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全称IP多媒体子系统,是一种基于标准化的架构框架,旨在通过IP网络提供融合的多媒体通信服务(如语音、视频、文本等),并支持跨固定和移动网络的统一接入。
1. IMS的定义与背景
IMS由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在R5版本(Release 5)中首次提出,旨在将传统电信网络与IP技术融合,构建下一代网络(NGN),以支持基于SIP(会话初始协议)的多媒体服务,并实现固定(如PSTN、ISDN、因特网)与移动(例如GSM、CDMA)网络的融合(FMC)。
特点:
(1)基于SIP协议
IMS 的核心功能实体是呼叫会话控制功能(CSCF)单元。它就像是一个智能的交通指挥员,负责管理和控制 IMS 系统中的呼叫会话流程。CSCF 向上层的服务平台提供标准的接口。这使得业务能够独立于呼叫控制,就好像不同的业务是在不同的轨道上运行,而呼叫控制则是负责调度这些轨道上列车运行的指挥者。这样一来,业务的开发和部署可以不依赖于具体的呼叫控制实现,降低了业务开发的难度和复杂性,方便运营商快速灵活地推出各种新的多媒体业务,如视频通话、即时消息、在线游戏等。
IMS 采用了基于 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定义的会话初始协议(SIP)的会话控制能力。SIP 是一种用于创建、修改和终止多媒体会话的应用层协议,它就像是一个通用的语言,能够让不同的设备和系统在 IP 网络上进行通信和交互,实现多媒体会话的建立、拆除和管理等功能。
IMS 对 SIP 进行了移动特性方面的扩展。这是因为 IMS 系统需要支持移动终端的接入,而移动终端具有移动性、电池电量有限、网络连接不稳定等特点。通过对 SIP 进行扩展,使得 IMS 能够更好地适应移动环境,例如支持移动终端在不同的无线网络之间切换时保持会话的连续性,以及优化移动终端与网络之间的信令交互,减少电量消耗等。
这种基于 SIP 的会话控制机制实现了接入的独立性及 Internet 互操作的平滑性。接入独立性意味着无论终端是通过固定网络还是移动网络接入 IMS 系统,都能够使用相同的 SIP 协议进行通信,运营商可以方便地整合不同类型的网络资源,为用户提供统一的多媒体业务体验。而 Internet 互操作的平滑性则是指 IMS 系统能够与 Internet 上的其他应用和服务进行无缝对接和交互,因为 SIP 是基于 IP 网络的协议,与 Internet 的架构相兼容,使得用户可以在 IMS 系统中方便地访问和使用各种 Internet 多媒体资源。
IMS 网络的终端与网络都支持 SIP,SIP 成为 IMS 域唯一的会话控制协议。这就好像在 IMS 这个大家庭中,所有的成员都只使用一种语言进行交流,避免了不同语言(不同的呼叫信令)带来的沟通障碍和复杂性。
实现了端到端的 SIP 信令互通,从终端设备到网络设备再到其他终端设备,整个通信路径上都使用 SIP 协议进行信令交互。这样一来,网络中不再需要支持多种不同的呼叫信令,大大简化了网络的架构和管理。
这种特性使网络的业务提供和发布具有更大的灵活性。运营商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用户偏好,快速地开发和部署新的业务,只需要在 IMS 系统中对 SIP 相关的功能进行配置和扩展即可,而不需要对整个网络的呼叫信令系统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和升级。同时,由于 SIP 协议的开放性和标准化,第三方开发者也能够更容易地基于 IMS 平台开发各种创新的多媒体业务,丰富了业务生态系统。
(2)接入无关性
IMS 网络的通信终端与网络都是基于 IP 的。这意味着无论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IP 电话等移动终端,还是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等固定终端,只要它们能够支持 IP 协议,就可以接入 IMS 网络。IP 协议就像是一种通用的 “语言”,使得各种不同类型的终端能够在 IMS 网络中进行通信和交互。
这种端到端的 IP 连通性使得 IMS 真正与接入无关。无论终端是通过传统的有线网络(如以太网、光纤等)接入,还是通过无线网络(如 Wi-Fi、4G、5G 等)接入,IMS 网络都能够以统一的方式对其进行处理和管理。例如,一个用户可以在办公室通过有线网络使用 IMS 系统进行视频会议,当他离开办公室后,又可以通过手机的 4G 网络继续接入同一个 IMS 系统,无缝地切换接入方式,而不需要重新配置或更换设备。
在传统的通信网络中,媒体控制器通常需要对不同类型的终端进行接入适配和媒体控制,以确保各种终端能够正常地进行媒体流的传输和播放。然而,在 IMS 网络中,由于其基于 IP 的特性,不再需要承担媒体控制器的角色。这是因为 IP 网络本身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兼容性,各种终端只需要按照 IP 协议的规范进行媒体流的封装和传输,就能够在 IMS 网络中顺利地进行通信。
