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Linux系统安装
-
VMware中选择创建新的虚拟机,一路选择好之后,点击下一步即可
-
设置虚拟机最大的容量
-
自定义硬件,将不需要的声卡和打印机删除,分配内存和处理器
-
选择完之后会自动启动虚拟机
-
等待一会之后会自动进入安装页面,选择语言【根据自己需要选择英文或者中文】
-
如果不需要图形化界面,就可以选择最小安装
-
然后分配系统安装位置【可以让他自动分配,也可以手动分配】
Linux有三个分区:引导分区/boot、交换分区swap、根分区/ 引导分区:就是引导信息1个G就可以,类型选择ext4 交换分区:就是虚拟内存,一般和内存一样大,类型选择swap 根分区:剩余的大小都给他,类型选择ext4
首先添加引导分区
选择设备类型为标准分区,文件系统为ext4
然后挂载交换分区
设备类型选择标准分区,文件系统选择swap
最后挂载根分区,将剩余空间都分给他
设备类型选择标准分区,文件系统选择ext4
然后点击完成,接受更改
-
然后设置网络链接
打开网络链接,设置主机名,然后点击确定
-
然后根据需要设置root密码,根据需要创建用户【没有需要就不创建用户】
-
然后等待安装完成之后重启即可
二、虚拟机固定IP的修改
-
点击VMware的编辑选择虚拟网络编辑器
-
打开之后找到VMnet8,点击右下角的更改设置
-
然后设置子网ip【建议最后一部分设置成0】
-
子网掩码就设置成255.255.255.0
-
然后点击右边的NAT设置,设置网关【前三位和上面的子网ip一样,最后一位设置成2】
-
修改网卡的配置文件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33
-
修改如下信息
#1.将BOOTPROTO改为static #2.添加如下信息 #2.1 IPADDR:固定的IP地址【根据实际自己修改】 #2.3 NETMASK:设置子网掩码:就是255.255.255.0 #2.3 GATEWAY:设置网关【要和NAT中设置的一样】 #2.4 DNS1:设置DNS【和网关一样即可】 IPADDR=192.168.88.129 NETMASK=255.255.255.0 GATEWAY=192.168.88.2 DNS1=192.168.88.2
-
重启网络服务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
三、防火墙的修改
1.关闭或者开启防火墙
#查看防火墙状态
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
#关闭防火墙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开启防火墙
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
2.防火墙开放指定端口
说明:修改端口的状态之后,一定要刷新重载防火墙才能生效
#放开端口
firewall-cmd --permanent --add-port=端口号/协议
#关闭端口
firewall-cmd --permanent --remove-port=端口号/协议
#查询端口是否开放
firewall-cmd --query-port=端口/协议
#刷新重载
firewall-cmd --reload
四、软件的安装
1.yum安装软件
使用yum命令安装软件,就是从centos的软件商店中下载软件,只能下载软件商店中存在的软件
#语法:
yum [-y] [install | remove | search] 软件名称
#[-y]:自动确认,不需要安装/卸载过程中手动确认的过程
#install:安装
#remove:卸载
#search:搜索
#案例:下载wget
yum -y install wget
2.apt安装软件
apt和yum的作用一样,只不过apt是Ubuntu使用的软件下载命令
#语法:
apt [-y] [install | remove | search] 软件名称
#[-y]:自动确认,不需要安装/卸载过程中手动确认的过程
#install:安装
#remove:卸载
#search:搜索
#案例:下载wget
apt -y install wget
3.网络下载wget
wget是非交互式的文件下载器,可以根据网络连接下载文件
#语法:
wget [-b] url链接
