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环境搭建
1.安装VMware
简单介绍一下VMware:
VMware Workstation Pro(曾用名VMware Workstation)是VMware公司推出的一款桌面虚拟计算软件,具有Windows、Linux 版本。此软件可以提供虚拟机功能,使计算机可以同时运行多个不同操作系统。2015年,VMware Workstation发表12版,VMware Player转型为VMware Workstation的免费版并改名为VMware Workstation Player,VMware Workstation的付费版定名为VMware Workstation Pro。
2024年5月14日,博通宣布VMware Workstation Pro改为个人免费使用,并宣布VMware Workstation Player停产。
2024年11月13日,博通宣布VMware Workstation Pro改为全面免费使用。
注:以上内容来自维基百科
现在VMware已经停止了对17版本之前的所有版本的支持,我们直接去官网下载免费的VMware Workstation Pro 17 版本即可。
1.1 删除旧有VMware
如果我们之前下载过低版本的VMware,则需要先将原本的卸载了再去安装新版本的,一下是卸载过程,如果没有安装过可以忽略。
在设置的应用中找到VMware Workstation并点击修改:
在弹出的界面中下点击下一步再点击删除:
之后下一步并删除即可。
1.2 安装VMware
注:通过官网安装VMware是一个比较麻烦的过程,下面会有一个合适的链接,感觉麻烦的可以直接去链接下载,然后可以直接在下面的步骤跳转到
11
进行安装*(也可以跳1.3,步骤11就是安装,没什么东西)*通过官网的下载需要进行登录注册的操作,且最好使用一些魔法(不用也能进,),这个是国外的网站。
-
进入VMware官网:VMware by Broadcom - Cloud Computing for the Enterprise
-
右上角点击搜索输入
VMware Workstation Pro
: -
在结果往下滑找到:
-
点击:
-
如果我们之前没有进入过这个网站或者相隔时间较长,那么这里就需要我们注册或登录账号,这里注册在右上角
LOGIN
切换,注册的时候注意以@126.com
或者@163.com
结尾的应该是无法注册的,亲测以qq.com
或gmail.com
结尾的没有问题,其他类型的可以试一试,不能注册会有提示;如果登录遇到问题可以刷新一下界面再重新登录试试。 -
在登录成功后会自动跳转到下面这个界面,我们点击界面中的
HERE
: -
在新跳转的页面中,我们再次输入
VMware Workstation Pro
(也可以不输入,往下滑最后一个应该就是),点击: -
新页面中有对应的所有17的版本,我们找一个点击进去即可:
-
在新界面中先勾选中间偏左上的
I agree ---
,然后点击有边的下载(如果你是第一次注册这个东西,他会要求你完善自己的个人信息,这个个人信息是可以乱填的,但是有一部分对长度有要求,如果提示不合法稍微改改就可以了): -
之后就是下载和安装的问题(也不知道这群人为什么要把一个软件下载搞得这么麻烦)
-
运行我们下载好的安装程序,
下一步
我接受···
下一步
,然后修改安装位置,找一个合适的即可,最好不要放到C盘,继续下一步即可,如果遇到欢迎使用···
请选择默认的用于个人用途
2. 虚拟机镜像
我们知道VMware是帮助计算机可以同时运行多个不同的操作系统的,但他不会为我们直接提供对应的操作系统,而是需要我们自己去给他一个操作系统的安装或者完整的镜像,而这个需要我们自己去下载。
如果我们已经有了虚拟机镜像(一般是.vmdk
或者.iso
格式),则可以跳过这个步骤。
一般来说,我们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是需要下载Linux操作系统的,如果我们需要下载其他的Windows操作系统,可以直接前往微软官网(Microsoft——AI、云、生产力、计算、游戏和应用)点击导航栏的windows
即可,这里不作更多描述。
在Linux官网中,我们可以看到现在流行的Linux发行版本(https://www.linux.org/pages/download/):
如果我们网络足够好,也可以直接选择在这里下载,我们点击下面的下载链接后会为我们跳转到对应的下载网址。
我在这里提供两个下载Ubuntu和Centos的链接即过程:
2.1 Ubuntu
-
打开以下网址:Index of /ubuntu-releases/ | 南阳理工学院开源镜像站 | N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pen Source Mirror
-
找一个我们需要的版本点击(这里以
16.04
为例): -
在新进入的页面中,这些以
iso
结尾的文件就是我们需要的:关于这些
iso
文件:- 以
-i386
为名称结尾的表示是32位操作系统,不建议使用;-amd64
结尾的表示是 64 位系统(兼容 Intel 和 AMD 的大多数现代处理器) - 中间带
desktop
的表示为桌面版,有图形化的界面和鼠标操作等等,看起来会和我们现在用的Windows很像;server
表示为服务器版,这个就像DOS 或者 Windows 的命令提示符界面,默认没有图形化界面,只有 命令行(console / shell),非常轻量,占用资源少,开机快
- 以
-
在这里点击即可直接下载,本文章将以
ubuntu-16.04.7-server-amd64.iso
为例进行之后的操作
2.2 Centos
我们直接来到Centos的官网中下载的位置(https://www.centos.org/download/):
其中上面表示这是Centos10/9,X86_64
表示为64 位标准 PC 架构(Intel/AMD),ARM64 (aarch64)
针对 ARM 架构的 64 位 CPU,如树莓派、苹果 M 系列、服务器;类似于Ubuntu,X86_64
版本的基本有图形化界面,ARM64 (aarch64)
