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NAS再进化,硬核更新再升级!极空间NAS 4月新系统全方位解析
哈喽小伙伴们好,我是Stark-C~
极空间NAS 4月的更新升级想必大家都收到推送了吧~
虽说极空间现在已经做到了“月月更新,越用越懂你”的AI NAS目标,但是这个4月的更新可以说是近几个月来最猛的一次,没错,就是火力全开,量大管饱的那种~。
本次的更新升级内容非常多,从系统层面,到软件应用,以及客户端等都得到了不小的改进和优化。而最值得称赞的,莫过于本次升级还带来了许多大家备受期待的核心功能,可以说全是干货!
所以这篇文章将带大家体验极空间性价比最高的四盘位NAS——极空间私有云Q4,感受最新系统带来的“真香”体验。让大家看看,一台售价一千多元的NAS,竟然也能拥有旗舰机的强大功能!
一,全新改版的客户端
🔺极空间的工程师们也是耿直Boy呀,知道单是内在改变还不够,还要让用户从外就能看出此次大更新的不同,比如说PC客户端的UI界面也是经过了重新优化和调整,现在的界面比之前更加简洁和直观,操作起来也比之前更加便捷。
🔺包括很多应用的图标icon也都经过全新设计,变的更有辨识度了,让我们一眼就能认出它所对应的功能。
🔺我们现在在新的客户端桌面空白处鼠标右键除了可以快速“更改壁纸”,还能“调整图标顺序”。
🔺也就是说现在的桌面图标支持自定义排序,我们直接通过拖拽的形式将常用的应用排在前面,从而实现快速访问,节省寻找的时间。
🔺另外手机端也经过重新优化和调整。可以看到现在的手机端的界面比之前更加大气和炫酷,同时首页板块还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个性化的设置,比如说调整板块的顺序,设置APP的主题外观等。
🔺甚至连TV端也没放过,现在我们可以将极影视设置为默认打开应用,之后每次在电视上打开极空间就会自动进入极影视,而不是和之前一样还需要选择下级菜单。虽说是小改变,但使用效率确实提高了。
二,全终端Strm直链播放
可能还有小伙伴对Strm直链播放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我这里先给大家直接看效果,再说结论。
🔺上图就是我某网盘里面的影视资源生成的Strm文件,每个文件还不到1kb,但这些影视文件的实际大小其实都超过10GB的。
我这里生成的Strm文件可以直接被极影视正常识别并刮削,也能正常播放,几乎和本地影视文件一样使用(前提需要使用的网盘需是会员,要不然播放没速度)。
简单来说,本地的Strm文件其实就相当于影视文件,除了几乎不占存储空间,还不会被网盘运营商风控(因为之前有新手直接挂载网盘到极空间然后让极影视刮削导致被封号的案例)。
Strm直链播放让我们没有大容量硬盘也能拥有海量影视库,支持的网盘也非常多,只要是Alist能挂载的,它几乎都能完美支持。所以说,这个功能绝对是影视仓鼠们的屯影利器。
当然,极空间的Strm生成教程我也早就为大家安排好了:
🔺生成Strm文件之后,就可以直接把这些文件当做本地影视文件一样,直接将它们添加到极影视。
🔺然后极影视就能对它们进行整理和刮削了。刮削的速度以及准确度和本地文件没有任何区别,只要影视文件的名称不是太离谱,基本都是迅速识别成功。
🔺播放体验也是非常赞的,极影视内所有的功能,包括在线字幕搜索,剧集播放列表等都可以正常使用。
🔺并且极空间的Strm直链播放还是支持全平台的,也就是说,除了PC端,我现在在手机上,或者电视上都能通过极影视正常打开并播放Strm文件。
三,新增Docker Compose图形化面板
🔺这个功能可以说是很多折腾党(当然也包括我)期待已久的了吧?。Docker Compose可以让我们在不使用SSH终端工具的前提下,也能通过图形化页面通过命令的方式快速部署Docker容器,可以说是简单高效,还不用担心安全方面的问题。
🔺比如说很多小伙伴心心念的nas-tools,之前还要一个个的拉取镜像再配置,繁琐不说还容易出错。而现在通过极空间的 Compose 功能我们仅需一个docker-compose.yml
文件,或者一条完整的命令代码就能一键部署并启动所有容器,并且还能定义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另外极空间在部署Compose的时候有个非常贴心的设置,就是yml代码命令中需要映射的本地真实路径,我们可以直接通过“查询路径”的方式直接找到。