#[-b]:是可选参数,作用是后台下载。会将下载日志写道wget-log文件中
#案例:下载png图片
wget -b https://xxx.com/123.png
五、服务管理
服务管理的意思就是管理软件的启动、关闭、开启自启动状态。
例如:我们windos使用mysql的时候,必须启动mysqld服务之后才能启动mysql软件。如果我们设置mysqld服务开机自启,则mysql可以随时被连接
#语法:
systemctl start | stop | status | enable | disable | restart 服务名
#start:启动服务
#stop:停止服务
#status:查看服务状态
#enable:开机自启
#disable:关闭开机自启
#restart:重启服务
#案例:设置docker服务的开机自启
systemctl enable docker
#案例:开启docker的服务
systemctl start docker
六、进程管理
程序在操作系统中运行的时候,就会产生一个进程
1.查看进程信息
#命令:
ps [-e -f]
#-e:显示全部的进程
#-f:展示全部信息
案例:显示所有的进程信息
ps -ef
2.关闭进程
#命令:
kill [-9] 进程id
#-9:表示强制关闭进程【如果不加可能关闭不了进程】
#案例强制关闭PID为8888的进程
kill -9 8888
七、实时资源查看
1.任务管理器
就和windos的任务管理器一样,定时刷新进程的资源占用信息
#命令:
top
2.磁盘信息监控
可以查看磁盘的使用情况
#命令:
df [-h]
#-h:更人性化的显示单位
八、压缩和解压
Linux中最常见的压缩包格式有三种tar、gzip、zip
- tar:tar包只是将文件简单的组装到一起,并没有进行高强度的压缩,因此文件体积没有太大的减少
- gz:创建格式是gzip或tar.gz。使用gzip压缩算法将文件打包到一起,可以极大减少文件的体积
1.tar、gzip、gz文件
这三种文件均可使用tar命令进行压缩和解压操作
#命令:
tar [-c -v -x -f -z -C] 参数1 参数2 ...参数X
#-c:创建压缩文件
#-v:显示压缩/解压过程
#-x:解压模式
#-f:-f选项必须在所有选项中的最后一个
#-z:gzip模式
#-C:选择解压的目的地,用于解压模式
#案例:
#1.将三个文件压缩到tar包中
tar -cvf test.tar 1.txt 2.txt 3.txt
#2.将文件压缩到test.tar文件内
tar -zcvf test.tar.gz 1.txt 2.txt 3.txt
#3.解压tar包
tar -xvf test.tar
#3.解压gz包
tar -zxvf test.tar.gz -C /home/itheima
2.zip文件
#命令:
zip [-r] 参数1 参数2 ... 参数N
#-r:被压缩的包包含文件夹的时候需要使用-r选项
#案例:将三个文件压缩到test.zip文件中
zip test.zip a.txt b.txt c.txt
#命令:
unzip [-d] 参数
#-d:指定要解压到的位置
#案例:解压文件到当前位置
unzip test.zip
九、Vim文本编辑器
Vim是Linux中的一个文本编辑器,类似于Windows中的记事本,但是由于Linux服务器没有鼠标,所以文本编辑工作需要配合命令操作,下面是Vim的一些基本命令,足够满足日常需求。
1.Vim命令行三种模式
2.文本编辑操作
- 在当前光标位置插入
i
- 在当前光标所在行首部插入
I
- 在当前光标位置后面插入
a
- 在当前光标所在行尾部插入
A
- 在当前光标所在行上一行插入
O
- 在当前光标所在行下一行插入
o
- 删除当前行
dd
- 删除当前行及后面多行
ndd
(n表示几行) - 复制一行
yy
- 复制当前行及其后面多行
nyy
(n表示几行) - 粘贴
p
- 返回上一步内容
u
3.底行命令操作
- 开启行号显示
:set nu
- 关闭行号显示
:set nonu
- 跳转到指定行
:行号
- 搜索指定内容
/内容
- 退出编辑器(不保存修改)
:q
- 推出编辑器(保存修改)
:wq
- 强制退出(不保存修改)
:Q!
常用命令
1.关机
#立即关机
shutdown -h now
#一分钟后关机
shutdown -h 1
2.重启
#重启
reb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