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设一台NFS服务器

1、开放/nfs/shared目录,供所有用户查询资料  

2、开放/nfs/upload目录,为192.168.xxx.0/24网段主机可以上传目录,

  并将所有用户及所属的组映射为nfs-upload,其UID和GID均为210

3、将/home/tom目录仅共享给192.168.xxx.xxx这台主机,并只有用户tom可以完全访问该目录

#安装对应包
[root@localhost ~]#yum install rpcbind
[root@localhost ~]# yum install nfs-utils

服务端 

创建对应的文件夹和文件
[root@OpenElur ~]# mkdir /nfs/shared -pv
mkdir: created directory '/nfs'
mkdir: created directory '/nfs/shared'
[root@OpenElur ~]# mkdir /nfs/upload -pv
mkdir: created directory '/nfs/upload'
[root@OpenElur ~]# mkdir /home/tom -pv
mkdir: created directory '/home/tom'
[root@OpenElur ~]# touch /home/tom{1..5}
[root@OpenElur ~]# touch /nfs/upload{1..5}
[root@OpenElur ~]# touch /nfs/shared{1..5}

编辑配置文件
[root@OpenElur ~]# vim /etc/exports
[root@OpenElur ~]# cat /etc/exports
/nfs/shared *(ro,anonuid=210,anongid=210)//开放/nfs/shared目录,供所有用户查询资料
/nfs/upload 192.168.188.0/24(rw,anonuid=210,anongid=210)
//开放/nfs/upload目录,为192.168.xxx.0/24网段主机可以上传目录
/home/tom 192.168.188.128(rw,anonuid=1111,anongid=1111)
//将/home/tom目录仅共享给192.168.188.128这台主机

[root@OpenElur ~]# useradd -u 1111 tom    -----创建测试用户tom
[root@OpenElur ~]# id tom
uid=1111(tom) gid=1111(tom) 组=1111(tom)
[root@OpenElur ~]# chmod 700 /home/tom/
[root@OpenElur ~]#setfacl  -m  u:tom:rwx /home/tom
[root@OpenElur ~]# exportfs -r

客户端


//创建对应文件夹(存放共享文件)
[root@RedHat ~]# mkdir /nfs
[root@RedHat ~]# mkdir /nfs/shared
[root@RedHat ~]# mkdir /nfs/upload
 
//挂载对应文件
[root@RedHat ~]# mount 192.168.188.129:/nfs/shared /nfs/shared
[root@RedHat ~]# mount 192.168.188.129:/nfs/upload /nfs/upload
[root@RedHat ~]# mount 192.168.188.129:/home/tom  /nfs/tom
 
//验证是否挂载成功
[root@RedHat ~]# ll /nfs/shared
总计 0
-rw-r--r--. 1 root root 0  1月14日 19:18 1
-rw-r--r--. 1 root root 0  1月14日 19:18 2
-rw-r--r--. 1 root root 0  1月14日 19:18 3
-rw-r--r--. 1 root root 0  1月14日 19:18 4
-rw-r--r--. 1 root root 0  1月14日 19:18 5
 
[root@RedHat ~]# ll /nfs/upload/
总计 0
-rw-r--r--. 1 root root 0  1月14日 19:18 1
-rw-r--r--. 1 root root 0  1月14日 19:18 2
-rw-r--r--. 1 root root 0  1月14日 19:18 3
-rw-r--r--. 1 root root 0  1月14日 19:18 4
-rw-r--r--. 1 root root 0  1月14日 19:18 5
[root@RedHat ~]# ll /nfs/tom/
总计 0
-rw-r--r--. 1 root root 0  1月14日 19:29 1
-rw-r--r--. 1 root root 0  1月14日 19:29 2
-rw-r--r--. 1 root root 0  1月14日 19:29 3
-rw-r--r--. 1 root root 0  1月14日 19:29 4
-rw-r--r--. 1 root root 0  1月14日 19:29 5
 
[root@RedHat ~]# touch /nfs/upload/6
[root@RedHat ~]# ll /nfs/upload/
总计 0
-rw-r--r--. 1 root root 0  1月14日 19:18 1
-rw-r--r--. 1 root root 0  1月14日 19:18 2
-rw-r--r--. 1 root root 0  1月14日 19:18 3
-rw-r--r--. 1 root root 0  1月14日 19:18 4
-rw-r--r--. 1 root root 0  1月14日 19:18 5
-rw-r--r--. 1  210  210 0  1月14日 20:07 6

  • 11
    点赞
  • 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服务器是一种网络服务,用于自动分配IP地址和其他网络配置信息给连接到网络的设备。为工商学院的机房架设一台DHCP服务器的配置要求如下: 1. 服务器硬件配置:首先,需要选择一台稳定性较好的服务器,具备足够的处理能力和存储空间,以满足预期的网络规模和用户数量。建议选择支持虚拟化技术的服务器,以便后续扩展和管理。 2. IP地址池设置:在配置DHCP服务器之前,需要确定可用的IP地址范围。为机房内的设备分配一个子网的地址池,例如,192.168.1.1到192.168.1.254。这个地址池将用于动态分配给连接到网络的设备使用。 3. IP地址租期设置:为每个分配的IP地址设置一个租期。租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一般来说,较短的租期有助于提高IP地址的回收利用率。建议在30分钟到24小时之间设置IP地址的租期。 4. 基本网络配置:配置服务器的网络接口,以确保能够与机房内的设备进行通信。为服务器分配一个静态IP地址,例如,192.168.1.100,作为DHCP服务器的管理地址。 5. 重复地址检测:启用DHCP服务器的重复地址检测功能,以避免分配重复的IP地址。当有设备请求分配IP地址时,DHCP服务器会检查该地址是否已经被分配给其他设备使用。 6. 配置IP地址白名单:为了确保只有合法的设备可以向DHCP服务器请求IP地址,可以添加一个IP地址白名单。只有列表中的IP地址才允许分配动态IP地址。 7. DNS和网关设置:配置DHCP服务器上的DNS和网关地址,以便设备在接收到分配的IP地址后,能够顺利访问互联网和其他网络资源。 8. 监控和日志记录:设置DHCP服务器的监控和日志记录功能,以跟踪分配的IP地址情况,发现问题并进行故障排查。 以上是针对为工商学院其中一个机房架设一台DHCP服务器的配置要求。通过正确地配置DHCP服务器,可以实现有效的IP地址管理和网络资源的优化利用。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