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硅谷谷粒音乐项目学习笔记及答疑解惑(1-20集)

不得不说这个移动端的适配问题脑洞非常大,跟以往学习的js语法重点都不一样,本来想通过代码来加深印象,却发现基本概念没搞清楚到15集就有点懵逼了,第二遍再看才发现老师讲的还算不错,确实这些概念有点晦涩难懂,但却很重要。
第一集:webapp和nativeapp的区别,webapp性能低,版本迭代快,是之后的主流,我理解的nativeapp就是类似英雄联盟手游这种的。区分web前端工程师和安卓工程师。独立下载下来的是app,类似微信里面买车票的只能算web应用。
第二集:大概讲了一下手机内置的浏览器更新都比较慢,像uc不属于内置浏览器。
第三集:屏幕尺寸一英寸为2.54厘米,用手机屏幕的斜线距离来代表。Pc端屏幕大,所以不用区分物理像素和css像素。屏幕分辨率代表物理像素(横纵方向上)的个数,单位为px,屏幕分辨率不能拿来比较大小。高清屏:同样大小屏幕上显示的像素由一个变为多个,相同区域下,一个css像素占据4个物理像素。像素密度:屏幕上每英寸可以显示的像素个数,ppi。物理像素:同一个设备下一个物理像素大小相同,不同设备的物理像素大小不一样,同一款设备上1物理像素的大小是不会变的。css像素:一个抽象的单位,在一个标准的显示密度下,一个css像素对应着一个设备像素,js中的抽象单位,与浏览器直接相关。Css像素和物理像素的关系是靠浏览器厂商维护。设备独立像素。位图像素:栅格图像(png,jpg,gif)等的最小的数据单元,1个位图像素对应于一个物理像素,图片才能得到完美的展现。一个css像素占据多少个物理像素取决于屏幕的特性和用户的缩放行为。独立设备像素:密度无关像素,css像素转向物理像素的环节,也是老师用来展示的浏览器页上的那个数值。用电脑端查看手机网页的按钮如图:

第四集:像素比:一个方向上占满一块屏幕需要的物理像素个数/一个方向上占满一块屏幕需要的设备独立像素个数,devicePixelRatio=物理像素/设备独立像素,可以通过window.devicePixelRatio来获取。当写上meta标签后,width=device-width,使css像素与设备独立像素链接了起来,使其相等,使布局视口大小与。即css像素等同于设备独立像素。物理像素和设备独立像素与web开发没有什么关系,开发只专注于css像素,因为只有它面向浏览器。话说这一集最后突然的变声什么鬼。
第五集:移动端容器。布局视口:默认的布局视口宽度远大于屏幕的宽度,可以放下pc端页面的视口,浏览器的概念,和设备没关系,视口单位为css像素。视觉视口:视觉视口可以随着用户的缩放而改变,默认情况下等同于布局视口。理想视口:加了meta标签后,布局视口视觉视口一样大时。这一集各种视口还挺烧脑,不懂的可以重头看,务必搞清楚后面才不会晕。
第六集:在物理像素和css像素1比1的情况下,可以认为布局视口比设备宽度(分辨率)大出很多。布局视口:let layout=document.documentElement.clientWidth;//layout的宽度,没有兼容性问题
视觉视口:let visual=window.innerWidth;//visual的宽度,接近全部支持
理想视口:let dream=screen.width;//一半代表理想视口的宽度,一半代表设备的分辨率,有很大的兼容性问题。
第七集:这一集通过手机端浏览本地pc浏览器网站,这里要注意不论是电脑宽带开wifi还是手机开热点电脑连接,手机和电脑都是在同一网段的,在使用草料二维码登录时要注意ip地址是无线局域网适配器 WLAN里的ipv4地址。PC端放大时布局视口的尺寸也会变化。
第八集:initial-scale=1.0gh=device-width一样,系统缩放改变布局视口和视觉视口,initial-scale=2,参照与理想视口进行缩放,比如原来的布局视口375css像素,现在187.5css像素。
第九集:完美视口: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0后的视口,可以出现滚动条。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2.0,布局视口375,视觉视口187.5,这两个视口谁大听谁的。移动端滚动条的出现跟视觉视口有关系,元素大于视觉视口会出现滚动条。
第十集:讲了一些概念user-scalable=no,minimum-scale=1.0,maximum-scale=1.0,minimun-scale和maximum-scale
第十一集:等比问题:适配是为了在加meta标签下实现等比效果(不同设备效果一样),如果不加meta标签则会显得版面很小,内容不清楚,但也是等比的。
第十二集:使用完美视口解决太大的元素超过视觉视口后不出现滚动条的问题。有viewport:不等比,每一个css像素在不同设备占据的物理像素的个数一样。
第十三集:其他的有些绕的略过,chrome下1em=16px,em为自身font-size,rem相当于html根标签的font-size,let html=document.querySelector(“html”);html.style.fontSize=document.documentElement.clientWidth/16+”px”;相当于宽度为16rem,元素8rem则占据一半。
第十四集:rem适配。基本跟13集差不多,封装了页面适配的写法: let styleNode=document.createElement(“style”);
let w=document.documentElement.clientWidth/16;
styleNode.innerHTML=“html{font-size:”+w+“px!important}”;
document.head.appendChild(styleNode);
第十五集:viewport适配,这种适配不能使用完美视口,scale大于1放大操作。在viewport适配方案中,每一个元素在不同设备上占据的css像素的个数是一样的,但是css像素和物理像素的比例是不一样的,等比的。要加meta标签: let targetW=640;
let scale=document.documentElement.clientWidth/targetW;
let meta=document.querySelector(“meta[name=‘viewport’]”);
meta.content=“initial-scale=”+scale+“,minimum-scale=”+scale+“,maximum-scale=”+scale+“,user-scalable=no”;优点:所量即所得,缺点,没有使用完美视口。还可以使用百分比适配,但页面复杂百分比适配不合适。还可以不做适配。
第十六集:既适配px又适配rem: (function(){
let dpr=window.devicePixelRatio||1;
let styleNode=document.createElement(“style”);
let w=document.documentElement.clientWidth*dpr/16;
styleNode.innerHTML=“html{font-size:”+w+“px!important}”;
document.head.appendChild(styleNode);
let scale=1/dpr;
let meta=document.querySelector(“meta[name=‘viewport’]”);
meta.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scale;
})()
还有一种当前最主流的
第十七集:IE6现在已经废弃了,所以不管。
第十八集:移动端事件基础,querySelector/querySelectorAll的问题是它拿到的是一个静态列表。getElement获取的是动态列表,可以检测到dom的改变。当dom作用域变化时要重新获取querySelector。移动端两类事件,触屏事件和指针事件。Touchstart,touchmove不可能单独触发,touchend。可以使用addEventListener的dom2方式来添加事件,dom2事件代码 window.οnlοad=function(){
let item=document.querySelector(“.item”);
item.addEventListener(“touchstart”,function(ev){
ev=ev||event;
ev.preventDefault();
console.log(“touchstart”)
})
item.addEventListener(“touchmove”,function(){
console.log(“touchmove”)
})
item.addEventListener(“touchend”,function(){
console.log(“touchend”)
})
}
真机和模拟器会有差距。阻止浏览器的所有默认行为的代码:

阻止冒泡的方法:
#wrap{
width: 400px;
height: 400px;
background:pink;
}
#inner{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background:gray;
}

    </div>
</div>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returnadsss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