🔺查询路径可以直接打开文件管理器,然后我们找到需要映射的文件夹,点击“复制路径”,就能一键复制到该文件夹在NAS中的真实路径。
🔺然后将复制下来的路径直接粘贴到yml代码对应的位置即可。可以说极空间的这个设定非常讨巧,更改路径太方便了!既搞定了它真实路径过于隐蔽的弊端,还让我们在互联网上找到的任何docker-compose.yml
“拿来即用”。
🔺相比之前纯粹的Docker部署,Compose不仅可以一次完成多个Docker容器的部署,还能统一管理所有Docker容器,包括启动、重启、停止,以及删除,都可以一键搞定。
🔺更重要的是Compose想要更新Docker镜像也是非常便捷,仅需在Compose配置中将镜像设定为“latest”,然后“重新构建”,就能得到最新的Docker镜像了。(一样的思路,还能指定特定版本的Docker镜像~)。
🔺Docker Compose的使用必须使用标准的yml文件代码,很多时候我们可能找到的是docker run命令,可以在这个网站【https://www.composerize.com】转换一下就可以了。
🔺或者直接将找到的docker run命令扔给极空间的DeepSeek也非常好使,只不过它思考的时间略长,不太适合我这样的急性子~
四,上线离线文档编辑
🔺考虑到很多小伙伴的办公使用场景,极空间此次还为我们带来了非常nice的“文档编辑”套件,它使用的是非常强大的开源办公套件 ONLYOFFICE 社区版。
🔺文档编辑提供了文档、表格和演示文稿浏览、创建、编辑和协作功能,极空间集成这个套件以后,就能实现文档的离线编辑,所有的操作以及存储都在本地,可以满足一些团队或者企业办公对隐私性要求比较高的需求。
🔺ONLYOFFICE的文档编辑还是非常专业的,除了拥有多种模版和插件,基本上大家办公常用到的文本格式设置、插入元素、评论与标记功能全都支持,如果是团队实时协作也是它的一大优势。
🔺比较贴心的是它还支持自动保存,且每次编辑都会生成历史版本,除了随时查看回溯旧版本,还能一键还原历史版本。这样不管是对于防止数据丢失,还是我们文档数据的审计和回顾都非常有用。
🔺当然,我们也能在设置里面根据需求自定义历史版本的保留数量以及自动保存的频率。
🔺同时编辑中的任何文档我们也能直接一键分享,并设置分享的密码以及有效期。
🔺说到分享这里也顺便提一嘴:之前大家吐槽的极空间分享长链接终于被pass了,现在开始支持更便捷的短链接分享,攻城狮们还是很听劝的对吧~
五,内置浏览器玩出新高度
🔺内置浏览器也终于上线了!极空间此次采用的是Docker的Chrome浏览器,并且针对系统进行了深度的优化和定制。
🔺首先安装方便,我们仅需在向导页面配置好浏览器的用户名、密码和浏览器的下载路径即可一键安装,有科学的这里还能挂上代理。
🔺安装好之后输入配置的用户名和密码即可登录。
🔺打开之后可以看到极空间这边已经为我们做好了所有的初始化设置,语言默认便是中文,可以说是开箱即用,确实省心。
🔺最重要的是,它虽说和传统Docker部署的一样,也是采用的VNC远程桌面的方式连接,但是它在输入的时候并不需要剪贴板中转,而是直接和本地浏览器一样直接输入,甚至还能直接复制粘贴,这一点可是Docker部署的浏览器办不到的。
🔺极空间有了本地浏览器之后我们可以干很多事,比如随意访问和极空间同局域网内的任何设备与服务。
🔺浏览器完全可以当做本地浏览器一样使用,比如同步账号就能实现跨设备访问以及密码自动填充,更主要的是还能借助家里的特殊网络干很多有意思的事(懂的都懂~)。
🔺碰到有个需要的文件或者资源啥的还可以直接下载。
🔺下载的文件和资源直接就能在我们极空间NAS的硬盘中,路径就是我们开始配置的位置。
🔺因为默认是谷歌引擎,实在达不到网络要求的咱们可以启用其它引擎,比如说必应。
🔺另外还有个消息就是极空间的程序员们正在加班加点搞定浏览器的声音问题,等到那个时候,不知道极空间的内置浏览器会不会被在座的各位玩出花来~。
六,全面拥抱115网盘
🔺115网盘可以说是资深网友的老网盘了!之前刚出来的时候很多网友都薅到它的永久大空间,甚至还有部分得到永久VIP的小伙伴。目前疾空间终于和115网盘牵手,成为网盘备份的第六大网盘(据说后期还会持续增加中...)
