧结构FS2,最后标准中形成了融合二者特色的帧结构:与LTE FDD帧长度一致,但保留了TD-SCDMA的一些特色元素。如图所示:

最终形成的帧结构不但兼容了TDD的两个版本,也完成了TDD和FDD的统一。这个统一促使TD-LTE成为国际认可的主流标准,促进了TD-LTE的产业链形成。

       TDD采用的也是OFDM技术,子载波间隔和时间单位均与FDD相同,帧结构与FDD类似,如图所示。每个10ms帧由10个1ms的子帧组成,每个子帧包含2个0.5ms的时隙。

LTE的TDD帧结构和FDD不一样的地方有两个:

  • 一是存在特殊子帧,由DwPTS、GP以及UpPTS构成,总长度为1ms;
  • 二是存在上、下行转换点。


       TD-LTE和传统TD-SCDMA的TDD帧结构相比,相同的是:每帧长度是10ms,每半帧长度是5ms,也分常规时隙和特殊时隙,也存在上、下行时隙转化点,上、下行时隙转换点可调。但两者不同的有以下几点:

  • 一是每半帧包含的时隙数目不同;
  • 二是两者时隙的长度不一样;
  • 三是LTE特殊时隙的长度是可调的。


       TD-SCDMA的TDD子帧有7个常规时隙(TS0-TS6),每个时隙的长度为0.675ms;TD-LTE的TDD每个常规时隙长度为0.5ms,但每两个时隙组成一组进行调度。

       TD-SCDMA有3个特殊时隙:DwPTS(下行导频时隙,长为75us)、GP(保护间隔,长为75us)和UpPTS(上行导频时隙,长为125us)。特殊时隙总长度为0.275ms;TD-LTE的TDD也有这三个特殊时隙,总长度为1ms,DwPTS/GP/UpPTS的长度是可调的。


TD-LTE的TDD帧结构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来保证与已有的TD-SCDMA的共存:

  • 一是配置不同的上下行时隙比例;
  • 二是配置不同的特殊时隙DwPTS、GP、UpPTS的长度。


       在TD-LTE的10ms帧结构中,上、下行子帧的分配策略是可以设置的。每个帧的第一个子帧固定地用作下行时隙来发送系统广播信息,第二个子帧固定地用作特殊时隙,第三个子帧固定地用作上行时隙;后半帧的各子帧的上、下行属性是可变的,常规时隙和特殊时隙的属性也是可以调的。

协议规定了0~6共7种TD-LTE帧结构 上、下行配置策略,如表所示:

 D代表下行、S代表特殊时隙(也算下行),U代表上行。

不同的特殊时隙DwPTS、GP、DwPTS的长度,在LTE-TDD帧中可配置,如下表所示。TDD的一个子帧长度包括2个时隙,普通CP配置情况下,TDD的一个子帧长度是14个OFDM符号周期;而在扩展CP配置情况下,TDD的一个子帧长度 为12个OFDM符号周期。

3.LTE与UMTS帧结构对比

       无线制式的物理信道分配的无线资源一般采用四层结构进行标识:系统帧号、无线帧、子帧(或短帧)、时隙×码道(CDMA)/资源块RB(LTE,时隙×子载波),如图所示:

在WCDMA和TD-SCDMA中采用CDMA技术,资源调度除了指明时隙外,还需标明码道号。而在LTE中,资源调度除了给出时隙号,还需指出子载波号,也就是说,要指明RB序号。
       时隙的大小决定了资源调度的颗粒度。在WCDMA/TD_SCDMA中,时隙的长度单位除了用毫秒(ms)外,还可以用码片(chip)来标识,因为码片就对应着时间。而在LTE中,不存在码片的概念,但有OFDM符号周期的概念,还可以用采样周期Ts的数目来表示时隙的长度。