传统网络中,为了实现不同类型终端的接入,需要通过控制综合接入设备(IAD)/ 接入网关(AG)等设备来进行接入适配和媒体控制。例如,对于模拟电话等非 IP 终端,需要通过 IAD 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进行协议转换,使其能够在 IP 网络中传输。而在 IMS 网络中,由于终端和网络都是基于 IP 的,不再需要这些接入适配设备。这不仅简化了网络架构,降低了设备成本和运维复杂度,还提高了网络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使得新的终端类型能够更容易地接入 IMS 网络,为用户提供更多样化的通信选择。
(3)业务与继承分离
IMS 定义的基于 SIP 的 ISC 接口在业务层和控制层之间构建了清晰的边界。这一接口就像标准化的 “通信枢纽”,业务层和控制层通过它进行交互。由于接口的标准化,业务层的变动(如新业务的开发与部署)不会对控制层造成直接影响,反之亦然。例如,当开发一款新的即时通讯业务时,只需在业务层进行相应的开发和配置,通过 ISC 接口与控制层交互即可,无需改动控制层的核心功能,从而实现了业务层与控制层的完全分离,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独立的 SIP 应用服务器方式:赋予了业务开发者极大的自由度。开发者可以专注于业务逻辑的创新和优化,利用 SIP 协议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快速开发出各种独特的多媒体业务。例如,基于独立的 SIP 应用服务器,可以开发出具有特殊功能的视频会议业务,如自定义会议布局、实时字幕添加等功能,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OSA SCS 方式:开放业务接入(OSA)框架使得第三方开发者能够通过 SCS 访问 IMS 网络的能力集。这促进了业务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吸引了众多开发者参与到 IMS 业务的开发中。比如,通过 OSA SCS 方式,开发者可以开发出基于位置服务的新业务,结合 IMS 网络的用户位置信息和其他相关能力,为用户提供诸如周边商家推荐、附近活动通知等增值服务。
IM-SSF 方式:对于运营商来说,IM-SSF 方式能够很好地实现业务的继承和过渡。在向 IMS 网络演进的过程中,现有的智能网业务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平滑迁移到 IMS 系统中。例如,传统智能网中的预付费业务,通过 IM-SSF 方式接入 IMS 后,用户仍然可以使用熟悉的预付费功能,同时还能享受到 IMS 网络带来的其他优势,如更好的多媒体支持和更灵活的业务组合。
(4)提供丰富而动态的组合业务
实现端到端的 IP 多媒体通信
IMS 使能的通信是端到端的 IP 多媒体通信,这意味着用户之间可以直接进行多媒体信息的传输和交互,无需依赖中间的内容服务器或其他中转设备。与传统多媒体业务中常见的人到内容或人到服务器的通信方式不同,IMS 实现了直接的人到人的多媒体通信,大大提高了通信的效率和实时性,让用户能够更加便捷地进行多媒体信息的共享和交流。
支持业务的动态调整
IMS 具有强大的灵活性,在多媒体会话和呼叫过程中,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时增加、修改和删除会话和业务。例如,在一个正在进行的视频通话中,用户可以随时添加屏幕共享功能,或者将视频通话切换为语音通话,甚至可以在通话过程中邀请其他用户加入,形成多方通话。这种动态调整业务的能力,极大地满足了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多样化需求,提升了用户体验。
具备业务区分和计费能力
IMS 能够对不同的业务进行区分和计费,这为运营商提供了更加灵活的计费策略和商业模式。例如,对于高清视频通话业务可以采用较高的计费标准,而对于普通语音通话则可以采用相对较低的计费方式。同时,对于一些增值业务,如会议录制、云存储等,可以根据使用量或使用时间进行单独计费。通过这种方式,运营商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提高业务的盈利能力。
支持个性化多媒体通信
对用户而言,IMS 业务以高度个性化和可管理的方式支持个人与个人以及个人与信息内容之间的多媒体通信。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定制自己的通信方式和业务组合。例如,用户可以设置自己的彩铃、个性化的视频通话背景,或者选择不同的语音提示音等。此外,IMS 还支持用户对通信内容进行管理,如保存、删除、分享通话记录和多媒体文件等。同时,IMS 支持多种媒体形式的组合,包括语音、文本、图片和视频等,用户可以在一次通信中灵活地使用多种媒体形式,更加丰富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2. IMS的体系网元组成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