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4----重返学习-vue3知乎日报项目实战

day-119-one-hundred-and-nineteen-20230724-vue3知乎日报项目实战

vue3项目实战-知乎日报

主要问题

  • pinia 和 vuex4 的区别

  • @vue/clivite的区别

    • @vue/cli脚手架的底层核心是webpack
    • vite脚手架
      • 开发环境:基于ESModule模块规范处理的
      • 生产环境:基于轻量级的 rollup 打包工具处理
    • 目前我做 Vue3/React的项目,都是基于 vite脚手架来处理的,主要原因:vite 处理的速度要比 webpack 快很多,而且 webpack支持的一些生态插件,目前 vite 大部分也都支持了(或者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但是因为 vite 处理兼容比较麻烦,所以我只用于Vue3这样的项目,不再考虑IE低版本浏览器的兼容。
    • 开发环境下vite要比webpack方式快很多很多(大概10~100倍),主要因为:即便开发环境下,基于webpck处理,也需要对代码按照规则进行编译,把编译后的内容进行预览,项目如果比较大,冷启动需要的时间也会很久(扩展:如何加快webpack编译和打包的速度);但是vite就不会,因为开发环境下,它根本不会对代码进行编译,基于原生的ESModule规范,在项目预览的时候,实现模块之间的依赖导入(但是对于一些少量的插件,也需要编译,例如:less
    • 但是vite在生产环境下,也需要对代码进行打包编译,只不过不是用webpack,而是使用了更轻量级的rollup
      • 整体编译的速度会比webpack快一些「自己私下搜索几条rollup打包快的原因」
      • 但是rollup的生态是不如webpack完善的,对于一些特殊的打包诉求,可能rollup处理不了「常规的基本都支持」
  • Vue3 和 Vue2 的区别

    • 两三年前,尤雨溪在B站开Vue3发布会的时候,我全程跟着听过,再结合这两年的运用,大概总结了以下几点区别:
    • 从底层机制上来讲:
      • Vue3 重写了DOM-diff算法,只比较动态节点,跳过静态节点,大大提高了视图编译的速度。相比较于Vue2,性能提高了 1.3~2倍。–> 扩展:diff算法
      • 利用了webpack中的tree shaking 机制,只打包用到的模块-按需打包,降低了打包后文件体积。
      • 响应式操作原理,放弃了Vue2中的Object.defineProperty(),采用ES6新增的Proxy进行数据劫持,所以不兼容IE浏览器。–> 扩展:vue2响应式原理vue3响应式原理
        • 使用Proxy的好处:
          • 更加方便:不用区分数组和对象,都基于Proxy做处理即可。
          • 性能更高:无需迭代对象每一项分别做劫持,直接对整个对象做劫持即可。
          • 功能更强:除了传统的get/set劫持,还劫持deleteProperty/defineProperty/has/ownKeys等更多的劫持方式!
      • Vue3还具备了一些Vue2没有的新特性:
        • 支持<Teleport>传送门组件
        • 支持<Suspense>异步组件。–> 使用方法,与骨架屏懒加载的联系。
        • 更好地支持TypeScript
        • 基于Custom Renderer API(自定义渲染 API),可以更好地进行图形绘制,可兼容小程序之类的。
    • 从语法上来讲:
      • Vue3 几乎完全兼容Vue2的语法,只不过不再具备Vue这个类(每个组件也不再是Vue的子类组件中的this也不再是Vue的实例),把之前Vue.prototype上的属性方法,作为this私有的属性方法
      • 只不过Vue3也提供了几乎完全不同于Vue2的语法(推荐使用新语法)
        • 基于Compsition API(聚合式API)替代Options API(配置项式API),所有代码都写在setup函数(或者<script setup>脚本)中!
        • 全面采用函数式编程,需要实现什么样的效果,都是从vue中解构出一个个的函数,例如:ref/reactive/computed/watch/watchEffect/nextTick/defineProps/defineEmits…
        • 重新定义钩子函数:onBeforeMount/onMounted/onBeforeUpdate/onUpdated/onBeforeUnmount/onUnmounted…
        • 自定义指令内部的钩子函数也改为和周期函数相匹配的名字。
        • 基于app.xxx做全局的配置。
        • 而且jsx语法使用上也有一些区别
      • Vue3<template>视图支持多个根节点,因为其内部采用了React中的Fragment原理
    • 相对应的其生态中:例如:vuex4、vue-router4、pinia、UI组件库,也全部都采用函数式编程了!
    • 总之,我认为Vue3这套新的机制和语法,都非常的不错,更贴进于前端未来发展的趋势;所以,在不考虑IE兼容的情况下,我基本上都是基于Vue3去做项目的开发!
冷启动与热启动
  • 冷启动:第一次启动-之前内存中没有相应的服务,我们是重新启动服务的!
# @vue/cli
$ yarn serve #第一次启动时。
$ yarn build

# vite
$ yarn dev #第一次启动时。
$ yarn build
  • 热启动:冷启动后,启动的服务会存储到内存中,下一次代码有更新需要实时预览的时候,直接从内存中调起服务;而且会对之前编译的内容进行缓存,当代码有更新,只对更新的部分进行重新编译,以此提高编译和预览的速度 --> 热更新;

    • 解决缓存不足的问题:
      1. 修改配置
      2. 懒加载。
      3. 不行上微前端,上不同框架不同项目。
  • 开发环境下要比 webpack 方式快很多很多-大概 10 到 100 倍,主要因为:即便开发环境下,基于 webpack 处理,也需要对代码按照规则进行编译,把编译后的内容进行预览,项目如果比较大,冷启动需要的时候也会很久(扩展:如何加快 webpack 编译和打包的速度)。但是 vite 就不会,因为开发环境下,它根本不会对代码进行编译,而是基于原生的 ESModule 规范,在项目预览的时候,实现模块之间的依赖导入(对于一些少量的插件,也需要编译,例如 less 及 vue 文件)。