🔺极空间的115网盘是经过官方认证过的,所以大家可以放心大胆的随意折腾,不用担心风控警告或者封号什么的。
(并且我还得到内部消息说极空间后续还支持将115网盘成为极影视的外挂网盘,这么一来我们就不用折腾极影视的Strm直连播放,就能实现资源的跨平台播放,真的是期待这一天早点到来~)
🔺极空间的115网盘是支持将极空间内的任何文件上传到115网盘,同时也能将115网盘内的任何文件下载到极空间。
🔺还支持自动备份,将115网盘中的指定文件夹增量备份到极空间。比如说我就指定了115网盘的影视文件夹备份到极空间,当这个文件夹新增我收集的资源之后,它就会自动下载到极空间硬盘。
🔺备份的详情我们也可以直接在“任务中心”中查看,包括备份的进度,剩余时间,或者对进行中的任务进行暂停和取消操作。
七,NAS安全面面俱到
🔺NAS的本质就是私有云,如果安全没有保障一切都是枉然。极空间的本次更新针对安全也是进一步加强,首先就是新推出的“病毒查杀”,相当于为我们的极空间NAS量身打造了一款杀毒软件,除了可以对NAS中的文件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隔离病毒威胁,还能帮助我们防范勒索软件、木马等常见网络威胁,从而极大提升了NAS设备的数据安全能力。
🔺病毒查杀的范围也非常广,支持全盘查杀,系统文件查杀,以及自定义查杀,还可以配置较为详细的查杀策略。
🔺同时它的病毒库也支持一键自动更新,随时监控并筛选各种类型的恶意软件,木马等。
🔺另外传统专业NAS上所具备的IP封锁功能这次也终于上线了,支持自定义添加黑名单、白名单,以及自动IP封锁。
🔺自动封锁IP地址功能会自动封锁网络上那种恶意DDoS攻击,或者密码猜测攻击者的IP地址,极大的提高了NAS的安全性。
🔺另外自有SSL证书也得到极大升级,不仅支持通过LetsencryPT和ZeroSSL申请免费安全证书,还支持到期自动续约,极大方便有公网IP的小伙伴自建DDNS远程访问。
🔺甚至我们还能看到Docker面板中竟然都已经支持IPv6防火墙了。
八,没有公网也能玩转异地组网
玩NAS最痛苦的是莫过于没有公网IP,因为这样NAS的使用价值会大大折扣,很多功能也无法享用。极空间虽说有自己的内网穿透与远程访问,但是都是基于自己的客户端,有些时候还是不便。
我们如果想要像局域网一样直接浏览器访问NAS上的应用、Docker 及部署的服务,或者想要异地组网,这个时候就需要网络打洞,实际操作起来其实非常繁琐,还需要一定的技术门槛。
🔺而极空间新上线的“节点小宝”,就正好解决了没有公网IP所带来的所有问题,让我们无公网IP也能实现便捷的内网穿透与异地组网,还支持远程桌面与设备管理、一键访问,远程唤醒等个性化操作。
🔺我们在极空间这边打开节点小宝之后,就能自动绑定极空间设备,可谓是“开箱即用”免折腾。
🔺通过浏览器打开节点小宝,登录到自己的账户之后就能看到在线的极空间,选中之后就能“直接访问”。
🔺访问的方式是非常安全的“https”模式。要知道如果没有节点小宝,想要实现这个效果我们除了要有公网IP,还要有一个域名,然后配置繁琐的DDNS与SSL证书, 直接劝退很多新手。
🔺除了极空间自己的快捷访问,我们也可以直接将我们部署在极空间里的所有Docker服务也添加过来,实现同样的快捷访问。它这个快捷访问是直接通过浏览器的方式,和极空间自己的远程访问还是有点区别的。
🔺它还有个功能我也是经常使用,就是它还能直接远程唤醒我家里所有支持WOL的设备(前提是和极空间同一局域网内),比如路由器,电脑,或者其它NAS,而之前我还要单买向日葵这种硬件产品。
🔺还有一点比较方便的就是我可以将公司的服务器和家里的极空间组建成一个虚拟局域网,实现两个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与共享资源,而这,便是很多小伙伴需要的异地组网。
🔺需要说明的是节点小宝也有付费项目,比如说全网映射,并且免费的内网穿透流量也有限(每月5GB),但是如果和我前面说的一样,只是使用它的快捷访问与远程唤醒,其实免费流量还是够用的。至于远程看电影,听歌的话,还是直接使用极空间自己的客户端更为方便。
极空间私有云Q4有多溜
说了这么多,本文的主角也该登场了!不错,它就是人人都值得拥有的国民NAS--极空间私有云Q4。
仅需一千多块钱,就拥有非常不错的配置与性能,所以能玩转以上所有功能,自然也不在话下了!
