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生中的几个重要抉择

我一生中的几个重要抉择
王选 于 August 19, 1999 at 04:33:10:
  王选教授1998年10月在北大做的讲座《我一生中的八个重
要抉择》,由于篇幅所限只选摘了其中的几个部分。

  王选教授是北大方正的开创者,他以敏锐的市场判断力致力于技
术与市场结合,远大的学术抱负与追求产业进步结合,与方正集团的
干部员工一道闯出了一条产学研一体化的成功道路。被誉为“当代的
毕”、“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中国现代汉字印刷革命的奠
基人”、“中国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先驱”。

  我在五年前脱离技术第一线,一年来逐渐脱离管理的第一线,我
已经61岁了。微软的董事长比尔·盖茨曾经讲过:“让一个60岁
的老者来领导微软公司,这是一件不可设想的事情。”所以比尔·盖
茨本人一定会在60岁之前退休。同样,让一个61岁的老者来领导
方正也是一件不可设想的事情。我是属于高峰过去的一个科学工作者。
有一次在北京电视台叫“荧屏连着我和你”这个节目里,我们几个人,
被要求用一句话形容我们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李素丽的一句话我记得,
她说:“我是一个善良的人。”非常贴切,她是一个善良的人,充满
了爱心,全心为大家服务。我怎么形容自己呢?我觉得我是“努力奋
斗,曾经取得过成绩,现在高峰已过,跟不上新技术发展的一个过时
的科学家。”(掌声)所以我知道自己是一个下午四五点钟的太阳;
各位呢,上午八九点钟的太阳,这是本科生;硕士生呢,九十点钟的
太阳;博士生呢,十点、十一点钟,如日中天的太阳。(笑声)那么,
一个快落山的太阳,跟大家讲的,更多的是自己一生奋斗过来的体会。
所以我从我一生中觉得重要的抉择中,引发出一些话题跟大家来讨论。

  我第一个抉择,在大学二年级即1954年进入北京大学的数学
力学系。当时北大非常好,教我基础课的老师都是非常优秀的老师。
解析几何是当时已经是一级教授、中国最早的学部委员江德常先生;
数学分析是1980年当选为学部委员、科学院院士的陈立本先生,
他当时是34岁的年轻的正教授,从美国回来不久;教高等代数的,
就是丁石孙先生,现在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当时他是非常优秀的、
出类拔萃的,我们那时候的系主任段学福先生准备拿六个人去到清华
把他给换来。因此我受到很好的培养。北京大学应该继承优秀教师讲
基础课的这种传统,他们是把心思放在教学上的。这第一步很好的数
学基础是我一辈子终生受益的。

  我们到了二年级的下学期分专业——那时候有数学专业,搞纯数
学的;力学专业;还有计算数学——是刚刚建立的一个专业,同计算
机是关联的。好的学生当时都报到数学专业去,觉得计算数学这个专
业跟计算机打交道没有意义,很枯燥。当时卡片都是纸带的,非常烦
琐,就这个烦琐的东西,不见得有很多高深的学问,所以很多学生都
不愿意报。我一生中第一个重要的抉择,是选择了计算数学,正好赶
上了计算机迅速发展的年代,这是我一生中的幸运,这个幸运跟我当
初的抉择有关。

  我在毕业以后就投身到硬件里面,在第一线跌打滚爬,滚爬了大
约三四年之久。那个时候我忙的程度,可能是你们现在难以想象的。
我最近20多年搞激光照排当然很忙,没有休息。但那个时候忙的程
度更加难以想象,每天工作都在14个小时以上,一年里头都没有休
息的。我们希望为我们国家计算机的发展全身心地投入。在第一线跌
打滚爬以后我觉得我懂得计算机了。而我就纳闷,为什么看到国外有
好的材料、好的设计,我们只能停留在欣赏的地步,不能有自己的思
想、自己的创新呢?后来发现我不懂得应用,不了解计算机的应用,
也就不了解程序。

  1961年,24岁时,做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就是在有了
几年的硬件的基础上,投身到软件,投到程序设计、程序自动化——
就是编系统——这样一些领域来。而且是确实做了一个项目,做了一
个大的项目,当时是5000行,今天做5000行算小得不得了的
程序,在1962年、1963年,5000行的程序的确是大得惊
人,好比现在的50万行差不多——5000行的难度相当于今天的
50万行,因为没有那么多工具。