  • 但是 vite 在生产环境下,也需要对代码进行打包编译,只不过不是用的 webpack,而是使用了更轻量级的 rollup。

    • 整体编译的速度会比 webpack 快一些。自己私下搜索几条 rollup 打包快的原因。
    • 但是 rollup 的生态是不如 webpack 完善的,对于一些特殊的打包诉求,可能 rollup 处理不了-常规的基本都支持。

起后台

  • node 原生

    node server.js
    
  • pm2

    // pm2 start 文件路径/文件名称.文件后缀 --name 服务名
    pm2 start ./server.js --name theServerName
    

从零开始构建

  • 从零开始,基于 Vue3 + Vite + Pinia + TS 构建一个项目
  1. 基于脚手架创建一个工程化的项目

    yarn create vite
    
    • 按照步骤选择需要安装的模块,以此来创建一个初始的项目;

    • 进入项目再跑一遍环境

      yarn;
      
    1. 安装项目需要的模块-把能想到的先安装了

      • 生产依赖

        • axios 用于 axaj 通信
        • blueimp-md5 用于 md5 进行摘要
        • dayjs 用于日期格式化的
        • lib-flexible 移动端适配
        • lodash 工具函数库
        • pinia 用于 vue 全局状态
        • pinia-plugin-persistedstate 用于 pinia 持久化的
        • vant 移动端的 UI 框架
        • vue 用于 vue 核心
        • vue-router 用于 vue 路由
      • 开发依赖

        • less 用于 less 语法预编译
        • postcss-pxtorem 用于
        • prettier 用于代码格式化的
        • terser 用于代码压缩的
        • unplugin-vue-components 用于 vant 这个 UI 框架的按需导入
        • vite 用于项目工程化
        • vite-plugin-imp 用于 vite 原生按需导入插件
    2. 脚手架的配置vite.config.js

      • 需要处理兼容(不是IE兼容),可以使用 @vitejs/plugin-legacy 控制需要兼容的浏览器 browerslist 列表,以及需要 polyfills !
      • 基础配置
        • base
        • plugins
          • vue/vueJsx
          • viteImp
          • legacy
        • resolve/alias
        • vscode 同步配置@符的识别
      • 服务配置server
        • 和webpack-dev-server的配置几乎一致
      • 打包配置 build
        • assetsInlineLimit
        • minify
        • terserOptions
      • css样式的处理 css
    3. .eslintrc.cjs.prettierrc.json 可以按照自己的风格去修改配置

    4. 响应式布局开发

      • <meta name="viewport" ...>
      • 导入 lib-flexible
        • 根据当前设备的宽度,除以10,设置html(根元素)字体大小「REM和PX的换算比例」
        • 设置了最大宽度540
      • 设置稿按照 375 处理「vant的设计稿就是这个尺寸」
        • 配置 pxtorem 插件:把我们在样式中写的px单位,自动转换为rem
        • 后期编写样式,都按照375设计稿测量,把测量的值,直接以px去编写即可
    5. 环境变量的处理

      • @vue/cli脚手架中
        • 我们基于 process.env.xxx 获取环境变量
          • process.env.NODE_ENV:development/production
        • 基于 cross-env 插件「或者直接改配置项」,来设置环境变量
      • 在 vite 脚手架中
        • 环境变量的获取,都是基于ES6中的import.meta.xxx处理的
          • BASE_URL
          • MODE
          • DEV/PROD/SSR
        • 设置环境变量: 根目录中设置/.env /.env.development /.env.production
          • 命名规则VITE_xxx
    6. 还可以配置 husky-用于git提交时的钩子回调

  2. 搭建项目文件的骨架

    1. 准备需要的静态资源
    2. 配置接口管理
      • vite.config.js 配置跨域
      • api/http.js 对axios的统一封装
      • api/index.js
    3. components放公共组件、views放普通组件
    4. 配置 pinia 的骨架
    5. 配置路由的骨架
  3. 开始逐组件进行开发,一定要注意抽离/封装

  4. 自测&内测

  5. 部署

    yarn build
    
    • 把打包的内容部署到服务器,并且不要忘记服务器端一般也要设置跨域代理「nginx反向」
初始项目目录
  • .eslintrc.cjs 语法检测的配置文件。
  • .gitignore 关于 git 忽略目录的配置文件。
  • .prettierrc.json 格式化的配置文件。
  • package.json 包管理文件。
  • vite.config.js 主要的 vite 配置,算是 vue 项目的总体配置。
使用.env 文件
import { defineConfig, loadEnv } from "vite";

export default defineConfig(({ command, mode }) => {
  // 根据当前工作目录中的 `mode` 加载 .env 文件
  // 设置第三个参数为 '' 来加载所有环境变量,而不管是否有 `VITE_` 前缀。
  const env = loadEnv(mode, process.cwd(), "");
  return {
    // vite 配置
    define: {
      __APP_ENV__: JSON.stringify(env.APP_ENV),
    },
  };
});

搭建项目文件的骨架

  1. 准备需要的静态资源
    • 图片等
    • 样式初始化文件
    • 工具函数
    • less 全局变量
  2. 配置接口管理

逐组件进行开发

  • 开始逐组件进行开发,一定要注意抽离与封装

进阶参考

  1. taro - React 技术栈
  2. pm2 使用教程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