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基本类型 类型转换

java基本类型一般为:

byte          1B 8b;

        byte a = 1;

int              4B 32b;

        int a = 1;

short          2B  16b;

        short a = 1;

long            8B  64b;使用时以l/L结尾

        long a = 1L;

float            4B 32b;使用时以f/F结尾

        float a = 1.2F;

double        8B 64b;使用时以d/D结尾,可以省略(默认为double类型)

        double a = 2.5;

使用时一般损失一半精度,最高位为符号位

char            2B 16b;

        char a = '木';

        支持unicode编码 :char a = '\u0000';(16进制)

        转义字符   \u   \t    \'    \\

boolean      1B 8b ;

        boolean loop = false/true;


类型转换

        去除高位进制

                int  a = 10;

                byte b = 10;

                short c = 10;

                double d = 10;

        强制类型转换

                高精度转低精度(可能丢失精度)

               b = (byte)a;

                a = (int)d;

                c = (short)a;

        自动类型转换

                byte--short--int--long--float--double

                char--int--long--float--double

  • 15
    点赞
  • 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 回答1: 硬加密报文格式及分析v1.1是一个用于描述硬件加密设备通过网络传输的报文的规范。它详细定义了报文的结构和字段,以便接收方能够正确地解析和处理报文。 硬加密报文格式通常由多个部分组成。首先是报文头部,包含了一些元数据信息,如报文的长度、版本号和加密算法等。接下来是数据部分,其中包含了要加密的具体数据。最后是校验和部分,用于验证报文在传输过程中没有被篡改。 在进行硬加密报文的分析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 报文头部:首先要检查报文头部的各个字段是否符合规范,并对其进行解析。这包括检查版本号是否与接收方兼容,以及确认使用的加密算法是否一致。 2. 数据部分:接下来要处理数据部分,通常需要解密数据。在解密之前,需要使用正确的密钥和算法进行解密操作。解密后的数据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如校验数据完整性或提取其中的特定信息。 3. 校验和验证:最后,需要验证报文的完整性和正确性。这可以通过比对接收到的校验和和计算出的校验和来实现。如果两者不一致,则说明在报文传输过程中可能发生了篡改或错误。 除了以上的一些基本分析步骤,还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对报文进行进一步分析。例如,可以检查报文中的时间戳字段,以便判断报文的时效性;或者分析报文中的特定标识符,以便进行报文来源的认证。 总之,硬加密报文格式及分析v1.1是一个用于描述硬件加密设备报文的规范,通过对报文头部、数据部分和校验和进行分析,可以确保接收方能够正确地解析和处理报文,并提供数据安全和完整性的保证。 ### 回答2: 硬加密报文格式及分析 v1.1 是一个用于描述硬加密报文的规范版本。 硬加密报文格式是指硬件加密设备生成的报文的结构和组织方式,它决定了报文中包含的各个字段的位置和格式。硬加密报文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 1. 报文头部:报文头部包含了一些必要的信息,如加密算法类型、报文版本号、报文长度等。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接收方正确解析和处理报文。 2. 报文主体:报文主体是最关键的部分,它包含了需要加密的数据或者已经加密后的数据。报文主体的具体格式与应用场景有关,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定制。 3. 报文尾部:报文尾部通常包含了一些校验或者验证信息,用于确认报文的完整性和合法性。例如,可以在报文尾部添加一个校验和,用于校验报文是否在传输过程中发生了错误。 硬加密报文的分析是指对硬加密报文进行解析和理解,以便正确地使用和处理报文。分析硬加密报文时,一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解析报文头部:首先要正确解析报文头部,获取报文版本号和加密算法类型等信息,以确定如何处理该报文。 2. 解密报文主体:根据指定的加密算法和密钥,对报文主体进行解密。解密后的报文主体可能包含了需要的明文数据。 3. 验证报文完整性:根据报文尾部的校验或验证信息,验证报文在传输过程中是否发生了错误或篡改。 4. 提取报文数据:根据报文主体的格式,提取需要的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可以根据报文格式的规定来解析报文主体中的各个字段。 通过对硬加密报文格式进行分析和理解,可以更好地使用硬加密设备,确保数据的安全传输和处理。 ### 回答3: 硬加密报文格式及分析v1.1是一种用于加密数据传输的协议,它定义了报文的结构和内容,用于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机密性。 硬加密报文格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头部信息:包含报文的版本号、报文长度、加密算法等信息,用于标识和控制报文的格式和处理方式。 2. 数据体:包含需要传输和加密的数据内容,可以是任意格式的数据,例如文本、文件、图像等。 3. 加密信息:根据报文中指定的加密算法和密钥,对数据体进行加密操作,将加密后的结果作为加密信息存储在报文中。 4. 尾部信息:包含一些辅助信息,用于校验报文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硬加密报文格式的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报文头部信息的解析:通过读取报文的头部信息,可以获取到报文的版本号、报文长度、加密算法等信息,从而能够确定报文的格式和处理方式。 2. 数据体的解析:将报文中的加密信息进行解密,并提取出数据体的内容。根据不同的加密算法和密钥,采用相应的解密算法对加密信息进行解密操作。 3. 数据内容的处理:对解密后的数据内容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转换成可读的信息,或者按照具体的业务逻辑进行进一步处理和分析。 4. 报文尾部信息的校验:通过对报文尾部的校验信息进行验证,可以确定报文的完整性和正确性,防止报文在传输过程中被篡改或损坏。 通过对硬加密报文格式的分析,可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机密性,保护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隐私和完整性。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