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99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23、嵌入式系统与片上系统相关资源与研究成果综述
本文全面综述了嵌入式系统与片上系统(SoC)相关的资源与研究成果,涵盖处理器架构、软件开发工具、系统级建模与仿真、通信网络设计、硬件与软件协同设计、性能评估与优化、模型驱动设计等多个领域。文章整理了主流处理器平台、开发工具、仿真框架及国际会议与期刊的重要研究成果,并通过表格和流程图形式直观展示关键信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开发者提供了系统的参考与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原创 2025-11-02 08:13:21 · 13 阅读 · 0 评论 -
22、嵌入式系统虚拟原型设计与软件设计流程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嵌入式系统中的虚拟原型设计与软件设计验证流程,涵盖虚拟原型的优势与挑战、技术现状及创新方向。通过H.264等多媒体应用案例,展示了在不同处理器和架构上的性能表现,并系统梳理了从系统架构到虚拟原型的分层设计与验证流程。文章还探讨了自动化软件栈构建、RTL自动生成、硬件-软件分区形式化等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优化仿真速度与设计流程集成的实用建议,为复杂嵌入式系统的高效开发提供了全面的技术路径与前瞻性展望。原创 2025-11-01 14:51:40 · 8 阅读 · 0 评论 -
21、虚拟原型设计:原理、方法与应用
本文深入探讨了虚拟原型设计在MPSoC系统中的原理、方法与应用。内容涵盖软件二进制镜像的加载机制、基于TLM或RTL的周期精确硬件建模、硬件-软件接口实现、协同仿真执行模型,以及设计空间探索中的处理器选型与内存映射优化。通过Motion JPEG解码器和H.264编码器等实际应用案例,展示了虚拟原型在性能评估与系统验证中的关键作用,并对比了FPGA平台的实际执行效果。文章总结了虚拟原型设计的关键要点与操作建议,展望了其智能化与自动化的发展趋势,为复杂嵌入式系统的前期设计验证提供了系统性指导。原创 2025-10-31 11:10:49 · 5 阅读 · 0 评论 -
20、嵌入式系统架构设计:事务精确架构与虚拟原型
本文深入探讨了嵌入式系统架构设计中的事务精确架构与虚拟原型方法。事务精确架构通过SystemC建模实现软硬件协同模拟,支持复杂多核系统的性能分析与IP核映射优化;虚拟原型则在指令集级别构建可执行二进制,结合硬件抽象层(HAL)和指令集模拟器(ISS),实现软件栈、内存映射及系统性能的早期验证。文章还介绍了HAL实现、Makefile配置、协同模拟流程及多个案例研究,为高复杂度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提供了系统化的设计与优化路径。原创 2025-10-30 09:23:05 · 8 阅读 · 0 评论 -
19、事务精确架构设计:原理、评估与应用案例
本文深入探讨了事务精确架构的设计原理、执行模型与应用案例。文章首先介绍了硬件-软件接口的核心组成,包括处理器抽象模型和HAL API的实现方式,并阐述了基于SystemC的协同仿真执行流程及总线功能模型(BFM)的作用。随后分析了该架构在性能评估、设计空间探索中的关键作用,涵盖通信路径、NoC拓扑、路由算法等决策因素。通过Motion JPEG和H.264在Diopsis平台上的实际应用案例,展示了不同通信方案与互连结构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最后总结了设计流程并展望了事务精确架构在未来高性能系统设计中的发展趋势原创 2025-10-29 09:09:53 · 7 阅读 · 0 评论 -
18、事务精确架构设计详解
