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最近打算把之前的双盘NAS改成RAID1模式存放重要数据。为了保险起见,我打算测试一下该NAS组RAID1的基本功能。
测试
测试的硬件是D-link DNS-320,多年前买的入门级NAS,双盘位;测试用到两块2TB的机械硬盘和一台Linux主机。
测试流程如下:
- 双盘在NAS中创建成RAID1,写入一些被测数据,这时两块硬盘应该有相同的数据。
- 拔掉其中一块硬盘,连接Linux主机,在Linux中检查文件完整性,文件应该能被正常访问。
- 破坏这块硬盘上的数据,模拟一次硬盘故障。
- 将数据被破坏的硬盘插回NAS中,这时NAS应该能否发现错误并提示修复。
- 在RAID重建过程中,通过smb共享删除之前的部分文件并写入新的文件。
- 当NAS完成重建后,再次拔掉同一块硬盘,在Linux中检查文件完整性,此时文件应当是最新的状态且均能被正常访问。
过程
第二步,过程请参考本人另外一篇博客。
挂载分区后可以看到里面的文件,我查看了文本文件并解压了压缩包,一切正常。
[root@SCVM-CNT8-01 ~]# ll /mnt/raidcheck/
total 24
drwx------. 2 root root 16384 Apr 20 02:52 l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