🔺先为大家介绍下它的总体配置参数:
-
处理器使用的是英特尔N95,4核4线程,加速频率3.4GHz;内置Intel UHD Graphics核显,内置16 EU单元,性能很能打,并且功耗还不高;
-
内存方面内置一条SO-DIMM插槽,标配DDR4 8GB内存,可扩展升级到16GB;自带32GB eMMC存储,满足了更多扩展可能;
-
存储方面提供4个SATA+2个M.2盘位,支持单盘、ZDR、RAID1、RAID5等灵活的存储模式,最主要极空间Q4还是首款支持企业级U.2接口的NAS设备,可以接入2个U.2 SSD,获取更高的传输性能。
-
扩展接口给到的有一个2.5GbE 高速网口,USB-A 3.2 Gen2 和 USB-C 3.2 Gen2 接口也都安排了,并且还有一个HDMI 接口可连接显示器或电视。
🔺极空间Q4的造型和Z423一样,也是采用了立式设计。简约设计的塑料外壳,搭配圆角边缘,整体外观精致典雅,能够融入不同的家居环境且不突兀。
🔺机器的电源按钮以及4个硬盘状态灯安排在正面的下方位置,平时观察设备的运行情况也挺方便的。
🔺两侧面是机器的散热风孔,渐变的孔径看上去还是很有设计感的。
🔺背面的顶部依然是大面积长条形的散热进风孔。
🔺背面的底部则是它的I/O接口,从左往右分别为: HDMI 2.0、2.5Gbps网口、USB3.2 Gen2接口、Type-C接口、圆形电源插孔,以及Reset复位孔。
🔺它的顶面有个密闭的顶盖。
🔺按下PUSH按钮就能整个取下来。
🔺拿下顶盖后就能看到它的4个 SATA 硬盘位,都是采用自锁式竖插安装,支持单盘最高 24TB 容量。
🔺取下硬盘支架可以看到它采用的是独特的悬浮式设计,且支架两侧有非常厚实的硅胶垫,这种软连接的方式除了有效降低硬盘运行的噪音与震动,还能延长硬盘使用寿命。
🔺然后是内部,除了可以看到硕大的散热风扇,还有它的4个硬盘SATA接口,而左边两个就是标配的高性能U.2接口位置。
🔺底部有4枚增高脚垫,同时还有大面积带防尘网的散热出风孔。同时底部也是我们升级内存和安装M.2 SSD的位置。
🔺拿下底盖之后就能看到它的两个M.2 SSD接口和一个DDR4 SO-DIMM插槽。
M.2 SSD的规格为PCIe 3.0x1,最高传输速度可达1GB/s,即可直接作为NAS的存储空间,还能当做缓存用于提高机械硬盘的读写效率。
🔺至于我使用的硬盘,当然是我的老搭档--希捷酷狼NAS专用盘了。希捷酷狼作为NAS的最佳硬盘,专为NAS的使用场景而设计,稳定又可靠。
最后总结
可以看出,此次极空间的系统大更新可谓是诚意满满,除了最基本的修复和优化,让NAS好用易用的同时,还上线了很多小伙伴们呼声很高的新功能,可以说是真正履行了“用户的需求就是产品的方向”的承诺,也体现了厂商对于用户反馈的高度重视和快速响应,作为用户说实话我们还是胜感欣慰的。
当然,金无足赤,产品也是一样,没有完美的NAS,只有适合自己的NAS,作为消费者我们需要理性消费,而不是人云亦云,需要学会在预算、需求和性能之间找到平衡,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产品才是最香的。
就比如说咱们今天演示所用到的极空间Q4私有云,一千多块钱就能体验到以上所有功能,并且还丝质顺滑不卡顿,说它是人人都能消费、人人都值得拥有的国民NAS,其实也毫不为过对吧~
目前极空间Z2Pro、Z4Pro、Z423、Q4、T2S、Q2C 等爆款NAS已经加入国补,使用云闪付支付,单机、硬盘套装直享85折!也就是说,不仅极空间NAS产品,包括硬盘在内也能立减15%,就问你香不香!
温馨提示: 国补活动可能随时调整,属于限时福利了!有需要的小伙伴可要先下手为强,别错过机会了~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给大家分享的内容,我是爱分享的Stark-C,如果今天的内容对你有帮助请记得收藏,顺便点点关注,咱们下期再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