本文详细解析了事务精确架构设计,涵盖基于ARM7和XTENSA处理器的系统架构与数据传输路径,重点介绍了通过全局内存和硬件FIFO实现处理器间通信的机制。软件方面,采用DwarfOS操作系统与HdS/ HAL API实现任务调度与底层硬件抽象;硬件方面,使用SystemC TLM建模各子系统模块,并通过顶层模块完成互连与地址映射。文章还展示了令牌环应用实例的软硬件协同设计,包括任务通信、同步机制及SystemC代码实现,全面呈现了事务精确级别下系统级建模的关键技术与设计方法。原创 2025-10-28 11:08:54 · 5 阅读 · 0 评论 -
17、嵌入式系统架构设计:从虚拟到事务精确的深入解析
本文深入探讨了嵌入式系统中从虚拟架构到事务精确架构的设计过程。通过H.264编码器和Motion JPEG等应用在Diopsis平台上的实例,详细分析了不同通信方案对执行时间的影响、虚拟架构的建模与仿真、事务精确架构的组成与流程,并介绍了其在早期功能验证与性能评估中的关键作用。文章还总结了当前虚拟架构的研究现状与未来方向,阐述了事务精确架构的优势与挑战,为复杂嵌入式系统的架构设计提供了系统化的方法论支持。原创 2025-10-27 09:34:00 · 6 阅读 · 0 评论 -
16、虚拟架构设计:原理、评估与应用实例
本文深入探讨了虚拟架构设计的原理、评估方法及应用实例,涵盖系统C主函数设置、硬件-软件接口定义、执行模型构建、性能评估与设计空间探索等关键步骤。通过令牌环和运动JPEG解码器等案例,展示了在多核片上系统(MPSoC)中如何进行软硬件协同设计与优化。文章还总结了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决策要点,并展望了虚拟架构设计在准确性、可扩展性和智能化方向的发展趋势。原创 2025-10-26 11:16:39 · 7 阅读 · 0 评论 -
15、虚拟架构设计全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虚拟架构设计的核心概念与实现方法,涵盖其设计目标、全局组织结构及基本软硬件组件。文章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SystemC和事务级建模(TLM)技术构建虚拟架构模型,支持早期系统分析、软件开发与时序估算。通过令牌环应用实例,展示了从抽象子系统到通信网络的建模过程,以及任务代码生成与硬件模块实现的关键步骤,为复杂片上系统(SoC)的设计提供了系统化方法论。原创 2025-10-25 16:34:21 · 7 阅读 · 0 评论 -
14、系统架构与虚拟架构设计:原理、案例及研究展望
本文深入探讨了系统架构与虚拟架构设计的原理、应用案例及研究挑战。通过MJPEG和H.264编码器在Diopsis架构上的实现,展示了任务分组、映射与通信设计的关键步骤。文章分析了当前系统架构设计在自动分区、映射和通信优化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提出未来发展方向,包括基于AI的智能映射与自动生成架构模型。同时,详细阐述了虚拟架构设计流程及其对性能的影响,涵盖通信延迟、资源利用率和功耗等关键指标,为异构多处理器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原创 2025-10-24 13:11:19 · 6 阅读 · 0 评论 -
13、Simulink 中的系统架构建模与设计空间探索
本文详细介绍了在Simulink中进行系统架构建模与设计空间探索的方法与流程。内容涵盖建模基础、S函数约束、通信机制、软硬件组成、硬件-软件接口、执行模型及性能评估目标。通过Motion JPEG和H.264等应用实例,展示了任务划分、映射、通信配置和参数标注的全过程,并总结了关键设计要点与优化建议。文章还探讨了未来系统架构设计向更高集成度、智能化设计和异构计算发展的趋势,为复杂嵌入式系统的高效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原创 2025-10-23 13:29:14 · 7 阅读 · 0 评论 -
12、系统架构设计:Simulink 中的实现与应用
本文深入探讨了在Simulink环境中进行系统架构设计的实现与应用,涵盖应用程序的分区与映射、系统架构模型构建、设计空间探索及性能优化等内容。通过令牌环应用在1AX架构上的实例分析,展示了任务并行化与通信资源分配的优势与挑战,并对比不同应用在多种架构下的性能表现。文章还提出了任务分区、映射和设计空间探索的优化策略,总结了系统架构设计的关键要点,并展望了智能化、异构融合与绿色节能的未来发展趋势,为嵌入式系统与MPSoC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原创 2025-10-22 14:12:15 · 8 阅读 · 0 评论 -