       WCDMA中码片速率为3.84Mcps,每chip的时间长度为Tchip=1/3.84×10^6=0.26us。在TD-SCDMA中码片速率为1.28Mcps,每个chip的时间长度为Tchip=0.78us。
       LTE采用的是OFDM技术,子载波间隔f=15KHz,每个子载波用2048阶IFFT采样,则LTE的采样周期Ts=1/(2048×15000)=0.033us。在LTE中,帧结构时间描述的最小单位就是采样周期Ts。
       WCDMA、TD-SCDMA、LTE帧的时间长度Tf都为10ms。用它们各自的时间单位来表示:WCDMA中,Tf=38400Tchip;TD-SCDMA中,Tf=12800Tchip;LTE中,Tf=307200Ts。
       WCDMA每个长10ms的帧被分为15个时隙(slot),每个时隙长为Tslot=2560chip,对应一个快速功率控制周期。WCDMA的R99版本中资源调度的最小单位是10ms,WCDMA的HSDPA中资源调度的最小单位是短帧,为2ms。
       LTE每帧分为10子帧,共20个时隙,每个时隙的长度要短于WCDMA时隙,资源调度的单位是子帧,即两个时隙的时间长度为1ms。
       TD-SCDMA每个长尾10ms的帧被分为2个5ms的子帧,资源调度的时间单位就是子帧的长度5ms。每个子帧包括7个常规时隙和3个特殊时隙,也就是说10ms的帧中特殊时隙会出现两次。
       TD-LTE每个长为10ms的帧的特殊时隙可以出现1次,也可以出现2次,取决于上、下行转换周期的配置策略。3个特殊时隙占用1ms的子帧。每个半帧包括5个1ms的子帧。

LTE、WCDMA、TD-SCDMA时隙结构对比如下表:

呼损率是呼叫被阻塞的概率,用来衡量一个通信系统的接续质量

E-RAB掉话率)反映系统的通讯保持能力

GTP

LTE/EPC网路中S8 S5 S1接口的用户平面使用GTP-U

LTE/EPC网络中S11 S5 S8接口的控制平面使用GTP-C

小区基站配置

小区告警 各类单板

eNB如果出现告警“小区退服,时钟故障”,有可能是其主控板故障了。

A. 对

B. 错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对

如果出现eNB的告警“小区退服,时钟故障”(1018003),不可能是以下哪种原因造成的()。

A. GPS信号弱

B. GPS馈线进水

C. 基带板挂死

D. 主控板挂死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C

)如果出现eNB的告警“小区退服,天线故障”(1018006),不可能是以下哪种原因造成的()。

A. 天线损坏

B. RRU与天线之间的馈线进水

C. RRU与天线之间的馈线被割断

D. RRU掉电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D

如果出现eNB的告警“小区退服,射频单元退服”(1018000),不可能是以下哪种原因造成的()。

A. RRU损坏

B. RRU掉电

C. Ir接口光纤损坏

D. 基带板挂死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D

如果出现eNB的告警“小区退服,基带板卡退服”(1018001),不可能是以下哪种原因造成的()。

A. SCTx单板挂死

B. 基带板挂死

C. 基带板被拔出

D. 基带板掉电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

如果出现eNB的告警“小区退服,光口不可用”(1018007),不可能是以下哪种原因造成的()。

A. 基带板上Ir接口光模块型号不匹配

B. 基带板上Ir接口光模块被拔出

C. 基带板上Ir接口光纤收发接反

D. 基带板上Ir接口光模块损坏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C

小区基站切换 测量 判决 执行

LTE TAU

TA(Tracking Area)和TAI(Tracking Area Identity)

跟踪区。为了确认UE的位置,LTE网络覆盖区将被分为许多个跟踪区(Tracking Area, TA) TA功能与3G的位置区(LA)和路由区(RA)类似,是LTE系统中位置更新和寻呼的基本单位。

TA用TA码(Tracking Area Code, TAC)标识,一个TA可包含一个或多个小区,TAC在这些小区的SIB1中广播与LAC、RAC类似,网络运营时用TAI作为TA的唯一标识,TAI由MCC、MNC和TAC组成,共计6字节。

TAU(Tracking Area Update)

跟踪区更新,当UE从一个TA移动到另一个TA时,必须在新的TA上重新进行位置登记以通知网络来更改它所存储的移动台的位置信息,这个过程就是跟踪区更新。

TAI LIST

UE在附着时,MME会为UE分配一组TA list(长度1~16)并发送给UE保存,当需要寻呼UE时,网络会在TA list所包含的小区内向UE发送寻呼消息。

TAI LIST长度为8~98字节,分为三种类型,最多可包含16个TAI。

UE附着时,MME通过ATTACH ACCEPT或TAU ACCEPT消息为UE分配一组TAI(TAI list) 当需要寻呼UE时,网络在TAI list所包含的所有小区内向UE发送寻呼。

UE收到TAI LIST后保存在本地,移动过程中只要进入的新TA的TAI包含在TA LIST中,UE都无需发起TAU过程。

触发条件

UE进入新的跟踪区,即UE发现当前的跟踪区域码(TAC)不在UE注册网络的TA List中;

周期性TAU由核心网 T3412定时器控制,当定时器超时之后,UE主动发起TAU流程;

