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结构化分析是一种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分析方法,将系统看作一个数据处理的过程,通过对数据流程的分析来建立系统的逻辑模型,旨在帮助系统分析师理解和描述系统的功能需求、数据流程以及系统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
数据字典(DD)数据字典是对系统中使用的所有数据元素、数据结构、数据存储、处理逻辑等进行定义和描述的集合。它是系统分析和设计中的重要工具,用于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
实体联系图(ER)实体联系图用于描述系统中的实体(如对象、人、地点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通常用于数据库设计的前期阶段,帮助确定数据库的结构。
-
数据流图(DFD)数据流图是一种图形化工具,用于描述系统中的数据流动和处理过程。它展示了数据从输入到输出的流动路径,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数据是如何被处理的。
-
加工说明加工说明是对数据流图中的处理过程进行详细描述的文档。它解释了每个处理过程的具体操作和逻辑,确保系统的功能被正确实现。
-
状态转换图(STD 图)状态转换图用于描述系统或对象在不同状态之间的转换过程。它通常用于描述具有多种状态的系统或对象,如有限状态机。
功能模型(数据流图)
实例 资格和水平考试的考务处理系统
(1)认定考生具备软件技术资格和水平,分成多个级别,如初级程序员、程序员、高级程序员、系统分析员等。
(2)凡满足一定条件的考生都可参加某一级别的考试。
(3)由于每年的试题难度很难保持完全的一致,因此考试的合格标准将根据每年的考试成绩由考试中心确定。
(4)考试的阅卷由阅卷站进行,不包含在该软件系统中。该考务处理系统的功能需求(工作过程)说明如下:
(1)对考生提交的报名单进行检查。
(2)对合格的报名单,编好准考证号后,将准考证送给考生,并将汇总后的考生名单送给阅卷站。
(3)对阅卷站送来的成绩清单进行检查,并根据考试中心制定的合格标准审定合格者。
(4)制作考生通知单并发放给考生。
(5)进行成绩分类统计(按地区、文化程度、职业、考试级别等分类)和试题难度分析,产生统计分析表。(顶层数据图)
画数据流图第一步:画出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确定源和宿(系统之外的元素)
再根据需求绘制
第二步:画出系统内部——确定加工(登记报名表和统计成绩字段名称不唯一,根据自己需求进行设计合理即可)第三步:画出加工内部-对1进行加工分解(分解后就是二层流图)
对加工2进行分解
综合之后就是完整二层数据流图啦
练习库存管理系统(大家可以自己先练习)
一家工厂的采购员,每一天需要一张订货报表,报表根据仓库管理员入库出库事务处理的结果确定,当库存量低于某一临界值时,则产生订货信息,每天打印报表通知采购员。请用分层的方式画出数据流图。
顶层图
二层数据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