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示范法2.0》公布背景下人工智能合规要点之备案

一、《人工智能示范法2.0》深入推动人工智能合规工作

健全人工智能基础制度、培育人工智能市场、发展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项基本目标。伴随着人工智能的深度发展,其带来的数据安全挑战也日益凸显。如何做好人工智能风险防范、形成具有广泛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和标准规范指引企业合规已成为当前的重要命题。2023年,在立足我国人工智能治理经验,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规律和全球治理趋势上,形成了《人工智能示范法1.0》。2024年4月,在此基础上结合进一步治理经验,“人工智能治理创新论坛”会议上发布了《人工智能示范法2.0》。该法在人工智能治理领域迈出重要一步,为我国人工智能合规工作提供了进一步指引。《人工智能示范法2.0》共七章,章节包括总则、人工智能支持与促进、人工智能管理制度、人工智能研发者和提供者义务、人工智能综合治理机制、法律责任与附则,涵盖未来人工智能治理的主要问题。

二、不同类型人工智能划分不同合规义务

《人工智能示范法2.0》立法旨在以技术发展回应安全问题,在保障人工智能蓬勃发展、实现创新的同时,规范人工智能开发者与提供者的义务。《人工智能示范法2.0》对人工智能研发者和提供者提出了不同的合规要求,但都应遵守安全性、安全漏洞管理、审计、补救和通知、公开透明性等义务,为人工智能开发者与提供者进行合规指引。其中,该法第47条明确要求人工智能提供者应履行备案合规义务,未履行备案义务的将面临警告、处罚等法律责任。同时,《人工智能示范法2.0》将基于负面清单实施的人工智能许可管理制度与负面清单外人工智能活动的备案制度明确区分,明确备案适用范围。

三、人工智能合规备案成为要点内容

企业应按照法律规范进行备案,否则将面临不容忽视的风险。合规备案作为法定义务是企业应尽的合规项。除《人工智能法建议稿》引入了备案制度,《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早已宣布了强制性备案制度。如若不进行合规备案,相关人工智能将无法上线运行,企业也将面临一定法律风险。

在备案制度背景下,消费者将更加明智和安全地选择已通过算法备案的AI产品。备案制度由国家做背书保障,通过备案即具有合规性和安全性,确保AI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以及算法透明度,更能在用户隐私保护、数据安全等方面提供坚实和保障,使企业AI产品更具有市场竞争能力。

欢迎私信留言,沟通AI合规备案

  • 5
    点赞
  • 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