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Web2 与 Web3 加速融合的背景下,支付领域的巨头动作往往牵动整个行业。Stripe 推出自研 Layer-1 区块链 Tempo,并非偶然的试水,而是多年战略布局落地的关键一步。这标志着 Web2 巨头正式向链上支付领域发起冲击,一场新的行业博弈由此拉开序幕。
一、收购铺路:从“组件积累”到“掌控结算层”
Stripe 的战略部署可以从其关键收购动作中窥见端倪:
-
2024 年 10 月:Stripe 以 11 亿美元收购稳定币基础设施提供商 Bridge,掌控了稳定币出入金通道这一核心环节。
-
2025 年:收购钱包开发商 Privy,补齐钱包基础设施短板。
通过这两次收购,Stripe 完成了支付基础设施的全栈布局。随后推出自研 Layer-1 区块链 Tempo,则实现了战略的“最后一公里”:通过掌控专属结算层,Stripe 从链上“租户”升级为主动掌握支付生态的“地主”。
二、战略核心:垂直整合实现“无感支付”
Stripe 的所有动作围绕 垂直整合 展开,目标是让核心用户群感受不到区块链的存在。不同于其他玩家试图将商户转化为加密货币用户,Stripe 的思路是:通过区块链技术打造更优支付体验——更快、更低成本、覆盖全球,同时对用户完全透明。
收购 Bridge 和 Privy,为 Stripe 解决了链上支付的痛点:
-
消除复杂的 Gas 费
-
简化钱包管理
-
避免价格波动风险
借助 Tempo,Stripe 可以全面掌控支付环境——从费用标准到交易最终性,再到用户体验,都能精准管理,并打包成简单的 API,直接服务旗下数百万商户,实现“无感”链上结算。
三、技术架构:为支付而生,倾斜开发者体验
作为专注支付的高性能 Layer-1 区块链,Tempo 从零开始构建,专为支付场景优化:
-
EVM 兼容:借助以太坊生态和开发者工具,降低准入门槛,确保互操作性
-
性能优化:追求高 TPS(每秒交易数)和低 TTF(交易最终性时间),满足企业级结算对速度和确定性的需求
-
稳定币计费:不发行投机属性代币,使用稳定币支付手续费,减少企业监管和财务压力
Tempo 的设计核心是:企业级支付优先,开发者友好,降低链上支付的门槛。
四、合作优势:与 Paradigm 的战略联盟
Stripe 的链上布局并非孤军奋战,其与加密风投巨头 Paradigm 建立了深度合作:
-
Paradigm 提供加密原生专业能力:协议设计、经济模型、生态建设
-
Stripe 提供庞大分销网络,为 Paradigm 生态拓展提供助力
-
双方理念契合:Tempo 聚焦“实用性”和“合规性”,而非纯去中心化理想主义
这种合作为 Tempo 降低技术和行业风险,也凸显企业级区块链的落地策略。
五、战略定位:瞄准企业金库,破解冷启动难题
Tempo 的目标用户是 大型跨国公司 CFO 和资金管理部门,而非加密原生交易者。招聘信息显示,Stripe 甚至要求应聘者具备针对财富 500 强的营销经验,可见其企业级野心。
Tempo 的特点包括:
-
聚焦持牌实体许可制验证者网络
-
不发行原生代币
-
面向企业级资金管理和跨境结算
通过精准定位企业用户,Tempo 有望解决链上支付的冷启动难题。
六、结语:Web2 巨头入局,链上支付格局或生变
Stripe 推出 Tempo,标志着其从 Web2 支付巨头向链上玩家转型,也可能重塑企业级链上支付格局。当 Web2 的流量、技术和商户资源与 Web3 区块链技术结合,Tempo 是否能成为企业级链上支付新标准?Stripe 如何应对加密行业竞争与监管挑战?这一场 Web2 巨头的链上博弈,值得持续关注。
69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