支持图形界面,但很多镜像默认是最小安装,也就是不自带。
如果我们不想用这么高的版本,点击下图的按钮可以前往老版本的CentOS:
以7版本为例,我们直接点击对应版本进入文件夹后找到isos
即可:
这里面有很多的版本,但都是在x86_64
中的:
我们重点关注其中的几个:
- CentOS-7.0-1406-x86_64-DVD.iso:最常用的安装镜像,支持离线安装(大部分软件包已包含),默认包含图形界面,可以在安装过程中选择是否启用桌面环境(GUI),一般安装这个即可。
- CentOS-7.0-1406-x86_64-Everything.iso:包含 CentOS 所有可能的安装包,通常用于在局域网中创建本地 yum 源或企业级部署。
- CentOS-7.0-1406-x86_64-GnomeLive.iso:是一个“Live 镜像”:可以直接运行在内存中,不安装系统,适合体验或用于 U 盘应急系统。
3. 安装虚拟机
打开我们安装好的VMware,选择创建新的虚拟机
(如果你有以.vmdk
结尾的完整系统文件,直接选择打开虚拟机并选择这个文件即可):
-
选择典型即可:
-
在
安装程序光盘映像文件(iso)
中选择我们之前下载好的iso文件: -
填写对应的信息(注意用户名不要使用
root
,因为这个用户虚拟机已经自带了): -
修改虚拟机安装位置:
-
下面这里选择单个文件,磁盘大小可以给大一些,因为他不是立刻占满这些空间的,而是用多少占多少:
-
下一步中的自定义硬件可以看着改改,不改也行,点击完成即可。
-
之后如果虚拟机自动打开的话他会下载一些必须的东西,我们等待即可。
-
看到如下界面即表示下载完成,虚拟机已经安装好了:
-
输入我们之前设置的账号密码,出于安全考虑,输入密码时系统不会显示任何东西,但这不是没有录入,输入后直接回车就可以了:
上图代表已经进入了系统。
4.虚拟机配置
我们先简单测试一下网络:
在虚拟机中输入 ping www.baidu.com
,出现如下信息表示网络正常:
键盘摁ctrl+c
可以停止。
4.1 配置root用户
为root(也就是管理员)用户设置密码:
$ sudo passwd root
$ 密码:***
$ 确认密码:***
# 切换到 root (su : switch user)
$ su root
$ 输入密码:***
下图代表配置成功,我们已经来到了管理员用户:
4.2 配置静态IP地址
因为VMware中的操作属实不便,最好的方式是使用一个远程连接的软件来操作虚拟机,在此之前我们需要先对虚拟机的静态IP进行配置以保证之后的连接。
我们打开电脑的命令提示符(win+R
后输入cmd
那个),输入ipconfig
:
记住这个地址的前三位和下面的默认网关:
直接关闭虚拟机,打开编辑虚拟机设置
,找到网络适配器,选择自定义,并选择NAT模式
:
点击确定应用。
之后在WMware中找到编辑,选择虚拟网络编辑器,找到VMnet8,确认配置为NAT模式,并更改子网IP和网关IP,保证前三位和之前查到的IPV4中的一致,且取消使用本地···
,最后在NAT设置中将网关改为之前WLAN中的网关:
重新打开虚拟机,此时我们直接登录root
即可。
安装vim
(文本编辑器 Vi 的增强版,本来是不想下的,但是vi确实不太好用):
apt install vim
进入后我们对虚拟机的静态IP地址进行配置,首先输入 vim /etc/network/interfaces
(Ubuntu16版本自带了网络工具,如果这个命令出错可能需要检查一下这个东西在其他版本中是否默认安装),出现如下图表示进入的文件是正确的,如果是一个空文件,则表示在该版本的虚拟机中静态IP不是在这个路径配置的,可能需要自己找一下:
在虚拟机中点击键盘上的 i
可以进入输入模式,修改文件中的内容,我们将dhcp修改一下,修改后的文件如下, 其中address
后面的静态IP地址的前3位要和我们的子网IP保持一致(比如我的是1992.168.69),第四位不建议写0,可以从100开始。gateway
后面跟的是之前记录的网关IP。
auto ens33
iface ens33 inet static
address 192.168.69.100 # 静态IP地址
netmask 255.255.255.0 # 子网掩码
gateway 192.168.69.159 # 网关,与之前的网关保持一致
dns-nameservers 8.8.8.8 114.114.114.114 # DNS服务器
改完后先按键盘的ESC
(1或者2下)按键,再输入:wq
(会显示在最下面)即可保存并退出。
重启网络服务:
sudo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ing
或者直接重启虚拟机(推荐)。
重启完成后依次输入:
ip a # 查看 IP
ip route # 查看默认网关
cat /etc/resolv.conf # 查看 DNS
查看一下配置有没有生效,最后再进行一次
ping www.baidu.com
查看有没有数据持续输出即可。
安装OpenSSH服务(Ubuntu):
sudo apt update
sudo apt install openssh-server
安装完成后,启用并启动服务:
sudo systemctl enable ssh
sudo systemctl start ssh
(CentOS写法如下):
sudo yum install -y openssh-server
sudo systemctl enable sshd
sudo systemctl start sshd
确认是否启动成功:
sudo systemctl status sshd
如果输出显示为 active (running)
,说明一切正常。
5.虚拟机远程连接
可以进行虚拟机远程连接的软件很多,这里我们以FinalShell
为例:
官网:https://www.hostbuf.com/t/988.html
直接点击即可下载,下载完成后打开。
选择SSH连接。
内容填写大致如下,主机填写的是之前4.2中的address,端口号默认为22:
点击确定,双击新出的行,出现如下界面表示连接成功:
之后我们便可以在FinalShell中对虚拟机进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