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头哥侃码的第248篇原创
2021年,因为疫情和工作变更的关系,不仅我的工作方式被彻底改变(居家远程办公),而且还在健身房悟出一个心得体会。
啥心得?啥体会?那就是觉得人生逐渐变得没有意思。
不知道是因为慢慢年纪大了,还是咋回事,开始思考有趣是什么?
我觉得这说白了是新鲜感,比如小时候这个世界上新鲜的东西很多,最早玩泥巴就是新鲜的,画画是新鲜的,因为没玩够呀,比方说玩泥巴父母嫌脏,画画浪费纸之类的,切橡皮也觉得有意思。
什么收音机、电视机、游戏机,什么电脑、手机、扑克牌,这些东西随着我的成长从遥不可及的新鲜变得玩够了。
旅游也是,没出过门的人可能觉得去搞一次郊区游也挺有意思的,坐个长途汽车也有意思。可是随着接触的世界越来越大,坐飞机到处出差,景点说去就去,小众的地方也可以自驾过去,甚至出国也不是那么稀奇。
看书也是,这个有个倦怠期,看书就像吃东西,天天吃也会觉得撑。现在网络文学平台发达了,写书也不是一件多么难得事情。
当然,现在也有人会去找刺激,嗑药,约炮…这个事情本质上没什么意思,关键是不会有太多新鲜的精神体验,而且还容易出事。
那么做生意呢?小时候觉得开公司的好厉害,长大之后又觉得创业的人好厉害,可现在想想说注册也就注册了,生意做起来不容易,可当个商人很容易。
叫我说,新鲜感不足也是社交问题导致的。
瞅瞅身边大多数人,这一天到晚基本上就在公司忙乎那么几个事情,见那几个人,这接触时间稍微一长,就像是被榨干了。
有的人有故事,有的人有层出不穷的新玩法和新点子,可这种人少呀,而且无论如何,把脑袋里想的变成现实,这个事情本身又是一个花功夫多,而收益了了的事情。
我认为这个事情的出路在于克制自己对新鲜事物的欲望,因为本身本质上新鲜感的密度在绝大多数事情当中都没多少。再加上大多数人的人生中的时间都像在吃垃圾一样度过,就像好吃的东西少这是客观事实,你只能想办法减小自己的胃口。
好了,东拉西扯的讲了一堆,再来说说孤独感。
对我,或者说习惯于 “坐牢式” 工作制度的人来说,远程办公是一种令人向往的工作方式,因为它代表着自由。
不过任何事物都有双面性,在你拥有自由的同时,也将伴随着一定的孤独感。
想象一下,你和你的团队每天朝夕相处,虽然大家平时矛盾重重,争吵不断,但在休闲时光却能和小伙伴们打一盘王者荣耀,或者在夏季团建中喝上两杯啤酒,吐吐槽,撒撒泼,这样的场景还是十分让人怀念的。
在我看来,线下集中办公的好处就是大家可以随时沟通,可以互相见证大家的努力时刻,不论是在公司内还是在外聚餐,时刻都能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大家每天在一起碰撞,你说创意也好,你说灵感也罢,脸对着脸往往要比一个人对着冷冰冰的屏幕要真实,容易唤起激情和共鸣,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走到技术大佬身边 “结对编程”。
这样几次下来,企业成员的凝聚力会提升很多,整个团队甚至公司氛围也会很活跃。
反观远程办公,你和团队成员之间不仅无法见面,而且也无法得知彼此的心情与面部表情,这种感觉像极了一个感情细胞较浓且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异地恋男生。因为稍有风吹草动,他就会怀疑对方是否还爱他?是否在针对他?
毕竟平时只能通过冰冷的手机去传递信息,无法像平常情侣一样感受到对方的拥抱对方的吻对方的体温,这多少有些缺失了安全感。
在这样的情况下,孤独感就会被无限放大。
想想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不仅迷茫,没有目标,而且不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兴趣。
所以我每天沉迷于追喜欢的电视剧,然后熬到深夜,或者请假跑去公园,坐在长凳上安静地看一次夕阳,或者在下班后跑去图书馆,拿着一本半旧半新的画板,在上面写写画画……
回忆起那段日子,无非是日复一日的东摸一把,西摸一把,但唯有那些转瞬即逝的时光,依然在记忆里散发着迷人的光芒。
每当我沮丧的时候,在睡梦中总会出现那时的阳光、宁静与发呆。
十几年前,我第一次做技术管理,经常在周末出门以后被通知下午要进办公室开会。
所以,现在的我很珍惜,甚至非常享受那些枯燥乏味的周末时光。
能坐在安静、阳光和煦的玻璃阳台中,听一首轻缓的音乐,陪我刚满一岁的儿子玩一会,那种毫无目的的快乐,太美妙了。
或者是发发呆,听几集单田芳老师的评书,在无人打扰的环境里,闭上眼睛晒晒太阳,好满足。
你看,用现在的思维去回忆十年,甚至二十年前的自己,虽然一直被时光裹挟着往前走,但却感觉连喘口气似乎都是幸福的。
当时的我,和很多年轻人一样,别说什么是目标和计划,很多时候就连自己是谁,能干什么都不知道。
人生就是这样,在莫名其妙中经过很多转折点,有的向好,有的向坏。
从写公众号开始,我经常被读者问道:“打破曾经的自己,有意识寻求改变,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我笑了,有意思?改变?
