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
- 实验名称:MAC表实验
- 实验目标
- 了解交换表的工作原理。
- 掌握交换表如何根据MAC地址发送帧的工作流程。
- 实验过程
- 搭建一个简易的以太网并将每一台计算机进行IP参数配置。如图1、图2所示:
图表 1
图表 2
- 写出每一台计算机的MAC地址在其下方,便于后续的MAC地址的观察,如图3所示:
图表 3
- 由于初始时每台交换机的MAC地址记录不为空,则首先使用命令将所有的交换机的MAC地址的记录清空,如图4所示。
图表 4
- 再次查看交换机的MAC地址记录,如图5所示:
图表 5
- 首先,发送从PC0到PC3的帧,如图6所示:
图表 6
- 点击仿真,交换机0的MAC地址表如图7所示:
图表 7
- 再次点击仿真,帧从交换机发送的结果如图8所示,交换机1的MAC表如图9所示:
图表 8
图表 9
-
- 可得交换机2的MAC表如图10所示。
图表 10
-
- 最后到达目的地址的结果如图11所示:
图表 11
- 实验分析
- 初始时刻,还未发生发送帧时,每台交换机的MAC表均为空。
- 当进行发送时,从PC0到交换机0,这时帧从接口1进入交换机0,交换机在收到帧时,查找MAC表,没有查到应该从哪个接口转发帧,则将这个帧的源地址和接口1写入到MAC表中,并向除接口1以外的所有接口广播这个帧,如图8所示。
- 由于目的地址是PC3的地址,不是PC1的地址,那么PC1将会丢失这个帧,帧继续向后传输到交换机1,交换机1查找MAC表,若未找到则将其帧的源位置和接口写入MAC表中并向所有除接口1外的接口进行广播帧,仅有一条线路到交换机2。
- 帧到达交换机2,交换机2也查找MAC表,若未找到则将其帧的源位置和接口写入MAC表中并向所有除接口3以外的接口进行广播帧,但是PC2不是目的地址,所以PC2丢弃帧,PC3接收帧。
- 实验反思
- 上述问题,如果从PC3再发送帧到PC0是否会发生广播帧的现象?
答:不会发生这个现象。因为在当PC0发送帧到PC3时,每一台交换机均有帧的源地址和接口,所以当从PC3发送帧到PC0时,只要目的地址是PC0,那么就会把收到帧从记录的接口转发出去,直到最后到达目的地址,就一定只有一条路径。
- 总结交换机的作用。
答:①交换机收到一帧后查找MAC表中与收到帧的源地址有无相匹配的项目。若没有,则在MAC表中增加一个项目(源地址,进入的接口和有效时间);若有,则将原有的项目进行更新(进入的接口和有效时间)。
②转发帧。查找MAC表中与收到帧的目的地址有无相匹配的项目。若没有,则向其他接口(除进入接口外)转发;若有,则按照MAC表中给的出口转发;若MAC表中给出的接口就是该帧进入交换机的接口,则应该丢弃这个帧(因为这时不需要经过交换机进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