UE从其他网络回到EPS网络。

TAU作用

进入新的TA时,其跟踪区标识(TAI)不在UE存储的TAI List内,TAU可以在网络中登记新的用户位置信息

给用户分配新的GUTI。在以下两种场景下,MME会分配新的GUTI

若TAU过程中更换了MME Pool,则核心网会在TAU Accept 消息中携带新的GUTI分配给UE

如果MME打开了GUTI重分配开关,则每次TAU的时候,MME都会分配新的GUTI给UE

使UE和MME的状态由EMM-DEREGISTERED变为EMM-REGISTERED。UE短暂进入到无服务区后回到覆盖区,信号恢复,且周期性TAU到期

IDLE态用户可通过TAU过程请求建立用户面资源

TAU的流程

空闲态TAU流程

当手机处于空闲态时,若UE发生位置更新或周期性位置更新定时器超时,手机会主动发起TAU流程

空闲态TAU流程描述如下:

UE随机接入eNodeB,建立上行链路的同步;

在RRC空闲态时,UE先和eNodeB建立RRC连接,并通过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消息携带 NAS消息(TAU Request),通过TAU Request消息触发TAU流程;

新MME通过 old GUTI 获得老MME/S4 SGSN 地址,并发送Context Request 消息去找回用户的信息。老MME利用完整的 TAU Request消息来检查Context Request消息的有效性,而老SGSN则会通过 P-TMSI Signature 来验证其有效性。如果新MME指明其已经对UE进行过鉴权或者UE已经通过老 MME/SGSN 的有效性检查,老MME/SGSN 就会开启一个定时器,用来监控资源删除情况;

老MME/SGSN 发送 Context Response 消息来响应MME;

如果第2步的有效性检查失败,则需要进行鉴权流程;

新MME还需决定是否要更换SGW,可能需要重新选择SGW;

新MME发送Context Acknowledge消息给老MME/SGSN ,以保证老MME/SGSN 能够及时更新SGW、PGW以及HSS的相关信息,防止一次TAU流程还未完成,UE又发起回到老MME/SGSN 的TAU流程;

MME为UE建立MM上下文。MME会验证来自UE的EPS承载状态和从老MME/SGSN 得来的承载上下文,并且释放那些非活动态的用户承载资源。如果没有承载上下文,则MME将会发起TAU Reject 拒绝消息。如果新MME选择一个新的SGW,则新MME会向新SGW发送Create Session Request消息(图中为Modify Bearer Request消息)去建立承载;

新SGW发送Modify Bearer Request消息给相关的PGW;

PGW修改自己的承载上下文,并且返回Modify Bearer Response消息给SGW;

SGW更新它的承载上下文并返回Create Session Response 消息给新MME,这样就可以进行上行数据报文转发了;

MME验证自己是否有来自原侧 MME/SGSN 的签约数据,若没有,则MME发送 Update Location 到HSS去取用户的签约信息;

HSS发送 Cancel Location 给老MME,将 Cancellation Type 设置为Update Procedure;

如果第2步中的定时器已经超时,则老MME将删除MM上下文,否则会在定时器超时之后删除上下文。这样当第一次TAU还没进行完,但UE又触发另一个TAU流程到老MME的时候,能保证MM上下文还存放在老MME中;

当老SGSN收到 Context Acknowledge 消息,并且UE还有lu连接,则老的SGSN会在第2步中设置的定时器超时之后发送 lu Release Command消息到RNC(RNC在4G中没有独立的实体了,功能被划分到eNodeB和核心网网元中)以释放 lu 连接;

RNC 发送 lu Release Complete消息响应老SGSN;

HSS发送 Update Location Ack消息响应新MME;

当第2步中的定时器超时之后,老MME/SGSN 会释放承载资源。如果老MME/SGSN 在Context Acknowledge 消息中收到SGW变换过的说明,则老MME/SGSN 将删除EPS承载资源,即发送 Delete Session Request给老SGW;

老SGW发送 Delete Session Response 确认消息;

新MME 向UE发送TAU Accept 消息。如果新MME重新分配了 GUTI ,那么也会通过这条消息下发给UE;

在MME下发TAU Accept 过程中,同时需要进行 RRC Secur Mode Command 以及UE能力查询;其中,eNodeB 给UE下发的 TAU Accept 包含在RRC重配置消息中;

如果TAU Accept 消息重新分配了GUTI,那么UE会发送TAU Complete消息给MME侧;

