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技术的发展流程

1990年,第一个web浏览器诞生,Tim以超文本语言HTML为基础在NeXT电脑上发

明了最原始的Web浏览器。1991年,WWW诞生,这标志着前端技术的开始。一开始前

后端不分的时代初期静态网站互联网发展的早期,WWW(WorldWideWeb)、浏览器、

JavaScript相继诞生,最开始大多是HTML静态网页。动态网站技术阶段比较有代表性

的技术有JSP、PHP、ASP、ASP.NET等语言,它们都类似,是运行在服务端的语言。那

时候没有专业的前端,前后端开发是一体的,前端代码是后端代码的一部分,前端写静

态模板,后端加数据套模板。浏览器展现页面的流程是:后端收到浏览器的URL请求,

后端路由响应;后端生成静态页面;发送到浏览器渲染成页面后端MVC的开发模式:那

时的网站开发,采用的是后端MVC模式。Model(模型层):提供/保存数据;Controller

(控制层):数据处理,实现业务逻辑;View(视图层):展示数据,提供用户界面前

端只是后端MVC的V,那时候前端的V是在服务端渲染的。PHP,ASP,ASP.NET,JSP

等都是典型的这样的模式。AJAX诞生:AJAX诞生是前端发展的一个里程碑,Ajax技术

诞生,改变了一切。再后来就是前后分离时代:jQuery时代(开始注重前后端分离);

jQuery的流行间接带来以下的发展:促使人们对CSS1~CSS3选择器的学习;促进了浏览

器原生选择器引擎document.querySelectorAll、Element.matches的诞生;提高人们对

domReady(DOMContentLoaded事件)的认识促进了Promise与requestAnimateFrame的

诞生。最重要的是降低前端门槛,让更多人进入这行业,前端工程师的队伍越来越壮大。

这样的话,不断涌现出优秀的工程师,他们创造了大量jQuery插件与UI库。为后jQuery

时代,人们研发前端模块加载、统一异步机制、打造大型MVC框架,甚至伸向后端,

接管打包脚本而发明Node.js,来腾出大量时间。前端的发展离不开浏览器的发展。前

端模块化阶段(后jQuery时代、node.js诞生);MVC,MVVM,SPA、小程序(前端工程

化阶段);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