  我专门投入到软件领域,而且做硬件和软件相结合的这种研究,
它给我带来的好处非常大,我豁然开朗,似乎一下就找到了创造力源
泉,很多新理论都提出来了。懂软件的不懂得硬件,他认为计算机生
来就是这样的,不能去动它,没法动的;而懂硬件的人,他不知道需
求。两者一结合以后,我就能够在硬件上做非常灵巧的设计,可以使
软件的效率极大地提高。一旦有了两种背景(跨领域的)以后,一下
子就豁然开朗,我体会到美国控制论的提出者维那的一句话,他讲:
“在已经建立起的科学部门间的无人的空白区上,最容易取得丰硕的
成果;在两个领域交错的地方,最容易取得丰硕的成果。”我当时跨
了这两个领域,对我一生带来了很大的好处。

  当然,我当时设计的一个新的计算机自己觉得非常得意,比IB
M的流行的计算机性能要高很多。当时因为我太年轻,不知道哪些事
情在中国是能够做的,哪些事情在中国是不能够做的。中国工业基础
太差,你做了一个IBM不兼容的机器,但你不可能花几十亿美元的
东西来上自己的操作系统,更不可能花几百亿美元的精力去做应用软
件,所以你一点点创新就变成一种祸害。因为我们没有能力来搞不兼
容的东西,也不应该这样做,只有在达到美国的水平后才可以做这个
工作,才可以在下一代的芯片上来结合做新的机器设置。实际上后来,
我差不多同美国人同时提出了某些新的思想,大概中国不能实践它,
也不应该去实践它,所以我很快就放弃了这方面的工作。

  (略)

  第三个重要的抉择呢,是在我二十多岁的时候,我决定锻炼英语
的听力。这个在今天毫不新鲜,大家每天耳朵里面听RadioBe
ijing或者别的什么,但在当时理科里头没有什么人来锻炼听力。
我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我看英文的专业文献,有的时候,觉得每个
字都认识,每个语法都懂,但是看不快。从1962年开始听Rad
ioPeking(那时候叫RadioPeking,不叫Rad
ioBeijing),后来对中国的事情比较熟悉,不太过瘾,就
去听外国的台,当然那个时候BOA是听不见的,干扰得很厉害,因
为中文台和英文台是一个台,所以中文干扰,英文也干扰。只有英国
的BBC全部是英语台,没有干扰,所以听得很清楚,听了好多年,
从1962年,听了整整四年,一直听到文化大革命。

  到了文化大革命,英文也懂得了,又很少有人这样做了——是
“收听敌台”,不得了(笑声)。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谁都可以揭
发,就给揭发出来了——王选收听敌台。当然,因为我也比较公开。
其中在1965年发生这么一件事情,加拿大的总统库马到中国来访
问,刚到中国的第二天,加拿大国内发生政变,把库马赶下了台,一
国总统到中国来访问,各种媒体本来是有很多消息的,忽然两天之内,
一点消息都没有了。我从BBC听到很多这方面的消息,说已经政变,
库马已经倒台了,我又挺爱说这些事儿,给大家印象非常非常深刻。
所以到文化大革命我吃了大苦头,我还在上海养病就把我揪回来,参
加学习班等等,这个就作为一条。

  第四个抉择是1975年,从事照排这个项目,采用了与众不同
的技术途径。由于我有数学的基础,又有软件和硬件两方面的实践,
同时我又比较掌握英语。在我作第四个重大抉择,搞照排的时候,我
按照习惯,做一件事情,总是先研究国外的状况,熟悉一下最新的进
展是什么,所以我就着急看文献。因为我不是中国最早搞照排系统,
最早来从事淘汰铅的这项工作的,我是第六家,中国已经有五家,他
们都用模拟的办法来解决问题。我去情报所看资料的时候,车费单位
不好报销的——我正在病休“吃劳保”,拿了劳保工资,只有四十多
块钱,所以坐公交车到情报所就少坐一站,少坐一站就省五分钱。资
料复印也不好报销,就只好抄,至少是个抄匠。