11、嵌入式系统硬件与软件架构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嵌入式系统的硬件与软件架构,涵盖片上网络(NoC)的通信层次、硬件抽象层(HAL)的设计与实现、操作系统的配置与生成机制、中间件与通信层的作用,以及分层软件架构的优势。文章还介绍了特定应用操作系统生成器(ASOG)的工作流程、常见商业HAL实例和软件IP组件,并通过实践案例展示了系统设计、测试与优化过程。最后展望了嵌入式系统在低功耗、智能化和安全性能方面的发展趋势,为开发者提供了学习资源推荐和关键技术指导。原创 2025-10-21 14:16:21 · 9 阅读 · 0 评论 -
10、硬件组件详解
本文深入探讨了硬件组件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专用指令集处理器(ASIP)、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微控制器(MCU)的架构与应用,详细分析了各类内存(如SRAM、DRAM、ROM及闪存)的特点与使用场景,并介绍了缓存、暂存器及内存优化技术。同时,文章阐述了从传统总线到片上网络(NoC)的互连技术演进,结合协同工作流程与优化案例,展示了硬件组件在嵌入式系统中的综合应用。最后总结了硬件发展的集成化、低功耗、高性能与智能化趋势,为系统设计提供了选型建议与优化方向。原创 2025-10-20 12:40:09 · 7 阅读 · 0 评论 -
9、MPSoC 软件栈与硬件组件详解
本文详细解析了MPSoC系统的软件栈与硬件组件。软件栈由应用层和硬件依赖软件(HdS)组成,HdS包含操作系统、通信软件和硬件抽象层(HAL),负责任务调度、通信、资源管理与硬件控制。硬件部分介绍了微处理器的结构、特性及分类,涵盖CISC与RISC架构差异,并基于Flynn分类法分析SISD、SIMD、MIMD和MISD体系。重点探讨了特定应用指令集处理器(ASIP)如Xtensa的可配置性与优化方法,包括自定义指令和硬件执行单元设计。同时介绍了处理器设计自动化工具(如Coware Processor De原创 2025-10-19 15:53:12 · 5 阅读 · 0 评论 -
8、MPSoC编程模型与软件栈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MPSoC(多处理器片上系统)的多种编程模型与软件栈设计。涵盖了MPI、MCAPI、YAPI、TTL、DSOC、CUDA、OpenCL、OpenMP和TLM等主流编程模型的特点、应用场景及技术细节,并系统阐述了嵌入式软件的实时性、内存与功耗需求对软件栈设计的影响。文章进一步分析了编程模型与软件栈的协同关系,结合多媒体、网络和嵌入式系统等实际应用案例,展示了不同模型在真实场景中的实现流程。最后总结了当前技术优势,并展望了面向人工智能与高效能嵌入式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原创 2025-10-18 14:38:32 · 4 阅读 · 0 评论 -
7、多处理器片上系统(MPSoC)编程模型详解
本文详细探讨了多处理器片上系统(MPSoC)的编程模型,涵盖共享内存与消息传递两种主要通信模型,并深入分析了并行编程中的共享地址空间、数据并行和消息传递等模式。文章还介绍了客户端-服务器和流式传输等以通信为中心的编程模型,阐述了不同抽象级别的软件编程模型及其在SoC设计中的应用。结合应用场景分析、性能优化策略及未来发展趋势,为开发人员选择合适的MPSoC编程模型提供了全面指导。原创 2025-10-17 09:51:24 · 5 阅读 · 0 评论 -
6、多媒体应用与MPSoC架构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多媒体应用中的关键算法与技术,包括离散傅里叶变换(DFT)、运动JPEG解码器和H.264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对计算资源的需求。同时,系统介绍了多处理器片上系统(MPSoC)的架构组成、类型及通信模型,探讨了多媒体应用与MPSoC架构之间的关联,提出了应用部署流程,并展望了未来在性能、灵活性、安全性和能效方面的发展趋势。原创 2025-10-16 13:08:45 · 6 阅读 · 0 评论 -
