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本质

首先每个人都有一个权重判断系统,然后通过经验积累判断素材。

比如:大家都说老鼠是害虫,你把这个加入你的经验库,然后下次你看到老鼠,就判断是害虫。

所以一个人的知识取决于,经验库的权威和多少,比起多少,权威更重要,这就是尽信书不如不读书的道理。

还是同样的例子,大家都说老鼠是害虫,那么所有人都会把这条加入经验库吗?比如有人会这么思考,老鼠只是为了生存,取得食物,其实是一种很正常的行为,不能能说老鼠是害虫。你会发现在同样的外部知识面前,每个人建立到自己经验库的是不同的,这就是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就一定正确吗?所有思考都是基于现象和结果的关联判断,你怎么知道你看到的现象和结果一定是真相呢?这个时候怀疑就非常重要,需要基于新的现象不断怀疑原有理论,不存在百分之零和百分之百。就好像经典力学和相对论,也许都不是真相。

我们很难得到绝对正确的东西,但可以逼近它,逼近的办法就是独立思考和不断怀疑,永远不要对自己掌握的理论过于自信,哪怕它能完美的诠释整体,比如经典力学曾经认为可以解释一切,甚至包括宇宙。

再进一步,还是拿经典力学和相对论来说,也许都是对的,其实都是不同场景的规律,或者说没有绝对正确的解决方案或理论,必须得看场景,没有放在那里皆准的方案,万物相生相克,所以,你有了权威的知识库,好像也还不够,你还需要能分析你的知识库适用的场景,针对每种问题找出适合的解决方案,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挖掘痛点,系统分析。

又出现了个新词【系统分析】,个人理解就是前面说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的关联寻找方法,最笨的也一定有效的是【地毯式遍历搜索】,说白了就是一个个分析你能想到的方案,但真的要一个个分析吗?【系统分析】就是要考虑事情的关联,按线索分析,比如输入-输出=存量,电线一头通电,另一头没电,一定是某个地方漏电了,从系统参与元素的关系着手,再比如程序执行出错了,那一定是执行到某一块有问题了,这种问题一般是先证明了问题存在的一定性,然后进行证明或证伪。

至此,我们发现,一个人核心的能力有独立思考,怀疑,解决问题能力,系统分析或思考的能力。

而这一切都是在人脑中运算完成,而运算速度也许就是天生的聪明不聪明吧,更重要的则是(独立思考,怀疑,解决问题能力)这些能力,但如果天生运算速度快的大脑,已经能更快的发现这些真相吧,还是有其价值,也有两面性,如果聪明的人想错了,那他错的也更快,是的,但然后呢?沿着同样的路,他也应该比不太聪明的人更快的发现是错的,事物都有两面性。

 

文档与个人经验库

随着时间推移,整理的知识,还有资料越来越多;很多整理的尤其培训资料一辈子都不再看了,不仅要加,更要懂得删除;有意义的要整理,成体系。

通过自己的过程简单解释一下:

一开始,我并没有整理知识的习惯,直到有一天当我花费了很久解决了一个问题的时候,我突然想起来,这个问题我在几年前就处理过,我就想如果我当时把积累的经验记录下来,那我就不会重新解决一遍,这样不断丢弃原来会的知识,学习新的知识又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我开始把自己积累的知识开始整理成文档,伴随着文档的增多,又一个问题出现了,大量的文档,有些是使用工具的技巧,有具体的其他地方也可以查到通用的知识,也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沉淀,还有很多从公司工作中积累的知识,这一堆东西,自己都没有办法管理,本阶段就是我说的【散列知识】阶段,知识泛滥,自己想查看或做一些备份,头都大了,太混乱了,到底是什么?

这一阶段就开始思考,这么多的资料,到底有意义吗?你经常看的,能证明自己真实想法的到底有多少?经过梳理,发现不多,于是开始根据知识体系开始整理,根据断舍离,删除掉不需要的,你会发现少既是多,形成干干净净的体系文档,打印出来,自己想看的时候清清爽爽,你知道自己会什么?不会什么?

这个阶段又有一个思考,如果从这些知识中退去项目的具体信息,这些特定问题的解决方案中到底蕴含的真实到底是什么?说实话,带项目具体信息的解决方案也许更受大众欢迎,而退去这些的真相只有懂的人能看懂,不懂的人看起来更像是废话。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