TAU完成以后,核心网通知eNodeB 立即释放RRC连接,UE重新回到空闲态。

带active的TAU流程

    IDLE下,如果有上行数据或者上行信令(与TAU无关的)发送,UE可以在TAU request消息中设置"active"标识,来请求建立用户面资源,并且TAU完成后保持NAS信令连接。如果没有设置"active"标识,则TAU完成后释放NAS信令连接。

    IDLE下发起的也可以带EPS bearer context status IE,如果UE带该IE,MME回复消息也带该IE,双方EPS承载通过这个IE保持同步。

    IDLE下发起的不设置"active"标识的正常TAU流程如下图所示:

不带active的TAU流程

IDLE下发起的不设置"active"标识的正常TAU流程如下图所示:

连接态的TAU流程

connected下发起的TAU流程如下图所示:

连接态的TAU比较简单,不需要建立RRC,TAU完成后也不需要释放RRC。

连接态下的TAU大多用于手机移动到新的跟踪区。

PCImod3 可以稍微带着讲一下

5G NR中的PCI

最大的区别就是5G中有1008个PCI,所有PCI的集合被分成168个组(对应协议38.211中的 ,取值范围0 ~ 335),每组包含3个小区ID

模3干扰:影响PSS 的同步信号解调;模4干扰:子载波上的DMRS for PBCH是通过mod 4计算的,可能造成DMRS干扰。模30干扰:同LTE

MIMO技术 以及基站天线下倾角 功率等等

空分复用模式

空分复用(Space Multiplexing,SM)思想是把1个高速的数据流分割为几个速率较低的数据流,分别在不同的天线进行编码、调制,然后发送。天线之间相互独立,一个天线相当于一个独立的信道,接收机利用空间均衡器分离接收信号,然后解调、解码,将几个数据流合并,恢复出原始信号

空间分集模式

空间分集(Space Diversity,SD)的思想是制作同一个数据流的不同版本,分别在不同的天线进行编码、调制,然后发送,如图所示,这个数据流可以是原来要发送的数据流,也可以是原始数据流经过一定的数学变换后形成的新数据流。同一个东西,不同的面貌。接收机利用空间均衡器分离接收信号,然后解调、解码,将同一数据流的不同接收信号合并,恢复出原始信号。空间分集可以起到可靠传输数据的作用

MIMO系统可根据不同的系统条件、变化的无线环境采用不同的工作模式,协议中定义了以下七种MIMO的工作模式:

1.单天线工作模式:传统个无线制式的天线工作模式。

2.开环发射分集:利用复数共轭的数学方法,在多个天线上形成了彼此正交的空间信道,发送相同的数据流,提高传输可靠性。

3.开环空间复用:在不同的天线上人为制造“多径效应”,一个天线正常发射。其他天线引入相位偏移环节。多个天线的发射关系构成复矩阵,并行地发射不同的数据流。这个复矩阵在发射端随机选择,不依赖接收端的反馈结果,就是开环空间复用。

4.闭环空间复用:发射端在并行发射多个数据流的时候,根据反馈的信道估计结果,选择制造“多径效应”的复矩阵,就是闭环空间复用

5.MU-MIMO:并行传输的多个数据流是由多个UE组合实现的,就是多用户空间复用。

6.Rank=1的闭环发射分集:作为闭环空间复用的一特例,只传输一个数据流,也就是说空间信道的秩Rank=1。这种工作模式起到的是提高传输可靠性的作用,实际上是一种发射分集的方式。

7.波束赋型:多个天线协同工作,根据基站和UE的信道条件,实时计算不同的相位偏移方案,利用天线之间的相位干涉叠加原理,形成指向特定UE的波束。

考题:在高速和SINR值较差场景,最好的自适应传输模式是哪个(开环传输分集)。

信道编码的目的是使数据流具有纠错能力和抗干扰能力。信道编码是在源比特数据流中按照一定规则加入一些冗余比特,接收端可以用来判断或纠错。

常用的信道编码规则是Turbo编码。Turbo码接近了香农公式所揭示的信道极限容量。但在大数据量的情况下,LDPC(低密度奇偶校验码)可获得比Turbo码更高的编码增益,同时还能降低接收端解码的复杂度,受到很多公司推崇。

信道编码的目的是增加无线通信可靠性,但它增加了冗余比特,使有用信息数据传输比例减少,增加了系统开销。

接下来的过程是交织。交织的过程是打乱原来的比特流顺序。这样做之后,连续的深衰落对信息的影响实际是作用在打乱顺序的比特数据流上;在恢复原来的顺序后,这个影响就不是连续的了,而是离散的,就可以方便地根据冗余比特恢复受干扰的原始数据。