5、异构MPSoC架构与多媒体应用实例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异构多处理器系统芯片(MPSoC)架构及其在多媒体应用中的实例。详细介绍了1AX MPSoC、Diopsis RDT和R2DT三种架构的内存布局、处理器特性及通信机制,对比了基于AMBA总线与NoC(网络片上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案。重点分析了令牌环应用、运动JPEG解码器和H.264编码器在不同架构上的映射与执行过程,展示了异构架构在计算效率、带宽利用和实时性方面的优势。通过实际应用案例,揭示了NoC拓扑结构对性能的影响,为多媒体处理系统的架构选择与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原创 2025-10-15 12:43:07 · 237 阅读 · 0 评论 -
4、嵌入式系统设计中的混合架构/应用模型与异构MPSoC架构
本文探讨了嵌入式系统设计中的混合架构/应用模型与异构MPSoC架构。介绍了在系统设计早期通过Simulink和SystemC构建周期精确的混合硬件/软件模型,实现功能验证与性能评估。详细分析了1AX、Diopsis RDT和R2DT等典型架构,比较了基于AMBA总线与片上网络(NoC)的通信机制。总结了混合模型在提升设计可靠性、支持多场景测试和早期性能建模方面的优势,并展望了异构MPSoC在集成度、通信效率和可定制性方面的发展趋势,同时提出了应对设计复杂度、通信协调和功耗管理的技术策略。原创 2025-10-14 16:09:34 · 3 阅读 · 0 评论 -
3、嵌入式系统设计中的硬件/软件抽象层次与接口
本文深入探讨了嵌入式系统设计中的硬件/软件抽象层次与接口设计,详细介绍了从系统架构到虚拟原型的四个主要抽象层次:系统架构层、虚拟架构层、事务精确架构层和虚拟原型层。每个层次对应不同的软件组成、接口抽象方式、通信机制和调试用途。文章分析了各层次在设计流程中的作用,并通过对比表格和流程图展示了其演进关系。同时,讨论了硬件/软件接口的复杂性及服务依赖图(SDG)建模方法的优势,强调了在不同抽象层次进行逐步验证的重要性。最后结合实际应用考虑因素和设计示例,为嵌入式系统开发提供了系统化的设计思路与方法论。原创 2025-10-13 09:13:58 · 3 阅读 · 0 评论 -
2、从简单编译器到多核片上系统(MPSoC)软件设计
本文探讨了从简单编译器到多核片上系统(MPSoC)软件设计的演进过程。首先介绍了传统软件编译的基本流程,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优化和代码生成等阶段。随后深入分析了MPSoC软件设计的复杂性,重点讨论了处理器异构性、数据类型与表示差异、指令集多样性以及中断机制带来的挑战。同时阐述了多种通信方案对软件设计的影响,如共享内存、消息传递、DMA等。文章还概述了MPSoC编程的关键步骤,包括应用程序的分区与映射、通信资源的硬件映射及软件对特定架构的适应过程,并强调了形式验证与基于仿真的验证在确保系统正确性原创 2025-10-12 13:09:57 · 4 阅读 · 0 评论 -
1、嵌入式系统设计:软硬件交互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现代嵌入式系统中多处理器片上系统(MPSoC)的软硬件交互机制,探讨了从单处理器向异构多处理器架构演进带来的设计挑战。文章分析了共享内存与消息传递两种架构组织方式,提出了基于高级编程模型的并发软硬件设计流程,并强调通过系统级建模、分区、并行开发与集成验证来优化设计周期。结合手机等实际应用案例,阐述了硬件子系统与软件栈(包括OS、Comm、HAL)之间的协同机制,并介绍了从系统架构到虚拟原型四个抽象层级的设计优势。最终指出,采用统一的硬件/软件接口模型和渐进式验证方法,可显著提升系统性能、降低开原创 2025-10-11 12:29:04 · 4 阅读 · 0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