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文赏析
文章平均质量分 56
古文赏析
01Byte空间
做过开发,创过业,踩过坑。从Java后台开发,PL/SQL开发,Pro*C开发,到shell脚本,再到兼职开发的MySQL DBA。
为人友善诚恳,工作踏实,吃苦耐劳,富有朝气,激情,以及团队合作意识。
专注后端技术:Java、Shell、Socket、MySQL、Oracle、Linux、中间件、分布式、微服务。偶尔扯扯淡、分享技术干货。
https://github.com/zhouxx1055
https://zhouxx.blog.csdn.net/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科普文:【佛教五毒心:贪嗔痴慢疑解析】
关键心法:五毒的本质是“我执”(自我中心)。当“我”淡化,五毒自然消散。例如开悟者“遭辱骂时心无波澜”,因已超越对“我”的认同。终极目标并非消灭五毒,而是觉察其生灭而不被操控。如禅宗所言:“不怕念起,只怕觉迟。” 当智慧足够,“心不随境转,五毒即消”。原创 2025-07-27 23:14:24 · 1380 阅读 · 0 评论 -
科普文:《盐铁论》和《国富论》
《盐铁论》与《国富论》是两部分别代表中国古代与西方近代经济思想的经典著作,尽管时代背景和理论框架迥异,但都对经济政策与国家治理产生了深远影响。两部著作分别代表了东西方经济思想的早期高峰:《盐铁论》反映了古代中国“国家主导型经济”的逻辑,而《国富论》则开启了西方自由经济理论的大门。它们的差异根植于不同的政治文化传统,但共同构成了人类经济思想史的宝贵遗产。原创 2025-07-14 06:13:52 · 760 阅读 · 0 评论 -
科普文:《盐铁论》概览
《盐铁论》全书结构第一卷:辩论总纲(《本议》《力耕》《通有》等);主题:国家财政政策是否必要,盐铁专营是否合理。第二卷:盐铁专营争议(《禁耕》《复古》《错币》等);贤良文学主张废除垄断,桑弘羊强调国家控制关键产业。第三卷:经济政策辩论(《本议》《轻重》《非鞅》等);讨论均输平准、货币改革等政策利弊。第四卷:社会与伦理争议(《忧边》《国疾》《论儒》等);延伸至战争、儒家治国等议题。原创 2025-07-14 06:01:38 · 759 阅读 · 0 评论 -
古文:文天祥《正气歌》
【代码】古文:文天祥《正气歌》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则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日气;檐阴薪爨,助长炎虐,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遝,腥臊汗垢,时则为人气;或圊溷、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叠是数气,当之者鲜不为厉。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间,於兹二年矣,幸而无恙,是殆有养致然尔。然亦安知所养何哉?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彼气有七,吾气有一原创 2024-07-28 22:51:16 · 444 阅读 · 0 评论 -
古文:李密《陈情表》
【代码】古文:李密《陈情表》李密(224—287年)西晋初年官员本名李虔,字令伯,犍为武阳(今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人。西晋初年大臣。 幼年丧父,由祖母抚养成人。孝敬甚笃,名扬乡里。师事学者谯周,博览五经,尤精于《左传》。初仕蜀汉,拜为尚书郎。蜀汉灭亡后,参见晋武帝,召为太子洗马,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供养。呈递《陈情表》,竭力推辞。历任温县令、汉中太守,坐事免官。 太康八年,卒于家中。著有《述理论》十篇,不传世原创 2024-07-28 22:41:07 · 406 阅读 · 0 评论 -
古文:诸葛亮《后出师表》
【代码】古文:诸葛亮《后出师表》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原创 2024-07-28 22:34:24 · 423 阅读 · 0 评论 -
古文:诸葛亮《前出师表》
223年刘备死后,后主刘禅袭位,诸葛亮尽心托孤,被封为武乡候,主持朝政。现在南方已经平定,武器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率领全军将士向北方进军,平定中原,希望用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恢复汉朝的基业,回到旧日的国都。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见识浅陋,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我因此甚为感激,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如果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和忠心做善事的人,应当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内外法令不同。原创 2024-07-28 22:17:06 · 578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