  我看到的那些资料,基本上我都是第一读者,——借杂志都有登
记的,所以我知道从来没人借过。看了以后马上就知道了美国当时流
行的是第三代,数字存储的,而中国随便一家都是落后的、过时的,
也看到正在研究的第四代——用激光扫描的方法。英语的快速阅读能
力在这里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用激光束扫描的这种系统,碰到一个很大的难题:激光扫描的精
度很高,不同的字有不同的点阵,大的一个字要由九百万个点(30
00×3000)组成,这么多的字体这么多的字号,每一个都要用
点表示,信息量大得惊人,需要几十亿字节的存储量。在美国没有这
个问题,他是26个字母,在中国来讲,两万汉字是非常突出的问题。
由于我的数学背景,很容易想到用一种信息压缩的办法用一种轮廓的
描述、一种特征的描述来描述巨大的信息量。那么,假如说是一个纯
粹的数学背景,要是他不懂硬件,也做不成这个事。当时的计算机,
中型的,个子很大的计算机,速度还及不上286,如果用这种价格
很昂贵的中型计算机把压缩的信息恢复成点的话,要算几万个帕节,
这几万个帕节运算量很大的,速度很慢,一个中型计算机只能一秒钟
采测一两个字,而我们要求一秒钟采测150个字以上。如果是一个
搞纯软件的人呢,他就会望而生畏,就此止步。而我由于有软件硬件
两方面的实践背景,就会想到对这种关键性的操作、特别费时间的操
作设计一个硬件,把它提高一百倍以上的速度,对于非关键性的操作
用廉价的软件来实现。这样用软、硬件结合的方法,很容易就解决了
这个问题。

  可惜当时我是一个无名小卒,别人根本不相信。我说要跳过日本
流行的第二代照版系统,跳过美国流行的第三代照版系统,研究国外
还没有商品的第四代激光照版系统。他们就觉得这个简直有点开玩笑,
说,“你想搞第四代,我还想搞第八代呢!”(笑声)我从数学的描
述方法来解决,他们也觉得难以理解。当时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和长
城光学所的一批权威都是在光学上非常出色的,这么多的光学机械权
威,所解决不了的(搞第二代非常复杂,动作啊,精度啊,要求非常
高),这么古老的问题,怎么可能一个小卒用一种数学的描述,软、
硬件结合一下,就解决了?这不可思议。所以我被批判为“玩弄骗人
的数学游戏”,是不可信的。当时有一个伟大的发明家的一句话,一
直鼓励着我。美国或者世界上巨型计算机之父,西蒙·奎因,曾经说
过,他在没有成名的时候,提出一个新的思想,人们经常回答说:
“cannotdo!”——“做不成的!”——对“cannot
do”的最好的回答就是“doityourself!”——“你
自己动手做!”

  我就从1970年自己动手做,一直做到1993年的春节。一
直做,做了差不多18年,18年的奋斗。18年里头没有任何节假
日,没有礼拜天,也没有元旦,也没有年初一。年初一都是一天三段
在那儿工作,上人物春秋午、下午、晚上,所以我能够体会一句名言,
“一个献身于学术的人就再也没有权利像普通人那么生活。”我家里
必然会失掉常人所能享受到的不少的乐趣,但也能得到常人所享受不
到的很多的乐趣。当然这个乐趣是难以形容的,看到我们全国的报纸,
99%都用了北京大学开创的这种技术,这种既感动又难以形容的心
情,是一种享受。今天,我们的年轻人欣赏到他们的杰作,他们做的
漂亮的结果(像日本的这个非常著名的汽车杂志,双周刊,每期15
00页,这里头非常漂亮的版面,就是我们自动排出来的。我下面可
能还要说到)。自己劳动的成果,自己创造的东西的体现,那种享受
是难以形容的。

  第五个抉择是在80年代初,致力于商品化、企业化,坚持不懈
的走商品化、企业化的道路。这件事情我们是逆潮流而上,今天人们
都讲北大方正又有名又有利,不知道当时我们的艰难,到1986年
也没人这么讲,说要把技术变商品,当时那种空气下,看不见前景。
但我们认为这是对国家有利的,坚持不懈的走商品化、市场化。到1
990年才感觉到有了点成绩,占领了市场。