加扰是对编码后的数据逐比特地与扰码序列进行运算。扰码序列是一种PN序列(Pseudo-Noise Sequence,伪噪声序列)。PN码可以将数据间的干扰随机化,可以对抗干扰。同时使用PN序列加扰,类似给数据上了一把锁,而这个PN序列就是钥匙。在接收端,有了这把钥匙才能开始这把锁。也就是说加扰起到了保密的作用,可以对抗窃听。

调制是将比特数据流映射到复平面上的过程,也叫复数调制。QAM是幅度、相位联合调制技术,它同时利用了载波的幅度和相位来传递信息比特。

复平面这种数学工具很适合用来表示这种既有幅值调制,又进行相位调制的变换关系。

如果说调制后的符号为x,x可以用I和Q来表示,即x=I+jQ。符号的I、Q分量,分别对应复平面的实部和虚部,也就是水平和垂直方向。

复数调制的输入是由0、1组成的比特流,输出的是I、Q值。映射出来的I、Q分量,再采用幅度调制,分别调制在相互正交的两个载波(如cos wt和sin wt)上或相互正交的两个时隙上。

LTE的复数调制有BPSK、QPSK、16QAM、64QAM。对比3G HSDPA中最高阶的调制方式仅到16QAM,而LTE中最高阶的调制方式可到64QAM。

完成调制后,基带将进行MIMO相关的处理。将信道编码、调制后的比特数据流送到发射天线端口的过程有两个子过程:层映射和预编码

OFDM技术的主要优缺点

OFDM除了能够有效抑制和消除由于信道的时延扩展引起的频率选择性衰落、具有较高的频谱利用率和容易实现调制解调外,还存在以下主要优点:

1.无线数据业务一般都存在非对称性,即下行链路传输的数据量要远远大于上行链路的数据传输量。无论从用户数据业务要求,还是从无线通信系统自身的要求考虑,都希望物理层支持非对称高速数据传输,而OFDM系统可以很容易地通过设置不同的子载波数目分别用于上行和下行链路中实现不同的传输速率。

2.由于无线信道存在频率选择性,不可能所有工作的子载波都同时处于较深的衰落情况中;所以,一方面可通过动态比特分配以及动态子信道分配的方法,充分利用信噪比较高的子信道,从而提高系统的性能;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信道编码的方式,利用宽带信道的频率分集,用信噪比较高子信道传输的数据恢复低信噪比子信道传输的数据。

  1. OFDM系统可以方便地与其他多址接入方法相结合使用,构成OFDMA系统,使得多个用户可以同时利用OFDM技术进行信息传输。

但是,OFDM系统中时域信号是多个子信道信号的叠加;OFDM系统与单载波系统相比,存在如下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1.高精度的CSI估计问题;

要进行高速率的数据传输,同时要保持较高的频谱利用率;OFDM系统需要使用密度更高的星座点进行符号映射;接收端采用相干检测技术,接收端在解调时需要知道Csl。在无线通信中,由于移动台的运动和接收端所处的环境不可预知,CSI是未知的并随时间变化,接收端需要通过信道估计获得对传输信道高精度的CSI估计。在使用高密度星座点的OFDM系统中,CSI的估计精度对系统的性能有较大地影响,在尽量保持信道估计算法复杂度的前提下,如何减小CSI估计的均方误差(MeanSquareError,MSE:)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另一方面,为了接收端能够进行信道估计,经典无线OFDM系统均使用在频域插入导频的方式,但导频需要OFDM系统工作子载波的一部分进行传输,因此要消耗一定频谱资源;如何减少或消除频域的导频以进一步提高OFDM系统频谱利用率并要保证接收端能够获得Csl的高精度估计值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2.易受频率偏差的影响;

由于OFDM系统工作子载波的频谱相互交叠,这就对子载波之间的正交性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然而由于无线信道存在时变性,传输过程中会出现信号频率的偏移,例如多普勒频移;或者由于发射端振荡器与接收端振荡器之间存在频率偏差,都会使得OFDM系统子载波之间的正交性遭到破坏,从而导致子信道间的相互干扰(Inter-Carrier Interference,ICI),使系统性能恶化。

3.存在较高的峰值平均功率比;

与单载波系统相比,OFDM系统的输出容易导致出现较大的峰值平均功率比(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PAPR)。高PAPR对发射机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功率放大器的动态范围不能够满足信号的变化,则信号通过放大器后波形会发生畸变,使叠加的信号频谱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各个子载波之间的正交性遭到破坏,产生ICI和带外辐射。

