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西北的黄沙之中埋藏着一个神秘的国度,它虽然由少数民族建立却两度获得中原王朝赐姓,虽然疆域狭小却阻挡了成吉思汗的蒙古铁骑,虽然国力孱弱却可以和宋、辽、金对峙百年。
它就是西夏,一个辉煌一时,却在亡国后迅速消失的国家。
西夏(1038年—1227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北部建立的朝代,自称“邦泥定国”或“大白高国”。因其在西北,故称之为西夏。前期和辽、北宋,后期与金朝并立。历经十帝,享国189年。从881年李思恭任定难军节度使起,李氏政权共计346年。
唐末党项拓跋首领李思恭因平定黄巢有功被封为定难军节度使,赐封五州之地。
这里插句话讲一个人物:黄巢。
黄巢应该也是历史上唯一 一位因为长得丑被皇帝取消的状元了。
因为黄巢自小不仅学习文学,在武术上也练就了一把好手,不仅精通马术,射箭也是箭无虚发。至于剑法,更是了得,就这样,黄巢参加了武举,一举夺魁成为了武状元。
黄巢成为状元之后,会得到皇帝的接见。当时的皇帝是唐僖宗,而他在见到黄巢的时候,见他眉毛全部连在一块,牙齿像獠牙一般,唐僖宗直接就被奇丑无比的黄巢吓到了。一气之下,革去黄巢武状元之称,不录用黄巢。这在史书中也有记载,但真实与否不得而知。
黄巢的状元之名被唐僖宗革除了。所以黄巢十分愤怒,在离开京城时还用不多的文采留下了一首反诗。也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不第后赋菊》
好了,继续回到西夏主脉络。
党项先后臣服于唐朝、五代诸政权与北宋。
五州之地被北宋并吞后,李继迁出走创业。
990年被辽朝封为夏国王。陆续占领河西走廊诸州。
1038年,李元昊称帝建国。
西夏在宋夏战争与辽夏战争中获胜,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金朝崛起后,西夏改臣服金朝。夏仁宗期间发生天灾与任得敬分国事件,但经过改革后,到天盛年间出现盛世。漠北的大蒙古国崛起,西夏最后于西夏保义二年(1227)亡于蒙古。
李元昊即帝位后,为记录发扬本民族文化,创制了“西夏文”,史籍称之为蕃书,在西夏国内广为使用。
西夏文又名河西字、番文、唐古特文,是记录西夏党项族语言的文字。属表意体系,汉藏语系的羌语支。西夏人的语言已失传了。
面文为西夏文的钱币已经发现有五种,分别是“福圣宝钱”,“大安宝钱”,“贞观宝钱”,“乾祐宝钱”,以及“天庆宝钱”。这五种钱币正面为西夏文,背面为光背,形制都为小平铜钱,非常少见,属于珍稀的古钱币。
汉字体的西夏钱币按照年号分已经发现有八种,这些钱币的书体均为楷书。分别为“大安”、“大德”、“元德”、“天盛”、“乾祐”,“天庆”,“皇建”,以及“光定”。
嗯,光定,不是光腚哈~!
哎,不过我能买的起的,也只有天盛了~
但是不妨碍咱们欣赏一下其他的古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