  我觉得我自己能够有一点贡献,可能跟我比较“看破红尘”有关。
(笑声)我从来不把鉴定会当回事,因为鉴定会就是庆功、友好,最
后大家弄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鉴定有鉴定的一套办法,使得既不丧
失原则,又让被鉴定者非常的舒服。我从来不参加鉴定会,因为人家
特别愿意我去参加一些我不懂的领域的鉴定会,因为我有点名气,又
不懂得,这就特别有利。(笑声)什么叫不丧失原则,就是给他加很
多限制词,说什么“国际领先水平”,其实那个国际领先一点价值没
有,市场上根本不接受。假如我们都相信鉴定会结论的话,我们好多
好多是领先世界先进水平,中国早就成为世界超级产品大国了,怎么
会我们的产品就跟外国竞争不过呢?

  所以我觉得要有正确的名利观,正确的名利观对人的成就影响非
常大,我很赞赏欧美的一句话:“一心想得诺贝尔奖的,得不到诺贝
尔奖。”老想去求诺贝尔奖,他怎么可能会专心致志去做学术研究,
取得成就呢一个人不要为暂时的利益所迷惑。我当时选择激光照排作
我第四个重要抉择的时候,在计算机同行里也被看不起,当时很时髦
的项目,什么数据库管理系统、操作系统的结构等等,搞这些研究的
人就说:“王选怎么去搞黑不溜秋的印刷。”其实印刷行业中要用到
很多计算机方面尖端的技术,而且印刷厂很多,我想不出有什么厂比
印刷厂数量还要多,这么一个充满挑战、前景美好的领域,当时在计
算机领域被人看不起。我觉得经常是这样的,赶潮流往往不行,一个
人最可贵的是把一个冷门的东西搞成热门。我们千万不要跟潮流,要
预见到社会的需要,来锻炼和培养自己。所以正确的名利观就是我们
不要去追求科学以外的东西,应该把自己的未来,把自己的能力培养
跟社会需要结合在一起。我很赞赏北大博士生的一句话:“在大学、
研究生期间,不要致力于满口袋,而要致力于满脑袋。”满脑袋的人
最终也会满口袋,我是相信这点的。(笑声、掌声)而且我相信有些
现在坐冷板凳的,将来会物以稀为贵。好比我们当年致力于商品化、
产业化,当时是“物以稀”,很少人这么干的,时代转变了,我们一
下子成为了典范。

  下面我就要谈到我第六个重要抉择,在1992年,开始花大的
力量来扶植年轻人,让年轻一代出来逐步取代我的作用。

  我觉得世界上有些事情也非常可悲和可笑。当我26岁在最前沿,
处于第一个创造高峰的时候,没有人承认。我38岁搞激光照排,提
出一种崭新的技术途径,人家说我是权威,这样说也马马虎虎,因为
在这个领域我懂得最多,而且我也在第一线。但可悲的是,人们对小
人物往往不重视。有一种马太效应,已经得到的他使劲地得到,多多
益善,不能得到的他永远得不到。这个马太效应现在体现在我的头上
很厉害,就是什么事情都王选领导,其实我什么都没有领导起来,工
作都不是我做的。有时候我觉得可笑,当年当我在第一线,在前沿的
时候不被承认,反而有些表面上比我更权威的人要来干预,你该怎么
怎么做,实际上确实不如我懂得多。所以多数情况下,了解我的人还
相信我,还能说服他,对我不太了解的人我很难说服他,我也懒得去
说服他,就采取阳奉阴违的方法,一旦干到具体活,他根本不清楚里
头怎么回事。我现在到了这个年龄,61岁,创造高峰已经过去,我
55岁以上就没什么创造了,反而从1992年开始连续三年每年增
加一个院士,这是很奇怪的。院士是什么,大家不要以为院士当前的
就是权威,就是代表,这是误解,现在把我看成权威,这实在是好笑
的,我已经五年脱离第一线,怎么可能是权威?世界上从来没有过5
5岁以上的计算机权威,只有55岁以上犯错误的一大堆。(笑声,
掌声)