各种接口 xn(x1,x2)

LTE无线侧接口协议::::::之:X2接口

1. X2接口概述

X2接口是eNB之间通信的接口,采用了与S1一致的原则,体现在X2接口的用户面协议结构与控制面协议结构均与S1相类似。

通常情况下,UE跨eNB的切换会优先选择X2切换,但是进行X2切换的两个ENB必须要在同一个MME。

2. X2接口功能

1.移动性管理,包括切换资源的分配、UE上下文的释放等;

2.负荷管理,用于eNB间互相传递负荷信息、资源状态;

3.错误指示,用于指示eNB之间在交互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未定义的错误信息;

4.复位,对eNB之间的X2接口进行复位;

5.X2接口的建立,用于eNB之间互相交换小区信息;

6.eNB配置的更改,为了eNB之间正确的交互信息,需要将发生更改的配置信息发送给对方,以达到信息的统一;

7.与负荷和干扰相关的信息,此类信息主要用于小区间干扰协调中,如用于上行ICIC的HII(高干扰指示)以及OI(负载指示),用于下行ICIC的RNTP(相对窄带发射功率);

8.与切换相关的信息,基于X2口的切换的目的是达到快速的切换,所以X2口的切换是无缝切换或者无损切换,与S1口相比,协议上优先支持X2口切换;

3. X2接口的主要工作

3.1 X2接口的建立

(1)目的

在两个eNB间交换应用层数据信息,从而保证X2接口的正确交互

Main IE

(2)服务小区信息:

1.PhyCID和Cell ID (CGI)

2.TAC

3.2 X2接口的切换

(1)目的

在eNB中为即将进行的切换建立所需资源

(2)Main IE

1.Cause(原因)

2.Target Cell ID和GUMMEI(全局唯一MME标识)

3.3 X2接口的释放

目的

(1)传送信号给源NodeB,告诉用于切换中UE上下文传送的控制面资源将被释放

(2)在接收UE CONTEXT RELEASE 信息基础上,源eNB会释放关于UE上下文的无线和控制面资源

lte中的RSRP、RSRQ、SINR、MCS介绍

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是在某个Symbol内承载Reference Signal的所有RE上接收到的信号功率的平均值;

取值范围:-44~-140dbm 值越大越好  对应判断题

eg.

RSRP的值有正数有负数,单位是dB。

A. 对

B. 错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错

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接收信号的强度指标)则是在这个Symbol内接收到的所有信号(包括导频信号和数据信号,邻区干扰信号,噪音信号等)功率的平均值

RSRQ(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Quality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则是RSRP和RSSI的比值,当然因为两者测量所基于的带宽可能不同,会用一个系数来调整,也就是 RSRQ = N*RSRP/RSSI

eg.  RSRQ为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定义为RSRQ=N×RSRP/(E-UTRACarrierRSSI);其中,N为E-UTRACarrierRSSI测量带宽中的RB个数。(RSSI)定义为测量带宽内UE在N个RB上观测到的、源自共信道服务和非服务小区干扰、邻信道干扰、热噪声等总接收功率的线性平均值(单位W)。分子和分母应该在相同的资源块上获得。

A. 对

B. 错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对

where N is the number of RB’s of the E-UTRA carrier RSSI measurement bandwidth.

RSRP 指示了想要的信号强度,而RSRQ,由于引入了RSSI, 所以还额外考虑了干扰水平。

取值范围:-3~-19.5 值越大越好

SINR: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是接收到的有用信号的强度与接收到的干扰信号(噪声和干扰)的强度比值。

取值范围:0~-30 值越大越好

下行RS的SINR = RS接收功率 /(干扰功率 + 噪声功率)= S/(I+N)

RS接收功率 = RS发射功率 * 链路损耗

干扰功率 = RS所占的RE上接收到的邻小区的功率之和

上行SINR计算:

每个UE的上行SRS都放置在一个子帧的最后一个块中。SRS的频域间隔为两个等效子载波。所以一个UE的SRS的干扰只来自于其他UE的SRS。

SINR = SRS接收功率 /(干扰功率 + 噪声功率)

SRS接收功率 = SRS发射功率 * 链路损耗

干扰功率 = 邻小区内所有UE的SRS接收功率之和

可略过

GPRS核心网-GTP-C协议解析

GTP用于在服务网关(S-GW)和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GW)以及S-GW和移动性管理实体(MME)之间为用户设备建立GTP隧道。如图-EPC架构:

GTP包含单独的协议

GTP包括在UDP / IP上传输的控制平面(GTP-C),用户平面(GTP-U)和计费(从GTP-C派生的GTP)流量。

GTP-C-在核心GPRS网络中的S-GW和P-GW之间执行信令,以激活和停用用户会话,调整服务质量参数或更新从另一个S-GW到达的漫游用户的会话。GTP-C支持以IPv4格式传输控制数据包。它用于各种EPC(演进的分组核心)信令接口,例如S5,S8和S11。还承载各种类型的控制平面信令消息。GTP-C端口号是2123。

GTP-U-在核心GPRS网络内以及在无线访问网络(RAN)和核心网络之间传输用户数据。GTP-U支持IPv4和IPv6用户数据,但传输是IPv4。它跨多个信令接口(例如S1,S5和S8)封装和路由用户平面流量。GTP-U消息是用户平面消息或信令消息。GTP-U端口号是2152。

MME

MME是移动管理实体,是一个用于信令控制的网元,主要做移动的管理,此外还需要做会话相关的控制处理。

MME主要的功能是:

1、NAS信令处理

2、 3GPP内不同节点之间的移动性管理

3、PGW和SGW选择

4、漫游控制

PGW

PGW是PDN网关,所谓PDN就是公共数据网,可以理解成核心网后端的网络系统,PDN负责用户数据包与其他网络的处理。

PGW功能描述:

1、基于用户包过滤

2、IP地址分配

3、上下行传输层数据包标记

4、上下行的承载绑定、校验。

SGW

SGW是服务网关,它是数据面的网元,所谓数据面可以理解成数据传输的通道,负责本地网络用户数据的处理部分。

SGW功能描述

1、(基站)eNodeB之间的切换的本地

2、数据包路由和转发

3、上下行传输层数据包标记

4、用户和QCI力度的统计,主要用于运营商间计费

5、基于用户、PDN和QCI力度的上下行的计费。

EPC网元之间的接口

上面已经描述了MME、SGW、PGW。接下来介绍EPC协议围绕这三个网元之间的接口讲解。分别是eNodeB和MME之间的(S1-MME),eNodeB和SGW之间的(S1-U),MME和SGW之间的(S11),SGW和PGW之间的协议(S5)

S1-MME接口承载的协议是S1-AP/SCTP/IP,S1-U承载的协议是GTPv1-U,S5接口承载的协议是GTPv2-C。

PSS和SSS的位置

  • 时域上的位置

对于LTE-FDD制式,PSS周期的出现在时隙0(子帧0)时隙10(子帧5)最后一个OFDM符号上,SSS周期的出现在时隙0(子帧0)时隙10(子帧5)倒数第二个符号上。
对于LTE-TDD制式,PSS周期的出现在
时隙2(子帧1)时隙12(子帧6)第三个OFDM符号上,SSS周期的出现在子帧0子帧5最后一个符号上。

LTE协议栈架构

1、LTE接口

LTE接口分为空中接口地面接口,接口协议的架构称为协议栈

LTE的空中接口为UE到eNB的LTE-Uu接口,地面接口有eNB之间的X2接口和EPC和eNB之间的S1接口。

1.1、空中接口

空中接口可以分为3个层,

L1:物理层(PHY)

L2:数据链路层(DLL)

L3:网络层(NL);

分2个面  用户面 控制面

用户面主要是数据相关,控制面主要是业务相关。

物理层没有区分用户面和控制面,但第二层以上就开始区分了,在核心网中,两个面位于不同的实体上。

三层和两面可以用图表示:

       用户面没有L3层功能模块,L2层的主要功能模块有:媒质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包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发送端的IP数据流经过头压缩,加密,分段,复用,送到物理层,接收端以相反顺序恢复数据帧。控制面的第二层与用户面的对应模块类似,只是在PDCP中还需对信令作完整性校验。

      L3层是对控制面而言的,具有两个模块: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非接入层(Non Access Stratum,NAS)。位于eNB的RRC向层一层二释放设置参数,同时向UE传达核心网的参数,负责系统信息的广播、寻呼、RRC连接管理、无线资源控制,以及移动性管理。NAS负责UE和MME之间的信令交换,eNodeB只起到传输作用。

    1.2、地面接口

同级之间接口X2

上下级接口S1

    X2:用于eNB和eNB之间的连接,在用户面上提供基于IP的不可靠业务数据连接(UDP/IP + GTP-U),在控制面上基于IP的可靠信令传输(IP + SCTP)。

