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所有操作都只要在root用户下进行哈
fdisk的用法:
fdisk常用于对于新加磁盘进行分区的时候
详细的操作可以查看我的第一篇博客:
使用vm给redhat7.9扩充磁盘(附详细图文)-CSDN博客
partd的用法:
1.选择要操作的磁盘:在命令行中输入“parted /dev/sdX”(其中“sdX”是要操作的磁盘的设备名称)。
2.创建新的分区表:输入“mklabel gpt”命令来创建一个新的 GPT 分区表。
3.创建分区:输入“mkpart primary ext4 start end”命令来创建一个主分区,其中“ext4”是文件系统类型,“start”和“end”分别是分区的起始和结束位置。
4.保存更改:输入“quit”命令退出 parted,并保存所做的更改。
5.打印分区表:输入“print all”命令可以打印整个分区表的信息,包括分区号、文件系统类型、起始和结束位置等。
6.删除分区:输入“rm partition_number”命令可以删除指定编号的分区。
7.调整分区大小:输入“resizepart partition_number end”命令可以调整指定编号的分区的大小,其中“end”是新的结束位置。
8.切换分区表类型:输入“mklabel type”命令可以将分区表类型切换为指定的类型,例如“mklabel msdos”将分区表类型切换为MBR。
UUID="93ce6cdb-1f9c-4b70-b055-31adec159d89" /data defaults 0 0
形式如此的表示:
两个0表示表示dump和fsck的优先级
UUID为"93ce6cdb-1f9c-4b70-b055-31adec159d89"的文件系统将被挂载到/data
目录,使用默认的挂载选项,并且dump和fsck工具不会对这个文件系统进行检查和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