  我发现,在人们认为我是权威这个事情上,我真正是权威的时候,
不被承认,反而说我在玩弄骗人的数学游戏;可是我已经脱离第一线,
高峰过去了,不干什么事情,已经堕落到了靠卖狗皮膏药为生的时候,
(笑声)却说我是权威。当然一直到今年61岁我才卖狗皮膏药,讲
讲过去的经历、体会,所以有人讲:“前两天电视上又看到你了。”
我说:“一个人老在电视上露面,说明这个科技工作者的科技生涯基
本上快结束了。”(笑声,长时间的掌声)在第一线努力做贡献的,
哪有时间去电视台做采访。所以1992年前电视台采访我,我基本
上都拒绝了。现在为了方正有些需要,事业需要,有时候就去卖狗皮
膏药,做点招摇撞骗的事情。(笑声)但是我到61岁才这么干的,
以前一直是奋斗过来,所以现在也是可以谅解的。年轻人如果老上电
视台,老卖狗皮膏药,这个人我就觉得一点出息都没有。我觉得人们
把我看成权威的错误在什么地方呢,是把时态给弄错了,明明是一个
过去时态,大家误以为是现在时态,甚至于以为是能主导将来方向的
一个将来时态。(笑声)院士者,就是他一生辛勤奋斗,做出了贡献,
晚年给他一个肯定,这就是院士。(笑声,长时间的掌声)所以千万
不要把院士看成当前的学术权威。

  在我刚过55岁的时候,我立刻提了一个建议,说:“国家的重
大项目,863计划,学术带头人,要小于或等于55岁。”——把
我排除在外。这个当然不见得能行,但我还是坚信这是对的。我们看
世界上一些企业的创业者、发明家,没有一个超过45岁的。王安创
业时是30岁,英特尔的三个创业者,最年轻的31岁,另外两个人
也不到40岁;苹果公司的开创者也只有22岁。比尔·盖茨创微软
的时候是19岁,雅虎创业者也是不到30岁。所以创业的都是年轻
人,我们需要一种风险投资的基金来支持创业者,要看到这个趋势。

  我扶植年轻人真心诚意。我们的中年教师,包括我们的博士生导
师,都是靠自己奋斗过来的,都是苦出身,所以我们一贯倡导我们的
年轻人做的成果,导师没有做什么工作,导师就不署名。当然,外面
宣传报道“在王选领导下……”我承认我剥削年轻人最多,但是由于
大家都知道我并不是主观上要去剥削年轻人,所以对我也比较谅解,
(笑声)见报以后也不以为然,知道是怎么回事。扶植年轻人我觉得
是一种历史的潮流,当然我们要创造条件,就是把他们推到需求刺激
的风口浪尖上。在这方面我们要创造一切条件让年轻人能够出成果,
特别要反对马太效应,尤其在中国,我觉得在中国论资排辈的势力还
是有的,崇尚名人,什么都要挂一个名人的头衔,鉴定会的时候挂一
个什么院士,其实院士根本不懂的,我们打破这种风气是需要努力的。

  名人和凡人差别在什么地方呢?名人用过的东西,就是文物了,
凡人用过的就是废物;名人做一点错事,写起来叫名人轶事,凡人呢,
就是犯傻;名人强词夺理,叫做雄辩,凡人就是狡辩了;名人跟人握
握手,叫做平易近人,凡人就是巴结别人了;名人打扮得不修边幅,
叫真有艺术家的气质,凡人呢,就是流里流气的;名人喝酒,叫豪饮,
凡人就叫贪杯;名人老了,称呼变成王老,凡司椭荒芙欣贤酢#ń?br> 这段话时一直有笑声、掌声)这样一讲呢,我似乎慢慢在变成一个名
人了,在我贡献越来越少的时候,忽然名气大了。所以要保持一个良
好的心态,认识到自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而且正处在犯错误的危
险的年龄上,这在历史上不乏先例。

  最后我送给大家一个公式,来结束我的这场“狗皮膏药”式的演
讲,这是美国心理学家荣格的一个公式,我非常赞赏,就是“Ipl
usWeequalstoFullI”,大家很强调要体现自我价
值,体现自我价值,需要把自己溶在“We(我们)”这个大集体里
面,最终完全体现自我价值。我非常赞赏这个公式,把这个公式奉献
给大家——“IplusWeequalstoFullI”,谢谢。
(长时间的掌声)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