    S1:S1接口连接eNB和核心网的SGM,也是建立在IP基础上,与X2架构基本一致。

 1.3、用户平面协议栈

如下图所示:

●物理层:负责处理编译码、调制解调、多天线映射以及其它电信物理层功能。和硬件紧密相关,需要协同工作。

●MAC层:负责处理HARQ重传与上下行调度。应该说L2的精华就在这边,重传和调度能做好,对于整个产品来说,速率就能体现出来。

●RLC层:负责分段与连接、重传处理,以及对高层数据的顺序传送。

●PDCP层:负责执行头压缩以减少无线接口必须传送的比特流量。

LTE系统的数据处理过程被分解成不同的协议层。上图阐述了LTE系统下行传输的总体协议架构,下行数据以IP包的形式进行传送,在空中接口传送之前,IP包将通过多个协议层实体进行处理。

1.4、控制平面协议栈

如下图所示:

控制平面协议栈主要包括非接入层(NAS)、RRC、PDCP、RLC、MAC、PHY层。其中,PDCP层提供加密和完整性保护功能,RLC及MAC层中控制平面执行的功能与用户平面一致。RRC层协议终止于eNode B,主要提供广播、寻呼、RRC连接管理、无线承载(RB)控制、移动性管理、UE测量上报和控制等功能。NAS子层则终止于MME,主要实现EPS承载管理、鉴权、空闲状态下的移动性处理、寻呼消息以及安全控制等功能。

●RRC层:支持终端和eNode B间多种功能的最为关键的信令协议。广义上来说,还包括无线资源算法,实际应用中的无线行为,都是由它来决定的。

●NAS层:处理UE和MME之间信息的传输,传输的内容可以是用户信息或控制信息。包括会话管理,用户管理,安全管理等。NAS层以下,我们称为AS层,而NAS对于eNode B是透明的,从上图可以看到,eNode B是没有这层协议的,所有NAS消息,对于他来说,就是过路。

1.5、TDD和FDD

       LTE可以同时支持TDD和FDD两种双工模式,两者只在物理层软件上不同,MAC层以上都是类似的。

      TDD双工是在同样的频率上对时间复用;FDD是在连续时间上对频率复用。图6-3直观描述了FDD和TDD的区别。目前标准支持的频段数量FDD明显多于TDD,FDD的频段特性也更优。

2、信令和数据流

下图描述了用户数据和控制数据的流向:

下图简要描述了LTE协议不同层次的结构、主要功能以及各层之间的交互流程。该图给出的是eNode B侧协议架构,UE侧的协议架构与之类似。

无线通信网络学习之LTE关键技术之ICIC

ICIC:Inter 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

对于蜂窝网络小区吞吐量起到关键限制的指标是小区干扰,特别是小区边缘用户。因为LTE系统所支持的频率复用因子是1,所以小区间干扰的细致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ICIC设计准则是不降低或者小幅降低小区总吞吐量为代价,提高边缘用户的吞吐量。

提高边缘用户吞吐量两种方法:一是增加边缘用户RB数,一是提高边缘用户信噪比(SINR),

注:RB数是无线链路承载(Radio Bear)

增加边缘用户RB数,就会降低中心用户的RB数,随之小区总的吞吐量也降低。提高边缘用户的SINR的手段是本小区边缘用户与干扰邻区中心用户使用相同位子的RB资源,通过降低干扰邻区中心RB资源的发射功率(负荷较高时),或者不发射(负荷较低时),来降低邻区干扰,但是降低干扰邻区 中心RB资源的发射功率,很容易造成干扰邻区中心用户的SINR,从而降低中心用户和总吞吐量,除非邻区中心用户发射功率有剩余,即其SINR已超过最大MCS格式需要的解调门限。

系统负荷较低时,ICIC可以提高小区边缘用户的吞吐量,而不牺牲小区总吞吐量;而当系统负荷较高时,除非小区中心用户的SINR已经超过最大MCS格式需要的解调门限,否则必然会造成小区总吞吐量的下降,此时ICIC更多是起到负荷均衡的作用。

根据基带处理方式,可以分为分布式ICIC和集中式ICIC;

根据小区信息交互频率,可分为静态ICIC和动态ICIC,静态ICIC又可以根据边缘频带的复用程度分为FFR和SFR。

FFR(Fractional Frequency Reuse):部分频率复用

SFR(Soft Frequency Reuse):软频率复用

频率复用因子为1(同频复用)

总结:宁愿牺牲一定带宽来避免边缘同频干扰的技术,就叫ICIC(Inter-Cell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小区间干扰协调)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Agony-Cody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