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penswan klips的IPsec实现分析(一)数据发送

本文分析了基于openswan klips的IPsec实现,重点讲述了数据发送的流程,包括ipsec_tunnel_start_xmit、ipsec_xmit_encap_bundle、ipsec_alg_esp_encrypt等函数的作用,以及如何进行数据加密和发送。模块初始化、SA查找、加密算法的使用等内容也进行了详述。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基于openswan klips的IPsec实现分析之数据发送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log.csdn.net/rosetta

  Klips是openswan自带实现IPsec功能的模块,其主要实现数据加解密、安全关联、密钥管理、身份认证等功能,并以.ko模块插入到内核中运行。

  Klips对外出数据的处理流程如下:

  相关函数调用过程如下:
        ipsec_tunnel_start_xmit()
               ->ipsec_xmit_encap_bundle()
                       ->ipsec_sa_getbyid()//获取sa
                       ->ipsec_xmit_encap_once()  
                               ->ipsec_alg_esp_encrypt()
                                       ->struct ipsec_alg_enc *ixt_e=sa_p->ips_alg_enc
                                       ->ixt_e->ixt_e_cbc_encrypt()//真正的加密处理
                                       //此加密函数指针是在ipsec_xmit_encap_bundle()中获取sa后赋的值。
                                       // ixt_e=ixs->ipsp-&g

OpenSwanIPSec实现,它允许您建立安全的虚拟专用网络(VPN)连接来保护您的网络通信。在本教程中,我们将介绍如何使用OpenSwan部署IPSec。我们将讨论每个配置文件的详细信息,并解释第阶段和第二阶段的认证和加密算法如何配置。 步骤1:安装OpenSwan 在开始之前,请确保您已在Linux系统上安装了OpenSwan。您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在Ubuntu上安装OpenSwan: ```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openswan ``` 步骤2:配置IPSec 下面是IPSec的配置文件。您可以在/etc/ipsec.conf中找到它。 ``` config setup protostack=netkey nat_traversal=yes virtual_private=%v4:10.0.0.0/8,%v4:192.168.0.0/16,%v4:172.16.0.0/12 oe=off nhelpers=0 interfaces=%defaultroute plutodebug=all plutostderrlog=/var/log/openswan.log dumpdir=/var/run/pluto/ lockdir=/var/run/pluto/ conn %default ikelifetime=60m keylife=20m rekeymargin=3m keyingtries=1 authby=secret pfs=no conn vpn-to-site left=192.168.1.1 leftsubnet=192.168.1.0/24 right=203.0.113.2 rightsubnet=10.0.0.0/24 auto=start ``` 让我们逐个解释每个配置项: - protostack:指定协议堆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使用netkey协议堆栈。 - nat_traversal:启用NAT遍历。如果您的VPN连接将通过NAT进行,则应启用此选项。 - virtual_private:指定内部网络的IP地址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指定了三个IP地址段:10.0.0.0/8,192.168.0.0/16和172.16.0.0/12。 - oe:关闭超时。如果您的VPN连接长时间处于非活动状态,则关闭此选项可能会更安全,因为它不会在非活动状态下发送任何消息。 - nhelpers:指定NAT助手的数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将其设置为0。 - interfaces:指定默认路由接口。 - plutodebug:指定调试级别。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将其设置为all,以便记录所有信息。 - plutostderrlog:指定日志文件的位置。 - dumpdir:指定该进程的转储目录。 - lockdir:指定该进程的锁定目录。 接下来,我们定义了些默认连接参数。这些参数将应用于我们所有的连接。 - ikelifetime:指定IKE的生存期。 - keylife:指定IPSec密钥的生存期。 - rekeymargin:指定重新生成密钥的时间差。 - keyingtries:指定尝试建立连接的次数。 - authby:指定身份验证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使用预共享密钥(PSK)。 - pfs:指定完美的前向保密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将其禁用。 最后,我们定义了我们的第个连接,它将使用我们之前定义的默认参数。 - conn vpn-to-site:指定连接的名称。 - left:指定本地IP地址。 - leftsubnet:指定本地IP地址段。 - right:指定远程IP地址。 - rightsubnet:指定远程IP地址段。 - auto:指定连接类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将其设置为start,以便在启动时自动启动连接。 步骤3:配置PSK 现在,让我们创建个预共享密钥(PSK)。您可以在/etc/ipsec.secrets中找到它。 ``` 192.168.1.1 203.0.113.2 : PSK "myvpnpassword" ``` 在这里,我们将本地IP地址和远程IP地址与PSK绑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将其设置为“myvpnpassword”。 步骤4:配置IKE 下面是IKE的配置文件。您可以在/etc/ike.conf中找到它。 ``` ikev1=enable esp=3des-sha1 ike=3des-sha1-modp1024 phase2=esp ``` 让我们逐个解释每个配置项: - ikev1:启用IKEv1。 - esp:指定ESP的加密算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使用3DES和SHA1。 - ike:指定IKE的加密算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使用3DES,SHA1和MODP1024。 - phase2:指定第二阶段的协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使用ESP。 现在,我们已经完成了所有配置。您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启动IPSec服务: ``` sudo service ipsec start ``` 您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停止IPSec服务: ``` sudo service ipsec stop ``` 总结 在本教程中,我们介绍了如何使用OpenSwan部署IPSec。我们逐个解释了每个配置文件,并解释了第阶段和第二阶段的认证和加密算法如何配置。现在,您可以使用OpenSwan建立安全的VPN连接来保护您的网络通信。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