对穷人家的孩子来说,无时无刻都想要改变命运,只不过那些所谓的 “机会”,并不是每个都能抓得住的。
尤其对一个悲观主义者来说,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会越来越明白 “主观决定方向,客观决定成败” 的道理。
当然,如果非要说出一个时间线的话,应该是从我 #那次创业失败# 后开始的。
所以2021年,我越来越忽略那些客观因素的变化,而是利用那份冲劲、韧劲、实劲与孤独感,把它们统统投入到自己喜欢且枯燥乏味的生活方式上去。
健身、阅读和摄影,就是这几年我一直在坚持做的三件事情。
▌先来说说阅读
对我来说,之所以坚持阅读,并不是因为我有多么的喜欢它,而是阅读乃写作的基础。
因为我给自己定了一个 “每周一篇原创” 的小目标,所以阅读可以为我提供表达形式、写作技巧方面的范例,而且还能帮助我开阔视野、积累知识。
久而久之,我也就养成了每天睡前看闲书,每天路上看公众号文章的习惯。
另外,只要周末有空,我还会看一些历史书籍。
有人说,读史书最能汲取经验,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我们现在经历的事,古人都有经历过,我们读史,从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是直接借鉴他们的经验,对我们来说就是抄近路一样。
所以,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感觉这不是空话。
就这样,一年、两年、三年……现在的我,只有在手捧kindle的时候才会不焦虑,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
这是今年我读完的一本感觉还不错的书。
作者在第一章就写到,“在个体层面,许多人习以为常的生活飞速瓦解,但换个角度看,事关存亡的危局也是反省的良机,蕴藏着变革的潜力” 。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世界范围内的全球化和全球合作面临巨大挑战,在国内就业、经济等方面的压力下,世界各国保护主义抬头,也有很多国家通过贸易战争、经济制裁等手段保护国内经济。就中国而言,在疫情早期,地方政府在处理突发事件方面能力的缺失引起国人的很多批评,但在疫情在欧洲和美国蔓延之后,舆论风向开始转向对这些国家嘲讽,互联网舆论出现极端、狭隘、愤怒倾向,尤其是在微博和Bibili,充斥着极端的仇恨态度。
在糟糕的状况面前,人们倾向于寻找“替罪羊”作为情绪的宣泄口,后续会如何?是不是会像作者预料的那样?
如果你和我一样有这些疑问,那么推荐你在茶余饭后阅读这本书。
▌再来说说健身
不用说,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与其他的各项能力相比,身体肯定是最大的财富。
健身,现在成为了人们越来越追捧的的运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健身大军中。
只不过每个人健身的目的大不相同,有些人仅仅是为了跟随潮流,而有的人是为了减脂,有的人是为了增肌,想要拥有一个好的身材。
那么我的目的是什么呢?
▌最后说下摄影
别人不清楚,但就我个人而言,我喜欢上摄影是一次巧合。
2018年,我跟陪一个女孩子去参加摄影展,不经意间看到有一个展台在介绍有关线条的介绍,就是用线条的眼光去看周围事物,突然发现摄影观察世界的角度非常有趣。
所以从此以后,我就尝试用手机记录风景、记录时事、记录亲人、记录生活,拍摄一些我认为美好的事物,并通过一些社交软件与大家分享,给生活增添一些乐趣。
第二年,我感觉自己入门了,所以就买了一个佳能6D单反照相机,并加入了一些摄影社区。
渐渐地,我发现在摄影师的世界里,大家会把摄影当作一种语言对所见的事物用图像去表达内心世界,我想这应该才是摄影给人们带来快乐的真正原因吧。
想想也是,摄影史不过百多年,但它却映射着人类对艺术与生活的感悟。
摄影的魅力在于它的真实,在于它瞬间。 摄影的意义,简单来说就是记录历史,让历史定格在一瞬间,让瞬间成为永恒。
摄影从诞生之日起,就赋予了它记录的使命。
-----------------------
最后,为了答谢大家2021年的支持与厚爱,我精心挑选了12张摄影作品(说是精品,只是今年疫情的关系没去啥地方,凑合着看吧),并制作了50份《2022摄影创意台历》。
下面是台历的抽奖链接按钮,12月24日下午17点开奖,有兴趣的来拼个手气吧(口令内容 = touge)。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阅读、在看和转发,点我参与抽奖!点我参与抽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